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河南省科学院和郑州大学联合举办的’94全国高分子物理学术论文报告会将于1994年10月25日至28日在郑州大学召开。 ’94全国高分子物理学术论文报告会的主要议题为高聚物的表征。将设邀请报告和分组报告,邀请报告拟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介绍国际上高分子表征方面的新方法,最新研究动向及作者的系列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通报》2011,(9):184-184
高分子材料系创建于1953年,是我国在高校中建立的第一个“合成橡胶”专业,196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权授予“高分子材料”工学博士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理学博士学位,设有高分子材料研究所,为“辽宁省高分子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为辽宁省重点学科,“高分子材...  相似文献   

3.
正实验室发展过程1956年化学所初建时,原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研究小组(包括钱人元、张德和、施良和、吴人洁等)从上海迁入本所,隶属高分子研究室(室主任:王葆仁)。1960年独立组建高分子物理研究室(室主任:钱人元),直至1966年文革开始。1976年文革结束后,在原有人员基础上重建高分子物理研究室(室主任:施良和)。1989年,本室与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研究室组共同组建中国科学院高  相似文献   

4.
《化学研究》2011,(5):2-F0002
<正>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是以材料的制备、性能与结构表征、应用开发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跨学科综合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教学实体.1998年,在党鸿辛院士的带领下,依托于凝聚态物理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重点学科,在朱自强教授和张举贤教授80年代建立的"固体表面实验室"和"高分子化学研究室"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化学研究》2011,(4):2-F0002
<正>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是以材料的制备、性能与结构表征、应用开发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跨学科综合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教学实体.1998年,在党鸿辛院士的带领下,依托于凝聚态物理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重点学科,在朱自强教授和张举贤教授80年代建立的"固体表面实验室"和"高分子化学研究室"的基础上组建了河南省高等学校"润滑与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6.
《化学研究》2011,(1):113-F0002
<正>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是以材料的制备、性能与结构表征、应用开发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跨学科综合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教学实体.1998年,在党鸿辛院士的带领下,依托于凝聚态物理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重点学科,在朱自强教授和张举贤教授80年代建立的"固体表面实验室"和"高分子化学研究室"的基础上组建了河南省高等学校"润滑与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7.
序言     
正北京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高分子教学与科研的单位之一。1952年,冯新德先生即在北京大学开设高分子化学课程;1953年,开始招收高分子化学研究生;1955年,首届高分子专业本科学生毕业;1958年,成立高分子化学教研室。1996年,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2007年8月成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3年9月,实验室通过教育部组织的第一次评估。2014年5月,北京大学批准建立"北京大学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中心"。该中心是北京大学校内实行特殊机制的跨院系实体机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科学的三大分支领域(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工程)之一,它的学科领域覆盖了聚合反应研究、高分子合成及高分子改性.由于高分子化学肩负着为高分子学科提供新高分子化合物的首要任务,因此是高分子科学的基础.我国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约占全部从事高分子研究人员的65%,因引高分子化学研究也是我国高分子科学研究队伍的主流(见表1).我国的高分子化学研究涉及新聚合反应及新聚合方法研究、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功能高分子的分子设计和  相似文献   

9.
高分子物理的教学在20个世纪50年代就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首开先河,以后逐步转移到以高校为主,但始终得到中国化学会的大力支持。论文综述了近60年来我国高分子物理的教学概况,特别是近30年来我国高分子物理教学所取得的成就,涉及高分子物理课程教材和高分子物理实验教材的编写、翻译,以及高分子物理的教学研究,涵盖本科生和研究生二个教学层次。论文还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物理的教学和教学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0.
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坚持科研既要促进学科发展、培养人材,又要繁荣经济、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指导思想,实行研究所办工厂,建立教学与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新体系,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等基本建设,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研究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发展生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教学方面,现有23名硕士研究生和9名博士研究生在高分子所学习。在科研方面,现设有离子交换树脂与吸附树脂一室、二室、高分子试剂、生物技术、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表征和高分子物理与物化等7个实验  相似文献   

11.
《分子科学学报》2007,23(6):437-438
谢志元,(1970-),博士,研究员.1989—1996年在吉林大学材料科学系学习,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于吉林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博士学位.1999—2000年在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2000—2003年,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访问学者.200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研究员.谢志元博士主要从事有机/聚合物光电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高分子凝聚态的基本物理问题研究——项目简介之六高分子材料是国民经济、国防尖端迫切需要的重要材料.世界年产量已达亿吨.在美国有近半数的化学家从事与高分子有关的研究工作.为进一步促进我国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发展,有必要加强相应的基础研究. 高分子凝聚态具有多层次结构、多重分子运动和非平衡等特点.通过化学与物理学科的交  相似文献   

13.
日本高分子物理的研究十分活跃,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工作。1977年日本高分子学会年会上发表的581篇论文中,几乎一半是高分子物理方面的。高分子物理的研究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除了专门从事高分子物理的研究人员外,搞高分子合成的研究人员也进行高分子结构和性能的研究。他们进行高分子物理的研究手段很多,而且配套,核磁共振,X-衍射仪,电子显微镜等使用很普通。研究人员除使用商品化的仪器外,在许多研究室都按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如何培养我国高分子物理专门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高分子物理研究与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作为材料来使用的高分子科学与一般的化学学科不尽相同 ,我们主要是利用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而不是它们的化学性能。也就是当你合成得到了高分子化合物时 ,它还仅仅是高分子制品 (塑料、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等 )的半成品原料。要使它们成为实用的制品 ,通常都有加工成型 (主要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这一道重要的工序。如果说高分子合成主要还是合成化学的范畴 ,那么 ,在高分子加工成型中更多的将涉及物理学科范畴的内容。正是高分子物理这个高分子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联系着高分子…  相似文献   

15.
胆甾醇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丁酯无规共聚物的研究李安东,宋襄玉,周恩乐(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开放研究实验室,长春,130022)关键词胆甾醇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丁酯,高分子液晶,相态转变近来场致显示受到极大重视[1,2],但对含有胆甾...  相似文献   

16.
高分子科学基础实验的互串互动教学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提出将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以及加工测试有机地串联起来,成为一门环环相扣、便于互动教学的高分子科学基础实验课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高分子物理是高等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橡胶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高分子材料,橡胶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在很多方面综合了高分子物理的知识。在高分子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穿插了橡胶的一些具体实例,通过向学生介绍橡胶的结构、分子运动、性能以及交联,串联与橡胶材料相关的高分子物理知识点,以增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加强其对高分子物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掌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许元泽 《功能高分子学报》1989,2(3):231-238,240
柔性链高分子的构象统计物理学曾是高分子科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一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Flory,曾将其去世前的宝贵时光用于界面上长链高分子的研究。这一对传统高分子物理挑战性的课题,由于基于柔性高分子自相似特点的标度理论的发展,近来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 高分子在界面上的行为的研究也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例如在石油工程中以聚合物溶  相似文献   

19.
聚合物科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建华 《化学通报》2014,77(7):631-653
本文对2011~2013年我国高分子科学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全文分为高分子化学、响应性高分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组装、超分子聚合物、光电功能聚合物、生物医用高分子、石墨烯/聚合物复合体系、聚合物杂化体系和高分子工程等10部分。近年我国内地学者发表的高分子领域研究论文总量跃居世界第一,论文引用数跃居第二,在诸多分支领域中学科发展水平大幅提高,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快速增多,国际影响力逐年提高。我国高分子学者通过基础研究,为高分子工业技术水平提升和创新也做出了许多贡献。本文还对本学科前沿、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与展望。文中共引用了227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20.
分别按高分子合成化学、高分子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研究、光电磁活性功能高分子、超分子组装与高级有序结构构筑、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物理化学、高分子加工新原理、新方法等,对高分子科学近期主要发展趋势和若干前沿方向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