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赵华 《经济数学》2010,27(4):52-59
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均处于升值过程,而股市却经历了牛、熊市的历程.本文基于VECM-MGARCH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股市处于牛、熊市期间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汇率和股价之间不存在线性的相互影响关系.就波动性而言,股市处于牛市期间,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熊市期间,这种非线性关系消失.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减弱及股市的下跌是导致二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谢家泉 《运筹与管理》2017,26(2):127-134
选取中美股票市场的上证综指、恒生指数和标普500指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风险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上海市场与香港市场之间双向风险溢出效应最为显著,香港市场和美国市场次之,而上海市场与美国市场之间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最不显著;从风险溢出方向与强度方面分析,无论牛熊市,香港市场对上海市场在极端风险时刻的风险溢出要显著强于上海市场对香港市场的溢出,而香港市场与美国市场之间在牛市行情下双向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均衡,在熊市行情下香港对美国的风险溢出相对更大,与常理不一致的结果是上海市场在牛市期间对香港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要大于熊市,围绕这一点进一步采用Chi-plot相关图进行分析表明中国市场还未达到“中国打喷嚏,世界经济感冒”的状态;从风险溢出效应的动态趋势分析看出两个牛市阶段各市场的风险溢出呈现不同特征。美国市场对中国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总体平稳,而中国市场对美国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存在一定差异,在低分位数水平相差较大,随分位数水平提高两个牛市阶段的风险溢出趋于一致。但上海市场对香港市场的风险溢出随时间变化在牛市阶段逐步增强,而香港市场对上海市场的风险溢出则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
论文针对沪深股市牛熊市中所呈现出的波动非对称性的差异,从牛熊市中投资者对信息反应的差异角度予以解释。论文以非预期交易量变化率作为投资者对信息冲击反应的代理变量,研究显示投资者在牛市行情中的过度反应,是造成沪深股市牛市行情波动正向非对称性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论文通过对比美国、香港和沪深股市上牛熊市波动非对称性差异,进一步验证沪深市场上不完善的市场机制加剧了投资者在牛市行情中的过度反应,进而导致牛市行情中的波动正向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4.
九章算术大約在公元一世紀編集成书,其中已著录正负术,这是我国古代数学上的光輝成就。正負术的产生有它在数学本身內在的发展,但为什么我国很早就熟悉了正負术,这和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有关。东汉元和二年(85),我国天文学家创制的四分曆中,明白的記載了正負术的方法。它說: “強正弱负也。其強弱相減,同名相去;异名从之,从強进少为弱,从弱退少为強。”四分曆在計算太阳的視位置度数时,以不滿整度数部分用少、半、太来区别。少是1/4,半是2/4,太是3/4。比“少”多一些的叫少强,比“少”少一些的叫少弱。它們间的关系是: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市大公司股票与小公司股票收益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中国股市的大公司股票与小公司股票的价格与收益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公司股票与小公司股票的收益无论在牛市阶段还是熊市阶段都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熊市阶段大公司股票收益的自相关程度最高,存在一定趋势性.大公司股票与小公司股票的价格序列是单位根的,但不是协整的,二者的收益序列是稳定的,在牛市阶段和熊市阶段大公司股票与小公司股票收益之间存在双向的领先—滞后后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离散参量马尔柯夫决策规划问题。文中把通常按数学期望下的平均总报酬的平均目标最优准则,称为“弱最优”的,同时提出了按样本过程(或实现)的实际平均总报酮的“准强最优”与“强最优”准则,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在什么条件下弱最优策略,也是准强最优、强最优的,证明了目前常用的两个弱最优策略存在的充分条件,也是在(?)上强最优策略存在的充分条件,等等。  相似文献   

7.
钱铭 《数学通报》2003,(2):17-18
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在他的专著《数学抽象方法和抽象度分析法》中提出了“弱抽象”和“强抽象”的概念 .数学概念的弱抽象又称“扩张式抽象” ,即从原型中选取某一特征加以抽象 ,从而获得比原结构更广的结构 ,使原结构成为后者的特例 .我认为 ,数学概念的弱抽象对指导高三数学复习能起到举一反三 ,启迪创新的作用 .弱抽象法则的基本依据是“特征分离概括化原则”或简称“特征概括原则” ,它的运用包括下列步骤 :先将一个结构内容较丰富的原型进行分析 ,把其中某个或某类特性分离出来 ,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把它表述出来 ,然后通过概括原…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指标的权重和效用值都包含区间数的多指标决策问题,构造了方案优先关系的和谐性检验和不和谐性检验,给出了方案间的“强优”和“弱优”关系,研究了方案排序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离散参量马尔柯夫决策规划问题.文中把通常按数学期望下的平均总报酬的平均目标最优准则,称为“弱最优”的.同时提出了按样本过程(或实现)的实际平均总报酬的“准强最优”与“强最优”准则.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在什么条件下弱最优策略,也是准强最优、强最优的.证明了目前常用的两个弱最优策略存在的充分条件,也是在上强最优策略存在的充分条件,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主要探讨郑州白糖期货价、纽约白糖期货价和郑州白糖现货价格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利用图模型方法、多维的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又由于三者之间的关系受到牛市、熊市等市场因素的影响,故在熊市、牛市和震荡市三种情况下分别探讨三者的关联性.结果显示:不论市场是熊市还是牛市或者是震荡市,郑州白糖期货价都受到纽约白糖期货价的影响作用,郑州白糖现货价都受到郑州白糖期货价的影响;在市场为牛市时,纽约白糖期货价对郑州白糖现货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关于Lindelf空间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目的是解决文[2]提出的三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首先,引入“弱局部”定义,证明了“在有G_δ性质的弱局部拟可展空间中,Lindelf性等价于可分性”回答了上述第二个问题,然后,构造反例,否定地解决了其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场选择了钢铁股票22家,根据差别信息集理论,探究了该行业内股票价格的长期协动关系以及收益的领先—滞后关系,发现钢铁大公司股票与其小公司股票价格的长期协动关系仅存在于牛市阶段.在熊市阶段,大公司股票的收益对小公司股票收益存在信息领先趋势.并给出了实际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义指数二分性与微分方程的不变流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伟年 《数学进展》1993,22(1):1-45
用 Hadamar和 Bogoliubov的方法,在常微分方程、泛函微分方程以及半线性抛物型方程所能满足的条件下对Banach或Hilbert空间上的非自治抽象微分方程建立了不变流形理论。首先,对相应的线性方程提出了“广义指数二分性”概念并讨论了它和线性方程谱的关系,然后,我们给出了不变流形存在性结论以及强稳定(不稳定)流形、弱稳定(不稳定)流形和弱双曲流形的分类。进而,我们对这些不变流形给出了C~k光滑性、周期性、概周期性和吸斥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这一堂“开放性”的数学课 ,不仅是时空的开放 ,方式的开放 ,更还有思维的开放 ,思想的开放 .“开放性”的课怎么上 ?像本课那样 ,你试起来再说 ,在干中学 !这样的“开放性”的课好不好 ?提问的人关心的大概不是学生能力的开发状况如何 ,而是“开放性”的题将来考不考 ?如何考 ?这的确点到许多老师的心里去了 .我看这完全是一个观念的解放问题 .人家不是在考作文么 ?一篇作文的分值要占到语文总分值的三分之一呢 .那么 ,考一个像本文那样的开放题 ,分值仅占到总分值的约十五分之一 ,为什么不可以呢 ?其评分标准不会制订得比作文的弱 .公平性的影响决不会高过作文 ,而导向性则一定会好得很!  相似文献   

15.
为科学合理安排陕西省城乡居民家庭减排规划,引导居民实施低碳消费,实现低碳发展.利用LMDI因子分解和Tapio指数法分别研究城乡家庭直接与间接碳排放驱动因素和脱钩分析.结果表明:①城乡居民家庭碳排放与居民消费支出总脱钩逐渐趋于弱脱钩关系;②家庭人均收入引起的城乡居民家庭直接、间接碳排放量与居民消费支出是“增长连结→扩张负脱钩”;家庭规模引起的城乡居民家庭直接、间接碳排放变化量与居民消费支出是“弱脱钩→强脱钩”;家庭户数引起的城乡居民家庭直接、间接碳排放变化量与居民消费支出是“强脱钩→弱脱钩→增长连结→扩张负脱钩关系”;③除农村家庭直接碳排放变化量外,能源消费强度和家庭消费率引起的城乡居民家庭直接、间接碳排放量与居民消费支出都是“弱脱钩→强脱钩”,能源消费结构和家庭消费结构引起的城乡居民家庭直接、间接碳排放量与居民消费支出都是从较理想的脱钩状态发展为扩张负脱钩关系.  相似文献   

16.
距离空间上测度的局部弱收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永隆 《数学学报》1982,25(6):746-753
<正> 和一般随机过程理论一样,极限理论在随机测度与点过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可见[2]第三章及[3]).然而,研究收敛性问题,弱收敛、局部弱收敛与淡(Vague)收敛是很基本的工具.其中弱收敛与淡收敛是已为人所熟知的概念.由本文首次给出名称的“局部弱收敛”,在[2]中借助于距离在可分完备距离空间中已经有所讨论并且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见综述文章[5])不过那里没有使用这一名称.  相似文献   

17.
从“不可能”到“可能”所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数学教师几乎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进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错位相减”法的教学时,基本以“启而不发”而告终,似乎这已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实.于是,有人断言“错位相减”法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是“不可能”的.是真的“不可能”吗?笔者带着一份质疑开始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在竞争风险场合生存曲线的PL型估计及其相合性和弱收敛性.此外,针对总体中的“豁免”部分,文中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估计,并证明这种估计是相合的且有渐近正态性.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的上交所数据,建立带有虚拟变量的SVAR模型研究融资融券交易在牛、熊市下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显示:在牛市下,两融交易会进一步加剧股市波动性;在熊市下,两融交易对股市波动性有减缓作用;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即,融资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融券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关于自内射环的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假定R为含幺有限交换环,τ为正整数,本文证明了R与其一种有限单扩张同时具有自内射性,从而给出“R上任一延迟τ步弱可逆线性有限自动机都有线性延迟τ步弱逆的充要条件是R为自内射环”的一个新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