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2013年5月14日,世界顶级科学杂志《自然》在"突破性新闻"栏目里,宣布了一个令世界数学界为之震惊的消息,作为世界数学难题之一,困扰了无数数学家一个多世纪的重大数学猜想——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被一位华人数学家敲开了大门.这位作出了突破性数学工作的华人数学家就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数学教师张益唐.张益唐,1955年生于北京.197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当时的北大  相似文献   

2.
关于世纪难题"庞加莱猜想"被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肇炽 《高等数学研究》2006,9(4):127-128,F0003
国际数学界关注了百年之久的重大难题———庞加莱猜想(Poincare conjecture)日前宣告被两位华人数学家———曹怀东、朱熹平最终破解.在美国出版的《亚洲数学杂志(As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6月号以专刊的方式发表了二位作者题为《庞加莱猜想暨几何化猜想的完全证明:汉密尔顿—佩雷尔曼理论的应用》长达328页的论文,向世界推出了这一重大成果.6月3日,专程从美国赶来北京的国际著名数学家、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菲尔兹奖和克雷福德数学奖得主丘成桐教授,在中科院晨兴数学研究中心公布了这一…  相似文献   

3.
第6届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2013),7月14-19日将在台北举行.三年一度的ICCM是海内外华人数学家共同聚集探讨包括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研究最新进展的大事.首届大会1998年在北京举行;第二届2001年在台北,之后,先后在香港、杭州,到了2010年再次在北京举行.此次是十二年后再度回到台北,与  相似文献   

4.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 :“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借数学的直觉思维作出各种猜想 ,然后加以证实的 .猜想是一种探索性活动 ,具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在探索中 ,这些规律和思维方法的实践与邻悟 ,必然会对学生智能的开发和数学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由此可见 ,数学猜想是数学发展的源动力 ,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先行军 .数学就在不断的证明或否定猜想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数学猜想是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 ,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形式 .(任樟辉著《数学思…  相似文献   

5.
全球华人科学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顶级盛会——第四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简称ICCM)2007年12月17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全球的7位为世界数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华人数学家荣获有"华人菲尔兹奖"美誉的晨兴数学奖.  相似文献   

6.
《高等数学研究》2011,(1):109-109
2010年12月17日至22日.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晨兴集团主办的第五届华人数学家大会在首都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名数学家齐聚北京,共同研讨数学发展.开幕式上颁发了华人数学家大会的最高奖项——晨兴教学奖.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晨兴数学奖的两位创办人——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教授与晨兴集团创办人陈启到会并分别致辞.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出席开幕式并为获奖者颁奖.  相似文献   

7.
《高等数学研究》2008,11(1):F0003-F0003
2007年晨兴数学奖和晨兴应用数学奖于2007年12月17日在第四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的开幕式上颁出,金奖获得者分别为澳洲国立大学数学及应用中心教授汪徐家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金融系Frederick L.Moore讲座教授及统计学系教授范剑青,晨兴数学奖表彰45岁以下、在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上有杰出成就的华人数学家,  相似文献   

8.
《高等数学研究》2011,(1):113-113
第五届华人数学家大会召开之际,恰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诞辰100周年、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诞辰99周年的日子相去不远.2010年12月17日下午,大会隆重纪念这两位著名的数学家,为他们对中国数学发展和数学人才培养作出l的重要贡献表达敬意.大会号召当代华人数学工作者向他们学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数学强国作出新的贡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出席纪念会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主持会议.华罗庚、陈省身的子女参加了纪念会.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5月,华人数学家张益唐在孪生素数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现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甚至有人认为其对数学界的影响将超过陈景润的"1+2"的证明.张益唐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82—1985年,师从著名数学家、北京大学潘承彪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美国  相似文献   

10.
胡勇 《数学通讯》2003,(12):48-48,F003
2002年8月20日.至8月28日,第二十四届世界数学家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中国正在从一个数学大国逐步向一个数学强国转变.这届大会的主席吴文俊院士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主持人采访时谈到,数学是充满活力的,数学是很美的.的确,吴文俊院士同许多其他的数学家一样,都认为数学是很美的.  相似文献   

11.
第 2 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2 0 0 2年 8月 2 0~ 2 8日在中国北京举行 .国际数学家大会历来是世界数学的最高盛会 ,本届大会更是新世纪第一次 ,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举办的大会 ,是中国数学的百年为不遇 .在北京大会的前后 ,更有包括北京、上海、西安、香港、澳门、台北、莫斯科、浦项、庆州、京都、河内、新加坡等在内的我国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 3 0多所城市 ,一共举办 46场卫星会议.大会 (不包括卫星会 )注册人数超过 40 0 0 ,是历届大会中人数最多的一次 ,可谓盛况空前 .本文将就华人数学家参与这一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国际数学盛会的…  相似文献   

12.
林革 《数学通报》2006,45(12):37-40
2006年8月22日,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幕,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近4000名数学家参加了大会.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向在数学研究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颁发菲尔茨奖.俄罗斯的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安德烈·奥昆科夫和法国的文德林·维尔纳与澳大利亚的陶哲轩获此殊荣.在获奖的四名数学家中,佩雷尔曼今年40岁,文德林·维尔纳38岁,奥昆科夫37岁,而陶哲轩最为年轻,仅有31岁.当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约翰·鲍尔宣布本届菲尔茨奖得主名单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清秀略显腼腆的华人面孔,他就是澳大利亚华裔数学家陶哲轩,因为在调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获此殊荣."陶哲轩是一位解决问题的顶尖高手……他的兴趣横跨多个数学领域,包括调和分析、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组合论."颁奖词是这样评价他的.  相似文献   

13.
李亚玲 《数学通报》2008,47(2):21-25
亲爱的同行们: 首先我要感谢这次华人数学家大会的组委会对我的邀请,特别感谢他们让我参加数学教育的这个小组的研讨.作为一个从几年前参与教育事务的数学工作者,我很愿意谈谈法国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猜想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依据已有材料、条件和知识,进行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推理等,作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方法.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猜想也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数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往往起源于立意深邃的猜想,正是无数数学家们的猜想,数学科学才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数学。由于猜想可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情推理能力,更能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因此近几年猜想题倍受高考命题老师的亲睐,成为高考数学题的一个新亮点.本文试对这类题型及解法作一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2014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预赛(非数学类)第六题引出一个条件弱化的猜想,针对这一猜想给出一个反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2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评出了本年度十大科学进展,证明“庞加莱猜想”名列首位.该杂志称,科学家们在2006年完成了“数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章节”,这个“有关三维空间抽象形状”的问题终于被解决.这一数学猜想属于拓扑学分支,1904年由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提出:“在一个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数学家穆尔(E.H.Moore1862—1932)说过:“所有科学,包括逻辑和数学在内,都是时代的函数。”“李约瑟难题“和“陈省身猜想”,就其实质而言,两者都是“时代的函数”。本文以  相似文献   

18.
李忠 《数学通报》2003,(11):F002-F002,1
北京数学会成立于 1 933年 .回顾北京数学会70年 ,我们可以从一个小的侧面看到我国数学研究与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的历程 ,看到几代老一辈数学家为把我国数学事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所作的不懈努力 .大家知道 ,我们中华民族在古代数学上有着辉煌的成就 ,数学是中华民族所擅长的学科 .我们在近几百年落伍了 .西方的现代数学是在 1 9世纪开始传入中国 .1 9世纪末 ,我国开始兴办了大学 .比如 ,1 898年成立了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的前身 ) .1 91 3年京师大学堂的‘数学门’(数学系 )正式招生 .这是我国成立最早的数学系之一 .清华大学算学系也…  相似文献   

19.
代钦 《数学通报》2007,46(6):20-24
1前言数学家关心数学教育,虽然是零星的,但是有悠久的历史了.20世纪初,德国数学家克莱茵倡导以“函数为纲”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英国数学家贝利制定了实用数学教学大纲、法国数学家阿达玛和勒贝格等编写数学教科书、美国数学家摩尔提倡混合数学、日本数学家小平邦彦和广中平佑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G·波利亚说过“数学知识首先是被猜想,然后是被证实.”猜想是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是主动的获取知识的活动.猜想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猜想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