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表面活性剂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牛奶中的三聚氰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建立了表面活性剂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方法。利用弱碱性介质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对三聚氰胺荧光强度的增敏作用,在pH=8.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CTMAB为增敏剂,测定三聚氰胺,线性范围为25~1000μg/L,检出限为19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6%。按国标方法处理样品,采用本法测定,回收率偏高;利用自制固相萃取整体柱对牛奶样品进行预处理后,实际样品检测获得满意结果。此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大量牛奶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快速初筛及检测。  相似文献   

2.
荧光分析法测定荜茇有效成分荜茇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荜茇有效成分荜茇宁的荧光被表面活性剂OP-10显著增敏的特征,提出了胶束增敏荧光法测定蒙药荜茇中荜茇宁的荧光分析新方法.荜茇宁的含量在2.0~16.0μg/m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2,方法的回收率为96.9%~104.5%.此方法适合蒙药荜茇中荜茇宁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Cu(Ⅱ)与头孢羟氨苄生成的配合物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在pH6.2的Tris缓冲溶液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其配合物的荧光有显著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胶束增敏荧光光谱法测定头孢羟氨苄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其线性范围为0.03~1.14μg/mL,检出限为0.03μg/mL,经实际样品测定,其平均回收率为97.3%~101.4%,相对标准偏差为1.1%~1.3%。  相似文献   

4.
根据表面活性剂和荧光增白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浊点萃取-同步荧光法测定纸制样品中痕量荧光增白剂VBL的新方法。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荧光发射光谱,当最佳波长差为30 nm时,VBL在402 nm处有一强度高、峰型窄的同步荧光峰。体系的相对荧光峰强度与VBL的浓度在0.001~0.053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3,线性方程为IF=10729.48ρ(μg/mL)+42.36,检测限(3S/K)为8.415×10-4μg/mL。方法用于样品测定,回收率在90.6%~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3%~5.2%之间。  相似文献   

5.
文志明  王怀公 《化学学报》1990,48(3):256-261
本文研究了在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存在下, 钯与柠檬黄的胶束增敏荧光反应, 测定了金属荧光配合物的形成条件、组成、量子产率、表观稳定常数和激发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 对胶束增敏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确定了测定钯的最佳条件, 钯在0.1-8.0μg/25mL 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 检出下限达8.0x10^-^4μg/mL. 本文方法可不经分离直接快速地测定贵金属矿样中痕量钯,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洛美沙星在胶束中的荧光特性,发现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洛美沙星的荧光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提出了胶束增敏荧光光谱法测定痕量洛美沙星的新方法,洛美沙星含量在0.04~4μg/m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5。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6.2%~100.8%。  相似文献   

7.
镁-美他环素胶束体系荧光特性及美他环素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金属离子存在下美他环素在胶柬体系中的荧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pH 9.50~11.30的H3PO4-HAc-H3BO3-NaOH缓冲溶液中,镁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曲通X-100对美他环素的荧光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药物制剂中美他环素的荧光光谱法.定量线性范围为0.16~16μg/mL,检出限为0.0036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9%.  相似文献   

8.
胶束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土霉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表面活性剂增敏的酸性降解荧光法测定土霉素的新方法。土霉素与浓H2SO4反应,生成强荧光降解物一脱水土霉素,在pH10.0的NH3 NH4Cl缓冲溶液中,CTMAB的存在对脱水土霉素的荧光有较强的增敏和增稳作用,土霉素含量在1.21×10-8mol/L~4.83×10-6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成正比,方法的检出限为6 66×10-9mol/L。应用本法测定片剂中的土霉素,平均回收率为99.6%(n=5)。  相似文献   

9.
基于在pH 5.00的柠檬酸盐缓冲溶液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可使莫西沙星(MXFX)-钇(Ⅲ)反应体系的荧光强度显著增敏,提出了荧光光度法测定牛奶中MXFX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在292nm(λ_(ex))及483nm(λ_(em))波长处,所测得的相对荧光强度与MXFX的质量浓度在50~80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σ)为46.2μg·L~(-1)。方法用于牛奶中MXFX的测定,测得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2.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3%。  相似文献   

10.
胶束增敏荧光光谱法测定吡哌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吡哌酸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酸性介质中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吡哌酸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胶束增敏荧光光谱法测定吡哌酸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0.07-0.36μg/mL,检出限为0.04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6%-101.3%,相对标准偏差为1.1%-1.2%。样品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提出将碳纳米管(CNT)作为一种新型分析增效试剂用于加强荧光探针,研究了其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溴化铵(CTMAB)的协同增敏机理,并应用于苯基荧光酮(PF)荧光猝灭法测定锰离子的体系中。结果表明,在CNT与CTMAB复配的影响下,PF与Mn2+形成的络合物荧光猝灭强度最大,据此建立了CNT加强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0.2μg/L,线性范围为0.4~10μg/L,回归方程:ΔF=10.48ρ(μg/L)+10.77,R=0.9992。本法可用于自来水中Mn2+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钙黄绿素荧光法测定Y(Ⅲ)。在pH 8.0的H3BO3-Na2B4O7缓冲溶液和表面活性剂Tween 80的存在下,痕量Y(Ⅲ)能与钙黄绿素反应形成配合物,使体系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加,体系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92和512nm,Y(Ⅲ)的质量浓度在0~2.0μg/mL范围内与△F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3.2648+2.384ρ(μg/mL),相关系数r=0.9961,检出限为0.023μg/mL。方法用于乙酸铈中痕量钇(Ⅲ)的测定,测定结果与ICP-AES法相符,加标回收率在96.3%~103.0%之间。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四硼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微乳液混合体系对绿原酸的协同荧光增敏作用.结果表明,单独存在的四硼酸钠和CTMAB对绿原酸的荧光强度无显著增敏作用,但四硼酸钠-CTMAB混合体系对绿原酸具有较好的协同荧光强度增敏作用.在优化条件下,绿原酸浓度在0.13~1.32μg·mL<-1>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表面增敏的方法测定了红花中Cu、Fe、Zn的含量。实验表明,使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可使Zn的吸光度增感34.91%,使Cu增感37.39%,Fe增感232.10%。该法的检测限分别为Zn1.85×10-3μg/mL;Fe1.50×10-2μg/mL;Cu3.50×10-2μg/mL,加标回收率在99.37%~104.23%之间。该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红花等中草药中Cu、Fe、Zn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Ca2+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对四环素(TC)的荧光增敏作用,提出了一种利用Ca2+-TC-CTMAB三元配合物协同增敏体系来测定TC含量的新方法.在Ca2+-CTMAB及TC共存体系中,由于三元配合物的生成使TC的荧光强度急剧增加,其荧光强度与TC浓度在8.0×109-9~1.0×10-5 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5.97×10-9 mol/L.该法用于TC片剂、尿液及牛奶中残留TC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2.4%~98.3%.同时对TC在不同介质中的荧光增敏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Triton X-100(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bmim][PF6](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水离子液体微乳液(Triton X-100/[bmim][PF6]-M)增敏荧光猝灭法测定W(Ⅵ)。该体系λex=616nm,λem=690,W(Ⅵ)含量在0.2~10.0μg/mL范围内与其荧光猝灭值(△F)符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4,方法检出限为0.07μg/mL。同时以荧光剂亚甲基蓝在不同介质中的荧光量子产率初步探讨了离子液体微乳液的增敏机理。该方法可用于矿样中钨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在沸水浴中,痕量甲醛与乙酰丙酮能发生微弱的显色反应。实验发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对上述反应有较强的增敏作用,由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甲醛的新方法。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12 nm,检出限为0.1498μg/mL,9次空白实验的标准偏差为0.0043,相对标准偏差为0.51%,方法用于测定大白菜中的甲醛时,测得结果与非增敏乙酰丙酮光度法及HPLC法的结果一致,所得结果的RSD均小于2.5%,回收率为101%~104%。  相似文献   

18.
在pH=6.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MAB)对甲氰菊酯的荧光有增敏作用,通过对表面活性剂及用量、介质pH值、温度及放置时间的探讨,建立了增敏荧光法测定甲氰菊酯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14~2.3ng/mL,检出限为0.042ng/mL。方法可用于蔬菜中甲氰菊酯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Fe3+对金橙G(OG)二级散射光谱的影响,发现Fe3+对OG的二级散射有增敏作用。进一步考察了Fe3+对OG二级散射光谱的增敏情况,并确定λex=331 nm,λem=662 nm为工作波长。二级散射增敏度(ΔISOS)与Fe3+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测定Fe3+的新方法。Fe3+的线性范围0.010~1.40μg/mL,检出限为0.003μg/mL,加标回收率为95.9%~103.8%。方法已用于自来水和人发中痕量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基于米力农自身荧光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室温离子液体(RTILs)溴化十二烷基三甲基咪唑混合体系中得到显著增强,提出了测定药物及生物体液中米力农含量的荧光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线性方程为F=47.32+1378.65ρ(ρ:μg/mL,r=0.998),线性范围为0.02~1.5μg/mL,检出限为6.4 ng/mL。实验中对荧光增敏机理进行了探讨。将方法用于米力农注射液和人血清、尿液中米力农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7.5%~107.4%,米力农注射液测定结果与法定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