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有这显策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观察分析了塔里木盆地中新生界储层砂岩自生矿物及其在岩犬石中的产状,形成于同生成岩期的自生矿物有海绿石,赤铁矿~褐铁矿和部分绿泥石。浅埋藏期以碳酸盐~沸石~硬石膏组合为特征,部分层位有自生高岭石。在深埋藏期,以钠长石化为代表的水岩反应较活跃,蒙皂石向伊利石、绿泥石的转变亦主要发生在该期。根据自生矿物与粘土矿物组合,在塔里木中新生界碎屑岩中可以识别出两种成岩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了解西北太平洋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对大洋40航次在西北太平洋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采集的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和黏土矿物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REE)平均质量分数为302.87×10-6,北美页岩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与黄土相似,并具Ce轻微负异常和Eu无异常特征。稀土配分模式、判别函数(discriminant functions,DF)、M/I(蒙脱石/伊利石)及涂片鉴定等结果指示沉积物物源具有多源性,主要为陆源风尘物质,并受海洋自生物质的强烈影响,海山玄武岩及其蚀变产物和硅质生物也有一定的贡献。研究区沉积物稀土特征既不同于边缘海沉积物,也有别于远洋沉积物,而与弧后盆地沉积物类似。结合1/δCe-LREE/HREE和LREE/HREE-Y/Ho判别图解结果,研究区沉积物物源结构属性应介于边缘海沉积物与远洋沉积物之间,为洋陆过渡区沉积。  相似文献   

3.
对钱塘江中沉积物粒度的研究,前人多关注横剖面的粒度变化.为了解钱塘江沉积物粒度在流向上的变化特征,在下沙段(下沙大桥至江东大桥)进行粒度采样,对含泥砂悬浮物样品和砂泥样品的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粒度在1.45~3500μm,属粘土至砾组分,以粉砂组分占比最多;粒径均值为3.24~5.92μm,位于粉砂至极细砂范围;粒度频率呈多峰分布,分选差至分选非常差,峰度为非常尖峰至宽峰.在该区间的直流河段粒度特征相似,而在下沙大桥河流弯曲的凸岸处粒度特征不同.反映该处水动力条件复杂,可能同时受到层流和紊流的影响.最大水流分量在下沙大桥凸岸处最小,在直流河段随流向逐渐减小.粒度和最大水流分量特征受钱塘江下沙段河流形态控制.  相似文献   

4.
选取江苏弶港地区JC-1203钻孔, 通过分析其岩性、沉积物粒度参数和概率累计曲线, 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和测年数据, 将JC-1203钻孔0~50.00m段自上而下分为5个沉积单元(DU1、DU2、DU3、DU4和DU5). 研究表明: DU1段(0~4.00m), 中值粒径(Md)为3.40~4.94Φ, 平均4.31Φ, 分选系数(δ1)为0.94~1.82, 平均1.24,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由跃移?–悬浮两组分构成, 滚动组分缺失, 反映了MIS1末期研究区为潮坪相沉积环境; DU2段(4.00~27.39m), Md为1.96~4.87Φ, 均值3.30Φ, δ1为0.54~2.17, 均值1.25, 曲线形态为跃移?–悬浮两单元构成, 反映研究区MIS1中?–末期为潮流沙脊相沉积; DU3段(27.39~37.33m), Md为1.90~4.18Φ, 均值2.79Φ, δ1为0.54~2.24, 均值1.34, 曲线形态为跃移?–悬浮两单元构成, 反映研究区MIS1早?–中期为滨海相沉积环境; DU4段(37.33~45.54m), Md为4.14~6.79Φ, 均值6.00Φ, δ1为1.5~2.3, 均值1.8, 概率累积曲线形态复杂多变, 反映研究区MIS3中?–末期的陆相河流沉积环境; DU5段(45.54~ 50.00m), Md为3.18~6.40Φ, 均值4.94Φ, δ1为0.99~1.97, 均值1.67, 曲线形态以滚动?–跃移?–悬浮三单元构成为主, 反映研究区MIS3早期的浅海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5.
运用社会网络与位序-规模法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16市上市类文化创意企业的母-子公司数据信息, 揭示文化创意企业集聚视角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及其演变特征. 研究发现: (1) 2005~2015年, 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企业上市公司总部数量逐年增加, 公司总部多设立于上海、杭州、苏州以及南京4地; (2)传媒类和软件及计算机类企业多分布于传统区域, 设计咨询类企业生产网络中, 存在传统非核心城市跃升为区域核心城市的现象; (3)上市公司生产网络结构逐渐复杂, 多中心及新核心相继出现, 且生产网络中城市位序有变动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动态正形塑城市体系结构. 为此, 建议长三角文化创意企业发展中应加强企业母子间的联系强度, 促进城市创意流动网络化, 有望推进长三角创意源-流形塑创意城市群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珠江口沉积物主元素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其地化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9年夏季采集的沉积物样品,采用X射线荧光法对珠江口沉积物中10种主元素质量分数进行了分析,与长江口和黄河口相比,珠江口沉积物Al、Fe等元素质量分数高,Ca、P等元素质量分数低,反映了“气候控制效应”、区域地质背景和河口类型对沉积物主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Al、Fe、Ti、P、Mn和K等主要在伶仃洋西部和最大混浊带附近富集,Si的分布趋势与Al、Fe、Ti等基本相反,Ca、Sr、Na和Mg等在口外近海质量分数高,物质来源的差异、水动力环境的不同是造成主元素平面分布方式的主要原因,与重金属相比,大部分主元素在珠江口的垂直分布形式较简单,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均显示出Si、Al、Fe、Ti、P、Mn、K的陆源特征和Na、Mg、Ca、Sr的海源特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站位可分为4类,这种元素地球化学分区反映了珠江口不同区域沉积环境和主元素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代洞庭湖沉积与孕灾环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洞庭湖区不同沉积部位的22个钻孔取样和^210Pb放射性同位素测年分析,洞庭湖有较高的沉积速率,最高可达2.33cm/a,不同的沉积部位沉积速率也有较大的差异。由于19世纪以来四口分流形成,大量长江的泥沙进入洞庭湖,近50年的水文资料表明,洞庭湖83%的泥沙淤积来源于长江。由于人类围垦、上游森林砍伐和洲滩堤坝的逐年加高,洞庭湖水面减少了2/3,洞庭湖对长江洪水的调蓄能力已迅速减弱。洞庭湖的演变变化过程直接影响到长江中游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8.
杭州西湖 山区种子植物丰 富,共有 12 25 种 ( 包括栽培 42。种 ),隶属 于 756 属、15科;以 科、属、种为单位,对科的大小,属、种 的分布型,生活型等方面进行了 分 析,其结果表明:( 1) 该 区 系的热带、亚 热带和 暖温带、温带的特征显著,具有热带到温带分 布 的过渡性.( 幻 科、属 均以 单种和 寡种的为主:表 明植物区系的多样性.(3 ) 区 系 的主 要 成分以 落叶乔、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属 种居多,与本 区接近北 亚热带气侯带相符.( 4) 该 区 系以长江以 南广布型和华东区系成分为主,并与华中区 系关系较密切,而 与华北区系成 分 有一定 的联 系.(5 ) 特有植物贫泛,反映该区地形较为简单。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国际性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国际性城市群的建设是我国城市在下世纪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 ,以沪宁杭为中心的长江三 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参与 21世纪全球城市间国际竞争进而发展成为国际性城市群的主要代表 ,既分工明 确 ,又联合协作 ,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各主要中心城市实现国际性城市群战略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明确提出实施“拥江发展”战略,钱塘江由城市的边界和门槛转型为城市的主体和纽带,沿江区域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增长空间。研究聚焦杭州市主城区沿江区域,分析其发展现状;从岸线功能、开发规模、交通出行等角度分析发现,沿江区域职住空间表现出低复合功能、大规模开发等职住空间失衡特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沿江区域职住空间的总体评价为一般满意;对钱塘江南北两岸的滨江区和钱江新城沿江区域的评价结果表明,滨江区拥有较高的职住指数,较好的配套公服设施,较低的通勤时间与距离成本。最后,提出了制定钱塘江沿岸职住建设导则、确立钱塘江沿岸职住分布体系、优化钱塘江沿岸职住支撑系统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明确提出实施“拥江发展”战略,钱塘江由城市的边界和门槛转型为城市的主体和纽带,沿江区域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增长空间。研究聚焦杭州市主城区沿江区域,分析其发展现状;从岸线功能、开发规模、交通出行等角度分析发现,沿江区域职住空间表现出低复合功能、大规模开发等职住空间失衡特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沿江区域职住空间的总体评价为一般满意;对钱塘江南北两岸的滨江区和钱江新城沿江区域的评价结果表明,滨江区拥有较高的职住指数,较好的配套公服设施,较低的通勤时间与距离成本。最后,提出了制定钱塘江沿岸职住建设导则、确立钱塘江沿岸职住分布体系、优化钱塘江沿岸职住支撑系统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