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一组已知标准混合酸溶液的电位滴定数据建立数学计算模型,它可对未知混合酸溶液中各成份进行测定。本法对甲酸—醋酸体系、硼酸—磷酸体系、氯醋酸—酒石酸—柠檬酸体系、甲酸—丁二酸—磷酸体系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
建立微波酸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测定煤灰中硅、铝、铁、钙、镁、钾、钠、钛的方法. 煤灰样品用硝酸+盐酸+氢氟酸+磷酸体系经微波消解后, 用硼酸溶液分解氟化物沉淀, 络合HF后定容,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上述8种元素. 结果表明, 该法测定煤灰标准参考物质的结果与标准值一致, 并且快速, 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  相似文献   

3.
推导了混合酸的滴定方程以主成份回归法处理滴定数据,采用校正的方法建立模型,并考虑常数项的影响,然后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未知混合酸的浓度进行预报。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pKa〈0.1的五组份混合酸的同时测定,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酸雨     
序论:酸降水(Acid presipitation)己成为近十年来的主要坏境问题之一。是对全世界科学家发出的一个挑战。研究者们从不同的领域如:植物病理学、土壤学、细菌学、气象学和工程学等,对酸降水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人们发现了:酸雨可以损害渔业、土壤和农作物;降水中最多的酸是硫酸和硝酸;这些酸是由于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物质排入大气所形成的;这类物质能从污  相似文献   

5.
超纯氢氟酸     
大家知道,工业上生产氢氟酸的方法是将硫酸与萤石相混合,并收集气体的反应产物。这一气体除水外还混杂着各种杂质如 H_2SiF_6、HCl、H_2SO_3、H_2SO_4、HSO_3F、Pb、Fe……等,将其蒸馏就得无水的氢氟酸。目前氢氟酸的提纯多采用恒沸蒸馏法、等温扩散法、离子交换法和吸收法等。我们是采用后一种方法进行超纯氢氟酸的生产,其步骤是将钢瓶的无水氟化氢通过四个聚乙烯洗气瓶,第一瓶中装入聚乙烯球,第二瓶中装入聚乙烯球的 NaF 悬浮水溶液,第三瓶装入 NaF悬浮水溶液,第四瓶是缓冲瓶,然后使净化后的氟化氢溶于高纯水而制得超纯氢氟酸。我厂已有两种规格(超纯和保证纯)的产品投入生产,经有关单位试用,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6.
铝硅合金试样经酸溶解 ,在 0 .2 0 mol· L-1氢氟酸和 0 .11mol· L-1硼酸介质中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ICP- AES)法同时测定主要成分 Si及杂质元素 Fe,Zn,Cu,Mn,Ti,Mg含量 .结果表明此方法检出限为 0 .0 0 10~ 0 .0 79μg/ m L,相对标准偏差 RSD<9.1% (n =5) ,加标回收率为 91.2 %~10 5.3% .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石油沥青为碳源,NiCl_2·6H_2O作催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氮气气氛中加热至1200?C恒温3 h制备出碳纳米管(CNTs).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oman)对所制备的产物进行形貌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石墨化程度较低的多壁碳纳米管,其直径和长度分别为40~80 nm和0.5~3.0μm.研究了KOH活化和混酸(浓硝酸:浓硫酸=1:3)酸化对CNTs电容的影响,发现当CNTs与KOH按1:2质量比混合、700?C下活化后再混酸酸化,在电流密度为0.5A·g~(-1)时CNTs的电容为42 F·g~(-1),当电流密度增大10倍的情况下,其电容量仍旧保持了83.8%,体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8.
对硫酸链霉素的效价测定,中国药典采用微生物测定法。微生物检测法虽然有效可靠,但操作繁琐,测定要求高,不适合基层医院快检室对自制药剂的质量控制。链霉素皮试液是各医院的常用自制药剂,由于它含量低,化学方法和微生物法都难以达到快速测定的要求,本文应用自动旋光仪对硫酸链霉素皮试液进行含量测定,得到满意的结果。1 标准液的配制与测量仪器 硫酸链霉素标准液:取效价为740u/mg的硫酸链霉素标准品,用生理盐水配成2×10~4u/ml的水溶液。  相似文献   

9.
绿色化学在乙酸乙酯合成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固体酸代替液体酸作催化剂,对乙酸乙酯有机合成实验进行改进,可使反应温度在80~90℃下进行,产率达81.5%,且催化剂可重复利用,对环境没有污染,使化学实验真正实现绿色化.  相似文献   

10.
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钍(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硝酸介质中,钍(Ⅳ)能较灵敏地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苦胺酸偶氮变色酸褪色的指示反应,研究了该催化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及动力学参数,建立了一种新的动力学测定钍(Ⅳ)的方法.线性范围(0-2.5)μgTh4+/25 mL,检测限为1.673×10-9g/mL.用于稀土矿中钍(Ⅳ)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乌骨鸡磷脂侧链脂肪酸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氯仿:甲醇(2:1)超声提取乌骨鸡总磷脂,丙酮脱油精制后,经皂化、甲酯化处理,应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侧链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并以面积归一法,计算各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显示,乌骨鸡总磷脂中含有硬脂酸27.46%、花生四烯酸21.39%、油酸18.22%、亚油酸16.67%、棕榈酸12.1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2.26%、二十碳三烯酸1.71%、棕榈油酸0.16%.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60.41%和42.03%.乌骨鸡磷脂侧链脂肪酸中高比例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是乌骨鸡磷脂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2.
闭管回流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闭管回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与标准回流法测定结果相当一致,方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符合测试要求,试剂用量少,成本低,无需滴定,操作简便,易实现数据在线处理,尤其适合室内外批量测试,文中考察了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确立了试剂配制方法和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3.
用滴定量热法测定了稀土钆(Ⅲ)离子与8种氨基酸配合物298.15K下配位反应的热效应,计算了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配位反应热焓,并由此推广出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和熵变,从而讨论了稀土钆(Ⅲ)离子和氨基酸的结构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桑叶提取物中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HPLC法测定桑叶提取物中水解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先用甲醇-盐酸混合液(甲醇终浓度50%,盐酸终浓度2.0mol·L^-1)水解桑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成分成槲皮素和山萘酚,以HPLC法测定槲皮素和山萘酚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钻石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63:37,体积分数),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70nm.结果表明槲皮素在0.84~26.8μg·mL^-1之间,山萘酚在0.44~14.2μg·mL^-1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和99.5%.该测定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桑叶提取物中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用酒石酸、盐酸混合液作洗脱剂,阳离子交换树脂将矿石中的铌和钽与其它金属元素分离,洗下的铌、钽在盐酸—酒石酸介质中用5-Br-PADAP显色,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混合液的分光光度数据,建立浓度与吸光度间的最小二乘法数学模型。文中还对铌钽矿石进行分析,同时与二波长联合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评述了三种无汞定铁的方法,认为以SnCl_2-TiCl_3联合还原、钨酸钠或磷钨酸作还原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全铁的方法是一条有希望的无汞定铁途径,并应用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含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测定酒中的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淋洗液发生器-抑制电导检测法,同时分离和检测16种无机阴离子和低分子量有机酸,建立了用亲水性阴离子交换分离柱,KOH为淋洗液等浓度泵作梯度淋洗的离子色谱分离方法.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线性关系. 除马来酸外,所有被测离子的检测限都在0.16 mg/L以下. 方法用于测定4种酒样品的分析,结果满意.样品测定的回收率在93.52%到116.08%之间,除富马酸外其它RSD都小于3.8%.  相似文献   

18.
代森锌、代森锰和除草通在汞电极上采用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扫描时均具有良好的还原峰,但各个组分的伏安峰之间呈现严重的重叠,在不分离的情况下很难进行测定。讨论3种农药在汞电极上的还原反应机理,并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重叠伏安波进行解析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法能得到最好的结果。选择萃取率较大的三氯甲烷作为萃取剂,对几种蔬菜水果样品中的农药进行萃取分离,并用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回收率在99%~104%之间。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过氧化氢酶对Luminol—KIO4-H2O2体系化学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快速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2-200unit/L,检出限为0.7unit/L,对50unit/L过氧化氢酶10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用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与高锰酸钾滴定法相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