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黄维垣  陈俭龙 《化学学报》1986,44(5):484-487
全氟碘代烷R~FI[R~F=CF~3(CF~2)~5(1a);H(CF~2)~4(1b);H(CF~2)~8(1c);Cl(CF~2)~6(1d);Cl(CF~2)~8(1e)Cl(CF~2)~8(1f);;NaO~3S(CF~2)~20(CF~2)~2(1g);NaO~3S(CF~2)~2O(CF~2)~4(1h)]及α,ω-二碘化物I(CF~2)~nI[n=4(1i);n=6(1j)]与Ce^4^+-亚硫酸氢钠于70℃左右、pH3~4的溶液中反应,形成相应的全氟烷基亚磺酸盐,产率70~85%。全氟氯代烷和全氟溴代烷在同样条件下未能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2.
我们研究了CF~4/Ar混合气体微波放电产生的基态F(^2P)原子与CH~3CN,CH~3CH~2CN发生的反应,观测了不同压力下两个反应的可见区(400~900nm)化学发光.获得了产物碎片HF≠(X),CN^*(A),CH^*9(A,B)的发射光谱.并计算了CN(A→X)跃迁的Franck-condon因子以及CN(A) 态的振动布居.机理分析认为CN^*(A)是由次级反应产生的激发态分子(如CH~2CNF^*)离解而形成.  相似文献   

3.
黄维垣  王巍 《化学学报》1986,44(9):940-945
合成了仲碘代全氟烷衍生物CF~3CFI(CF~2)~2O(CF~2)~2SO~2F(3),CF~3(CFI(CF~2)~2O(CF~2)~2SO~3Na(4),CF~3CFI(CF~2)~nCl(7an=2,7bn=4)及CF~2(CF~2)~3OCFICF~3(8),研究了它们与连二亚硫酸钠的反应,并用烯烃作为自由基截捕剂加入反应体系中,得到了1:1仲碘代全氟烷与各类烯烃的加成物.  相似文献   

4.
黄维垣  黄炳南  王巍 《化学学报》1986,44(2):173-177
本文研究了取代基对亚磺化脱碘反应的影响,带极性取代基的碘代全氟烷I(CF~2)~nO(CF~2)~2-SO~3Na(1a~1c, n=2,4,6)、I(CF~2)~nOCF~2CO~2Na(2a~2b,n=2,4)、I(CF~2)~2O(CF2)2SO~2K(3)及I(CF~2)~4OCF~2CONH~2(4)于水溶液中在温和条件下可与连二亚硫酸钠进行亚磺化脱碘反应,生成相应取代的全氟烷基亚磺酸盐NaO~2(CF~2)~nSO~3O(CF2)2Na(5a~5c,n=2,4,6)、NaO~2S(CF~2)~2-OCF~2CO~2Na(6a~6b,n=2,4)、NaO~2S(CF~2)~2O(CF~2)~2SO~2K(7)及NaO~2(CF~2)~4OCF~2CONH2(8).这些亚磺酸盐均可按常规方法转化成相应取代的磺酰氯,从而提供了合成带这些取代基的全氟烷基亚磺酸盐及磺酸等衍生物的方便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梅  贝浼智  郭和夫 《有机化学》1986,6(6):469-472
本文报道了二茂锆氢化物与异氰酸酯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Cp~2Zr(H)Cl与RNCO(R=C~6H~5,αC~10H~7)在苯中,5-10℃下反应,生成锆的氧桥络合物(CP~2ZrCl)~2O(1)和SCHIFF碱型化合物RN=CH~2(2:R=C~6H~5;3:R=α-C~10H~7).当反应在25-30℃下进行时,还有少量有机胺RNH(CH~3)及很少量的 RNHCONHR生成.而(CP~2ZrH~2)~x与RNCO反应时,同时发生加成和脱氧两种反应,生成双齿配位络合物CP~2Zr(H)[RN-C(H)O](4:R=C~6H~5;5:R=α-C~10H~7)和化合物(CP~2ZrO)~3(6),RNH(CH~3)(7:R=C~6H~5;8:R=α-C~10H~7)及少量未知化合物.产物经元素分析,IR,^1H及^1^3C NMR和GC-MS谱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X(CF~2)~nI(X=H, F,Cl,Br,I),I(CF~2)~2O(CF~2)~2SO~2NEt~2,R~pCF~2Br,Br(CF~2)~2O(CF~2)~2SO~2NEt~2与PhSNa的S~[RN]1反应.这个反应不仅易于发生,而且苯基硫酚阴离子单取代产物或二取代产物的产率较高.苯基硫酚阴离子与ω-H,ω-Cl全氟烷羟并不发生反应.Cl~2CYCF~2O(CF~2)~2SO~2NEt~2(Y-Cl,F)也易于PhSNa反应,并且还发生C-O断裂得PhSCF~2-CYClH,PhSCF~2CYCl~2,PhSCF=CYCl和(PhS)~2C=C(SPh)~2,PhSCOCF~2SO~2NEt~2,估计反应是通过阴离子型链式机理.  相似文献   

7.
黄维垣  王巍 《化学学报》1989,47(2):141-146
本文报道溴代全氟烷和α,ω-二溴代全氟烷在亚磺化脱卤反应体系中与烯烃的反应及其与相应的碘代全氟烷的区别. 合成了全氟仲溴代烷CF3CFBrOCF2CF(CF3)O(CF2)2SO2F(7), 它与烯烃反应可得到1:1的加成物. 7的水解产物CF3CFBrOCF2CF(CF3)O(CF2)2SO3Na(11)与连二亚硫酸钠反应只得到氢化脱溴产物. 多氟溴化物CF3CBr2X(13X=F; 14X=Cl; 15X=Br)经亚磺化脱溴可得到相应的亚磺酸钠盐CF3CBrXSO2Na(16X=F; 17X=Cl; 18X=Br), 其中间体多氟烷自由基可用烯烃捕集, 得到高产率的1:1加成产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溴代全氟烷和α,ω-二溴代全氟烷在亚磺化脱卤反应体系中与烯烃的反应及其与相应的碘代全氟烷的区别. 合成了全氟仲溴代烷CF3CFBrOCF2CF(CF3)O(CF2)2SO2F(7), 它与烯烃反应可得到1:1的加成物. 7的水解产物CF3CFBrOCF2CF(CF3)O(CF2)2SO3Na(11)与连二亚硫酸钠反应只得到氢化脱溴产物. 多氟溴化物CF3CBr2X(13X=F; 14X=Cl; 15X=Br)经亚磺化脱溴可得到相应的亚磺酸钠盐CF3CBrXSO2Na(16X=F; 17X=Cl; 18X=Br), 其中间体多氟烷自由基可用烯烃捕集, 得到高产率的1:1加成产物.  相似文献   

9.
陈庆云  杨震宇 《化学学报》1986,44(10):1025-1029
四(三苯基膦)钯(O)在温和的条件下能催化氟烷基碘R~FI[R~F=(CF~2)~nCl,n=2;n=4;n=6;R~F=(CF~3)~nCF~3;n=3;n=1;R~F=H(CF~2)~4]对炔烃(CH≡CC~4H~9,CH≡CSiMe~3,CH≡CPh)加成生成较高产率的加成产物.二(三苯基膦)二氯化肥(II)和二(三苯基膦)氟烷基碘化钯(II)在同样的条件下无催化作用.2,2-硝基,亚硝基丙烷能部分阻止反应,这表明反应的可能中间体是自由基,而不是二(三苯基膦)氟烷基碘化钯(II).  相似文献   

10.
(NH_4)_2WS_4、CuCl和PPh_3三者发生固相反应,产生棕红色固体,将此固体经CH_2Cl_2萃取和CH_3OH扩散,可得黄色柱状单晶WS_4Cu_3(PPh_3)_3Cl.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a=13.049(3),b=20.351(4),c=11.876(2),d=94.75(2)°,β=115.97(1)°,γ=74.90(2)°,Z=2.标题化合物分子是以Cu_3WS_3Cl类立方烷型簇骼为核心的分子,W-Cu的平均距离为2.719。  相似文献   

11.
陈庆云  杨震宇 《化学学报》1986,44(8):806-811
在催化量的铜存在下,RfI(1)在很温和的条件下于乙腈中乙炔基三甲基硅烷(CH≡CSiMe~3)(2)反应,生成较高产率的(E)和(Z)-氟烷基化产物混合物(3).在相同条件下,I(CF~2)~6I(4)也能与2反应,主要生成单烷基化产物(I(CF~2)~6CH=CISiMe~3](5)和少量的双烷基化产物[Me~3SiCI=CH(CF~2)~6CH=CISiMe~3](6).当1与双(三甲基硅基)乙炔(Me~3SiC≡CSiMe~3)反应得1:1的加成产物[R~f(Me~2SiCH~2I)C=CHSiMe~3](7)和(R~tMe~3SiC=CISiMe~3)(8).3与氢氧化钾在乙醇中反应得到(E)-RfCH=CHI(9);与氟化钾反应则生成9的Z和E的异构体混合物;在二氯甲烷中用叔丁醇钾处理则生成相应的炔烃(10).3在室温下对酸稳定,用溴光照后则主要生成(E)-R~fCH=CBrSiMe~3(11).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系列大取代二茂铁三碘化物,通式为(RC~5H~4)~2FeI~3。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顺磁共振谱,穆斯堡尔谱和电导率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化合物[CH~2(CH~2)~3C(2-CH~2C~5H~4N)C~5H~4]~2FeI~4.H~2O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593(1),b=1.3999(2),c=1.4537(2)nm。α=109.64(1),β=97.25(1),γ=104.69(1)ⅲ。V=1.7299nm^3,Mr=1030.13,Dx=1.98g/cm^3,Z=2。结果表明,取代二茂铁被碘部分氧化,导致中心金属铁表现为混合价态;由于茂环上大取代基的影响,使得I~3^-与I~3^-之间未能形成碘链,因此这些化合物的电导率很低。  相似文献   

13.
室温下将[NEt~4]~3[Fe(CN)~6]和[Mn(salophen)(H~2O)(CH~3OH)]ClO~4反应,得到了超分子化合物[NEt~4][Mn(salophen)(H~2O)~2]~2[Fe(CN)~6]·H~2O·CH~3OH(salophenH~2=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并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2150(4)nm,b=1.4834(6)nm,c=1.6625(6)nm,α=81.896(7)°,β=76.980(8)°,γ=81.120(6)°,V=2.872(2)nm^3,Z=2,D~c=1.388g·cm^-^3。晶体的各部分间以氢键连接成网状超分子体系。  相似文献   

14.
由甲基环戊二烯经两步类似反应向其环上引入两个Me_3Si取代基,生成(Me_3Si)_2-MeC_5H_3,后者与Fe(CO)_5反应除生成预期的双核Fe-Fe键产物[η~5-{(Me_3Si)_2MeC_5H_2}Fe(CO)]_2-(μ-CO)_2(2)外,还分离到少量单核化合物η~5-[(Me_3Si)_2MeC_5H_2]Fe(CO)_2Cl(3),2与碘反应生成Fe-Fe键断裂的单核铁碘化物(4).2经Na/Hg还原生成Fe—Fe键断裂的铁负离子,后者随即分别与数种氯化物反应,生成在铁原子上引入相应取代基的铁衍生物η~5-[(Me_3Si)_2MeC_5H_2]Fe(CO)_2R(R=PhCH_2,5;CH_2COOC_2H_5,6;Ph_3Sn,7;Ph_2SnCl,8).测定了4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7333(1),b=2.0089(3),c=1.3323(4)nm;β=92.02(2)°,V=1.962(1)nm~3,Z=4.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取代苯丙酸类化合物1a~1d与N-叔丁氧羰基-L-半胱氨酸甲酯(2)在双(2-氧代-3-噁唑烷基)次磷酰氯(BOP-C1)作用下,以79%~92%收率得到缩合产物S-[2-(叔丁氧羰基氨基)乙基]-3-苯基丙酸硫酯类化合物3a~3d;3a~3d在三氟乙酸(TFA)作用下脱除Boc保护基时,结果不仅得到了正常的脱保护基产物4a~4d,还生成了2-取代噻唑啉类化合物5a~5d,研究表明5a~5d是由4a~4d分子内脱水环合而成.通过优化三氟乙酸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能够以较高收率分别得到4a~4d和5a~5d(收率85%~91%和86%~89%).而S-[2-(叔丁氧羰基氨基)乙基]-3-苯基丙烯酸硫酯类化合物3e~3f由于双键结构,在三氟乙酸作用下仅生成脱除Boc保护基产物4e~4f.该反应的研究为2-取代噻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具[MoFe2S4]类立方烷结构单元的双类立方烷化合物[Et4N]4[Mo2Fe7S8(SR)12](1a,R=Ph; 1b, R=tolyl-m)或单类立方烷化合物[MoFe3S4(dteR2)5](2a, R=Me; 2b, R=Et)与酰氯在乙腈中反应, 分别得到不含Fe桥的双类立方烷化合物(Et4N)3[Mo2Fe6S8(SR)3Cl6](3a, R=Ph; 3b, R=toly-m)与[MoFe3S4]骨架支解后的Fe(dteR2)2Cl(4a, R=Me; 4b, R=Et)。说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 [MoFe3S4]单元在1中比在2中稳定, 本文首次将1型与3型结构通过一步化学反应连系起来。3型化合物的产生得到X射线衍射测定及^1H NMR谱的证实。本文报道3b的单晶结构及3的^!H NMR数据, 3b属六方晶系, P63/m, a=1.6827(3), c=1.5951(16)nm; V=3.91158nm^3; Dc=1.491g/cm^3;Z=2; F(000)=1780; 偏离因子R=0.048, 化合物2与酰氯反应产生4, 由红外及紫外可见光谱证实。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三价钕与氮杂大环(简称L)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配合物组成为[Nd(L)-(CH~3CN)(CF~3SO~3)~3],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I.a=0.8738(2),b=1.2870(3),c=1.2900(3)nm,a=85.63(2),β=87.25(2),γ=9785302)°;最终偏差因子R=0.0370,R~w=0.0385,配合物中钕为8配位,其配位多面体为扭曲的四方反棱柱体.  相似文献   

18.
具[MoFe2S4]类立方烷结构单元的双类立方烷化合物[Et4N]4[Mo2Fe7S8(SR)12](1a,R=Ph; 1b, R=tolyl-m)或单类立方烷化合物[MoFe3S4(dteR2)5](2a, R=Me; 2b, R=Et)与酰氯在乙腈中反应, 分别得到不含Fe桥的双类立方烷化合物(Et4N)3[Mo2Fe6S8(SR)3Cl6](3a, R=Ph; 3b, R=toly-m)与[MoFe3S4]骨架支解后的Fe(dteR2)2Cl(4a, R=Me; 4b, R=Et)。说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 [MoFe3S4]单元在1中比在2中稳定, 本文首次将1型与3型结构通过一步化学反应连系起来。3型化合物的产生得到X射线衍射测定及^1H NMR谱的证实。本文报道3b的单晶结构及3的^!H NMR数据, 3b属六方晶系, P63/m, a=1.6827(3), c=1.5951(16)nm; V=3.91158nm^3; Dc=1.491g/cm^3;Z=2; F(000)=1780; 偏离因子R=0.048, 化合物2与酰氯反应产生4, 由红外及紫外可见光谱证实。  相似文献   

19.
陈庆云  杨震宇 《化学学报》1986,44(3):265-269
在催化量的铜存在下,氟烷基碘R~FI(1)与乙烯基三甲基硅烷(2)在乙腈中反应生成高产率的氟烷基化产物3,二碘化物I(CF~2)~nI(4)也能与2反应生成单烷基化产物5和双烷基化产物6, 5和6量的相对比例取决于所用2的量,这类反应能被对苯二酚阻止;被对二硝基苯部分阻止,碘苯未能捕获到氟烷基铜中间体。表明反应可能是单电子转移引发的自由基链式机理.3与二乙胺反应得高产率的反式氟烷基三甲基硅乙烯7. 3与氢氧化钾在乙醇中反应得到的是7及其顺式异构体的混合物,将混合物用少量的溴处理可得纯的反式烯烃。  相似文献   

20.
Cl2MeSiSiMeCl2与环戊二烯基锂及对甲苯基溴化镁反应, 生成C5H5(p-Tol)MeSiSiMe(p-Tol)C5H5. 后者再与五羰基铁反应, 得到标题化合物[η5, η5-C5H4(p-Tol)MeSiSiMe(p-Tol)C5H4]Fe2(CO)2(μ-CO)2(3); 同时还得到两个单硅桥连副产物[η5, η5-(p-Tol)2MeSiSiMe(C5H4)2]Fe2(CO)2(μ-CO)2(4)和[η5, η5-(p-Tol)Me2SiSiMe(C5H4)2]Fe2(CO)2(μ-CO)2(5). 化合物3中顺式异构体(3a)占绝对优势, 可通过简单重结晶分离出纯品. 化合物3a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子内的硅硅键和铁铁键之间的复分解重排反应, 生成[η5-(p-Tol)MeSiC5H4Fe(CO)2]2(6). 该产物为顺反异构体的混合物(顺反异构体的摩尔比为4:3), 表明重排反应不涉及协同历程. 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4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