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7篇
化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海底地下水排泄(SGD)是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的自然过程.系统介绍SGD的发生过程及其定量测定的方法,并通过水文计算和野外调查,在估算了区域海底地下水排泄量和分析了海水与地下水中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差异的基础上,讨论了SGD对近海海域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这对正确区分近岸海域营养物质的来源和认识中国沿海水域频繁发生的赤潮藻暴发性增殖事件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硅藻遗骸的稳定性对于理解硅藻土矿的全球分布十分重要. 作者在不同 p H值和温度条件下,对硅藻遗骸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温度高于 40℃或者 p H> 12时 ,硅藻遗骸的溶解度成倍地增加. 它指示着硅藻土矿主要分布于中高纬度地区 ,不仅是因为那里的冷水域有丰富的营养盐 ,有利于硅藻的生长繁殖,还因为低温有利于硅藻遗骸的保存而不至于被溶解.  相似文献   
3.
浙江沿海经济鱼类体内重金属的残留水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秋季采集浙江沿海主要经济鱼类6种,分析检测了鱼肉组织中重金属铜、铅、锌、镉、铬、汞、砷的质量分数.研究发现6种鱼类样品中重金属质量分数具有锌>铜>砷>铅、汞>铬>镉的分布特征.聚类分析显示,重金属质量分数综合水平为弹涂鱼>鲻鱼>白姑鱼>凤鲚>龙头鱼>菊黄东方鲀.鱼类体内重金属质量分数与海水和沉积物中的质量分数相关,但是在环境中重金属质量分数低的情况下,其自身的生理特性及摄食途径是决定性影响因子.鱼类体内的汞质量分数与水层密切相关,表现为底层>中下层>中上层的分布趋势.通过不同时空的比较,发现鱼体内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差别总体不超过2个数量级,且质量分数水平有上限,说明鱼类具有主动调节组织器官中重金属质量分数的机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6种经济鱼类体内重金属残留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鱼类体内砷污染较为严重,其他重金属元素的残留情况基本良好.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水合物对全球环境的潜在影响与它将成为未来重要的能源一样引起当今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在综合论述了天然气水合物的识别标志和稳定条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冰期与间冰期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海洋地质灾害和海底生物种群的影响,同时给出了甲烷释放量的计算公式,并对拓展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与全球环境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提出了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利用数据库技术,结合GIS和遥感技术建立了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综合管理为一体的海洋环境数据库系统.该系统以综合管理为目标,重点在于对海洋环境信息的分析和监测数据的管理.该系统以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为主,海洋水色遥感卫星数据为辅,遥感图像的分析处理、GIS技术的空间查询、分析等一系列功能被融入到了系统中.通过应用实例表明,该系统可以成为海洋环境信息管理中可视化分析处理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
珠江口沉积物主元素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其地化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9年夏季采集的沉积物样品,采用X射线荧光法对珠江口沉积物中10种主元素质量分数进行了分析,与长江口和黄河口相比,珠江口沉积物Al、Fe等元素质量分数高,Ca、P等元素质量分数低,反映了“气候控制效应”、区域地质背景和河口类型对沉积物主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Al、Fe、Ti、P、Mn和K等主要在伶仃洋西部和最大混浊带附近富集,Si的分布趋势与Al、Fe、Ti等基本相反,Ca、Sr、Na和Mg等在口外近海质量分数高,物质来源的差异、水动力环境的不同是造成主元素平面分布方式的主要原因,与重金属相比,大部分主元素在珠江口的垂直分布形式较简单,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均显示出Si、Al、Fe、Ti、P、Mn、K的陆源特征和Na、Mg、Ca、Sr的海源特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站位可分为4类,这种元素地球化学分区反映了珠江口不同区域沉积环境和主元素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沿海沉积营养物质对引发赤潮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生物地球化学的角度阐述了引发赤潮的营养和环境控制因素,并在分析了赤潮藻的限制性营养元素(磷、氮、硅)和微量元素(铁、锰)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沿海沉积营养元素的释放与赤潮之间的相关关系模式,同时指出了中国沿海近代沉积物中营养物的积累趋势及其对引发赤潮的潜在危害,这不仅为揭示赤潮发生机理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而且也为有效地防治赤潮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XRF法对珠江口12根沉积柱中V,Ni和Co含量进行了分析.V,Ni和Co含量分别在48.97×10-6~180.66 × 10-6,22.12×10-6~72.67×10-6和9.34×10-6~94.42×10-6之间.3种重金属在河口西部和伶仃洋最大混浊带区域含量高,Co同时在河口北部和香港大屿山西岸沉积物中富集.V,Co和Ni在沉积柱中的垂直分布可分为4种类型:均匀分布型、上部富集型、下部富集型和斜“之”字型.它们是各自沉积环境、污染历史以及人类疏浚河口活动的综合反映.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显示,Co从水体向沉积物中迁移的机制与V和Ni的迁移机制存在差异.矿物微粒和无机胶体的吸附作用是V,Ni从水体向沉积物中迁移的主要机制,而Co以水解产物形式或硫化物形式进入沉积物中则可能是其在河口的主要迁移机制,地质积累指数法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表层沉积物未受重金属V和Ni污染,Co对1,5,9号站住造成偏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9.
利用海藻中的碘培育富碘蔬菜防治IDD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培育“绿色”富碘蔬菜,提高碘的土壤背景值,防治IDD病为目标,利用海带中的碘作为碘肥原料,进行了4种蔬菜的施碘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施加硅藻土海藻碘肥,可培育出含碘量4~120mg/kg的叶菜类蔬菜(菠菜和白菜)和2~30mg/kg的果实类蔬菜(西红柿和萝卜)。不同作物对碘的富集能力不同,其由大到小顺序为:白菜,菠菜,西红柿和萝卜;不同部位对碘的吸收能力也不相同:叶子大于果实和根部。作物通过叶面从空气中吸收碘的能力和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碘的能力相当。土壤对碘的保持能力有限,从低施肥量到高施肥量,碘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从50%下降到13%。就培育日常食用性蔬菜而言,适宜的施碘量为5~10mg/kg。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