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南昌市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有效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南昌市2001年到2011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分级。评价结果表明:南昌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在2003年之前尚达到Ⅳ类的"较安全状态",而从2004年起连续7年处于Ⅲ类的"临界安全"水平,直到2011年才恢复到Ⅳ类"较安全状态";且人口密度、产业结构、耕地数量、建设用地面积及化肥施用量是威胁南昌市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验证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生态安全工作的有效性,该研究以重庆市黔江区水田乡大塘村、石郎村、水田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以压力一状态一响应(简称PSR)框架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土壤侵蚀模数、土壤垦殖率、人均耕地面积等18项指标组成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区土地整理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利用物元模型,确定评价指标的经典域和节域,计算各指标的关联度,最终确定土地整理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区土地整理前生态安全级别为临界安全,整理后,上升为较安全级别;18个单项指标与整体水平都处于由不安全、临界安全向较安全和安全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总量减排控制指标为依据,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逻辑思维构建了SO2排放分析指标体系,通过Boston矩阵对我国24个重点城市的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进行了分析,并以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减排数据管理与综合分析系统的应用为实例,重点阐述了典型城市SO2排放压力、减排活动响应和环境质量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O2排放压力指标的变化和状态目标的制定可以指导响应活动.该SO2排放指标分析应用于减排数据管理与综合分析系统,能够为污染减排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以浙江省瓯江源头区为研究主体,从生态特征、功能和社会经济3方面构建瓯江源头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水土流失强度、土壤抗蚀性等级2个指标,建立相应的生态健康评价标准体系;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及资料收集获取研究数据,利用GIS技术对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基于层次分析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对难以确定的定性指标进行独立评价,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评价研究区的生态健康.结果表明:研究区径流量充足,拥有Ⅱ类水质,植被条件好,为流域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但该区块土壤抗蚀性水平较低,加之人为干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带走表层土壤,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进一步削弱了土壤的抗蚀性能力.在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瓯江源头区表现为亚健康状态,其中,水土流失强度和土壤抗蚀性能力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评价研究是评估城市或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诊断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重要环节, 是探索科学生态文明实践模式的理论前提. 从经济转型、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空间优化四方面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并运用协调度模型从时、空双维度实证评价宁波10年来的生态文明水平及其演化. 研究发现: (1)2002~2011年宁波生态文明水平呈上升趋势, 生态文明发展趋向科学化, 但稳定性较差, 尚未形成持久动力; (2) 10年间宁波的社会、环境、空间子系统整体趋好, 但经济子系统协调度较低; (3)2011年宁波各行政单元的生态文明综合协调度呈市区高于外围, 北部高于南部的分布特点; (4)聚类将6个县区归为4类, 即宁海与象山亟待全面提升型、余姚与奉化低水平环境友好型、慈溪高水平环境友好型、市区生态文明高质型.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之根本,是社会发展之命脉,随着水危机的日益加剧,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使用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2003~2012年西藏自治区的水资源状况,结果表明:西藏水资源生态足迹2003~2008年间由0.015 4上升至0.021 2hm2·人-1,2009~2012年逐渐下降;10年平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分别为1.217 0和1.198 6hm2·人-1,2003~2012年,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均呈下降趋势.西藏第一产业水资源生态足迹比例高达90%,第二产业最低为1.07%.藏东南地区的水资源生态盈余明显高于藏北地区,其中拉萨与阿里地区最低;2003~2012年各区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均呈下降趋势,林芝、山南、昌都下降较为显著.经模型预测,西藏2013~2017年的生态盈余仍呈下降趋势,西藏的水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工作应尽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7.
为识别甬江流域台汛期降雨量变化规律, 指导流域防洪治涝, 以流域内及其周边47个国家雨量站逐日降雨资料为基础, 采用Mann-Kendall法、Pettitt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 分析了甬江流域台汛期降雨量的趋势、突变和周期. 结果表明: 台汛期降雨量呈不明显增加趋势; 在1980年发生突变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降雨量变化存在22a主周期, 未来甬江流域台汛期降雨可能处于偏丰期.  相似文献   

8.
水环境安全不仅是生态环境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区域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问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五水共治"决策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评估方法,对浙江省治水前后水环境安全进行评估与预警.结果显示:自2014年治水工作开展以来,浙江省水环境安全趋于好转,安全指数呈上升趋势,2014年、2015年较2013年分别提高了7.38%和16.85%,水环境安全从预警状态转为较安全状态.按照"五水共治"分阶段规划要求,浙江省2017和2020年水环境安全度值分别达到0.754 5和0.798 9,较2015年分别提高7.63%和13.97%,水环境将维持在较安全状态,接近于安全状态的临界值,水环境的明显改善反映了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的成效.结合具体指标分析可知,单位GDP废水排放量大、主要污染物排放负荷高、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低等因素是水环境安全的主要胁迫因子,浙江省应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加大环保投入,以降低水资源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9.
近50年鄱阳湖流域降水时空特征及其对水文过程的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照鄱阳湖流域79个国家气象站的逐月降水资料(1961~2010年),基于BCC-CSM全球气候系统模式预估数据(2014~2050年),对鄱阳湖流域降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选取赣江外洲站1961~2010年逐日径流量和1960~2010年年代径流量、输沙量数据,利用HBV水文模型、SPSS统计软件对赣江流域面雨量及径流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降水特征对水文过程的驱动性。结果表明:1961~2010年间鄱阳湖流域降水量总体略呈上升趋势,降水日数呈下降趋势,降水强度增加、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性更加明显,旱涝等极端事件发生更为频繁;年内变化特征为分布不均匀,以4~6月为汛期,其中6月降水量最大;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东部降水大于西部,丘陵地区降水大于平原地区;降水变化为径流量、输沙量变化等水文响应的主要驱动力,赣江流域面雨量及径流量呈显著线性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09。未来37年降水呈现略上升趋势,但趋势不显著。若鄱阳湖流域长期存在高能源需求及高温室气体排放,则洪涝灾害发生将更为频繁。研究为预测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传统铁路接触网的安全评估方法往往只考虑某一个方面的影响,没有综合考虑多个内外影响因素。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综合安全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设备性能以及外部环境4大类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从主观和客观较为全面地反映铁路接触网的运行管理情况;其次,根据评价指标的特点,采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安全评估模型,较好地实现评价指标与安全等级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所建立的模糊神经网络评估模型,能够很好的对铁路接触网的安全等级做出评估,且评估效果良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证券收益的尖点突变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突变理论分析了证券收益稳定性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用尖点突变模型研究证券收益稳定性状况的判据及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制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依据.文章以宁波为例,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沿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系统,并对宁波市1995~2004年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宁波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有一定的波动,但总体上表现为不断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状态也相应地由较差变为良好.  相似文献   

13.
证明了Marr小波不满足Mallat定理的条件.利用Marr小波的性质,把Mallat的一个定理进行了推广,并推导出了求突变点的3个参数的公式,数值试验表明最大误差不超过1.5%.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宽带的基于混合表面等离子体弯曲波导的偏振分束转换器, 使用有限元法计算硅波导、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模场分布和有效折射率, 为器件建模仿真分析提供了依据. 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优化器件结构, 以获得最佳的性能参数. 由于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双折射增强, 设计获得的偏振分束转换器具有超小尺寸和宽带的工作特性. 仿真结果表明 在1550nm的中心波长处消光比大于23dB, 插入损耗小于0.8dB; 在80nm的带宽上, 横磁偏振光转换为横电偏振光的偏振转换效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15.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系统分析信息安全风险要素及评估过程的基础上,针对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信息难以量化处理的问题,引入贝叶斯网络推理算法,并结合专家知识给出贝叶斯网络下的推理规则条件概率矩阵,从而构建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最后以实例分析了基于此模型的风险评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评估算法,较为准确地了反映了信息安全的风险等级,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一种可自更新Hash链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Hash链应用中有限长度的限制,提出了一种“肩扛式”自更新Hash链机制(SRHC).所提机制具有传统Hash链应用特性的同时,使用基于单向Hash函数的一次签名技术,实现更新Hash链验证锚的平滑、安全的传递,完成Hash链的自更新.证明了所提出机制的安全性完全且只依赖于所配置的Hash函数的安全性.与目前Hash链机制相比,该机制实现了有效、平滑、安全的自更新,同时还有细粒度鉴别、前摄更新等增强安全属性.  相似文献   

17.
李子臣和杨义先基于离散对数和素因子分解两个困难问题提出了具有消息恢复的数字签名方案-LY方案,武丹和李善庆指出了LY方案的安全性仅仅依赖于因子分解问题,为弥补这个缺陷他们同时给出了一个改进方案——WL方案.但是,该改进方案的安全性并不象作者所认为的那样依赖于两个难题.一旦因子分解问题可解,攻击者就可以伪造签名.  相似文献   

18.
从现行典型园区网络安全设计方案入手,结合其在安全防范解决方案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网络主动安全模型;在全局网络安全认识的基础上.阐述了模型组成部件的功能定义和网络主动安全实现流程;采用统一网络入口认证、网络知识发现及资源有效控制、沟通等手段,解决了现行网络安全设计中存在的恶意攻击行为源头定位困难,以及信息安全司法取证不准、网络资源安全被动防护、网络灾难快速反映能力差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太湖、巢湖、鄱阳湖中褶纹冠蚌寄生蚌螨的感染调查,发现3个湖泊的褶纹冠蚌中有3种蚌螨寄生,但蚌螨群落组成不同。弯弓蚌螨是巢湖的绝对优势种,优势度指数为99.7%;太湖的优势种是Y纹蚌螨,优势度指数70.3%,次优势种为弯弓蚌螨,优势度指数23.4%;鄱阳湖优势种是Unionicola spp,优势度指数52.4%,次优势种为弯弓蚌螨,优势度指数29.5%。蚌螨在宿主褶纹冠蚌内都呈聚集分布,但3个湖泊中不同种寄生蚌螨的分布参数不同,说明其聚集强度不同。利用卡方对种间关联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鄱阳湖中Y纹蚌螨与弯弓蚌螨之间呈负关联关系(x^2=5.95〉x0.05^2 =3,84,V=-0.57),弯弓蚌螨与Unionicola spp.呈正关联关系(x^2=4.22〉x0.05^2=3.84,V=0.48)。由群落相似系数可以看出3个湖泊寄生蚌螨群落相似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