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服务体系是造成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效率低下内需难以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运用2005-2009中国省级数据比较分析了我国公共服务效率,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实证检验了城市化进程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对促进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提高进而推动消费扩大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城市化消除附着在城乡户籍上的公共服务差异,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有助于内需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承载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和保障城市运行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承载能力面临压力和挑战.在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范畴、种类、配置、衡量标准等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法和德尔菲法从中小学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体育设施、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基础生活设施、道路与交通设施、环保卫生绿化设施七个方面确定17种具体公共服务设施并选取47个衡量指标构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基于德尔菲-层次分析法构建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全国35个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承载能力现状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行实证,验证了构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评价体系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3.
承载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和保障城市运行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各地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居民公共服务需求的不一,带来不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水平的不同.通过构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35个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各城市的优势和差异,为促进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配置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雷冬霞  胡适耕 《应用数学》2007,20(1):224-232
文章建立一个随机内生增长模型来阐明主要政策参数对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影响.若对生产函数、效用函数、偏好及随机干扰作一些特殊的假设,我们证明了主要政策参数的均衡值能被模型参数唯一决定.进一步我们还得到了期望增长率与储蓄的清晰解.文章的最后,我们证明了政府支出直接影响个体决策者的决策:即提高经济增长率将减少福利;反之,增加福利将减少增长率.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基于建立的可耗竭资源约束下的Solow模型,研究了可耗竭资源变化、政府支出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技术进步能够减缓资源的耗竭性对经济的制约效应,经济系统存在唯一的平衡增长路径.加入政府角色后,政府支出能够对经济系统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越大,平衡路径上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也越高,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也越低.政府支出应致力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可耗竭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其在总产出中的贡献度,深化产学研的结合程度,从而实现资源型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的深度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下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是消费不足,对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政府支出结构合理化,也对增大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推动经济合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证分析表明,财政总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和民生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挤入效应;行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挤出效应,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7.
耿申  乔晗 《运筹与管理》2022,31(10):169-175
为测度环境治理政策波动对产出、减排、要素配置、消费与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将异质性消费偏好、产出差异性、环境效用和环境损失函数引入E-DSGE模型。政策强度分析发现,技术进步、排污税和消费税政策效果较强,环境控制和治污支出冲击效果较弱。政策效应分析发现,技术进步政策效应最优,能实现增产和减排双重目标,促进要素配置和居民消费、产出与消费结构改进;排污税和政府治污支出政策次优,能实现增产和减排的双赢目标,促进要素供给和产出结构清洁化,不利于消费提升和消费结构优化;环境控制与消费税政策效果最差,以牺牲产出实现减排,不利于要素配置,产出与消费结构改进效果较弱,消费税会抑制居民消费,但消费税政策效果随环境友好型家庭比例提升而加强。  相似文献   

8.
朱光  鲍曙光 《运筹与管理》2019,28(12):153-161
本文利用1994~2007年县级数据,以财政自给率作为门槛变量,基于双重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我国转移支付与地方公共支出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转移支付对地方公共支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转移支付对基本建设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的促进作用都更为显著,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和公共支出结构的扭曲;我国转移支付对公共支出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转移支付不能有效激励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因而转移支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激励不相容。  相似文献   

9.
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集对分析模型对11地市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进行测评,以期为河北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缩小与京津地区的公共服务差距等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如下:基本公共服务属优的城市有石家庄、唐山和保定;属良的城市有邯郸和沧州;属中的城市有廊坊和张家口;属尚可的城市有承德、邢台和秦皇岛;属差的城市为衡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8-2010年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房屋租赁价格指数的研究发现,在房地产宏观调控影响下的房价和租金之间的关系因城市而异。杭州、上海、广州、青岛等东部经济区沿海城市,房价与租金呈现正相关关系,由于投资性需求占主导,使得租金变动对房价的影响较大,房价变动对租金的影响较小;银川、昆明、太原、西安、呼和浩特等中西部经济区城市,房价与租金也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房地产市场更多为刚性需求,使得租金变动对房价的影响较小,房价变动对租金的影响最大;南宁、武汉、兰州、大连、成都、乌鲁木齐等城市,由于流动人口相对较少,房地产销售市场和租赁市场具有竞争性和替代性,使得房价与租金呈现负相关关系.通过调控政策对房价和租金的影响分析发现,我国大多数城市房价和租金一路上扬,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原因在于调控期间的城市经济发展、物价变动、流动人口构成、房地产供给结构、国家扶持性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政策、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政策)等影响了人们的预期,从而制约了调控效果.因此,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必须与其他相关政策配套实施,而且要对不同城市实施差异性政策,才能有效达到调控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Becker时间配置模型基础上,构建农村居民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行为决策模型,农村入口时间资源分配在农村活动、城市活动、教育活动和闲暇上,根据福利水平最大化的基本原则,分析农村人口城市化决策中影响因素.解释了农村人口城镇化和逆城镇化现象,发现城乡差异、教育影响、时间间接成本等因素是影响人们时间效率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全民福利水平,政府的农村政策应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城市政策集中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合理性方面.  相似文献   

12.
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在经济政策制定、经济结构分析和经济预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利用变参数计量经济学联立模型研究我国转轨时期的宏观经济,并建立了变参数的局部线性工具向量估计.在经济变量随机设计条件下,研究了估计量的大样本性质.与我国宏观经济经典线性联立模型相比,变参数联立模型拟合效果更优.另外它也有助于克服我国经济数据不多而造成的非参数方法应用困难的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13.
保护环境是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为了减少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本文考虑了由养殖户、制造商、市场组成的原料回收-有机肥生产供应链和政府补贴政策,建立了养殖户-制造商博弈决策模型,以及供应链-政府决策博弈模型,给出了最优解的表达式,并分析了养殖户收益、制造商收益、政府支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实施补贴政策情形下,养殖户和制造商收益都得到提升,政府在环境方面的支出可以减少;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直接补贴制造商的效果更好。本文给出了考虑环保需求和存在政府补贴的供应链运作与博弈优化策略,研究结论对于相关企业提高收益和政府部门制定补贴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地区在全国房地产"库存"的背景下,实现了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向好.对长三角地区有关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开发投资、医院床位数、工业生产总值与人均房地产成交面积呈正相关.城镇人口数,中、长期贷款利率与人均房地产成交面积呈负相关,高收入城市比低收入城市人均房地产成交面积低14.%,教育支出和城镇居民总的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房地产成交面积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07~2016年省级数据,基于贝叶斯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了国家审计对政府卫生支出的影响,及不同政府卫生支出水平下各影响因素的异质性效应。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对政府卫生支出的腐败行为具有显著的治理功能,国家审计的投入力度越大,其监督、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发挥得越好,越有助于提高政府卫生支出水平。此外,不同的政府卫生支出水平,国家审计治理的影响程度具有明显异质性效应,且各影响因素的系数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为加强腐败治理促进政府卫生支出,不仅需要注重国家审计顶层设计的落地,加强政府多方部门合作推进协同审计,而且应根据具体的政府卫生支出水平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以避免地方“政策趋同”带来的不利。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作为国家城市发展的核心城市,城市发展水平备受关注.文章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民生活、公共服务6个方面选取28个核心指标构建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城市综合实力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地区城市综合实力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城市整体实力较为强大,而西部地区城市相对较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地区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存款利息支出率、费用支出率、预期违约损失率、目标利润率等4个定价指标作为输入,以贷款利率作为输出,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建立基于区间效率的贷款定价模型.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区间数形式来反映预期违约损失率、目标利润率、费用支出率等,改变了现有研究将目标利润、贷款费用、违约损失等变量看作确定性数值来定价的现状.使贷款利率更具有竞争性.二是通过比较不同核函数、核参数下的训练样本的贷款效率区间与合理的贷款效率区间的匹配程度,确定贷款定价模型最优的核函数和核参数,进而建立了贷款定价模型.间接解决了在考虑贷款价格能否被银行、客户接受情况下贷款利率确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城市中的应急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为了减少事故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的损失,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应急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以上海市长宁区应急避难场所为研究对象,构建多目标函数,确定约束条件,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应急避难场所配置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得到最优配置方案,并通过斑块邻近度(PPI)、斑块凝聚度(PCI)及聚集指数(AI)的计算分析了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以及应急避难场所与人口分布的协调性.研究对于应急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完善应急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布局理论,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也为政府和相关城市规划工作者在对应急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及选址布局优化方面提供决策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9,(3):381-393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数调查,根据人口年龄构成将调查家庭划分为青少家庭、成人家庭、老年家庭、老成家庭、老少家庭、成少家庭、老成少家庭以及人数为6人以上的复杂家庭,从居民家庭年龄类型结构、家庭成人最高学历、家庭规模、家庭人均纯收入等级、城乡户籍等特征出发,分析居民家庭特征与消费间的关系及影响。首先利用多元统计对应分析法,发现家庭特征与家庭消费选择显著相关,居民自身所具有的家庭特征在消费时存在明显的偏好;其次,构建家庭特征因素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回归方程,发现影响消费支出程度最大的是人均家庭纯收入等级,而非收入。要提高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关键还是要提高收入等级,家庭规模小型化,提升家庭成员的最高学历。最后,利用有序选择模型,分析家庭特征影响因素在家庭消费意愿中起的作用,发现收入等级高、青少家庭、成少家庭、家庭规模小、城镇户籍特征的家庭在决策消费层次时更愿意高消费。  相似文献   

20.
城市同城配送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多要素、多环节、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工程,通过分析城市同城配送与城市经济、投资、教育等之间的关系,构建城市同城配送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厦门为例,分析模型中促进城市同城配送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并从投资比例、人才晋升方式和城市共同配送的程度三个角度进行策略模拟.在Vensim PLE平台上的模拟仿真结果显示,适当增加投资比例、改善人才晋升方式和提高城市同城配送程度对促进城市同城配送与经济协调发展都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且综合策略的效果最为显著,进而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