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和春  田燕  杨春  张维冰  张玉奎 《色谱》2003,21(5):446-450
提出了一种微透析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并用该微透析中空纤维膜作为接口构建了一套新型的二维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平台。中空纤维膜接口具有制作过程简易、传质效率高、柱间切换方便、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它是目前二维及多维电泳联用中一种较为新型、方便、理想的接口。以血红蛋白样品为例,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接口在二维毛细管电泳联用系统中的可行性和分离效能。实验结果表明:整个血红蛋白样品二维分离分析的时间在1 h内完成,二维分离系统的分辨率和总峰容量都比各自一维的高。  相似文献   

2.
张效伟  张召香 《色谱》2010,28(4):397-401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CZE)/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二维毛细管电泳分离平台,CZE毛细管和MEKC毛细管通过一段带微孔的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套管固定。样品在CZE毛细管中分离后进入MEKC毛细管进一步分离,在二维转换过程中采用动态pH连接-胶束扫集法避免第一维分离区带在接口处扩散。将该方法成功用于鼠尿样品中4种药物及其对映体的分离,各组分的理论塔板数为(2.8~4.3)×104/m,检出限为0.015~0.052 mg/L,实际样品中峰面积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n=7)分别为1.7%~3.8%和1.3%~4.6%。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和分离度高、峰容量大,适用于尿样中多种药物组分及其对映体的同时分离检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在毛细管柱上原位腐蚀而成的多孔膜接口的制作方法,并用该接口构建了一类毛细管电泳二维分离技术平台。柱上原位腐蚀刻成的多孔膜接口具有零死体积、制作过程简易、成本低廉、耐用、柱间切换便捷等优点,特别适合作为基于毛细管柱的二维及多维电泳联用中的接口,是目前二维及多维毛细管柱联用中一类较为新型、实用、理想的接口。以鹿茸冻干粉可溶物样品为例,验证了该接口在二维毛细管电泳联用系统中的可行性和分离效能。实验结果表明:鹿茸冻干粉可溶物整个二维分离分析的时间在1 h内完成,二维分离系统的分辨率和总峰容量都比一维的高。  相似文献   

4.
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二维分离接口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爽  徐韶瑛  张祥民 《分析化学》2000,28(12):1467-1471
对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二维分离的动态脉冲接触式接口系统进行了最优化研究。讨论了它的设计原理,优化了操作条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利用这种接口,使样品在第二维的进样浓度达到第一维流出浓度的81%,100次连续进样峰高及迁移时间的RSD平均值分别为3.0%、1.8%,进样时间也得以缩短,并对甘草的水提取物实现了高效二维分离。,  相似文献   

5.
将在线富集技术同二维(2D)毛细管电泳(CE)分离相结合同时提高复杂样品中痕量组分的分离度和检测灵敏度.毛细管区带电泳(CZE)作为第一维,分析物根据淌度不同进行分离,第一维流出组分进入第二维毛细管,根据分配系数不同进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分离.采用阳离子选择性耗尽进样(CSEI)在柱预富集,延长进样时间,增大进样量;同时在二维毛细管接口处采用动态pH联接/胶束扫集在线富集技术不仅避免第一维分离组分在接口处扩散,还可进一步压缩样品区带.同常规电动进样CE分离相比,该在线富集二维分离技术的分离能力远远高于一维CZE或MEKC分离,富集倍数达到(0.5~1.2)×104.该法成功应用于人体尿样中四种药物及对映体的分析测定,浓度检出限为0.1~0.3μg/L.进一步研究了人体尿样中四种药物24h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6.
基于时间顺序设计提出了含双T切换接口的胶束电动色谱(MEKC)和毛细管区带电泳(CZE)的二维芯片,构建了相应的芯片分析测试系统.基于FITC标记的氨基酸样品的一维MEKC和CZE实验结果,对二维进样时间、二维分离启动时间等二维芯片电泳关键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所构建的MEKC-CZE二维芯片电泳分析系统对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混合样品进行了二维芯片电泳分离分析,计算得到两种分离模式的正交性为56.0%.  相似文献   

7.
魏娟  谷雪  王彦  阎超 《分析化学》2011,39(2):188-192
以毛细管等电聚焦(cIEF)为第一维分离模式,以反相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CEC)为第二维分离模式,开展离线二维色谱分离研究,并对复杂肽段进行分离.羟丙基纤维紊(HPC)涂层的毛细管用于cIEF分离,对6种标准蛋白质的平均分离柱效约为31万.在毛细管末端引进电隔离槽,方便了第一维样品的收集.在加电6 kV下,第二维pCE...  相似文献   

8.
毛细管电泳进样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晓晶  杨秀荣 《分析化学》1998,26(10):1275-1279
评述了毛细管电泳进样技术新成果。对直接在线进样,二维分离体系中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增样,相关毛细管电泳增样,超微量样品及单个分子的进样,近端进样,双向进样和高温下的进样装置的应用状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高效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器。该检测器通过一只内径与毛细管外径相仿的不锈钢针头作分离毛细管与毛细管工作电极的导引管解决了工作电极与分离毛细管的对接 毛细管碳糊电极为工作电极,在内径为50μm毛线管邮几种酚类化合物,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0.
通常采用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分析组织或细胞的全蛋白质,但难与质谱(MS)直接联用.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毛细管电泳(CE)分离分析蛋白质和多肽的一维分离模式的分辨率和峰容量有限.多维柱联用技术比一维分离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峰容量,便于和MS直接联用,  相似文献   

11.
糖类的毛细管电泳及芯片毛细管电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秀丽  林炳承 《色谱》2001,19(4):309-313
 糖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发挥多方面的作用。糖研究的复杂性在于其结构的复杂多变。高效毛细管电泳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分离分析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糖的研究。芯片毛细管电泳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分析技术 ,并已经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就各种糖类化合物的毛细管电泳的分析策略、检测条件及糖类化合物的芯片毛细管电泳进行了阐述 ,共 4 8篇。  相似文献   

12.
非水毛细管电泳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建辉  张维冰  许国旺  张玉奎 《色谱》2000,18(3):218-223
 毛细管电泳通常是在以水为溶剂的缓冲溶液中进行的,事实上以纯有机溶剂替代水介质同样可以完成特殊样品的电泳分离,且存在诸多优点。以所建立的非水毛细管电泳方法为核心,总结了该方法中有机溶剂、电解质的选择原则及溶质-添加剂相互作用模式,并综述了它在无机离子、中性物质、有机酸等化合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71篇。  相似文献   

13.
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亚  罗国安  王如骥 《色谱》2000,18(4):313-317
 介绍了一种多功能化的快速、高效、高灵敏度和低耗的微型装置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的发展和最新研究动向 , 39篇。  相似文献   

14.
谢敏杰  冯钰锜  达世禄 《色谱》2000,18(6):503-507
 毛细管电色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高效、高选择性的微分离技术。与一般的毛细管电泳和使用ODS反相填料的毛细管电色谱相比 ,含离子涂层柱的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能提供较大且可控的电渗流 ,便于拓宽分离对象 ,优化分离条件。对使用含离子涂层柱的毛细管电泳和电色谱的特点、发展和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毛细管凝胶电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祁世泽  朱涛  孙亦梁 《色谱》1994,12(2):98-102
This review,with 56 references,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and principle of capillary gel electrophore-sis(CGE) with emphasis on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gel-filled capillaries and on the applications of CGEto biomacromolecules. Some current problems,such as reproducibility, detection,and formation of bubblesare described brieny.  相似文献   

16.
非水溶液毛细管电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荣英  辛慧君 《分析化学》1997,25(10):1228-1231
评述了非水溶液毛细管电泳的应用及发展,对非水溶液毛细管电泳的原理及应用情况作了简要叙述,有机试剂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加入,扩大了分析物质的范围,以纯有机试剂作电泳介质,具有许多水溶液毛细管电不能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除草剂二氯喹啉酸的毛细管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适合除草剂二氯喹啉酸的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其最佳检测条件为:100 mmol/L三乙胺-乙酸缓冲液作为背景电解质溶液(pH =5.5),反向电场强度为340 V/cm,电泳温度30 ℃,进样3.44 kPa×5 s, 紫外检测波长200 nm.本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和试剂用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高速毛细管电泳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冰仪  莫金垣 《分析测试学报》2004,23(2):104-109,115
高速毛细管电泳技术(HSCE)的特点在于通过增大分离高压和缩短毛细管,将分析速度提高到几秒至几分钟内;近几年HSCE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本文着重介绍了高速毛细管电泳技术的理论、进样方法、检测器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毛细管电泳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洪霞  李伟  谷学新 《化学研究》2005,16(2):96-100
本文以手性选择剂为线索综述了近五年来毛细管区带电泳和胶束电动毛细管电色谱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进展,列举了部分手性药物拆分实例.  相似文献   

20.
亲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京兰  钱小红 《色谱》1999,17(4):342-345
对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亲和毛细管电泳技术(ACE)的原理、分类及方法作了简要介绍,着重介绍了亲和毛细管区带电泳、毛细管亲和凝胶电泳、胶束电动色谱中的亲和电泳、亲和毛细管等电聚焦、亲和探针毛细管电泳等过程和方法。对ACE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及该技术在亲和常数测定、核酸片段识别、竞争免疫分析、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筛选等方面的应用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