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 言李华钟  《物理》主编阎守胜教授嘱在《物理》开一不定期栏目 ,刊登国内物理学者的诗作 .我在 2 0世纪七八十年代二十余年中曾与粒子理论学界 ,颇有旧体诗交流 ,时有唱酬 .曾经在 1979,1982 ,1984年三次编印成册 ,题为“粒子诗抄” .当时只是油印本 ,只供粒子理论界学人交流 ,这小册子共收集有旧体诗一百余首 ,内容一部分是 70年代、80年代粒子理论历次会议上抒怀议事 ,交流戏谑之作 ,包括了 1975年在广州召开文革后第一次北京广州两地粒子理论工作者的讨论会 ;1977年在黄山召开的全国粒子理论讨论会 ;1978年在庐山召开的全国粒子理…  相似文献   

2.
《物理》创刊 2 0周年纪念时 ,我写了一篇“写在《物理》创刊 2 0周年” ,回忆了第二届主编任期内《物理》的二三件事 .转眼间《物理》和我们都大了 10岁 .这 10年可不寻常 ,祖国实现了小康 ,欣欣向荣 ;《物理》也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一等奖 .这 10年又让人类跨进了一个新的世纪 .在这喜庆《物理》创刊 30周年之际 ,我很想表示一下我由衷的祝贺 .却由于工作上学科分支不同 ,近年来和《物理》联系较少 ,除了热烈的祝愿之外 ,似乎写不出什么像样的内容 .勉强提一两点不成熟的想法吧 .2 0世纪是物理学凸显的世纪 ,《物理》2 0 0 1年第 30卷…  相似文献   

3.
 今天,《现代物理知识》与您见面了.我们向您--我们的首批读者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并请允许我向您介绍一下《现代物理知识》,《现代物理知识》是一份科学普及杂志.大家都知道,物理现象存在于生命每一角落,发生在宇宙每一地方,我们周围发生的一切无不与物理有关.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科学,它研究物质运动的最一般规律和物质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4.
  《现代物理知识》杂志的编辑们计划在2010年刊载关于“学物理能做什么”的系列文章,指定我也写一篇凑热闹。这让我想起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的某期节目中,主持人也问过我类似的问题,不过问题的表述是:“学物理的人,如果日后不做专门的物理研究,能干什么?”我记得当时我的回答是:“这个问题应该换个问法:‘一个人,如果他学会了物理,还有什么他不能干的?’” 在试图回答“学物理能做什么”之前,我想回答一下“物理学是什么”也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1 引言面临 2 1世纪 ,为培养我国高素质物理科学人材 ,争取在下世纪初尽早产生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1] ,物理教学的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问题 ,这个问题正引起我国所有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讨论 .本人从 196 0年起走上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岗位以来 ,除少数几年教育不正常时期 ,几乎每学期都忙于教学和科研 .因为教师的责任感 ,在国家号召下也在思索自己在教学岗位上怎样培养高素质人材 .最近看了 2 0 0 0年第 1期《物理》杂志刊登的俞允强教授“《电动力学简明教程》前言”(下文简称《前言》一文[2 ] 以及“主编的话”与“物理教育”栏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往事回忆     
 1976年秋,文化大革命结束,理科大批判组撤销.1975至1985年我被选为上海市物理学会理事长;其后被选为其名誉理事长.由于逐渐对外开放,我受命多次接待科学界上层外宾(包括杨振宁、李政道),并在市内主持其学术报告.在担任上海市物理学会理事长期间,我积极支持组织“近代物理讨论班”,主持一系列关于粒子理论的讲座,后来不少活跃在粒子物理领域的研究人员就是听了这些讲座产生兴趣的.1978年我应《自然杂志》要求撰写了《蓬勃发展的现代物理学》长篇文章,在其5月创刊号发表.1978年底我还应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要求,撰写了《高能粒子物理学漫谈》一书,1979年11月出版.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8月18日下午,《物理实验》杂志社借助腾讯会议平台隆重举办了“《物理实验》创刊40周年庆系列活动:物理实验教学学术研讨会”.杂志主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刘益春校长,杂志主编、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大学吴思诚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汕头大学副校长陈敏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王青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研分会副秘书长、高等教育出版社高建先生先后致辞;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党委书记李金环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华中科技大学熊永红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增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萍教授和复旦大学乐永康教授先后受邀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在致辞中,刘益春校长对全国物理学界多年来对《物理实验》杂志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对《物理实验》杂志历届编委,尤其对多年来担任杂志主编的北京大学吴思诚先生表达崇高的敬意!刘益春校长表示,东北师范大学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物理实验》杂志的办刊工作,祝愿《物理实验》杂志为我国物理实验教学事业的发展再创佳绩.吴思诚先生回顾了《物理实验》杂志如何克服创刊时期的各种困难,迎难  相似文献   

8.
巨檗 《物理》2002,31(10):690-690
国际权威粒子物理手册《粒子物理评论》(ReviewofParticlePhysics) 2 0 0 2年版已于 7月问世 .这本由国际粒子数据组 (ParticleDataGroup)主持编纂的专著 ,其内容以收录国际各家实验组正式发表并获得承认的有关粒子性质及新粒子寻找的实验数据为主 ,每两年修订一次 ,以求及时、全面地反映粒子物理学的当前研究成果 .最新版的《粒子物理评论》继 2 0 0 0年版之后大量收录了北京谱仪合作组发表的粲偶素数据 ,包括 ηc,J ψ ,ψ(2S) ,χc0 ,χc1 和 χc2 在内的 6个粲偶素 ,涉及质量、总宽度、…  相似文献   

9.
一堂物理课     
 我是一位中学教师,我深爱《现代物理知识》,在讲授《卢瑟福核式结构》一课时,我向同学们言简意赅地介绍了那上面的一篇文章:《原子核壳模型发现前后》.当我讲述卢瑟福提出有效模型是怎样成功地解释盖革与马斯顿的实验结果时,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纷纷想一展身手,体验一次科学发明的过程.然而,物理上的每一个发现,都是科学家凭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事实而获得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得出了如下结论:“如果是枣糕式模型,α粒子穿过原子内部时,它受到原子内两侧的斥力相互抵消,使α粒子偏转不会很大”.  相似文献   

10.
吴自勤  冯禄生 《物理》2002,31(6):340-341
20 0 1年期间 ,根据新闻出版署关于“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 ,《物理》参加了由科技部负责组织的科技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的评选活动 ,经过部门推荐和有关专家的严格评审 ,全国 5 0 0 0余种科技期刊中有 716种期刊入选 .《物理》进入“期刊方阵” ,并被评为“双效”(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期刊 .从 2 0 0 2年第 1期开始 ,《物理》的封面印上了“双效”期刊标志 .《物理》被评为“双效”期刊是《物理》编委会和编辑部长期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的结果 ,根据这一办刊方针 ,《物理》的栏目设置和选题内容既注意促进物理学科…  相似文献   

11.
王进萍 《物理》2012,41(7):482-483
2012年6月29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举办了《物理》创刊四十周年庆祝会.到会的嘉宾有近百人.主编杨国桢院士首先致欢迎词,并简要介绍了与会嘉宾刚刚拿到手的新书《岁月留痕——《物理》四十年集萃》.书中共收录了从1972年到2012年的四十年里,在《物理》各个栏目发表的有代表性的四十篇文章.他说,编集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以纪念的形式对《物理》杂志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并作为祝贺《物理》创刊40周年的礼物,呈献给广大读者,同时也希望以后《物理》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比这本书上写的更好,后人超过前人.  相似文献   

12.
中南大学周继承、何红波、李义兵三位作者于 2 0 0 1年在《化学物理学报》第 14卷第 2 81~ 2 84页上发表了题为“银团簇结构与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的文章 .《化学物理学报》编辑部于 2 0 0 3年 6月收到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郝柏林院士的来信 ,指出该文有剽窃之嫌 .编辑部随即请有关专家审阅 .经核实 ,该文的结果与讨论包括所绘曲线图和PhysicaE ,1999,5 :1~6论文的相应部分一模一样 ,认定该文确有抄袭剽窃行为 .随后 ,编辑部与作者取得联系 ,请作者做出回应 .作者在回信中承认“一些部分几乎是PhysicaE一文的译文” ,表示“是极其错误的” .为了弘扬正气 ,揭露和批判学术上的不正之风 ,编辑部决定将此事件在本刊予以通报 .现将郝柏林院士的来信和作者回信分别刊登于后 .编辑部感谢郝柏林院士对本刊的关爱和对学术道德的维护 !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物理知识》2010,(1):65-65
原《现代物理知识》杂志编辑部主任、副主编江向东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江向东先生长期从事粒子物理理论的研究工作,先后在《物理通讯》、《物理评论》、《物理学杂志》等同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  相似文献   

14.
《物理》2012,41(6):355-356
<正>本月是《物理》杂志创刊40周年的日子.值此喜庆时刻,编辑部特向广大作者、读者和历届编委会成员致以诚挚的谢意.我们感谢40年来为《物理》撰稿的各位作者,他们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大量高水准、富有教益的文章,使得《物理》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杂  相似文献   

15.
第三次世界物理学会大会决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丽亚  钱俊 《物理》2001,30(8):519-520
本文是 2 0 0 0年 12月 15— 16日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第三届世界物理学大会的文件 .大会的主题是加强物理学对社会的影响力 .三个专题分别是“公众对物理学的理解”、“提高学校里的物理教育”和“加强物理学会的工作” .中国物理学会派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 .本文件是大会发言和讨论后形成的共识 .中国物理学会建议将此文件在《物理》发表 ,希望更多的人关心中国的物理教育和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  相似文献   

16.
超光速粒子存在的可能性及其性质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对超光速粒子的讨论,已有不少工作[1-4].《亚光速和超光速映射理论》以下简称《映射》)一文试图根据对立统一规律,建立亚光速和超光速粒子的统一理论,是应该肯定的.但所提出的“共存原理”没有根据. 按共存观点,超光速粒子与亚光速粒子有完全一一对应的共存关系,凡在加速器中的粒子碰撞时产生一个亚光速粒子就必须“同时产生”一个超光速粒子,这是与大量粒子物理实验的观测不符合的.即使根据《映射》一文的观点,也得不到这样的结果.从文中的(3.8)、(5.5)和(5.6)式可以推得而且沿用该文的…  相似文献   

17.
《物理实验》杂志84.1期上登载了“并联半值法”测电流表内阻的误差分析(以下简称《文章》),《文章》分析了实验原理及误差来源。笔者认为,分析较为繁锁,特别是很难为中学生接受。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当对某一问题给出理论推导时,他们所喜欢的则是严密的等式运算,若在推导过程中采用过多的近似运算或采用过多的不等式,他们很难接受。既使推出了最后结果,他们也是将信将疑。本文试图从基本知  相似文献   

18.
路甬祥 《物理》2001,30(5):258
10 0年前的今天 ,普朗克在柏林德国物理学会宣读了他的划时代论文“论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 ,这一天便标志着量子论的诞生 ,它同 190 5年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已共同成为 2 0世纪人类科技文明的基石 ,也从哲学上根本改变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概念 .正如江泽民主席 2 0 0 0年 5月在接受美国《科学》杂志独家专访时强调指出的 :“可以说 ,如果没有量子理论 ,就不会有微电子技术 .如果没有相对论 ,就没有原子弹 ,也不会有核电站 .”出席这次纪念会并要做精彩学术报告的就包括有应用量子论研制我国原子弹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物理编辑部并转阎守胜主编 :《物理》今年第 7期刊登“《物理》创刊 30年 (1972— 2 0 0 2 )大事记”一文 ,介绍了很多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但有显著不足之处 ,就是文革一段 (1972— 1976 )的叙述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物理》创刊于文革时期 ,在宣传、普及物理学知识方面有很大成绩 ,但也不可避免留下时代的印迹 .当时开辟了“把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沿着毛主席的革命道路前进”、“工农兵学员科学研究总结报告选登”等栏目 ,也刊登过一些“批判”相对论的文章 .当然 ,这些栏目下的文章 ,现在看来并不都是负面的 .…  相似文献   

20.
赵相争 《物理通报》2017,36(7):112-113
一道高中《 物理·选修3 1》第三章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问题, 运用到了圆形磁场的结论, 即从 一点进入圆形磁场的所有粒子如果轨迹半径都等于磁场的半径, 则这些粒子经磁场偏转后都平行穿出, 且都垂直 于过入射点的直径, 而这些粒子又分为两部分, 偏转一侧9 0 °范围内的粒子仅需一“ 梭形”区域即可穿出, 而另一侧 9 0 °范围内的粒子, 则需要整个圆形磁场“ 剪去” 那个“ 梭形” 区域剩余部分的磁场. 可能出题人都仅注意到了这一结 论, 忽视了此过程具有可逆性, 故给出的答案有些值得讨论的地方, 其实利用可逆性, 只需3个“ 梭形”磁场便可解 决, 也完全符合题目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