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纳米沸石为基元构件,通过层(layer-by-layer)组装技术在碳纤维模板上成功制备了纳米沸石涂饰纤维(zeolitecoatedfibers),焙烧除去碳纤维模板后,制微了完整的沸石空心纤维(hollowzeolitefibers),并系统研究了它们的制备条件和材料结构。发现纳米沸石胶体溶液的pH值是制备沸石涂饰纤维和空心沸石纤维的关键因素,其它条件,诸如吸附液的离子强度,每层吸附后的干燥以及每次干燥前是否用PDDA溶液预浸泡,对纤维的完美性也有影响。通过改变吸附纳米沸石的类型和层数可能调变沸石层的组成和厚度,而交替吸附不同的纳米沸石可能制备复合沸石涂饰纤维及复合空心沸石纤维。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开放体系下微波加热沸石的规律,发现脱水的沸石能有效吸收微波,自身升温很快,如脱水NaA沸石400W功率下在100s内被加热到1473K.讨论了沸石晶体结构、硅铝比、可交换离子种类对沸石吸收微波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沸石,或同一类型但硅铝比不同的沸石,或不同离子交换的同一种沸石在同一功率下具有不同的升温速率,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也不尽相同,从而表明沸石吸收微波的性能有可能用来表征沸石的微观特性.沸石在不同功率下吸收微波性能不同,功率越大,升温越快.  相似文献   

3.
干法合成纯硅丝光沸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Na2O-SiO2-EA体系中利用干法首次成功地合成了纯硅丝光沸石,采用XRD,SEM及IR等仪器分析方法对产物的结构,形貌,红外有架振动及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干法合成的纯硅丝光沸石具有良好的耐酸性;与水热体系合成的丝光沸石相比,干法得到的丝光沸石的晶胞体积出现较明显的收缩趋势。  相似文献   

4.
β沸石合成与表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祁晓岚  刘希尧 《分子催化》1999,13(6):471-482
β沸石由Mobil公司的Wadlinger等[‘j于1967年首次合成,由于长期未能解决其结构测定问题,加之ZSM系列沸石的合成和成功应用,因此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1988年揭示了其特有的三维结构特征,尸沸石重又引起人们的兴趣.它具有良好的热和水热稳定性、适度的酸性D‘和酸稳定性及疏水性,且是唯一具有交叉十二元环通道体系的高硅沸石,其催化应用表现出烃类反应不易结焦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在烃类裂解、异构化、烷烃芳构化、烷基化以及烷基转移反应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是十分重要的催化材料.1尸沸石表征1.1卢沸石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蒸汽热裂装置考察了M、L、β和ZSM-5型沸石及其改性沸石催化剂的蒸汽热裂过程的催化性能,并用TPD、TPR等法测定其酸碱和氧化还原性能。发现碱性沸石本身的碱性太弱,活性不高,沸石在负载碱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后活性有所增长,由于碱或碱土金属氧化物遇水后易生成氢氧化物,致使其活性降低,甚至丧失;且该催化剂易被H2及CO2中毒。沸石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后,它可与水相互作用发生氧化还原循环反应,具有类  相似文献   

6.
7.
天然沸石及其在三废治理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增新  张启军 《化学教育》1994,15(5):1-4,12
本文简单介绍了天然沸石矿物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曹惠  徐如人 《化学学报》1983,41(10):916-926
In this paper, a systematic study of crystallization of \O\ zeolite is reported namely, the crystallization phase region of \O\ zeolite in (TMA)2O-Na2O-Al2O3-SiO2-H2O system under the temperature of 140`C, the conditions of synthesis of the pure phase of \O\ zeolite as well as the kinetics of crystal growth of \Ot zeolite in non-spontaneous crystallization condition and the kinetics of crystallization in spontaneous nucle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9.
沸石类分子筛合成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当前国际上沸石和沸石类分子筛材料的合成研究进行了综述, 分析了合成研究动向, 指出了合成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点问题, 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一些天然沸石矿样的物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XRD、IR、DTA及ESR等方法研究了我国7种天然沸石矿样的结构、品位、酸性及其杂质组份与色泽的关系。这些矿样大都是丝光沸石与斜发沸石相伴而生。但其相对含量不一。此外,还有一种纯度很高的高岭土矿。它在常温下具有化学吸附空气中氧分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LiNaY沸石经SiCl4气相同晶脱铝补硅后制得系列高硅铝比,高结晶度的Y沸石,用低温氮吸附法,救是样品对N2的吸附--脱附等温线,从而计算其比表面和孔体积,并采用BJH模型计算孔径分布。用真空重量法测定了四种C6化合物(正己烷,2,3-二甲基丁烷、苯、环己烷)的吸附等温线,探讨吸附量与吸附物的性能(极性、几何构型),吸附量一吸附剂脱铝深度的关系,从而得到,经SiCl4同晶取代后Y沸石的孔结构和表  相似文献   

12.
秦颖  乐英红 《应用化学》1997,14(3):9-11
采用不同的脱铝方法得到Si/Al比为15~112的丝光沸石,用IR方法测定了样品的脱铝空穴含量,并考察样品的热稳定性和疏水性,实验结果表明,脱铝后形成的大量末端硅羟基仍有亲水性,因而单纯酸脱铝疏水化效果有限,用水蒸汽处理或(NH4)2SiF6补硅的方法使沸石表面硅羟基转变成≡Si-O-Si≡键,能显著地提高沸石疏水性。  相似文献   

13.
14.
NaY沸石草酸脱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NaY沸石用草酸溶液脱Al,随草酸用量增加,脱Al度增加,结晶度下降,但脱Al20%仍能保持95%以上的高结晶度,实验结果表明,脱Al量和H用量呈线性关系,斜率近似0.25,C2O^2-4有促进脱Al的作用,脱Al过程中沸石结晶度的保持3于脱Al体系的缓冲作用,由草酸的电了平衡和络合平衡构成的脱Al体系档提供最佳脱Al条件,脱Al的沸石产物带有羟基“窝”八面沸石骨架,加热300℃以上可使羟基“窝”  相似文献   

15.
本文测量了NaY、HY和NH_4Y在不同抽空温度下的正电子寿命谱, 得到了四个寿命组份, 并对它们的归属进行了讨论。其中两个长寿命组份τ_s和τ_4归结为沸石内表面和笼内o-Ps的湮没。o-Ps容易被沸石内的质子酸氧化, 而使其湮没寿命τ_3和τ_4缩短。利用正电子寿命谱可以监测NH_4Y沸石的脱氨过程。质子酸的存在对o-Ps的形成并无影响, 但随着质子酸浓度增加, o-Ps在沸石内表面湮没的几率大于笼内, 故I_3大于I_4。o-Ps的在沸石内表面和笼内的湮没速率与质子酸浓度成线性关系, 以一级反应动力学处理得到的o-Ps在沸石内表面和笼内的氧化反应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9.67×10~7(mmol/g)_~(-1)s~(-1)和2.36×10~7(mmol/g)~(-1)s~(-1)。  相似文献   

16.
新型催化材料的研制一直是催化界努力探索的课题。1990年Davis等利用改进的水热法制备了Y型沸石Cu的覆盖物(Y/Cu),并预言这一新型材料有可能在催化、电化学和光化学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有关其应用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 以往制备金属-沸石分子筛材料大多是采用离子交换法、浸渍法等。固-液、汽-液同晶置换法则将金属原子直接引入沸石阴离子骨架,形成杂原子分子筛。沸石金属覆盖  相似文献   

17.
钟鹰  程晓维  汪靖  黄强  龙英才 《化学学报》2005,63(11):955-960
以X射线粉末衍射(XRD)结晶度测定法观测CXN (STI型)天然沸石在不同浓度盐酸(HCl)热溶液中的结构耐酸性, 以及比较和研究用不同方法制备的结构超稳化高硅H-STI-I和H-STI-II沸石及其不同阳离子交换型M-STI (M=Li, Na, K, Ca, Ag) 系列沸石在程序阶梯升温过程中的结构热稳定性. 用X射线荧光散射(XRF), 29Si与27Al固体核磁共振(MAS NMR)表征超稳化高硅H型沸石的组成与结构性质. 结果表明该天然沸石在浓度低于2 mol/L盐酸中可较长时间保持结构完美. 视阳离子类型不同, 经1173 K焙烧后M-STI-I系列沸石与M-STI-II系列沸石相对结晶度降低百分数分别为2.5%~18% 与0~35%. 在M-STI-I系列沸石中, 焙烧前后相对结晶度下降幅度的次序为K型<(H, Li, Na)型<(Ca, Ag)型, 而M-STI-II系列沸石, (Na, K)型<(Li, H, Ca)型<Ag型. 从沸石骨架硅铝比、结构缺陷、阳离子种类及其氧化物形成热等方面讨论影响沸石结构热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Hβ沸石上L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9.
高活性沸石酯化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硼酸和硫酸对含Al2O3的β和ZSM5沸石进行处理,制备了一系列沸石MxOy和SO24/沸石MxOy)催化剂。用NH3TPD和Hammett指示剂法测定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对H2SO4处理的样品进行了X射线物相分析。用BET法测定了Hβ及HZSM538对乙酸的吸附等温线和饱和吸附量。对催化剂的活性,均通过乙酸和乙醇在液相、90℃和不分水条件下的酯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βAl2O3经硼酸和硫酸处理后,乙酸的转化率由39.53%提高到54.92%。HZSM538Al2O3经同样处理后,乙酸的转化率由24.45%提高到44.87%。SO24/沸石MxOy的最佳焙烧温度范围是500~550℃。此外,在固定床反应器内于100~130℃和LHSV为6h1的条件下,对SO24/HβAl2O3B2O3的活性位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实验。反应在110℃连续进行12h后,乙酸的转化率始终稳定在69%左右。  相似文献   

20.
柯于勇  张盈珍 《分子催化》1997,11(2):121-126
采用哟饱和中毒,NH3-TPD、静态吸附、IR、XRD和分子探针反应等方法,研究了用于甲醇胺化反应的改性丝光沸石催化剂性质,结果发现,丝光沸石水汽处理脱吕后的孔道结构基本不变,晶胞的收缩和非骨架铝在孔道内的沉积,不足以严重限制甲醇胺化产物三甲胺在孔道内的进出;且在改性后,由于非骨架非孔道内的沉积,分子筛内表面的微环境发生了变化,致使有些活性位不利于三 的吸附和生成,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目的产物二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