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分析了无限大粘弹性材料中粒子界面部分脱粘后所形成的微孔洞的变形规律。采用Laplace变换和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导出了不同成核时间所对应的孔洞应变表达式。分析结果表明:成核孔洞的应变不仅与远场应变历史有关,而且也与该孔洞的成核时间有关。给出了孔洞变形的数值结果。本研究对于分析粘弹性材料中微损伤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多晶硅锭中常出现的硬质夹杂是造成硅片线切割生产中断线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影响到太阳能电池片的质量.我们采用扫描电镜-特征X射线能谱仪、3D数码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定向凝固多晶硅断面、抛光面、溶解沉淀以及硅片中的游离碳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硅锭顶表层出现大量SiC和Si3N4夹杂,其数量随深度迅速减小;硅锭内部SiC十分稀少,尺寸也一般很小,但有时会出现大颗粒(~100 μm).硅片中游离碳含量远低于形成SiC所需临界平衡C浓度.就以上结果对SiC形成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减少SiC夹杂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利用薛昌明等近来得到的任意裂缝前沿应力场表示式,讨论了(σ_θ)max 理论和(σ_w)max理论对三维介质中复合应力下裂缝扩展问题的应用,得到了一般结果,并对几种特殊情况进行了计算,与有限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Lagrange型有限变形弹塑性本构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asey和Naghdi(1992)指出,塑性本构理论中引入的量如塑性应变和背应力张量等至少在理论上必须有明确的定义。从而使理论可进行实验验证。根据Dafalias(1988)和Chen(1999)背应力张量和塑性应变张量的定义,在Naghdi等的理论框架下建立了Lagrange型的有限变形弹塑性本构理论。讨论了Ilyushin公设导致的正交流动法则和对弹性响应泛函的限制条件。进一步讨论了由于使用上述背应力张量的定义对屈服函数形式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晶须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电镜样品中,自由表面引起的弹性弛豫对材料中界面附近弹性应变的影响,利用电子衍射动力学理论模拟了这种弹性应变引起的会聚束电子衍射图中衍射线的宽化与分裂情况,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并讨论了由薄膜样品中弹性应变的测定结果推算出大的块体复合材料中界面微观应变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对于各向同性或特殊各向异性弹性楔形体,由于面内位移和面外位移不耦合,楔形体承受液体压力和体力时的应力场为经典的李维解。而对于一般各向异性弹性楔形体,通常面内位移和面外位移相互耦合。本文根据二维变形弹性体的Stroh理论,分析了液体压力和体力作用下一般各向异性弹性楔形体的应力场,并计算了复合楔形体的应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二维As-SnS2垂直堆叠异质结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发现,AA堆叠和AB堆叠As-SnS2异质结分别为间接带隙(0.361 eV)和直接带隙(0.323 eV)的半导体,均具有Ⅱ型能带排列的特点,利于分离光生电子-空穴对,提高光能量的利用;施加张、压应变均能有效减小...  相似文献   

8.
从正交各向异性三维弹性动力学的控制方程出发,在求得四边简支矩形板自由振动频率和位移振型的基础上,构造了受迫振动的位移函数;利用自由振动位移振型的正交性,将控制方程的空间变量和时间变量分离,得到了广义质量、广义力和频率表示的关于时间的2阶常微分方程,从而得到了正交各向异性弹性矩形板在受迫振动下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给出了本文方法与薄板理论的算例.  相似文献   

9.
可积和不可积模型可以描述自然科学中的诸多现象, 寻找高维非线性模型的严格解已成为可积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结合达布变换法和多线性分离变量法, 可以得到多个(2+1)维非线性模型包含任意函数的严格解, 通过选取不同的任意函数, 构造这些非线性模型新的相互激发模式. 进一步推广了形变映射理论, 建立了变系数 场和sine-Gordon以及双sine-Gordon场的形变映射关系, 从而得到高维不可积模型包含任意函数的新严格解. 对任意函数的不同选择, 构造了sine-Gordon和双sine-Gordon可积模型丰富的局域解和周期解, 如多solitoff解及其周期波推广、周期形变的蛇形孤波解以及变模的拟周期解等.  相似文献   

10.
弱型B半群是半富足半群范围的一类广义逆半群,而幂等元法是研究此类半群的重要方法。作为推广,本文首先通过幂等元法介绍了弱型B一元半群的定义,并给出了此类一元半群的基本性质,特别地,利用上述一元半群的基本性质,得到了任意一元半群为弱左型B半群的等价条件。最后,文章给出了弱左型B半群的半格分解,得到了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阵列微孔洞附近应力场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韧性材料动态失效强度与材料应变率和材料中微孔洞相对间距的数值关系.基于微孔洞聚合模型,通过对微孔洞相对间距与微孔洞附近局部静水拉应力之间数值关系的分析,认为微孔洞之间韧带上静水拉应力对微孔洞相对间距很敏感,从而建立了以微孔洞相对间距和静水拉应力为参数的韧性材料动态失效判据.基于此失效判据,通过数值模拟得到韧性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材料失效强度,并且可以合理解释韧性材料的动态失效.  相似文献   

12.
在Linux操作平台下应用FAST_wmg有限元前后处理软件对机械密封焊接金属波纹管膜片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在同等条件下对焊接金属波纹管采用了S型膜片和V型膜片,并分别进行了有限元强度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膜片最大应力集中都在膜片两端周围发生.这与文献所叙述的波纹管的主要失效发生在膜片两端与焊谷接近的部位非常吻合,但是,在同样边界条件下,在同样位移量时S型膜片最大应力值比V型膜片最大应力值小,压缩量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东风11型救援小车支撑块结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东风11型救援小车支撑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有限元计算。详细分析了有效应力分布情况;找出了应力集中较大的区域.并分析了其主要原因;观察了应力值最大区域并提出了改善应力集中的方法和措施。从而达到了结构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求出一组能量动量张量无迹的标量场φ=ψ(t-z)产生的平面对称度的非静态解,并讨论了这组解的对称性和奇异性等整体性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局部波形法的六面体自动分割网格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维有限元法是求解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数值模拟方法.用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时.首先要建立被离散化的有限元网格模型.但是,许多工程问题的构造和形状非常复杂,为此分割有限元网格的难度也很大.此外,分割网格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有限元计算的精度.现有的各种有限元商用软件提供了很好的自动网格分割系统.但是,由于用六面体单元对复杂形状进行自动网格划分是非常困难。而目前为止还是用手来完成复杂的工作,所以六面体单元的自动网格划分和网格自适应性还未充分应用在实际工程之中.对任意复杂形状的物体进行分割网格时仍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将介绍生成或已有的规则六面单元改变成形状复杂并合适的六面体单元的一种新的方法,即基于阻尼波形传播理论的方法.结果表明,只要把复杂外部形状按波的形式传输给指定的规则六面体单元模型,就可得有效的六面体单元的网格模型.  相似文献   

16.
以连续体的各力学守恒定律和熵函数为基础,给出了完备的变形体内参量热力学的表述框架。讨论了将热力学状态参量分划为外参量和内参量的必要性和依据,论证了热力学内参量和非弹性变形的关系以及将各种类型的非弹性应变列为内参量的数学条件。给出了考虑非弹性变形的内参量热力学基本方程,讨论了熵平衡和熵产生的关系方程和行为特性。引入两种定义的变形体自由能函数的表述方程,给出了各相应的状态方程组。  相似文献   

17.
H一射影循环Kaehler流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H一射影循环Kaehler流形的性质,导出了该流形曲率张量的代数结构,从而深化了这类流形的已有结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ANSYS的电力变压器铁芯磁场与漏磁场分布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三相电力变压器铁芯磁场和线圈漏磁场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技术指标基本吻合.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复合材料层板的弯曲破坏问题,纤维层是正交异性弹性体,而基体为脆性损伤材料。提出了一种脆性损伤模型,虽是各向同性连续损伤模型,但利用等效损伤应变的定义,可以区分拉、压和剪切对损伤的不同响应。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了如下现象,一旦基体出现临界损伤,弯曲载荷则从最大值急速下降,同时基体的临界损伤区很快扩展,并且发生局部纤维断裂,从而使复合材料层板几乎失去了承弯能力,整体呈脆性特性。为便于了解破坏过程,给出了若干状态时板内的应力等值线分布图。  相似文献   

20.
高应变率下高聚物本构模型的BP神经网络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HPB技术和自编的BP神经网络程序,以尼龙为代表性研究对象,对高聚物在高应变率下的本构模型进行了辨识,研究表明:在应变小于7%范围内,以应变与应变率作为输入,以应力作为输出,BP神经网络能满意地辨识高聚物的动态本构模型;而当应变大于7%时,除应变和应变率外可取时间作为表征损伤演化的反函数共同作为输入,以应力作为输出,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