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Ru_xM_y双金属四面体簇羰基化合物的量子化学研究林梦海,王南钦,张乾二(厦门大学化学系物化所厦门361005)关键词双金属,四面体簇,Ru_xM_y羰基化合物,DV-X_a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几个金属原子组成的簇状化合物与金属表面吸附体系有很大...  相似文献   

2.
价键理论的不变式方法的新算法吴玮,莫亦荣,张乾二(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关键词价键理论,群论,不变式近年来,我们提出了闭壳层的价键(VB)计算的不变式(或称正行列式)方法[1,2].将置换群SN对VB结构的对称子群Q进行陪集分解。每一个...  相似文献   

3.
《大学化学》2021,36(4)
正1大学的学习生涯1928年秋天,不满13岁的卢嘉锡考取厦门大学预科,跨进厦门大学校门。此前除了读过一段私塾外,他只上过一年小学和一年半初中。他是凭借时任厦门大同中学校长杨景文破例为其开具的旧制(四年)中学毕业文凭取得预科报考资格的。两年后,他顺利升入本科(图1)。  相似文献   

4.
本书由厦门大学化学系徐志固编著,蔡启瑞、张乾二主审,化学工业出版社于1987年12月出版。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配位化学的基础理论、重要成果和发展现况。全书共75.7万字,分为十三章。前八章是基础配位化学,络合物的基础知识,结构理论(原子结构,谱项,对称性与群论基础,晶体场—配位场理论,分子轨  相似文献   

5.
核战线的眼睛──分析化学家陈国珍郭保章(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37)陈国珍,分析化学家,1916年12月1日生于福建省厦门市,祖居厦门,父为电报局报务员,家境清贫。1938年夏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48年秋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科技学院留学...  相似文献   

6.
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实验室是我国目前唯一设在经济特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987年获准建设,1990年2月建成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和学术委员会评审制。中科院学部委员田昭武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所长张乾二教授任实验室副主任。中科院学部委员蔡启瑞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学部委员唐有祺教授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表面科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固体表面是表面科学的研究主体。而  相似文献   

7.
由厦门大学化学系徐志固教授编著,蔡启瑞、张乾二教授主审的《现代配位化学》一书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于1987年12月正式出版。此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配位化学的基础理论、重要成果和发展现况。全书共75万多字,分十三章。书中作者大量引用了国外无机化学及有关的名著和现刊,同时也反映了国内,特  相似文献   

8.
厦门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化学系是该校理科最早设立的系之一。1921年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化学系也随之而诞生。  相似文献   

9.
探讨电化学界面的原子-分子世界(厦门大学电化学研究工作简介之一)田昭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厦门大学电化学研究工作内容包括:基础研究、新研究方法与仪器的研制以及应用研究。拟在本刊陆续予以介绍。作为厦门大学...  相似文献   

10.
编者 《大学化学》1993,8(1):62-63
从本期开始将增设“发展中的化学系”栏目,介绍高校化学系的最近发展概况,反映教育改革中化学系的新面貌。文章可以系统介绍,也可报导化学系在改革开放中某些方面的新进展。为广大读者沟通信息,为学生报考大学、报考研究生或选择专业方向等提供参考资料,欢迎积极投稿。  相似文献   

11.
<正>蔡启瑞,福建同安人,物理化学家,中国催化科学研究与配位催化理论概念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蔡启瑞先生1914年1月7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同安,193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教,担任无机、有机、分析、物化、结构等课程助教.1947年被选派赴美俄亥俄州立大学深造,195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克服障碍,于1956年回到厦门大学,担任结构化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后在厦门大学组建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催化教研室.蔡启瑞先生一直在厦门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毕生奋斗在催化科学研究的第一线.历任厦门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固体  相似文献   

12.
正我初谒刘老师是在1943年的暑假,那时,厦门大学因抗战内迁至闽西山城长汀。我由福建省沙县福州高中保送进入厦门大学,报的志愿是化学系,是当时厦门大学唯一的山东籍女生。厦门大学商学院有一位高我两年的李宝文学长,是在我到厦门大学之前在校的唯一山东籍学生。他主动找到我,并告诉我:"刘椽老师不但是化学系的系主任,而且是山东诸城人,我带你去拜见他。"  相似文献   

13.
硫酸溶液中铅阳极膜研究的几个问题(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柳厚田  蔡文斌 《电化学》1996,2(2):123-127
硫酸溶液中铅阳极膜研究的几个问题(二)①柳厚田*王群洲万咏勤周伟舫(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200433)蔡文斌(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在硫酸溶液中开始生长阳极Pb(Ⅱ)膜后不久,表面即形成PbSO4半透膜,该膜仅H+、OH-和H2O可通过,...  相似文献   

14.
《物理化学学报》1986,2(4):293-294
蔡镏生教授1902年9月18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192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1929年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1932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大学任教授。1948年再度赴美,应邀在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毅然回国,在燕京大学化学系任主任。1952年到吉林大学的前身、当时的东北人民大学,创建化学系,长期担任系主任。1983年10月24日病逝于长春。  相似文献   

15.
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简介邓从豪物理化学家。江西临川人,1920年10月10日生。1945年8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士学位。曾于1953-1954年在吉林大学进修,1963-1964年在吉林大学物质结构学术讨论班学习。历任南昌中正大学助教,山...  相似文献   

16.
甲烷氧化偶联CaF_2/Sm_2O_3催化剂的研究周水琴,龙瑞强,黄亚萍,万惠霖,蔡启瑞(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关键词甲烷氧化偶联,氟化钙,三氧化二钐,离子交换,氧物种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是催化领域中最活跃的?..  相似文献   

17.
《化学通报》1998,(7):51-59
1997年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和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简介中国科学院化学部:10人万惠林物理化学家。1938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北汉口,原籍湖北省汉阳县,1966年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厦门大学化学化...  相似文献   

18.
《大学化学》2021,36(4)
正田昭武1945年从福建省立永安中学毕业,被保送厦门大学化学系,成为新生院的一名新生。同一年,卢嘉锡先生辞却了国外一切聘任,毅然回国,受聘为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这似乎是一种巧合,更是一种缘分,从此留下了他们特殊师生关系的一段佳话。在卢嘉锡先生的安排下,田昭武比别人多学好几门化学学科之外的课程。同样,在卢嘉锡先生的安排下,田昭武毕业留校后先后担任物理化学和物质结构两门重要课程的助教和主讲。而后,在卢嘉锡先生的默许和鼓励下,田昭武走上了电化学科研之路。  相似文献   

19.
吡咯烷生物碱及相关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研究(Ⅰ)黄培强,阮源萍(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关键词Preussin,4-氨基-3-羟基-5-苯基戊酸,不对称合成,酰胺-α-烷基化,1.5-二苄基-4-苄氧基-2-吡咯酮(+)-preussin1...  相似文献   

20.
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稳定同位素化学的奠基人、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张青莲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6年12月14日19时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张青莲先生生于江苏省常熟县,1926年高中毕业考入光华大学化学系,1930年毕业时他以第一名获得银杯奖,1931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在高崇熙教授指导下完成了稀有元素领域的研究工作。1934年秋张青莲先生进入柏林大学物理化学系,师从无机化学家李森菲尔特(E.H.Riesenfeld),以重水的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在两年的重水研究中,共发表论文10篇,他的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