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陆猗  刘思敏  汪大云 《物理学报》2002,51(6):1300-1306
在LiNbO3∶Fe晶体中观察到由光生伏打效应实现的涡旋孤子对和涡旋孤子阵列并成功地由它们写入了圆形和椭圆形波导.研究了涡旋孤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涡旋孤子形状的因素和实现稳定孤子的条件. 关键词: 涡旋孤子 波导 光生伏打效应  相似文献   

2.
卢洵  赵朝锋  徐振启 《应用光学》2006,27(6):585-587
对准光孤子理论进行了研究,用一个合适的、持续的色散管理方法,从一个修正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得到一个精确解,用这个解构造一个非线性稳定的准光孤子脉冲。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出了准光孤子和光孤子的波形。结果表明:准光孤子几乎具有光孤子的全部优点,其脉冲宽度比光孤子要小很多,并且准光孤子的脉冲宽度可以通过调节光纤的结构参数来进行调整,准孤子能够在光纤中稳定地实现长距离传输,而且能够很好地克服由孤子的固有特性造成的对通信容量的限制,所以准光孤子有望成为下一代通信系统的最佳信号载体。  相似文献   

3.
上海大学完成光孤子传输实验研究1995年4月18日在上海大学(嘉定校区)由上海市科委召开了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光孤子通信实验系统的研究"鉴定会。上海大学是继清华大学后,国内第二家完成光孤子实验系统的研究单位。以上海大学(嘉定校区)无线电系黄肇...  相似文献   

4.
展凯云  裴延波  侯春风 《物理学报》2006,55(9):4686-4690
分别以He-Ne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Ar+激光器作为光源照射液晶材料,在低光强入射的情况下均观察到了光束的自聚焦现象以及空间光孤子的形成,观察到了长度l>5mm的孤子波和多模空间光孤子,并对空间孤子的产生条件及特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自聚焦 空间光孤子 向列相液晶  相似文献   

5.
刘思敏 《物理》1995,24(7):408-412
概述了光折变空间孤子与类Kerr孤子的区别,光折变空间孤子的产生条件,物理机制以及实验观察,并展望了它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对向列相液晶中的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传输进行了研究。理论上基于非线性的液晶孤子传输方程,采用高斯形式的试探解,得到了孤子传输的解析解,以及对液晶中的非局域孤子和Snyder等提出的强非局域孤子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上,观察了空间光孤子在向列相液晶中的传输,找到了不同束宽下空间光孤子的临界功率。比如束宽为2μm时临界功率为2.0mW。观察了向列相液晶中空间光孤子的弛豫过程,并注意到液晶分子的响应时间长达几秒钟,液晶中的孤子形成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光孤子通信技术研究发展很快,各种新方案不断提出,各种系统设计与试验系统技术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光孤子通信实用化迈进了五大步。本文对光孤子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进行综述和概括,指出了光孤子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多个部分非相干光孤子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春福  郭儒  刘思敏 《物理学报》2007,56(2):908-915
基于相干密度理论,数值地研究了在饱和对数非线性介质中多个部分非相干光空间孤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数值结果表明,在非相干参量较小情况下,非相干光孤子的相互作用与相干光孤子的相互作用规律较类似. 当非相干参量较大时,强的非相干性模糊了孤子之间的相位关系,孤子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以非相干相互吸引作用为主. 特别是在非相干参量较大而且孤子初始相对相位差为π的情况下,多个部分非相干光孤子可并行传播形成稳定的阵列孤子. 利用多个非相干光孤子的不同相互作用形态写入各种阵列波导,为实现光控制光、导向光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关键词: 多个部分非相干光空间孤子 空间光孤子的相互作用 相干密度理论 饱和对数非线性  相似文献   

9.
张秋菊  武慧春  王兴海  盛政明  张杰 《物理学报》2007,56(12):7106-7113
用一维粒子模拟研究了超短脉冲在等离子体中传播时产生的光孤子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脉冲分裂现象,比较了不同峰值强度和脉冲宽度对形成光孤子以及脉冲传播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 脉冲宽度在若干个到十几个振荡周期的超短脉冲在等离子体中可能形成高速传播的光孤子;脉冲宽度增加和强度增大两种方式都可以使得孤子结构的传播速度减慢,且由于高阶孤子的衰变使得初始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中发生分裂,形成两个以不同速度向前传播的孤子结构.由孤子阶数的理论计算可较好地预言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中分裂的子脉冲数. 关键词: 光孤子 超短激光脉冲 等离子体 粒子模拟  相似文献   

10.
光诱导光子晶格结构中新型的离散空间光孤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志刚  许京军  楼慈波 《物理》2005,34(1):12-17
离散孤子标志着从线性到非线性,从连续到非连续,从相干到非相干,人们对孤子认识的一个飞越.文章简要回顾了近期在二维光致光子晶格结构中有关空间离散光孤子的研究,包括基模离散孤子、类矢量离散孤子、离散偶极孤子、离散涡旋孤子和离散孤子串等.在非线性光折变晶体里用部分相干光诱导的波导阵列中,对每一种离散孤子,都清楚地观测到光从二维的离散衍射状态到自囚禁形成离散孤子的转变过程,获得的结果将对其他离散非线性系统中类似现象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理论物理研究与光纤通信新概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理  刘颂豪 《物理》1998,27(6):328-332
文章从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新一代光纤通信系统———光孤子通信系统研究中与物理学有密切关系的一些方面,并结合作者近年来的探索性工作,较深入地讨论了这一首例非线性通信系统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孤子信道的RLL(runlengthlimited)编码和孤子-混沌通信的概念,并重点介绍了光孤子-呼吸子通信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12.
光折变明孤子的自偏转演化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谭欣  刘劲松 《光学学报》2002,22(11):307-1311
利用一维稳态光折变空间光孤子的统一理论,研究了负载电阻对屏蔽、光伏和屏蔽光伏明孤子自偏转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加载电阻与否,这三种类型的光折变明孤子具有类似的自偏转特性,即孤子波沿一个抛物线轨迹运动。调节负载电阻可以改变孤子的偏转幅度,其中屏蔽光伏明孤子的可调范围最大。  相似文献   

13.
黄春福  郭儒  刘思敏 《物理学报》2006,55(3):1218-1223
基于相干密度理论,数值地研究了饱和对数非线性支持的部分非相干亮孤子对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两个非相干亮孤子碰撞不仅能增大碰撞区的光强,还可以大大改善部分非相干光束的相干性.同时还研究了非相干性对孤子碰撞的影响,非相干性不仅抑制了孤子间的相干作用如吸引、排斥和能量交换,同时还由于非相干叠加作用而引入了弱的相互吸引. 关键词: 非相干性 饱和对数非线性 空间光孤子  相似文献   

14.
完全非相干白光一维光生伏打暗空间孤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猗  刘思敏  郭儒  杨立森  黄春福  汪大云 《物理学报》2003,52(12):3075-3081
使用白炽灯作光源在LiNbO3∶Fe晶体内实验观察到一维白光光生伏打暗空间孤 子. 由奇数 和偶数初始条件分别产生了灰孤子和灰孤子对,它们所感应的波导能导向白光和相干光. 用 相干光清楚地探测到它们内部的多模结构. 该实验证明了白光光生伏打暗空间孤子的存在, 并指出了用完全非相干的白光暗孤子控制和导向相干光的可能性. 关键词: 光生伏打效应 自陷 完全非相干孤子 波导  相似文献   

15.
邵惠国  赵霁  吴佳文  周建英 《物理学报》2005,54(3):1420-1425
研究二能级原子层宽度对一维共振吸收布拉格反射镜中自感应透明光孤子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限宽度的二能级原子层中仍可激发稳定的移动孤子,其激发条件对原子层宽度依赖不大;然而静止孤子的存在条件却敏感地依赖于原子层的宽度,二能级原子层宽度只有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光脉冲才能演化成静止孤子. 关键词: 有限宽度 周期结构 移动孤子 静止孤子  相似文献   

16.
吴丹丹 《物理学报》2007,56(6):3272-3278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光折变晶体中的高阶耦合光伏空间孤子.该孤子可用包含两种频率的四束平行光入射到折射率改变为正的光折变晶体中形成.数值研究还发现,当入射光束为双曲正割光束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模拟高阶耦合光伏空间孤子,而且,这种高阶耦合光伏空间孤子显示出光控光的特性.入射光束显著偏离左右对称会影响高阶耦合光伏空间孤子的实现. 关键词: 耦合光伏空间孤子 光控光  相似文献   

17.
发展准离散多尺度法结合紧束缚近似,解析地研究了局陷于光晶格势阱中凝聚体的非线性动力学性质.结果发现,系统中出现稳定的对称包络孤子外,还可观察到一种新的非线性元激发:扭结包络隙孤子.有趣的是,该隙孤子并不传播且局域在初始位置,其幅度可通过光晶格势阱的晶格常数和势阱深度来调控.相应的实验方案是:通过改变形成光晶格势阱的两交叉耦合激光束之间的夹角和(或)激光光强来调控扭结包络隙孤子的幅度.  相似文献   

18.
陈守满  石顺祥  董洪舟 《物理学报》2006,55(9):4695-4697
利用行波变换法,推导出有正偏压光折变晶体中小振幅光波的行波正、负孤子解,证明在有正偏压光折变晶体中存在着正、负行波孤子;研究行波正、负孤子在光折变晶体中的传播,同已报道的稳态光折变空间孤子相比,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行波正、负孤子在晶体中都表现为亮孤子,其幅度和宽度不变,传播中沿着直线的轨迹偏转,调整系统参数可以任意控制偏转角度. 关键词: 行波孤子 行波变换 光折变晶体 偏转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光孤子通信技术研究发展很快,各种新方案不断提出,各种系统设计与试验系统技术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光孤子通信向实用化迈进了一大步。本文对光孤子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进行了综述与概括,指出了光孤子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光孤子与光孤子通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光纤中光孤子形成的物理机理及光孤子间相互作用对光孤子通信的影响,介绍了光孤子通信的关键技术-孤子脉冲激光器和光孤子放大器,展望了光孤子通信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