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初中代数课本的第二章里,当引入正负数的概念之后,随即讲到正负数的四则运算及其性质.因为对于有理数从事科学的叙述是一回事,而从教学(对初中学生)的要求来叙述又是一回事,所以初中代数课本中关于正负数的教材,往往不把“定义”和“定理”区分得十分清楚.但是对于教师来说,分清这些地方,则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Hall-Knight大代数的中文新译本将在最近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这一本供高中学生阅读的初等代数教程在今天我国年过五十的一代科学工作者(特别是数学科学工作者)中间几乎是无人不晓的,许多人从中受到不少难忘的教益。解放前,高中代数课本一般采用Fine大代数,而Hall-Knight大代数便是当时认为最好的、也是流传最广的课外读物。当代著名的数学家陈省身教授在1978年出版了一本他四十多年来发表的比较重要的学术论文选集。陈省身专为选集写了一篇前言,题为“我的科学生活和著作概述”。在这样一篇讲他自己在科学上的成就和个人成长过程的文章中,陈省身先生特别提到Hall-Knight大代数一书。他说:“我高中的数学课本是著名的Hall-Knight的《代数》和《大代数》,以及Wentworth,Smith的《几何与  相似文献   

3.
黄有度  苏化明 《大学数学》2003,19(5):113-114
数学是研究现实事物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分析学、代数学与几何学是数学的三大基础 ,分析与代数侧重于数学中的“数”,而几何则侧重于数学中的“形”.坐标、向量、矩阵等概念的建立 ,将代数和几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代数为几何提供了研究方法 ,而几何也为代数提供了直观的几何背景 .事实上 ,线性代数中所讨论的“线性”概念来源欧氏几何、线性方程组理论和解析几何 ,线性空间的概念是几何空间的一种代数抽象 .变换的理论 ,如正交变换、仿射变换、射影变换等都是从几何中产生的 .线性代数中的很多重要概念 ,如矩阵的等价、相合、…  相似文献   

4.
所谓数形结合思想,简而言之就是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充分利用图形的直观性和代数推理的合理性、严密性研究问题.数与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在研究过程中,数形结合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数形结合是历届高考的重点和热点.数形结合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中“以形助数”是其主要方面,其方法的关键是根据题设条件和探求目标,联想或构造出一个恰当的图形,利用图形探求解题途径.对于填空题可以简捷地直接获得问题的结果,对于解答题要重视数形转换的等价性论述,避免利用图形的直观性代替逻辑推理得到结果.“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可以深刻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函数的图像、方程表示的曲线、集合中的韦恩图或数轴表示等,是“以形示数”,而解析几何中的力程、斜率、距离公式、向量的坐标表示等则是“以数助形”,还有导数更是数形结合的产物,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数形结合”的知识平台.下面举例说明数形结合思想的热点应用.  相似文献   

5.
“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种问题的一门数学学科.”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确实方便.但是注意到几何本身的性质,加强数与形的结合,将更有利于解析几何的教与学.高中(解析几何课本)甲种本第126页第24题为:过圆外一点P(a,b),引圆x~2+y~2=R~2的两条切线,求经过两切点的直线方程. 解法(1):设过P点圆的切线方程:  相似文献   

6.
1929年,von Neumann引入了算子环的概念.现在,人们把它称为von Neumann代数.由于它的重要性与复杂性,这个数学理论已发展成为近代数学的一个热闹的分支. 三十年代,von Neumann与Murray合作,对于von Neumann代数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们指出,在von Neumann代数中,关键是因子,即中心是平凡的von Neumann代数.事实上.他们提出的“约化理论”,指出任何的von Neumann代数可以表达为因子的连续直接和(“积分”).  相似文献   

7.
这里说的代数曲线是说它的方程可以变作F(x,y)=0的形式,其中F(x,y)是x与y的多项式。 一般解析几何课本对于曲线的讨论,既然把渐近线列为一项,而许多书只论述纵渐近线与横渐近线。但是斜渐近线对于曲线作图的帮助也很大,现在把这问题简略地说一下。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的数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省身 《数学进展》1992,21(4):385-389
今天我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同大家讲话。我先讲两个故事。 我们都知道欧几里得(Eiclid)的《几何原本》,这是一本数学方面的论著,完成于2000多年以前。它对于人类是一个很伟大的贡献。书中包括了分析和代数,不限于几何,目的是  相似文献   

9.
决疑数学十卷是我国以中文出版的第一本概率論著作。它是清光緒六年(1880)由华蘅芳所翻譯的。这部譯本的原书还待查考,目前只知道是在英国棣么甘(De Morgan)著作(1834)之后。决疑数学一书記載了十九世紀前五十年代欧洲这方面的概率論名著。决疑数学卷首介紹厂概率論发展的历史。在讲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时說:“一千八百十二年拉不拉斯作一书名决疑数学之理,为論数理中最寄之书。”按这卽指Laplace的名著Theórie analytique des Probabilites又说:“一千八百三十七年布韦森作一书名曰定案决疑論。”又:“布韦森已在一千八百二十七年至三十二年定日期书之附卷內有一則論測数中差之理。”当卽指Poisson的Recherches sur la Prob.和Connaissance des Terms两书。决疑数学中論最小二乘法(当时譯作极小平方法)时也引及勒占德(Legendre)和高斯(Gauss)的著作。这书第九卷第132、133款論常态曲线,当时的表达式是  相似文献   

10.
付长煌 《数学通报》2002,(3):15-16,22
1 教材分析1 1 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解析几何”是在坐标系的基础上 ,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数学学科 ,“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1 )根据已知条件求平面曲线的方程 ,(2 )通过方程 ,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并作出曲线的图形 .本章研究的直线是最简单的图形 ,“直线”这一章教材是研究各种运动方向和位置关系的基本工具 ,也是学习圆锥曲线和其他曲线的基础 ,是解析几何的入门课 .这一节是本章的第 6节 ,是在 4,5节学习了直线方程的 4种特殊情形的基础上归纳出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本节课是前两节内容的总结、继续和发…  相似文献   

11.
数学通报1956年9月号上刊登了王永建和吴楠选先生的“对‘从算术到代数’的几点意见”二文指出了上海文通书局出版的张元鼎先生所著“从算术到代数”一书中的一些错误,我还有如下几点补充意见,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对“包含”一词使用的看法全日制十年制高中《数学》第一册P10在介绍全集定义后补述了这样一句话:“也就是说,全集包含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同样的话也见中师《代数与初等函数》第一册P18。愚见以为此处用“包含”一词似有不妥。我们如将上句话省去定语变为“全集包含元素”。而书中介绍元素与集合关系时规定为“属于”与“不属于”,集与集的关系才是“包含”与“不包含”。倘若此处用“包含”一词,则使学生误为集与元素的关系也为“包含”或“不包含”  相似文献   

13.
初级中学数学课本《代数》第二册(以下简称新教材)第七章“因式分解”,是在原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二册(以下简称原教材)第七章“因式分解”的基础上改编的。下面对修改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因式分解这一内容,是初中代数教学的重点和难  相似文献   

14.
代数的原始譯名叫阿尔热巴拉,是algebra这字的音譯。我国在十七世紀末或十八世紀初有一本不題作者的阿尔热巴拉新法二卷,这书的第一卷第一节中曾說:“假如将一线作大小两分,各分用一記号,如以大分为甲,以小分为乙,則甲乙之两記号即可以代凡有两字之数。”这是代数两字最早的出現。道光二十五年(1845)俄国政府贈送給我国的图书中有阿喀勒布拉数书一本,这阿喀勒布拉卽的譯音,而也未譯出代数之名。1847年英国伟烈亚力(1815—1887)来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十年来,代数学的发展极其迅速,当前我们所使用的一些代数学的教材,已经不太能满足数学及自然科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国外先后出版了一系列反映代数学新面貌的优秀教材.为了促进我国数学科学的发展,我们急需跟上这个形势,对现行大学代数学教材作必要的改革,使之现代化. 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由蓝以中先生编写的《高等代数教程》一书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对高等代数教材进行改革的一种尝试.编者根据他在北京大学数学系多次讲授高等代数课程的经验及代数学发展的需要,写了一本有一定特色的高等代数教材.《高等代数教程》与蓝以中编的《线性代数引论》  相似文献   

16.
平面向量     
张哲  卢盈 《数学通讯》2015,(Z1):93-95,105
1.本单元知识点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向量是沟通代数、几何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向量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融数与形于一体,能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许多主干知识综合,形成知识交汇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理解平面向量的意义与实际背景,掌握平面向量的三种运算——加减运算、数乘运算、数量积运算及其运算法则,掌握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相似文献   

17.
王凯 《数学之友》2023,(14):75-78
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学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思想.鉴于数学学科兼具“数”“形”双重特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将代数思想和几何思想有机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图形的辅助价值,精准审题、理清数量关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等,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本论文以此切入,结合一定的例题分析,对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地探究,具备极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谈谈“近世代数”这门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承担了姜伯驹院士主持的教育部高教司“面向 2 1世纪数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的一个子项目 ,编写了“近世代数基础”教材 ,作为“面向 2 1世纪课程教材”之一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 1 999年 1 1月出版 .下面就近世代数这门课程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B. L . Van der Waerden的《近世代数》以及后来再版的《代数》是第一本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本近世代数的教科书 ,写于抽象代数诞生的 2 0世纪 3 0年代 .它写得严谨 ,自成系统 ,强调公理体系的完美 ,没有太注意代数与其它分支的联系 .也许把它说成是代数中的几何原本型的教科书 ,是并不算过…  相似文献   

19.
利亚平主編“高中数学教学法”一书的出版是正处在根据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对中学提出进一步改进数学教学的要求而进行着紧张有效的工作的时候。在这种条件下,我們认为要評論一本数学教学法书籍,必須从下述要求出发: 1.作者应該根据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数学科学的对象和方法的学說以及苏維埃先进教学方法的成就,深入揭露中学代数、几何、三角的內容和基本思想。 2.区别于教科书和教学法文集的是,在教学法书籍中应該着重闡明教材重点、难点的讲授方法的理論根据。 3.教学法书籍应該总結創造性工作的数学教师的那些最好的实际經驗,他們运用这些先进教学方法的結果保証了学生学到深刻而巩固的知識。  相似文献   

20.
“抽象代数”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沛 《大学数学》2006,22(3):9-13
从“抽象代数”课程的角度,围绕“建立代数体系、研究代数体系、区分代数体系、应用代数体系”四个方面,讨论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