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关于“瓶吞蛋”的演示实验有多种版本,改进的方法也不少.本文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各种实验方法的比较,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现行高中物理课本第一册第一章第四节"摩擦力"中,用到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但是由于受器材本身的限制,实验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而笔者在教学中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并进一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2000年秋季在全国十省市试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版)·物理>增加了学生分组实验:"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我们调查了12所完全高中,无一所学校能指导学生完成此实验.究其原因是实验条件苛刻,难以控制.笔者有幸参与一省级课题"研制<高中物理分组实验>VCD音像教材"的工作,与课题组其他成员,详细研究了该实验的条件,书成此文,与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4.
受《中学物理》(2002年第5期第24页)刘德华"取出鸡蛋的妙法"的启发,本文谈谈我们对物理课本中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小实验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热现象"一章,各版本的教材中都安排了一个"探究固体熔化"的分组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性,使用的晶体是海波或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完成该实验的探究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并做了相应改进.  相似文献   

6.
为了演示静摩擦力的存在,华东版中学物理课本中提供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装满米的杯中,插入一根筷子,再将周围的米压紧,将筷子提起,由于筷子和米之间、米和米之间、米和杯子之间有静摩擦力,杯子和米将随着筷子一起被提起.许多老师反应这个实验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也要小心翼翼,不敢提高,以免中途落下.有时不小心,中途落下,于是,全班哄堂大笑,洒了一桌子米,实验失败.笔者重复多次,发现情况确实如此.  相似文献   

7.
"边教边实验"现在也称"随堂实验",在我国50年代就已出现.1956年6月我国教育部颁发<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修订本)中就指出:"必须大力增加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初中学生必须以实验观察为基础,来探求各个现象的相互联系……"."大纲"还强调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学生亲自做实验的重要性.这些已指明了中学物理教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唐月华 《物理通报》2011,40(12):117-118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内容授完之后进入复习教学过程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型实验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结合"身边的物理与生活中的物理"这一专题,笔者利用生鸡蛋和熟鸡蛋,设计了一堂有趣的实验复习课.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但可以由内驱力来激发也可以由外在的刺激诱因而引起.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由一些"有趣"而引人入胜的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强记忆效果,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简易物理实验即利用廉价材料或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废旧物品 ,如可乐瓶、气球、胶卷盒等材料 ,自制仪器做物理实验 ,国外又称低成本实验 .其特点是取材方便 ,一物多用 ,制作简单 ,易于学生仿做 ,不受实验室限制等特点 .在教育十分发达 ,仪器设备非常先进的发达国家 ,至今仍倡导开展简易物理实验 .德国初中物理课全书共编 3 43个实验 ,除少数由教师完成演示外 ,绝大多数是可用简单易找的器材 ,由学生完成的低成本实验 ,即简易物理实验 .美国中学物理实验的器材也多来自日常生活 .我国自建国以来 ,一直提倡自制教具 .朱正元老教授就留下“坛坛…  相似文献   

11.
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和社交媒介,开展了融"实验绪论+居家替代实验""实验原理+实验室操作录播"为一体的大学物理实验在线教学模式,通过在线讲授实验理论,开发居家替代实验,录播实验室教学内容等形式,提高学生实验教学效果,保证疫情期间大学物理实验课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二册第二章第四节"做功和内能的改变"一文中图2-9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演示实验.本人在市里最大的中学工作20年做成功的次数很少.实验时有时拍打得手红肿疼痛,活塞损坏了也难以如愿.就是用硝化棉成功率也不是百分之百,并且存在取材备料困难的弊病.我们也了解了本市多所中学,他们说讲到本实验也常是模拟操作几下做个样子而以.  相似文献   

13.
1直尺处于水平位置实验的改进 物理通报杂志社主编初中<物理>第一册(新教材2001年版本)第178页讲"力臂"时的[实验1],做此实验后发现:(a)一支铅笔放在直尺中心下边作为支点,由于铅笔易滚动,实验难成功.(b)把硬币放在尺上,由于尺子和硬币组成的系统重心在支点以上,它几乎属于不稳平衡,实验较难成功.(c)看不清力臂.为此,我对这个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实验效果较好.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还能让学生自己做教材中的[实验2],即"力对杠杆产生的效果与力的作用线的方向有关"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181页)的实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师道尊严"已流传几千年,它的突出的特点是老师对学生的强制性作用.随着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观念认识的不断提高,教学中提倡启发探究、师生平等,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正在逐步增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已被写入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之中.但"师道尊严"已非一日之寒,就是现在,仍有很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将近代物理内容加入“大平台”普通物理实验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6.
应仁祥 《物理实验》2003,23(2):30-32,36
介绍了在中学物理实验中,一些公认正确的验证性实验,其结论的得出存在着一些伪现象,并指出了伪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教材“大气压强”一节中,有一个演示大气压强作用的趣味小实验:一个略大于瓶口的剥皮鸡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落入瓶中.这个实验装置简单、现象直观、趣味性强、课堂演示效果好.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此实验不易准备,因为找瓶口略小于鸡蛋的玻璃瓶较难,瓶口和鸡蛋大小配合不适都会造成实验失败.其次,此实验也不易重复做,去皮鸡蛋掉入瓶中后会粘满沙粒,不能再用.即使瓶底不铺沙,要想把鸡蛋从瓶中取出而不破损,也实属不易.对此实验可作如下改进.l)把去皮鸡蛋换成可充气的小皮球或塑胶网球(商店有售),在皮球上用强…  相似文献   

18.
漆建军 《物理实验》2000,20(4):34-34
对于仅漂浮在液体上而不全部沉浸于液体中的物体叫浮体,根据浮体的组成性质,浮体可分:1)均匀密度物质的实心体;2)空心体或含另一种较小密度物质的实心体;3)含另一种较大密度物质的实心体.可用以下简易实验予以判断.1 材料准备一个1.25L的可口可乐瓶,将上部瓶口的锥体部分剪掉,在其高度的2/3处打一小孔,找一绘图塑料小彩笔,去掉内芯,外缠聚四氟乙烯密封丝带,插入小孔中,保证四周密不漏水,瓶底放一系有细线的沉体.2 实 验1)如图1所示,将有细线的沉体置于瓶底,往瓶中注水超过瓶中溢水口.待溢水口无水滴出时,将浮体置于水中,用量筒收集浮体…  相似文献   

19.
应少华 《物理通报》2001,(12):28-29
针对高二物理学生实验"观察双缝干涉现象"所用仪器--J2515型双缝干涉实验仪零部件多,组装调整麻烦,教师准备费时、费力,学生实验时很难掌握操作要领,不易观察到清晰的干涉图像等缺点,我们设计制作了简单实用的学生双缝干涉、单缝衍射观察筒,供分组实验用.多年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在2000年7月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教育工作者发明与科教制作的展评中被评为三等奖,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实施,不仅符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求,亦是"三全育人"理念的有效举措之一。以物理实验课程为例,阐述了物理实验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同时从"思政显性育人"和"思政隐性育人"两个方面分析总结了 "课程思政"在物理实验课程中的切入点与落脚点。在充分发挥实验课程育人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目前的初步探索以期为相关通识实践类课程的思政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