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彩型股票具有“高风险”和“高投机性”的特点。本文以博彩型股票为研究对象,检验证券分析师是否会显著下调博彩型股票的推荐评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投资者对博彩型股票推荐评级做出的反应及评级后的超额收益率情况。结果表明:分析师更可能下调博彩型股票的评级,但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时,下调的可能性有所减小;投资者对分析师的博彩型股票评级存在反应过度的情况。本文结论对于认识证券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信息挖掘入手,利用基金持股数据分析基金持有博彩型股票背后的原因。结果表明:基金博彩型股票持股显著提高了股价同步性,基金博彩型股票交易在整体上关注非基本面信息,仅在市场情绪低落时关注基本面信息,表明基金博彩型股票交易中存在信息交易,并不是纯粹的博彩偏好的结果。本文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基金持有博彩型股票的动机,并为监管当局深入了解基金择股能力和投资行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们借鉴行为方面的模型,即投资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影响股票的未来收益。在卖空限制条件下市场高流动性预示市场充斥着非理性投资者。本文通过中国股市具备卖空限制和2001年2月B股向境内居民开放前后B股投资主体(投资情绪)发生变化这一自然事件,实证分析了B股市场向境内居民开放后,投资者情绪变化引起市场流动性增加,对股票预期收益的流动性溢价影响也由开放前的不显著变化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基于投资者异质性和行为金融理论,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角度度量市场情绪,应用STAR-GARCH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投资策略的非线性转换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股票市场投资策略表现出明显的两机制,说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投资者异质性;(2)当市场情绪指数分别为0.06和0.046时,沪深股票投资策略处于中间机制,表现为偏向理性投资策略,而当市场情绪指数大于约0.6或小于约-0.5时,沪深股票投资策略处于外机制,表现为偏向噪音交易策略,在两种机制间,存在着投资策略的非线性转换;(3)当沪深股票投资策略处于中间机制时,股票市场日收益率平均波动更小,因而表现得更稳定。  相似文献   

5.
用宏观经济变化来代表市场中的理性因素,用投资者情绪变化来代表市场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市场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和宏观经济的变化都对股票市场收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宏观经济变化和投资者情绪变化对股票市场收益的相对作用大小也会因情绪或者经济状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宏观经济变化在情绪下降时期和经济下行时期对股票市场收益起主要作用,而投资者情绪变化在情绪上升时期和经济上行时期起主要作用,表明了市场上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力量对比会因情绪变化和宏观经济变化而发生改变.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了在对股票市场的研究中区分不同时期以及同时考虑市场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巨灵数据库的分析师评级数据,从投资者角度建立动态组合,检验了按每日、每周、每两周、每月、每季度头寸调整频率后的超额收益,研究发现:"买入"评级组合在各种头寸调整频率策略下都获得了超越市场指数的超额回报率,其中按每周频率进行头寸调整策略获得的市场调整后平均超额回报率最高,按三个月频率进行头寸调整策略获得的市场调整后平均超额回报率最低。投资者在面对分析师一致认为"买入"评级股票时,可按照每周更新的频率构建组合,以获取较高的超额回报率。投资者如果按季度调整频率来卖出股票可能会错失投资机会,卖掉的股票很可能会跑赢市场,投资者可按每两周或每四周的频率调整投资组合中的股票,卖出负面推荐评级"减持/卖出"股票,降低投资亏损。  相似文献   

7.
李佼瑞  李伟  徐伟 《运筹与管理》2004,13(6):99-104
Klaus[1]采用随机动力系统理论分析了不完全市场中市场份额的长期演变行为,找到了可以获得最大收益的投资策略的显式表达式,并证明了这个投资策略是渐进稳定的.本文的工作是以股票作为基础资产,利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原始股票数据,检验Klaus的理论成果在不完善的中国股票市场上的运行情况,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行为金融研究的发展,投资者情绪有效度量及其对股票投资收益的影响日益受到金融风险管理学者的关注.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典型特征,提取了与之相适应的投资者情绪度量指标,构建了反映投资者情绪的综合指数,并实证检验了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投资收益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与证券市场股票投资收益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指导投资者个体决策行为以及监管层规范市场监管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金融市场运行的微观角度出发,考虑市场中存在着具有双曲型绝对风险厌恶效用函数的理性投资者和广义行为效用函数的行为投资者两类代表性异质投资者.理性投资者会考虑行为投资者对价格的影响效应,进而通过遵循贝叶斯条件概率方式调整自身投资组合中的资产配置,这一过程称为学习过程.通过构建理性投资者的学习模型并分别设计与效用水平相一致的资产表现衡量指标以反应不同类型投资者对于资产的偏好排序,并可依此决定并比较理性投资者、理性学习型投资者和行为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的资产筛选结果.通过以我国股票市场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市场处于上涨周期,可以明显的发现理性投资者会更多地考虑行为投资者的影响,学习过程较为明显;而在市场处于下跌周期,理性投资者则更多的根据先验判据决定资产组合配置.  相似文献   

10.
以22个政策型主题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了政策型主题投资策略的的超额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政策型主题存在显著正向的累计超额收益率.通过分析计超额收益影响因素发现,政策型主题投资策略在股市上涨周期特别是震荡上涨的情况下作用明显,在股票筛选上,应重点考虑因正式决议形成的政策型主题下的且在事件前一日股票上涨幅度较大的低价股.考虑资金流的影响后,发现政策型主题中在主题形成前8周至前7周左右的资金净主动买入额较高的,而在前4周至前3周净主动买入量占比较低的股票会在政策型主题形成后拥有更高更稳定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1.
以股票价格变化的强弱和方向反映投资者的心理预期,选取流通性指标作为股票交易强弱的指标,股票买卖行为的人气指标作为投资交易方向的指标,从交易强弱和交易方向两个角度构建了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简记为ISI).选取2006年1月至2017年6月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ISI与股票收益的时间序列分析和截面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提高了预期收益率但降低了本期收益率,预期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正向风险溢价.ISI自身也具有显著的正向风险溢价,对股票市场超额收益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投资者情绪指标是中国股市一个重要的资产定价因子.  相似文献   

12.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6):1129-1140
本文通过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偏差的统计分析、定价偏差与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者情绪间的回归分析和VAR模型分析,发现我国期货市场上存在显著的正向的定价偏差,并且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投资者情绪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中国股票市场缺乏卖空机制的条件下,投资者情绪主要通过非理性买入行为对定价偏差造成影响,并且在情绪高的时期影响更为显著。这些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说明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和有效,市场上的套利行为无法有效减少噪声交易者对市场的影响,投机氛围较重,市场定价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股票市场的收益-风险关系和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采用非对称 EGARCH-M模型刻画了中国股票市场的个股风险 ,并对全市场的收益 -风险特征进行了横向分析 ,结果表明 ,从长期的角度来讲 ,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 ,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着一定的高风险 -高收益、低风险 -低收益的关系 ,但从短期来看 ,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这种风险收益关系并不显著 .其次 ,本文分别采用每只股票历史 3个月的累积收益率、6个月的累积收益率以及 1 2个月的累积收益率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惯性 ,我们发现 ,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从比较长的时间来看 ,中国股票市场都不存在市场惯性 ,而表现出一定的反转现象 ,但反转现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4.
如何从数目巨大的市场股票集中选取一组特定的股票作为最优投资组合选择模型的输入,以确保最终的投资方案具有优异而稳定的表现一直是投资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为此,本文基于作者新近结合中国股市特性并采用新方法所确定影响中国股票收益的多个公司基本特性指标,设计了一个恰当的股票预选策略,并由此导出了新型而稳健的投资组合选择两阶段法.实证结果表明新方法能使投资者便捷地找到更稳健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工股票市场分析持有期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连续竞价交易机制和投资者构成特征的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向上增长的人工模拟订单驱动股票市场模型,其中投资者的持有期会受到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并能够反映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模型能够得出一系列与实际股票市场一致的典型事实,如收益率分布的胖尾特征以及波动率的聚集等.本文通过模拟研究,分析了持有期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在向上增长的市场中可获得较高的平均收益.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验证了隔夜收益率可以作为中国股票市场中衡量个股日度投资者情绪的指标.使用这一指标,文章实证发现在中国市场上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具有不对称性:正向情绪的短期持续性小于负向情绪的短期持续性,负向情绪相较正向情绪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释放.这一现象可由中国市场上个人投资者的处置效应解释.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的不对称性在个人投资者占比高的股票上表现得更为强烈,而且正向投资者情绪相较负向投资者情绪驱动着更高的市场交易.  相似文献   

17.
股票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金融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针对股票收益与特质风险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在有效市场的理论下,通过构建多样化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分散公司的特质风险,使组合收益更多的与市场风险相关.然而由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市场政策差异化、资金成本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无法构建其目标组合,于是无法分散的特质风险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股票收益.该文章以沪深A股自2000年1月4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共计3871个交易日的日收益率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滚动窗口分析的方法,以最新的五因子模型为切入点,研究发现了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特质波动率与股票收益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通过构建高特质风险与低特质风险股票组合进一步发现特质波动率与收益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经济意义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3):519-530
本文以东方证券主题投资策略库为研究样本,运用事件分析法,实证检验了事件驱动投资策略在中国A股市场上的累计超额收益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发现,事件确实存在显著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但为负值,分析发现这与策略库的荐股不够典型有关,需要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删选。通过对累计超额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加息周期和震荡市是事件驱动投资策略实施的有利条件,在个股的选择上,着重考虑股本大且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龙头股。  相似文献   

19.
股票市场涨跌停板设置的微模拟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宋逢明  李超 《运筹与管理》2007,16(1):100-106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订单驱动的人工模拟股票市场模型,并对投资者在连续竞价交易时的投资行为进行了刻画,数值模拟所得的股票对数收益率序列具有尖峰、胖尾等非正态分布特征并显示出明显的波动率聚集现象。通过在模拟实验中设定股票价格的不同涨跌幅限制范围,研究了涨跌停板设置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忽略诸如恶意操纵等其他因素情况下,适当扩大涨跌幅限制并不会使股票收益的波动增大,相反还会使收益的波动率有较为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20.
股票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金融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针对股票收益与特质风险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在有效市场的理论下,通过构建多样化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分散公司的特质风险,使组合收益更多的与市场风险相关.然而由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市场政策差异化、资金成本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无法构建其目标组合,于是无法分散的特质风险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股票收益.该文章以沪深A股自2000年1月4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共计3871个交易日的日收益率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滚动窗口分析的方法,以最新的五因子模型为切入点,研究发现了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特质波动率与股票收益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通过构建高特质风险与低特质风险股票组合进一步发现特质波动率与收益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经济意义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