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MP2方法研究了甲酰胺-H2O2氧化乙烯制取环氧乙烷的反应机理.优化得到了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及产物的几何构型并计算了反应势垒.研究结果表明:没有水参与时,反应需要通过四元环过渡态完成,反应势垒很高,在常温下难以进行;有水参与时,在水分子的协助下,反应可以通过六元环过渡态完成,反应势垒较低,常温下反应容易进行.  相似文献   

2.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研究了过渡金属钐类卡宾与乙烯的环丙烷化反应的机理. 对钐类卡宾试剂CH3SmCH2I和CH2CH2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构型的全部结构几何参数进行了优化, 并计算了THF溶液的溶剂化效应, 用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和频率分析方法, 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CH3SmCH2I与CH2CH2环丙烷化反应按亚甲基转移机理(通道A)和卡宾金属化机理(通道B)都可以进行, 与锂类卡宾的反应机理相同, 通道A比通道B反应的势垒降低了14.65 kJ/mol. 溶剂化效应使通道B比通道A的反应势垒大幅度提高, 更有利于反应沿通道A进行, 而不利于通道B.  相似文献   

3.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研究了过渡金属钐类卡宾与乙烯的环丙烷化反应的机理. 对钐类卡宾试剂CH3SmCH2I和CH2CH2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构型的全部结构几何参数进行了优化, 并计算了THF溶液的溶剂化效应, 用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和频率分析方法, 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CH3SmCH2I与CH2CH2环丙烷化反应按亚甲基转移机理(通道A)和卡宾金属化机理(通道B)都可以进行, 与锂类卡宾的反应机理相同, 通道A比通道B反应的势垒降低了14.65 kJ/mol. 溶剂化效应使通道B比通道A的反应势垒大幅度提高, 更有利于反应沿通道A进行, 而不利于通道B.  相似文献   

4.
曲威  王长生 《化学学报》2010,68(21):2186-219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蛋白质和水环境下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反应机理. 优化得到了反应物、过渡态及产物的几何构型并计算了反应势垒. 研究结果表明: 没有H2O参与时, 反应需要通过四元环过渡态完成, 反应势垒高达287.7 kJ/mol, 常温下难以进行|有H2O参与时, 反应可以通过六元环过渡态完成, 反应势垒大为降低|Mg2+的参与可使反应势垒进一步降低|蛋白质环境下两个Mg2+和一个H2O的共同作用可使反应势垒降低至91.2 kJ/mol, 从而使反应在常温下容易进行.  相似文献   

5.
利用从头算和量子拓扑方法讨论了CH2XH→CH3X (X=O, S, Se)异构化过程的反应机理. 着重从电子密度拓扑分析计算了反应进程中的各点, 讨论了反应进程中键的断裂和生成, 上述反应都经历了三元环过渡结构, 找到了这类反应的"能量过渡态"和"结构过渡态", 且结构过渡态均在能量过渡态之后出现. 三元结构过渡态结构出现的范围与反应热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利用从头算和量子拓扑方法讨论了CH2XH→CH3X (X=O, S, Se)异构化过程的反应机理. 着重从电子密度拓扑分析计算了反应进程中的各点, 讨论了反应进程中键的断裂和生成, 上述反应都经历了三元环过渡结构, 找到了这类反应的"能量过渡态"和"结构过渡态", 且结构过渡态均在能量过渡态之后出现. 三元结构过渡态结构出现的范围与反应热成正比.  相似文献   

7.
李晓艳  孙政  孟令鹏  郑世钧 《化学学报》2007,65(20):2203-2210
利用量子化学从头算CASSCF方法在6-311+G (d, p)基组水平上对单线态和三线态RN (R=CH3, CH3CH2)异构化反应及RN脱氢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 在MP2/6-311+G (d, p)和CCSD/6-311+G (d, p)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校正. 单态和三态势能面的交叉点(ISC)的存在清楚地说明了基态反应物3RN异构化为基态产物1R'NH (R'=CH2, CH3CH)的过程. 电子密度拓扑分析显示在整个异构化过程中有两种类型的结构过渡态: 单态反应通道为T型过渡态, 三态反应通道为环状过渡态. 单线态RN脱氢反应通道中“原子-分子键”的存在说明两个H原子是以H2的形式从RN中脱去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由四元环和六元环构成的碳多面体(F4F6多面体)的结构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所有C8~C60之间的F4F6多面体进行了系统的计算研究. 结果表明, 能量最低的异构体都满足独立四元环原则, 能量较低的满足四元环比邻惩罚原则. 这两条原则与经典富勒烯所遵循的独立五元环原则和五元环比邻惩罚原则具有同等地位, 能够使研究者仅仅从形貌上就可以对碳F4F6多面体的稳定性进行简单高效的判定. 结构分析表明, 四元环之间共用的顶点的锥化角大于其他顶点的锥化角并决定了相应分子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密度泛函和电子密度拓扑分析方法对BrO与CH3SH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 在B3LYP/6-311G (d, p)水平上对反应势能面上的各驻点进行几何构型的全优化; 振动分析和IRC计算证实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和相互连接关系; 计算得到了各反应通道的活化能, 并进行了零点能校正. 计算结果表明: 该反应存在7个反应通道, 其中生成CH3S+HOBr和CH3SO+HBr的通道为主要反应通道. 通过对反应过程中部分驻点的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首次发现了接近平面的四元环状过渡态, 从而拓展了原来对环状结构过渡态定义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BrO与CH3SH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及拓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密度泛函和电子密度拓扑分析方法对BrO与CH3SH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 在B3LYP/6-311G (d, p)水平上对反应势能面上的各驻点进行几何构型的全优化; 振动分析和IRC计算证实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和相互连接关系; 计算得到了各反应通道的活化能, 并进行了零点能校正. 计算结果表明: 该反应存在7个反应通道, 其中生成CH3S+HOBr和CH3SO+HBr的通道为主要反应通道. 通过对反应过程中部分驻点的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首次发现了接近平面的四元环状过渡态, 从而拓展了原来对环状结构过渡态定义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采用MP2(Full)/6-311G(d,p)和B3LYP/6-311G(d,p)找到了反应Cl+CH2SH→HCl+CH2S的两个可能的反应通道, 得到了各反应通道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优化构型、谐振频率. 对反应进程中若干关键点进行了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讨论了反应进程中键的断裂、生成和化学键的变化规律, 找到了该反应的结构过渡区(结构过渡态)和能量过渡态, 发现了反应热与结构过渡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谢鹏涛  曾艳丽  郑世钧  孟令鹏 《化学学报》2007,65(13):1217-1222
采用B3LYP, MP2方法在6-31+(d,p)和6-311++G(d,p)水平研究了CH2ClO自由基与NO反应的微观机理, 找到了三个可能的反应通道. 并得到了各反应通道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优化构型、谐振频率. 成功地解释了Wu等的实验结论. 从电子密度拓扑分析的角度, 讨论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规律, 为实验研究大气化学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找到了该反应的结构过渡态(结构过渡区)和能量过渡态, 发现了反应热与结构过渡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王文亮  刘艳  王渭娜  罗琼  李前树 《化学学报》2005,63(17):1554-1560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MPW1PW91)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H3S自由基H迁移反应CH3S→CH2SH (R1), 脱H2反应CH3S→HCS+H2 (R2)以及脱H2产物HCS异构化反应HCS→CSH (R3)的微观动力学机理. 在QCISD(t)/6- 311++G(d,p)//MPW1PW91/6-311G(d,p)+ZPE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校正. 利用经典过渡态理论(TST)与变分过渡态理论(CVT)分别计算了各反应在200~2000 K温度区间内的速率常数kTSTkCVT, 同时获得了经小曲率隧道效应模型(SCT)校正后的速率常数kCVT/SCT. 结果表明, 反应 R1, R2 和R3的势垒△E分别为160.69, 266.61和241.63 kJ/mol, R1为反应的主通道. 低温下CH3S比CH2SH稳定, 高温时CH2SH比CH3S更稳定. 另外, 速率常数计算结果显示, 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在低温段对速率常数的计算有显著影响, 而变分效应在计算温度段内对速率常数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4.
粘土矿已经被广泛用来去除有机物,修复和净化被石油碳氢化合物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 我们选择高岭石作为研究对象,构造了Si6O18H12和Al6O24H30两个团簇模型分别代表高岭石的硅氧层表面和铝氧层表面,在MP2/6-31G(d,p)//B3LYP/6-31G(d,p)的理论水平上系统地研究了气态下苯分子和高岭石团簇模型的相互作用. 并进一步分析了苯分子和高岭石表面相互作用的各种气态性质,比如:优化的几何构型、结构参数、吸附能、自然键轨道电荷分布、振动频率变化、静电势、电子密度性质(次级氢键的电子密度和拉普拉斯算符值)和电子密度差分等. 优化的几何构型表明苯分子吸附在高岭石表面的本质可能是次级氢键的形成. 其他性质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次级氢键的存在,并指出苯更倾向于吸附在高岭石的铝氧层表面,且苯环和铝氧层表面形成近似90°的夹角.  相似文献   

15.
H2Ge=Si: and its derivatives (X2Ge=Si:, X=H, Me, F, Cl, Br, Ph, Ar,…) are new species. Its cycloaddition reactions are new area for the study of silylene chemistry. The cycloaddition reaction mechanism of singlet H2Ge=Si: and formaldehyde has been investigated with the MP2/aug-cc-pVDZ method. From the potential energy profile, it could be predicted that the reaction has one dominant reaction pathway. The reaction rule is that two reactants firstly form a four-membered Ge-heterocyclic ring silylene through the [2+2] cycloaddition reaction. Because of the 3p unoccupied orbital of Si: atom in the four-membered Ge-heterocyclic ring silylene and the π orbital of formaldehyde forming a π→p donor-acceptor bond, the four-membered Ge-heterocyclic ring silylene further combines with formaldehyde to form an intermediate. Because the Si: atom in the intermediate undergoes sp3 hybridization after transition state, then the intermediate isomerizes to a spiro-Si-heterocyclic ring compound involving Ge via a transition state. The result indicates the laws of cycloaddition reaction between H2Ge=Si: or its derivatives (X2Ge=Si:, X=H, Me, F, Cl, Br, Ph, Ar,…) and asymmetric π-bonded compounds are significant for the synthesis of small-ring involving Si and Ge and spiro-Si-heterocyclic ring compounds involving Ge.  相似文献   

16.
H2CCF自由基与HNC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查东  李来才  朱元强  田安民 《化学学报》2005,63(19):1782-178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 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H2CCF自由基与HNCO的微观反应机理, 优化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 为了获得更精确的能量信息, 还在QCISD(T)/6-311++G(d,p)基组水平上计算了各物质的能量.振动分析结果和IRC分析结果证实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 计算所得的成键临界点电荷密度的变化也确认了反应过程.对于H2CCF自由基与HNCO反应, 我们找到了六条可行的反应通道, 结果分析表明通道H2CCF+HNCO→IM3→TS5→H2CCFH+NCO控制步骤活化能最低, 是该反应的主要通道, 在此反应过程中有稳定的氢键复合物IM3生成, 还表现出氢原子迁移的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7.
The product channels and mechanisms of the C2HC12+O2 reaction are investigated by step-scan time-resolve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emission spectroscopy and the G3MP2// B3LYP/6-311G(d,p) level of electronic structure calculations. Vibrationally excited products of HCI, CO, and CO2 are observed in the IR emission spectra and the product vibrational state distribution are determined which shows that HCI and CO are vibrationally excited with the nascent average vibrational energy estimated to be 59.8 and 51.8 kJ/mol respectivel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G3MP2//B3LYP/6-311G(d,p) calculations, the reaction mechanism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and the energetically favorable reaction pathways have been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SiH2自由基与HNCO的反应机理, 并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进行了全几何参数优化, 通过频率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IRC)确定了中间体和过渡态. 为了得到更精确的能量值, 又用QCISD(T)/6-311++G**方法计算了在B3LYP/6-311++G**水平优化后的各个驻点的相对能量. 计算结果表明SiH2自由基与HNCO的反应有五条反应通道, 其中顺式反应通道SiH2+HNCO→IM3→ TS4→IM5→TS5→IM6→SiH2NH+CO反应能垒最低, 为主反应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