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课程把传感器编入教材,给中学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时代气息.物理教学由概念辨析到实际应用,由抽象模型到元器件,由繁难运算到设计操作,学生第一次感到物理有用,物理神奇,物理好学.在“传感器”一章的教学中要达到以上教学效果就要做好实验.  相似文献   

2.
感激和祝愿     
阎守胜 《物理》2007,36(12):895-895
2002年在《物理》杂志创刊30周年的庆祝会上,我在发言中讲到,也许是巧合,《物理》的发展和人生颇为相似.从1972年创刊算起的前6年像是一个人的幼儿园阶段;其后杂志转型,为适应中国物理学界在沉寂多年后对国际物理学研究状况了解的迫切需要,逐渐转化为以“知识和进展”、“物理学讲座”等栏目为主的纯学术性的杂志,这一阶段结束于1983-1984年,又是6年,有点像人生的小学阶段.接着是一个稳定的发展期,杂志有比较明确的办刊宗旨,比较稳定的栏目设置和读者群,进入到较为自觉的中学阶段.我正是在这一时期,在1985年吴自勤先生任主编时成为编委,并有幸在1999年出任主编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近代物理实验课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乐山 《物理实验》1994,14(4):179-18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近代物理实验课的要求戴乐山(复旦大学上海200433)今年年初,原我校物理系研究生王玲同学从美国回上海探亲,带来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92/1993年度的近代物理实验教材(他们称为JUNIORLAB相当于我们的近代物理实验室).与我...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的新理念--谈物理课程改革中的"三维教学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今年秋季开始,全国4个省100多万学生将首批参加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历史性的新阶段.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进行新教材的编写研究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光荣的教育科研课题.具有20多年教材建设和教育科研历史的《物理通报》杂志社积极地投入到这项教材编写和研究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5.
在工科中专物理教材编写组编、陕西省中专物理教材编写组修订的《物理》(第三版)下册第147页中,介绍了两种媒质的相对折射率之后,写道:“折射率越大,光偏折得越厉害.”我认为这句话有些不妥,应作些修改.就这句话本身而言,不与上下文联系应该是正确的.因为折射率即指介质的绝对折射率.但教材是在介绍了相对折射率的定义之后,还没有介绍绝对拆射之前叙述的.显然应该是针对相对折射率而言的,意在说明相对折射率的意义,这就出现了错误.书中并没有说明光是从何种介质进入何种介质的.如果光是从光疏介质1进入光密介质刀的,如图…  相似文献   

6.
买陶瓷盆时我们总是习惯地敲一敲,听一听声音以鉴别好坏.买西瓜时总是习惯地拍一拍,听一听声音以判别生熟.现在,由于新的课程标准强调“由生活到物理,由物理到社会”,这些生活现象已成为物理问题,进入了教学领域,出现在教科书、练习册以及考试题目之中.但是物理知识毕竟是科学的抽象,回答起日常生活问题来,有时还真有些力不从心,就以这两个问题为例,人们的解释也莫衷一是,有的说鉴别、判断的根据是音调,有的说是音色,也有的说是响度.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查阅了一些资料,现将所得罗列于下,希望与同行交流讨论,错讹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潘广炎 《物理》1997,26(3):183-183
反氢原子与原子的反物质最近,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上宣告[1]:该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已经获得了反氢原子,即首次探测到了反原子.反氢原子的产生说明试验基本物理原理的新型实验设计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台阶.CERN物理学家们...  相似文献   

8.
我敬爱的导师余瑞磺先生已于1997年5月19日仙逝,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做为他的学生和长期助手,我感到万分悲痛.当时在美任教,重任在身,我无法回国参加葬礼,成为终生憾事.1955年我自北京大学毕业,分配到吉林大学金属物理及X光教研室,给先生做助教.先生是X光结晶学的知名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教学环节,物理教学更是得天独厚.由于物理教学中涉及到许多抽象过程、微观过程、极端过程和结构复杂的实验仪器等,这些都特别适于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表现,因此给这门古老的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下面以个人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情况,谈些对多媒体教学的粗浅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童孝生 《物理实验》2004,24(7):39-40
同学们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往往感觉到高一的物理比较难学,这是有诸多原因造成的.譬如高一物理的知识和能力与初中物理相比跨度较大,高一物理的力学知识本身是一个较完整复杂的理论体系,从初中物理以感性认识为主转到高中物理以理性认识为主,同学们在短期内不易掌握.  相似文献   

11.
2005年秋哈尔滨市10多万学生进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改革实验,半年多来的实践表明,广大师生均比较适应,实现了初中物理课改软着陆.分析主要原因是得益于哈尔滨市从2000年开始推行中考物理改革,通过连续6年的中考改革,在全市初中物理教师中进行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超前学习普及和研究.评价是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考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我们相信,在全国各地正在全面进入义务教育物理学科课改实验的时候,哈尔滨市的做法和经验会对各地有所启迪.欢迎大家就这一课题研究参加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徐捷 《物理实验》2004,24(11):57-58
目前,高三学生即将进入物理总复习阶段,不少同学花费了很多精力复习物理,但成绩却不理想.其实物理知识前后联系很密切,规律性也很强,只要复习方法得当,完全可以在高三复习阶段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易慧先 《物理实验》1997,17(3):142-143
近代物理实验是物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中大部分实验在近代物理发展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对学生加深有关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活跃物理思想,掌握一些较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以及培养科研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普通物理实验相比。它有设备先进且价格昂贵的特点.作为师范院校,在当今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怎样利用有限的设备,根据课程的要求培养出跨世纪的高质量人才,成为改革实验教学的重要课题.几年来。我系近代物理实验室同志不断改革.在许多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客观分析我系近代物理实验课情况,存在有如下问题:1.实验…  相似文献   

14.
在解物理题时,物理概念与数学运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合理运用物理概念能使数学运算简单明了,恰当的数学运算又能促进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但是,过分地强调使用数学运算方法,而忽视物理概念,有时会带来麻烦的计算,使简单的问题数学运算复杂化.下面我们看一个简单而著名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在普通物理学习中思维定势的负迁移作用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教育从义务教育、高中到大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各阶段都存在相互衔接问题.该文对当前中学物理教学给大学物理带来的问题和困难的研究是有普遍意义的,对目前正在展开的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我们也希望高校物理教师认真关注一下当前的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改革给大学物理教育从另一个方面提出挑战.欢迎大家在素质教育的统一思想下就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衔接和改革问题开展研究和讨论.为便于大家研究,有关作者的问卷调查和课题研究资料同时刊发于中国物理教育网.  相似文献   

16.
30年栉风沐雨,30年征途漫漫.风雨兼程,《物理通报》已到了而立之年!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物理教师,很荣幸我的职业生涯恰好有《物理通报》相伴,在教学上助我一臂之力,业务上帮我答疑解惑.从工作至今我的案头必备的参考资料之一就是《物理通报》.《物理通报》的30年,见证了我国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历史.改革开放的3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有了重大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7.
于文华 《物理实验》1997,17(5):226-226,228
十年来,我一直承担电磁学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对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我深刻体会到:必须抓住实验课的几大环节,为学生创造一个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的实验课堂.一、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课的兴趣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是通过实验课,使学生能学到很多基本的实验方法,增强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自己索取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实验的结论课上,我们把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放在首位.一方面要给学生讲述一些典型物理实验在科学发展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还强调指出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实验仍然是开拓新领域的有力…  相似文献   

18.
客艳文 《物理通报》2005,(12):22-23
我校(初中)在这两年开展了“学生自主实验”.这是因为新的物理课程,要求教师尽快地从“为考试而教”转变为“为创造而教”,不再是“教参~教材一学生”的教学程序和模式,而要变成“学生一活动一教材”的物理教学新模式,从而进入到教育创新的广阔天地.基于这种教学理念,我校“学生自主实验”区别于课堂上的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主质疑,应用学校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及化学药品(仪器及药品目录挂在实验室外墙上,学生可以随时查阅),自拟探究课题,或选择实验室提供的课题(课题也在实验室外墙上),  相似文献   

19.
现在大、中小学校的青少年是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才华和素质直接决定这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状况。因此,他们除了应该具备某方面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该具有较全面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其中,原子物理.(包括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下同)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是科学进入微观领域的“金钥匙”,它对近代物理及其他分支的影响远远超过它本身。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教师已由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进入到教学实践层面的探索,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有效导人课堂教学实践中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现行的新课程改革物理教育中看,怎样从不同的方位来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如何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