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笔者在进行圆锥曲线章节内容的教学时,发现圆锥曲线的一个性质:图1定理过圆锥曲线焦点弦的一个端点向相应的准线作垂线,垂足与另一个端点的连线必经过焦点到相应准线的垂线段的中点.如图1:AB为经过焦点F的焦点弦,l为相应的准线,过B作l的垂线,垂足为C,连AC,证明:AC经过FK的中点N.这个命题的证明可以用解析几何的方法证明,但为了体现圆锥曲线的统一性,给出如下的证明:证过A作l的垂线交l于D点.设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为e,则:BF=e·BC,AF=e·AD∵NFBC=AFAB,∴NF=AF·BCAB=e·AD·BCAB=AD·BFAB∵KNAD=CNCA=BFAB,∴KN=AD…  相似文献   

2.
立体几何中辅助垂线的作法李平龙(江苏省灌云县中学222200)纵观历届高考立体几何试题,无不需作垂线解(证)之,可见,作垂线既是教学的关键又是高考的重点.针对学生解题时不能合理有序地作出相关平面的垂线,而出现思维受阻或叙述冗长等现象,现就辅助垂线的作...  相似文献   

3.
贵刊在去年第3期登了求异面直线间距离的五种方法。我认为还有另一种方法可求,即建立函数关系求最小值法,今介绍如下. 在第一条直线上任取一点M向第二条直线所在平面作垂线,垂足为P,再过P作第二条异面直线的垂线PN,N为垂足,连接MN则MN⊥  相似文献   

4.
初中已经学过用平行线方法三等分线段.现在向大家介绍另一种尺规法来三等分线段.这种方法由“垂线法三等分线段”和“尺规作线段垂线”组合而成.一、垂线法三等分线段如图,AD=DE=EC,FE、HD都垂直AC,又AC⊥AB,PF⊥FE,QH⊥DH.不难得出P、Q是AB的三等分点.(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相似文献   

5.
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数学学科,因而如何减少计算量,培养学生的求简意识便成为解析几何的一个十分实出的问题,下面结合教材谈谈个人在教学中的体会。一、求简意识是建立在对概念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才能恰当灵活地应用概念简化解题过程。例1 通过双曲线x~2/144-y~2/25=1的一个焦点作x轴的垂线,求垂线和双曲线的交点与两焦点的距离(课本第102面第11题)。多数同学先求焦点及交点坐标再求距离。我问学生:能否用双曲线定义来解呢?为什么?学生答:能;因为此题涉及双曲线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  相似文献   

6.
程宏咏 《数学之友》2022,(10):66-68
求二面角的大小是立体几何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多年来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其中利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求二面角的大小是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着重强调的方法.但在平时的复习时,除了熟练掌握基本方法(三垂线法)之外,还应该去探究二面角的其他求法.本文以一道高三调研试题为例,作粗浅的研究,供备考的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7.
例谈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图形变换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谈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图形变换的训练朱伟卫(武钢集团第四子弟中学430080)学生在学习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时,往往把教科书上所取的三垂线图形的直观位置也看成了定理的本质属性,常常出现一些错误的理解,造成解题思路受阻.因此,我在教学和复习中注意利用...  相似文献   

8.
中学立体几何中,二面角的平面角计算既是立几学习中的重点又是难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计算关键是作出平面角,由于作平面角融会了立几中的四个重要定理: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且作平面角的方法多灵活性大,学生往往难以把握.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以下三个层次进行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三垂线定理作平面角此层次的平面角计算问题比较简单,直接利用三垂线定理即可作出平面角.这类问题的特征是已知线线角或线面角求平面角.例1 如图1,河堤斜面与水平面…  相似文献   

9.
求二面角的大小是立体几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多年来高考的热点之一.由三垂线定理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便是这一热点的中心;而对一些求二面角的复杂问题,学生往往不知所措;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炼出一种由三垂线定理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简易方法——γ垂面法,收到较好效果.现简述如下: 如图1,记面MAB为a,面CAB为β,面MAC为γ已知γ⊥β要作二面角 α-AB-β的平面角,只需过M点作MN⊥AC,N为垂足.则MN⊥β,再过N点作 NO⊥AB,O为垂足,由三垂线定理知:MO⊥AB,则MON即为所作的平面角. …  相似文献   

10.
《几何画板》教学实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红杰 《数学通报》2002,(11):33-33
利用《几何画板》可以绘制动态直观的立体图形 ,通过图表的动静结合的交互演示 ,可以使枯燥生硬的图形变得生动形象 ,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帮助学生实现从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 ,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的过渡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本文通过用《几何画板》制作空间图形旋转时的直观图的教学实例 ,说明《几何画板》对优化教学环境 ,提高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 .1 旋转正棱柱的制作 (以正三棱柱为例) (如图 1 )1 )作一水平线段OX ,并在其上取一点M ,以图 1O为圆心 ,M、X分别为圆周上的点作小圆b和大圆a ,过O作OX的垂线交大圆于点P …  相似文献   

11.
本文谈淡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的点滴做法,供同行参考。 1 构造模型以三垂线定理为例。从题设的图形中如何能迅速地寻找到使用三垂线定理的模型是值得研究的,因为它可以加快解题的速度。学生对三垂线定理中所涉及的各条直线之间的关系往往分不清。原定理与逆定理  相似文献   

12.
三垂线定理教学的几点注记吴新华,邱崇志(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三垂线定理是高中立体几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判定线段垂直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全国各地的预选、模拟试题以及全国高考试题中,立体几何问题大多数与三垂线定理有缘.“叙述并且证明三垂线定理”就曾...  相似文献   

13.
1 正确把握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图 1 三垂线定理示意图同学们知道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都涉及到三条直线和一个平面 ,即平面、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平面的一条斜线、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 .如图 1所示 ,这一图形就是三垂线定理的基本图形 ,从对图形处理角度来看 ,应用定理过程就是从已知图形中寻找、构造、分离出基本图形的过程 .  该定理反映的是斜线、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垂直关系 .由于两定理结论都是线线垂直 ,因此凡涉及到有关线线垂直的问题都可以考虑用这两定理 .2 掌握三垂线定理应用程序应用三垂线定理程序为 :(1 )…  相似文献   

14.
教材的纵向是教材按章节的知识内容和思想方法由浅入深的方向。如解析几何中关于距离问题的讨论,突出了解析法的思想,按点点距,点线距,线线距的方向进行。因此,它在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时,采用了如下步骤:①用点斜式写过已知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程;②用代数方程组求两垂线垂足的坐标,③用点点距离公式推出点线距离公式。从中可以看到,解析几何研究问题的思想体系。因此,这种纵向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体现各学科特点的基本方法。但是,作为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的融汇贯通,仅这种纵向讨论还不够,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应不失时机地进行横向讨论,即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运用。用面积法推导点线  相似文献   

15.
1 教材分析“三垂线定理”是高中立体几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判断空间两直线垂直的一种重要方法 ,同时也是求作二面角平面角的主要方法 .翻开历年高考试卷可以看出 ,几乎每年的立体几何试题都考查了三垂线定理 (或其逆定理 )的应用 ,“叙述并且证明三垂线定理”就曾是一道高考题 (八二年 ) .我们知道 ,立体几何研究空间元素间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的基本思想是转化 (降维思想 ) ,即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问题都转化为对两条直线的研究 ,空间关系转化到某个平面上 ,利用平面几何的知识来解决 .而垂直这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又是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正>尺规作图问题是初中研究几何的常见问题,也是中考数学中的重要考点,下面通过两个例子,谈一谈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并步步分析,寻找作图依据.例(2016年北京中考)下面是"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直线l和l外一点P.求作:直线l的垂线,使它经过点P.作法:如图,  相似文献   

17.
抛物线的定长弦中点横坐标的最小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述波 《数学通报》2002,(3):23-23,2
促使我思考“抛物线的定长弦中点横坐标的最小值”这个问题是在教学中遇到了下面一道题 :定长为 5的线段AB的两端点在抛物线y2 =4x上移动 ,设线段AB的中点为M ,求点M到准线的最短距离 .为该题提供的参考答案是这样解的 :把弦AB分成两类 :(1 )弦AB过焦点F时 ,过A ,M ,B分别作准线的垂线 ,垂足分别为A′,M′,B′ .|MM′|=12 (|AA′|+|BB′|)=12 (|AF|+|BF|)=12 |AB| =52(2 )弦AB不过焦点F时 ,过A ,M ,B分别作准线的垂线 ,垂足分别为A′,M′,B′ .|MM′|=12 (|AA′|+|BB′|)=…  相似文献   

18.
求二面角的方法很多,其中射影法可以避免作棱及过棱上的点在两个半平面内作棱的垂线,因而有些求二面角问题运用此法事半功倍.下面是运用射影法的几个例子. 1.没有明确的棱所求的二面角的两个面在已给出的图形中没有公共点或只有一个公共点,即没有明确的棱.这时运用射影法既不需要作棱,也不需要作角.  相似文献   

19.
刚刚学了平行线和垂线的相关知识,霹雳长官就叫我们回家自己动手画一组平行线及一组垂线.唉……因为上课时我精力不是太集中,所以到现在还没画出来.  相似文献   

20.
等腰直角三角形有许多有趣的结论,引直角边的中线,过直角顶点作这条中线的垂线交斜边于一点,可以构造出等角、等边,以及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等,下面探究一个等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