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标题化合物(C28H24N2O)以N-对甲苯基烯胺酮,2,2-二羟基-1-苯基乙酮和吲哚为原料,在醋酸溶剂中,经微波辐射合成得到.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相对分子质量Mr=404.49,晶胞参数a=0.806 93(8)nm,b=1.473 70(13)nm,c=1.865 12(18)nm,V=2.213 5(4)nm3,Z=4,晶胞密度Dc=1.214g/cm3,吸收系数μ=0.074mm-1,单胞中电子的数目F(000)=856.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最终的偏离因子为R=0.0491,ωR=0.115 4.在晶体结构中新形成的吡咯杂环近似于平面结构.  相似文献   

2.
以4-咪唑甲醛为原料,通过保护、格氏反应、酰化、取代、脱甲基或甲酯共5步反应合成了4种新型的3-氟苯基-1H-咪唑基甲胺基衍生物,5步总收率分别为21%、18%、22%和24%,终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确证。  相似文献   

3.
彭化南  林娜  吴丽丹  肖琳  叶红德  郑劼 《合成化学》2018,26(10):753-756
以联苯甲酰、对溴苯甲醛和乙酸铵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制得2-(4-溴苯基)-4,5-二苯基咪唑(1); 1与N-苯基-3-咔唑硼酸经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D-π-A结构的新型咪唑衍生物4,5-苯基-2-(9-苯基-9H-3-咔唑基)-1H-咪唑(2),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MS(EI)表征。采用FL, UV-Vis,循环伏安法(CV)和理论计算对2的光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02 nm和326 nm,荧光发射波长为395 nm和412 nm, HOMO和LUMO轨道能级分别为5.35 eV和2.14 eV。  相似文献   

4.
以咔唑和2,5-二溴吡啶为初始原料,经Ullmann反应、NBS亲电取代反应和Suzuki偶联等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磷光配体2-[(9-苯基)-9H-3-咔唑基]-5-[(9-对甲苯基)-9H-3-咔唑基]吡啶(5),其结构经1HNMR,ESI-MS及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5在二氯甲烷中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5.
徐娜  马静  高玉龙  张文轩  潘成玉  鲁天琪  王坡  金凤 《合成化学》2016,24(12):1086-1088
以邻苯二胺与4-(咔唑-1-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苯并咪唑衍生物--2-(4-咔唑-1-基-苯基)-1H-苯并咪唑(2),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MS(ESI), IR和元素分析表征。通过理论计算,结合UV-Vis和单光子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光学性质,结果表明:2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乙腈和DMF中的λmax均位于292 nm和330 nm 附近, λem分别为389 nm, 379 nm, 395 nm, 400 nm和390 nm。  相似文献   

6.
含吡唑基查尔酮与2-肼基苯并噻唑反应,直接成环得到一系列新的含吡唑基、苯并噻唑基的吡唑啉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结构通过IR、~1H NMR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确证,并用UV-Vis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其最大激发波长在350 nm左右,其最大发射波长在434~452 nm之间。此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其荧光强度的大小与衍生物中不同的取代基有关。  相似文献   

7.
以苯胺为原料,经异丙基化、与2-氯-1-(4-氟苯基)乙酮缩合、催化分子内环合制得合成氟伐他汀的关键中间体——3-(4-氟苯基)-1-(1-异丙基)-1H-吲哚,总收率高于90%,其结构经1HNMR确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标题化合物在碱作用下重排成为3的反应,提出了反应机理.用 IR,~1H NMR,~(13)C NMR 和微量分析证实了新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对二溴苯和(9-苯基)-9H-3-咔唑硼酸为原料,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含咔唑磷光主体材料——1,4-二[(9-苯基)-9H-3-咔唑基)]苯(1),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IR表征。UV,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的光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具有咔唑基团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特性,与4,4-二(9-咔唑)联苯相比,最低空轨道的能级降低。  相似文献   

10.
1-(2-苯并噻唑基)-3-苯基吡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荧光化合物有多种结构类型,其中含氮唑系杂环类化合物可作为一些合成纤维和塑料制品的增白剂[1~4]。据此,我们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具有不同取代基的苯并噻唑基吡唑啉化合物,并观察了其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1.
以1,3-二氟苯为起始原料,依次经傅-克酰基化,1H-三氮唑取代,环氧化,胺解,4H-三氮唑环化,磷酸酯化和钯碳加氢反应等7步反应合成了福司氟康唑的主要杂质--2-(2,4-二氟苯基-1-(1H-1,2,4-三氮唑-1-基)-3-(4H-1,2,4-三氮唑-4-基)-2-丙基磷酸二氢酯,纯度98%,总收率7.8%,其结构经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2.
以4-氟肉桂酸为原料,依次经过硫酸氢钾氧化、开环加成和乙酸酐催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1-乙酰基-5-苯基-(4-氟)-1H-吡咯-3-基乙酸酯(4-F-APPA),总收率51%,纯度大于98%,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MS(ESI)表征。并研究了4-F-APPA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4-F-APPA的IC50为7.2×10-2 μM,优于阳性对照药依帕司他。  相似文献   

13.
曾强  曾宪顺 《化学通报》1998,(10):46-47
随着人们对倍半锗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烷锗类和芳锗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1987年,Kakimoto等发现3-三烷基(三芳基)锗基丙酸酯类化合物具有选择性酶分解抑制活性[1]。1994年,Xie等报道了三芳基锡基3-三...  相似文献   

14.
J-(3'-吲哚基)-3-取代苯基-2-丙烯-1-酮与茉肼反应,合成了10种新的1-苯基-3-(3'-吲哚基)-5-取代苯基-2-吡唑啉衍生物,其结构通过各种波谱证实.讨论了此系列化合物1HNMR和Ms中的取代基效应,得出取代基常数σ或σ+与质子化学位移,碎片相对丰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5-苯基-1H-3吡唑酰腙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一锅法"合成了5-苯基-1H-3-吡唑甲酸乙酯,进而合成了9种5-苯基-1H-3-吡唑酰腙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测试技术对这9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将5-苯基-1H-3-吡唑甲酸乙酯水解得到5-苯基-1H-3-吡唑甲酸,此化合物与Cu(AcO)2配位,得到一个铜的三核配合物晶体,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为a=2.576 7(3) nm,b=1.1 94 4(1) nm,c=1.412 7(2) nm,β=98.993(2)°,V=4.294 1(9) nm 3,Z=4,Dc=1.629 g/cm 3,R1=0.035 5,结果更进一步确定了吡唑环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一种1-(1-乙基-1H-5-吲哚基)-2-苯基-1,2-二酮与氨基胍碳酸氢盐缩合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1,2,4-三嗪的反应,并通过运用目标定向合成和核磁的方法,研究了1,2-二酮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对反应产品比例的影响.反应总收率为40%~81%,且当不对称1,2-二酮苯环上无取代基时,其生成的同分异构体6-(1-乙基-1H-5-吲哚基)-5-苯基-3-氨基-1,2,4-三嗪(2a)和5-(1-乙基-1H-5-吲哚基)-6-苯基-3-氨基-1,2,4-三嗪(4a)比例为40∶60;当苯环上取代基为吸电子基时,6-(1-乙基-1H-5-吲哚基)-5-(4-硝基苯基)-3-氨基-1,2,4-三嗪(2b)和5-(1-乙基-1H-5-吲哚基)-6-(4-硝基苯基)-3-氨基-1,2,4-三嗪(4b)比例为63∶37;当苯环上取代基为供电子基时,绝大部分生成2系列构型结构.  相似文献   

17.
由 2 -( 1H -1 ,2 ,4 -三唑-1 -基 ) -4 ,4 -二甲基-1 -戊烯 -3 -酮和 (硫代 )磷 (膦 )酰肼的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六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 ,其化学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数据表明 ,该类化合物对小麦锈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咔唑、对二溴苯、4-溴苯胺和1,3,5-三溴苯为原料,经重氮化、Ullmann反应、硼酸化和Suzuki等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荧光配体———1-(4-吡啶基)苯基-3,5-二[4-(9’H-9’-咔唑基)苯基]苯(6),其结构经1H 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6在二氯甲烷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6在237 nm,293 nm和345 nm处有较强吸收;6的最大发射波长在413 nm。  相似文献   

19.
以邻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22个新型的2-[3-(2-取代苯基)-1H-吡唑-1-基]-4,6-二甲氧基嘧啶类化合物,通过1H NMR,MS和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以N-吡啶基吡唑甲酸和2-氨基-3-甲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由亲核加成、环化和酰化等多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N-(2-(5-(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基)-1,3,4-噁二唑-2-基)-4-氯-6-甲基苯基)酰胺类化合物.测试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杀虫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新化合物大多化合物在200 mg·L^-1浓度下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尤其是N-(2-(5-(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基)-1,3,4-噁二唑-2-基)-4-氯-6-甲基苯基)乙酰胺(8a)和N-(2-(5-(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基)-1,3,4-噁二唑-2-基)-4-氯-6-甲基苯基)-3-氯-2,2-二甲基丙酰胺(8e)致死率可达70%;部分化合物在50 mg·L^-1浓度下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活性相对较好(54.5%~63.6%),优于triadimefon和chlorantraniliprole;部分化合物如N-(2-(5-(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基)-1,3,4-噁二唑-2-基)-4-氯-6-甲基苯基)-3,3-二甲基丁酰胺80和N-(2-(5-(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基)-1,3,4-噁二唑-2-基)-4-氯-6-甲基苯基)-4-氟苯甲酰胺(8h)对苹果轮纹病菌具有中等抑菌活性.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8e的杀粘虫活性和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活性都较为突出,可用作新农药创制研究的新型参考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