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30MeV/u 40Ar+159Tb反应中前角区复杂碎片的来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前角测量了30MeV/u 40Ar+159Tb反应中两裂片符合下的轻粒子和复杂碎片,利用线性动量转移和总横向动量方法对三体符合事件进行了碰撞参数分类. 实验结果表明,在中心碰撞中复杂碎片主要来自于平衡类靶核的统计发射,并伴随有非平衡中途成份;而周边碰撞中前角区复杂碎片主要来自于弹核碎裂成份. 在半中心碰撞中则存在类弹、类靶和中途三种成份.  相似文献   

2.
测量了25MeV/u 40Ar+115In,58Ni,27A1反应前中角区出射碎片的角分布和元素Z分布.用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MQMD)模型研究了碎片的角分布和Z分布.理论计算值和实验值整体上符合得很好,但在前角区,MQMD模型低估了碎片的产额,在中角区对于Z接近弹核的碎片,理论计算值比实验值偏高.碎片产物的角分布和Z分布还与统计蒸发模型GEMINI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前角区平衡蒸发成份所占的比例很小,中角区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但仍然是较小的比例.同时发现平衡蒸发成份随着出射碎片核电荷数Z的减小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3.
为了快速检测出地球同步轨道带光学观测图像中的空间碎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噪比的分级检测方法.首先分析实测数据,得出观测图像中不同信噪比碎片运动相似的特性.对于高信噪比碎片,采取帧差法快速检测,并利用多帧图像计算速度信息;对于低信噪比碎片,根据高信噪比碎片检测结果得到的速度信息,采用改进的动态规划检测方法.实际图像检测结果表明:当递归方程的搜索窗口为5pixel×5pixel时,分级检测方法检测性能最好;当累积帧数大于5帧时,检测时间比传统动态规划方法减少了87%以上.分级检测方法具有检测率高、虚警率低、计算量小的优势,适合地球同步轨道带光学观测图像中空间碎片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不同烟碎片制备的造纸法再造烟叶致香成分分析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烟碎片制备的再造烟叶在致香成分方面的差异,将白肋烟碎片、土耳其香料烟碎片、津巴布韦烤烟碎片和云南烤烟碎片这4种原料分别制备成不同再造烟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GC/MS方法对再造烟叶进行致香成分的分离,定量,检测和分析了酮类、醛类、醇类、酯类、酸类这5种不同类型致香成分的差异,结果显示:津巴布韦烤烟碎片和土耳其香料烟碎片制备的再造烟叶5类致香成分总量和酯类物质含量较高;津巴布韦烤烟碎片和白肋烟碎片制备的再造烟叶在酮类物质和醛类物质的含量上较高;白肋烟碎片制备的再造烟叶在酸类物质和醇类物质的含量上较低.  相似文献   

5.
使用两块大面积位置灵敏双栅雪崩计数器,测量了84.0MeV16O轰击238U核的裂变碎片角关联及角分布.用裂变碎片折叠角技术区分了熔合裂变反应中的复合核裂变和转移裂变的两种成份.在总裂变截面中,转移裂变的贡献约为10%.由于转移裂变碎片角分布的各向异性较小,扣除转移裂变贡献后,纯复合核裂变碎片各向异性提高5%左右.裂变碎片异性异常不可能仅仅来源于转移裂变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用1.06μm激光对聚苯乙烯的光解进行了研究;用质谱法对激光离解碎片进行了在线检测,得到了碎片粒子的平均质量、量子要求量以及质荷比为104的粒子百分含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对高分子化合物的激光离解质谱分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含泡沫铝防护结构的超高速撞击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泡沫铝是一种新型航天器防护材料,拥有良好的抵御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的特性。模仿泡沫金属的生产原理,建立了泡沫金属微结构几何模型,结合自编的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程序进行了超高速撞击数值仿真,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提出了两种含泡沫铝的空间碎片防护结构,即填充泡沫铝结构和夹层泡沫铝结构。对这两种结构分别进行了仿真计算,获得了其撞击极限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碎片防护领域涉及的大部分撞击速度区间内,填充泡沫铝结构的防护性能优于夹层泡沫铝结构。  相似文献   

8.
质谱探微     
《物理通报》2005,(6):41-41
质谱分析法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将用于分析的样品分子(或原子)电离成具有不同质量的单电荷或碎片离子,进入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分析器,然后用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即可得到不同质荷比的谱线即质谱.通过质谱分析,可以获得分析样品的分子量、分子式、分子中同位素构成和分子结构等多方面的信息.质谱分析法敏感性很强,可以用它追踪各种数量极少的分子.  相似文献   

9.
利用裂变碎片的折叠角分布,从实验上实现了全熔合裂变和转移跟随裂变两种成份的区分.在此基础上测量了质心系能量72.61至80.11MeV 16O+232Th全熔合裂变截面和碎片角分布.包含靶核静态形变效应的耦合道模型计算与实验激发曲线一致.然而,裂变统计理论无法解释实验上观察到的全熔合裂变碎片角分布.而鞍点模型与断点模型的理论预言有较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广泛应用于表面/界面科学、光谱学、生化检测、成像示踪等领域。金属烯碳纳米囊是一类由烯碳壳层包裹金属核组成的核壳纳米颗粒,由于金属烯碳纳米囊具有高SERS灵敏度,在复杂和极端的生化环境下优异的稳定性和光学性质,因此在生化检测分析和成像示踪等领域备受关注。超薄烯碳壳层固有的化学惰性可以保护金属内核免受光生热电子、活性氧以及酶等外部因素的破坏,从而使金属烯碳纳米囊展现出超稳定的拉曼信号。此外,烯碳壳层的多个拉曼特征峰位(D、G、2D)可作为拉曼信号和内标信号,进一步提高了拉曼定量检测的准确度。值得注意的是2D峰作为拉曼静默区域内的信号峰有利于减少体内生物分子的干扰。本文首先介绍了金属烯碳纳米囊的制备原理和基本性质,概述了基于金属烯碳纳米囊的SERS检测和成像中的应用进展,最后展望了金属烯碳纳米囊在疾病诊疗的前景和潜力。  相似文献   

11.
超高速撞击中影响碎片云形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铝球弹丸正撞击防护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将计算结果同相应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符合得很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撞击速度、防护屏厚度、铝球直径、材料、弹丸形状、间隙量等因素对碎片云的影响规律。并以碎片云的长度和径向尺寸为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撞击速度、防护屏厚度、铝球直径三因素对指标的影响主次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防护屏厚度是碎片云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弹丸直径是碎片云径向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润滑油中铁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测定润滑油中磨损金属的含量,可以准确地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油中所含金属显示机件磨损的严重程度,这对设备的保养、工作性能的评价至关重要。测定润滑油中微量金属以作为磨损成份的监控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近年来润滑油分析应用日渐增多,在国内测定润滑油中的磨损金属一般都是将油样灰化,然后应用各种分析手段进行测定,手续冗长麻烦,而且在灰化时易引起被测元素的损失和沾污。X射线光谱分析法作为物质成份分析的一种手段,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就已建立起来,随着X射线荧光分析法的高度自动化和计算机化,这项技术日益成为科学研究和生产部门普遍采用的一种快速而又准确的分析方法。本文研究用X射线荧光光谱薄试样法直接测定润滑油中铁的含量,样品不被破坏,不需要样品预处理,用样品量少,测量精度高,可消除气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用冷流体模型推导了轴对称条件下,多成份、多界面、小横向束速度、束密度依赖于轴半径的束-等离子体系统中纵向电磁场所满足的一般方程、横向电磁场及其边界条件的一般表达式以及柱形金属波导中均匀束一等离子体系统的色散关系,分析了均匀单电子束、双电子束-等离子体系统中存在的电磁波模式以及单电子束系统的Cerenkov微波辐射的增长率和频移。  相似文献   

14.
用冷流体模型推导了轴对称条件下,多成份、多界面、小横向束速度、束密度依赖于轴半径的束-等离子体系统中纵向电磁场所满足的一般方程、横向电磁场及其边界条件的一般表达式以及柱形金属波导中均匀束一等离子体系统的色散关系,分析了均匀单电子束、双电子束-等离子体系统中存在的电磁波模式以及单电子束系统的Cerenkov微波辐射的增长率和频移。  相似文献   

15.
乳化油滴微爆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微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别用实验与理论方法研究了乳化油滴的微爆规律.利用局部混合分阶段模型,结合微爆条件及判断微爆的指标,预报的微爆与实验相吻合,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微爆的影响,发现柴油机内细小乳化油液的微爆很难达到.  相似文献   

16.
用统计模型分析级联裂变,假设复合核首先分裂为两裂变碎片,其质量分布与实验分布一致,跟踪所有质量上可能的裂变碎片和所有能量上可能的衰变过程,统计裂变碎片再次裂变的几率,证明级联裂变模式基本上与三分裂的实验相符,复合核系统的激发能越高,裂片的质量越大,再裂的几率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述了25MeV/u40Ar+27Al、58Ni、115In反应中在小角区方向测得的出射碎片同位素分布及其产额,给出了出射碎片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比(N/Z)和靶核的关系。并对出射碎片的来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细胞和组织的很多特定功能都由其在不同的生理条件下的生物分子含量决定,极少数分子的改变就有可能影响细胞生物功能并触发疾病生理过程,因此高灵敏的生物分子检测技术在疾病机理研究和疾病早期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金属稳定同位素和放射同位素化学性质相近,借鉴放射同位素标记的成功经验,通过金属稳定同位素标记多组分生物分子,可以用原子质谱高灵敏地检测多组分生物分子。作为灵敏准确的金属元素检测工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出限低、基体效应低、线性范围广、同位素谱线分辨率高,因此适用于金属元素标记生物分子检测。金属稳定同位素标记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蛋白质、核酸、酶活性、生物小分子、甚至单个细胞的检测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并展现了广阔未来应用前景。金属稳定同位素标记生物分析方法有三个特性:高灵敏度-大多数金属的稳定同位素有较高的标记灵敏度,并且可以通过纳米材料标记等方法实现信号放大;多组分同时分析-质谱仪同位素谱线高分辨率提供了多组分分析能力;高准确度-同位素稀释法提供了可溯源到SI国际单位制的高准确度检测结果。为了更好的推动相关研究,简要介绍金属稳定同位素标记生物分析的进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金属稳定同位素检测工具-无机质谱、金属稳定同位素标记高灵敏度分析、金属稳定同位素标记多组分同时分析、金属稳定同位素标记高准确度分析、金属稳定同位素标记单细胞分析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文物分析所用的方法,首要的问题是必须对文物实样不破坏,或者只允许有肉眼不易辨识的损伤。激光显微光谱分析(简称LMES)具有微损(在放大镜下才观察到的微小损耗)、能对多种样品作全分析、分析的检测限可低达0.0001—0.001%、分析费用低廉等优点,在文物分析领域中起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地应用。对古钱币之类金属文物的分析尤为适宜。本文报道LMES法分析古钱币的实验条件与方法,以及对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古钱币的成份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空间碎片自旋与非自旋模型,分析了天基激光作用下碎片速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激光辐照作用下空间碎片的变轨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空间碎片的近地点与远地点高度的变化量在碎片运行轨道不同位置与高能脉冲激光作用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激光在不同辐照角度下与碎片作用时的降轨清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天基激光清除空间碎片存在最佳作用区域,降轨清理的最佳位置在初始真近角f=120°和f=240°位置附近;激光作用碎片的辐照角度对碎片的降轨清理效果有较大影响,激光在不同辐照角度与碎片作用时的降轨清理效果相对碎片轨道椭圆主轴具有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