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色谱法研究杂多酸Ⅶ: 杂多酸薄层色谱分离及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杂多酸的TBA及无机阳离子两种不同类型盐的薄层色谱特性,探讨了实验条件对两种类型杂多酸盐薄层色谱分离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条件可使杂多酸盐各组分得到分离.以薄层色谱扫描仪对分离后的样品斑点进行扫描测定,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Keggin型杂多酸盐在四丁基铵-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体系中的色谱保留行为。导出了反相离子对色谱中离子对试剂浓度, 强溶剂浓度及离子强度影响溶质保留值的三个规律式, 并用实验及文献值进行验证, 在所研究的体系中, 不同电荷数的杂多酸阴离子都可有保留, 通过调节适当的离子对试剂浓度及强溶剂浓度,可改善其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Keggin型杂多酸盐在四丁基铵-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体系中的色谱保留行为.导出了反相离子对色谱中离子对试剂浓度,强溶剂浓度及离子强度影响溶质保留值的三个规律式,并用实验及文献值进行了验证,在所研究的体系中,不同电荷数的杂多酸阴离子都可有保留,通过调节适当的离子对试剂浓度及强溶剂浓度,可改善其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Keggin型杂多酸盐在四丁基铵-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体系中的色谱保留行为。导出了反相离子对色谱中离子对试剂浓度, 强溶剂浓度及离子强度影响溶质保留值的三个规律式, 并用实验及文献值进行验证, 在所研究的体系中, 不同电荷数的杂多酸阴离子都可有保留, 通过调节适当的离子对试剂浓度及强溶剂浓度,可改善其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含钨杂多酸在NaCl 溶液中对钢铁腐蚀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杂多化合物对钢铁均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但杂多酸盐特别是缺位型杂多酸盐的缓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事成了H3-xCsxPW(x=0-3,H4-xCsxSW(x=0-4)两系列杂多酸盐,以Hammett指示及NH3-DTPD研究了它们的酸性质。用BET法测定了其表面积,并在叔丁醇脱水生成异丁的反应中考察了杂多酸盐的催化性能,其催化活高于文献报导的其它杂多化合物在相同条件下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钨钼杂多酸及其盐与二甲基亚砜加合物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乙腈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制备了9种钨钼杂多酸和杂多酸盐的二甲基亚砜加合物。研究结果表明,加合物中杂阴离子的Keggin结构基本不变。配体DMSO以S=O键上的氧作为配位原子,它不直接与杂阴离子骨架结构发生配位作用,而是与杂多酸中的质子氢或杂多酸盐中的金属阳离子以氢键或配位键相配位,生成的质子(钅羊)离子和金属配离子再通过离子缔合键与杂阴离子相结合,形成杂多酸或杂多酸盐加合物。  相似文献   

8.
固载杂多酸盐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固载型杂多酸盐催化剂TiSiW12 O4 0 /TiO2 的两种制备方法 ,并以乙酸正丁酯的合成 ,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用分步法制备出高纯度、高产率的混配型钼钨磷杂多酸H_3PMo_6W_6O_(40)·xH_2O晶体,并合成出4种通式为Ln[PMo_6W_6O_(40)]·xH_2O(Ln=La,Ce,Pr,Nd)钼钨混配型稀土杂多酸盐及ZnHPMo_6W_6O_(40)·xH_2O杂多酸盐。  相似文献   

10.
张梦婷  巩丹丹  孙万阳  孙国祥 《色谱》2018,36(10):1045-1052
径向展开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将样品由中心沿径向向外展开的简便、快速、高效的色谱方法。该文组装了简单的径向展开薄层色谱装置,并建立了朱砂安神丸的径向展开薄层色谱检测法,对其中的生物碱成分进行分离,研究了径向展开薄层色谱的分离特性。从薄层色谱基础理论出发,对径向展开薄层色谱和一般薄层色谱的分离效能进行了比对研究,设计试验进行计算和求解。证明了径向展开薄层色谱法更快、更高效、更经济,适用于生物碱等高极性样品分离。探索了径向展开薄层色谱法高分离效率的理论根源,这一研究思路也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求文提出了树脂与近代分离分析方法的高效能薄层色谱(HPTLC)及薄层色谱(TLC)相配合对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进行分离、提取、精制以至工业化生产的快速、有效、简便的方法。本方法以树脂为主体、HPTLC(TLC)为前导,可快速选择树脂类型及分离洗脱条件。并讨论了本方法与树脂—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薄层电色谱技术将电场力的作用引入薄层色谱的分离过程中,具有分离时间短、分辨率高等特点,将可能在物质分析分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薄层电色谱仪器装置的设计、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类型、薄层电色谱的应用等内容,总结了目前的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还介绍了与薄层电色谱有相似的毛细管电色谱和自由流电泳技术.引文献50篇.  相似文献   

13.
色谱法研究杂多酸 Ⅰ.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钨杂多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色谱法在有机物及无机物分析中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杂多酸体系中,应用却有限,主要是用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一濑典夫等将钼硅酸与钼磷酸分别萃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了测定。Harmalker等在经过改性的Sephadex G50上用凝胶色谱法分离了P_2W_(17)V(Ⅳ)O_(62)~(8-)的α_1、α_2异构体。在反相柱上分离无机离子一般采用离子对色谱法,用不含离子对试剂的流动相分离无机离子的工作尚未见报道。本工作以CH_3OH-磷酸缓冲溶液作流动相,研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分离几种钨的杂多酸离子,以寻求一种研究杂多酸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类水滑石及其杂多阴离子柱撑物的合成与表面酸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些类水滑石和过渡金属取代型杂多酸盐,并由此制备了相应杂多阴离子柱撑水滑石层柱材料。用XRD,I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组成和结构表征,用NH3-TPD,Py-IR研究了合成产物的表面酸性和酸类型,并在异丙醇反应中考察了合成物的酸碱催化行为,结果表明,水滑石和柱撑水滑石均同时存在酸碱中心,且酸碱相对强度与柱阴离子类型密切相关。杂多阴离子进入水滑石层,同时改变了水滑石和杂多酸盐的酸强度  相似文献   

15.
杨学谨  吴琳  裴亚琨  胡培植 《色谱》1997,15(4):331-333
采用薄层色谱技术分离一组取代茂铁硼烷化合物。以含有烷基卤化铵离子对试剂的丙酮-环己烷流动相,用正交设计法选择色谱分离条件。把离子对试剂种类、浓度和丙酮、环己烷含量作为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实验条件按〔L9(34)〕正交设计表安排。应用统计力学方差分析法对反映分离效果的薄层色谱指标——色谱总分离度(DS)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化合物分离的主要因素和最佳展开剂体系。在最佳条件下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薄层色谱用于分离痕量金属比纸色谱所需的展开时间更短,尤其是圆形薄层色谱,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对设备要求低的优点。本实验通过对用圆形薄层色谱法分离铜、镍的实验条件的试验(薄层板活化时间、活化湿度展,开剂组成等),从而确定实验步骤,以获得最佳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7.
董声华  杨兰娜  周良模 《色谱》1989,7(5):319-319
二维薄层色谱板是在一块板上同时涂布不同吸附性能——正相和反相两种吸附剂的一种高性能的薄板,在极性和非极性溶剂中依次展开。由于它能获得更多的分离信息,可使定量分离的峰的数目大为增加,适合于分离复杂的混合物。二维薄层色谱板的概念是G.Guiocholl首先提出的。用二维技术进行复杂物质的分离,国外已有报道,国内尚末见报道。 制备分离性能良好的二维薄层色谱板的首要问题是要能分别制出正相及反相高效薄层色谱板。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两种不同性能吸附剂很好地衔接在同一块板上  相似文献   

18.
对于酚酸化合物的分离,过去多用正相薄层色谱法,但效果不甚好。近来国外学者开始采用反相薄层色谱及反相液相色谱分离,效果大大提高。本文使用两种方法,在反相高效色谱柱上完成了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包括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异构体的分离,并研究了上述化合物的保留值与流动相中有机相比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11-钨钛合过渡金属杂多酸钾的合成与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1-系列不饱和杂多阴离子可作为配体与过渡金属或希土离子生成混合型杂多阴离子。由于这种无机高分子配合物对某些有机合成反应具有催化活性及抗病毒性能,新型化合物的合成仍吸引着人们的关注。11-钨钛杂多阴离子除与希土离子生成K_(13)[Ln(TiW_(11)O_(39))_2]·xH_2O型化合物外,也可与过渡金属离子生成混合型杂多阴离子。本文报道了K_n[TiW_(11)M(H_2O)O_(39)]·xH_2O(M=Mn~(2+)、Cu~(2+)、Zn~(2+)、Fe~(3+),Co~(3+)和Cr~(3+))型杂多酸盐的合成与性质。  相似文献   

20.
稀土元素的薄层色谱分析,由于它既有较好的分离能力,又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易于推广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总结了近十几年来稀土元素薄层色谱分析的发展过程、正反相色谱展开条件、衍生物薄层色谱,以及对吸附剂、展开剂的条件选择和对R_f值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归纳和讨论。 (一) 稀土元素反相薄层色谱 1964年Pierce等首先用反相薄层色谱来分离稀土元素,作者用Corvic(氯乙烯/乙烯基乙酸酯共聚物)和HDEHP为固定相,用0.25—0.9N盐酸为流动相对La-Pr-Sm,Gd-Tb-Er,Nd-Eu-Tb进行了分离。 Holzapfel利用硅胶浸渍HDEHP作固定相,用盐酸或硝酸作流动相,分离了La-Ce-Pr-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