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乃至整个经典物理的基础.牛顿第三定律表述很简短,但它揭示了物体与周围其它物体相互作用的关系,指出了力的相互性和同时性.要求学生正确地掌握和深刻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对于正确地进行物体受力分析,进而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本人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体会到,许多高中毕业的学生,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存在着许多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笔者认识到,牛顿第三定律虽不是教学的重点,却是教学的难点.只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澄清那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才能使学生对该定律有准确而深刻的理解,为全面理解和掌握牛顿运动定律,  相似文献   

2.
以“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设计为例,阐述增强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应从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探究,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生成问题,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等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1引言 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力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在物理教学中,往往会碰到牛顿第三定律不能给予正确的解释的例子,如两个运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下面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4个维度阐述了实验教学的创新方向,并结合对实验教学的思考和实践,从教具改进、现代技术、感知体验、思想方法、问题设计、知识应用6个方面探究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路径.这些创新方向和路径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实施,例如静摩擦力教学、楞次定律教学、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等.通过创新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指出现行国内外教科书中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与参照系关系说法的混乱 ,给出了牛顿第三定律与参照系无关的实验和理论例证  相似文献   

6.
周后升 《物理通报》2018,37(2):50-54
遵循以问题为导向( P B L)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进行“ 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 从知识层面、 认识层面和 育人层面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探索和思考, 把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渗透进常规物理课堂  相似文献   

7.
“关于学生的知识”是教师把握学生某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困难点的知识,是学科教学知识 (PCK)的核心要素.本研究在了解初中生(N =80)和高中生(N =73)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掌握情况及困难点的基 础上,让153名大三、大四的物理师范生对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预测,并将此结果与学生的真实作答情况进行对比, 从而了解师范生“关于学生的知识”.结果发现物理师范生普遍高估初中生而低估高中生,并且难以从概念内涵上出 发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困难点.而后,进一步访谈10名师范生,分析师范生预测不准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 议.  相似文献   

8.
将BOPPPS模式融入到“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当中,以BOPPPS模式的6个环节为主线,借助实验探究、物理问题引领规律建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探讨了该模式在高中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应用,为课堂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关于牛顿运动三定律的内容及有关概念的论述,人们已阐述了很多,本文仅对第三定律及与之有关联的动量守恒定律作粗浅的讨论.一、牛顿第三定律是一条近似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反映了物体间的相互联系,它指明了力来源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是完全对称的,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沿着同一条直线上同时出现、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同时属于同一种性质的力.近代物理学的研究表明,宇宙中只存在着万有引力、电磁力、弱力和强力这四种基本的作用力,而其余各种力都可以看作这些基本的作用力的复合表现.其中弱力和强力只在原子核的尺度10-15米范…  相似文献   

10.
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在高中热学教学过程中,把物理中的热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物理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激活学生的物理思维,加深学生对热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1.
赵坚 《物理通报》2010,(8):76-78
《物理通报》2010年第5期发表了《论接触体间牛顿第三定律的可演绎性》一文,文中提出:“就相互接触的物体而言,经典力学体系下的牛顿第三定律不具有独立性,并非是基础定律,它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通过演绎得出;同样地,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教材在设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时,忽视了用不同性质的力来定量验证牛顿第三定律,使得验证实验有失普适性.为此设计了通过发生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来定量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方案,并给出了实验的方法、技巧和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开场白中我讲了牛顿第三定律的地位,要求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然而,我深知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投入和参与,还是得靠教师的调动.  相似文献   

14.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当也服务于生活.物理教师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安排,把物理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便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学习物理,在物理的学习中联想到实际,并应用于实际,从而可以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并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旨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在实践中学习物理,应用物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题目新颖,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题型难度大,题量多.平时教学中,如果能够做到奥赛试题的一题多解,既可以开拓学生视野,点拨学生思维,又可以较为全面的培养优秀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开普勒三大定律表述非常简洁,但学生理解起来却非常困难.尤其是在第二和第三定律的教学中,很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想得到满意的答复.下面就学生提出的问题来谈一谈笔者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沈正杰 《物理通报》2023,(8):102-105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学生将情境与知识联系的水平,而科学思维是学生学习和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必备的思维能力.以“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片段为例,论述了基于学科情境凸显科学思维的问题设计方案,以培育学生科学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18.
 用物理规律分析生活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既可以加深、巩固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又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有裨益。本文就运用中学物理知识分析拔河比赛中决定胜负的因素。设甲乙双方举行拔河比赛,绳子重力不计。开始时,双方处于相持状态,绳子方向水平,如图1所示。以甲方为研究对象,甲受四个力的作用:重力m1g、地面对甲的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f1、地面对甲的支持力N1、绳子对甲水平向右的力T;同样乙的受力情况为m2g、f2、N2、T′;根据牛顿第三定律T=T′,在胜负难分时,f1=T、T′=f2。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牛顿第三定律在电磁学中成立与否的原因,阐明了动量守恒定律在整个物理学中尤其是在现代物理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说明了在整个物理学中,从动量守恒定律出发考虑问题,要比从牛顿第三定律出发考虑问题更具有基本意义。  相似文献   

20.
物理专业普通物理学中的质点动力学,其内容可以分为三部份。第一部份为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这一部份,根据中央高等教育部所颁佈的物理专业教学大纲的规定,对同学的要求是最深入的程度,不但要求彻底掌握牛顿三定律,并且要求能够用牛顿定律分析问题。第二部份内容是动量守恒定律。这部份对同学的要求是次深程度,即要求同学明确动量守恒的条件及其矢量关系,并能正确地使用动量守恒定律。第三都份内容是非惯性系统与惯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