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差电效应是热力学不可逆过程的一个典型例子.本文讨论的重点是:采用与现行教材不同的方法(方向导数与梯度的关系),处理其动力系数与温差电动系数的关系,从而避免了绝对温差电动系数“ i”的出现,使动力方程和开尔文第一、二关系式可以直接用由实验得来的相对温差电动系数“ AB”,使有关问题得到简化.为了讨论的需要,把必要的过程写出来,以保证问题的系统性. 一、三个实验定律 1.塞贝克效应: 如图1所示,A、B是两种不同的金属导体构成的闭合回路,并使两个接头处与两个恒温热源相接触,T1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低温温度计的校验误差时,需要估计温度不均匀性的影响.本文提出一个估计这种影响的方法.若使用同一型号的两支电阻温度计进行测试,则径向温度理想均匀的必要条件是两温度计的电阻比不因温度起伏而变化,充分条件是两温度计所处部位之间无同步温差.分析测试数据对这两个条件的偏离,就可以估计出温度不均匀性的影响.文中给出方法应用实例,并对实验条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回路热管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效、远距离传热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卒间。本文针对电厂电除尘器内部大功率IGBT模块散热不畅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回路热管,直接把高频电源柜内IGBT模块的热量远距离传递到高频电源柜外部并通过冷空气带走,不但降低了模块温度,而且大大降低了工人维护散热器的工作量。该回路热管已在华能德州电厂某机组上成功试运行,传热能力达到3 kW,对应的总传热温差仅为26.4℃,IGBT模块温度比原有方案降低了15℃。本文介绍了该回路热管的设计、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谢堃  余克志  王丰兴 《低温与超导》2011,39(4):70-74,82
文中提出了一种采用氨做制冷剂、可用于获得低至-60℃低温的新型制冷系统,为我国低温冷库的建设提供了一条新型环保技术路线.该制冷系统具有两个蒸发温度回路,高温回路的蒸发温度在-35℃~-28℃之间可调,低温回路的蒸发温度在-50℃~-65℃之间可调.两个回路在低压循环桶处汇合.在对该系统进行热力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温度敏感型磁流体自动冷却回路实验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加热功率、冷却温度、加热位置及磁场分布对其冷却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敏感型磁流体在外加磁场及温差时可以持续稳定地流动,无须机械泵的驱动而实现热量的传输.流动速度及冷却性能受磁场与温度场协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介绍一种新的 差分比热测量方法即差分绝热连续加热量热法。此方法的特点是在绝热的条件下连续升温,升温速率由计算机通过样品架和参考样品架上的主加热器来控制(可事先设定),样品和参考样品间的温差信号经放大后由702控温器控制样品架和参考样品架上的副加热器,使其温差在测量过程中总是保持为零。差分比热值是通过同时测量样品升温速率和副加热功率来获得的,绝热条件是计算机控制内外两层辐射屏跟踪样品温度来获得。  相似文献   

7.
变热导率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热导率是材料的重要热物理性质,因此,其测量就成为传热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测量方法也在不断发展[1-4]。很多物质的热导率与温度有关。Ecker[5]分析了温度对物质热导率的影响,指出一些物质的热导率与温度呈线性关系,而另外一些物质则随温度的变化呈现复杂的关系。杨世铭[6]则以图的形式表示了类似的关系。使用稳态法测量物质的热导率时,得到的是在所测温度范围内的平均热导率[7]。对于热导率小的物质(如污垢层和保温材料),可能两侧的温差很大,因此,所得的热导率是在很大的温度范围的平均值。而平均热导率常常并不能满…  相似文献   

8.
非共沸混合工质自复叠热泵循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单级压缩式热泵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之差一般为40~50℃,非共沸混合工质自复叠循环具有工作温差大的优点,将其应用于热泵循环,则可产生较大的供热温差。该文通过搭建一个空气源自复叠热泵实验台,利用NIST公司的制冷剂物性数据库Refprop7,绘制出了混合工质的温度-浓度图。经过实验,分析了自复叠热泵循环工作温差的影响因素,得出了自复叠热泵气液分离器简单分离对增大工作温差的作用有限,增加工质的相对挥发度也不能显著改善热泵的运行性能等结论。并进一步得出了增设分凝设施可显著增大工作温差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二维两相非等温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模型,综合考虑了DMFC中的电化学反应、热传递、组分传递和甲醇串流。计算了电池内的温度分布、不同电流密度下的膜电极内部最大温差和膜电极平均温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环境和甲醇进口浓度对电池性能、膜电极内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电极内阴极的温度高于阳极;甲醇进口浓度的上升导致膜电极内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差上升;环境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气冷服的近体调温性能,构建了体表-服装几何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平均皮肤温度、内外温差关于进气速度、进气温度及人体散热率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体表上半部分温度高于下半部分温度;平均皮肤温度与进气速度成幂函数关系,温差与进气速度成对数函数关系;平均皮肤温度及温差关于进气温度成线性关系,进气温度每降低1℃,则平均皮肤温度降低0.39℃,而温差上升0.41℃;平均皮肤温度关于人体散热率成线性变化,散热率每增大5W/m~2,平均皮肤温度升高0.6℃。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环路热管运行温度波动和传输距离有限的问题,设计一套泵辅助毛细相变回路。实验测试表明,在设计传输距离为2 m,测试热负荷10~140 W,对应热流密度1~13.8 W/cm~2时,系统运行平稳,未出现温度波动。根据蒸发器出口蒸气是否过热,将系统运行特性曲线划分为两个区间,在蒸气过热段,加热面温升较快。蒸发器受热面等温性较好,在实验热负荷范围,加热面测点间最大温差小于1.5℃。随热负荷的增大,蒸发器热阻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面部神经功能障碍导致面瘫患者患侧面部肌肉运动功能失控,给患者的外貌、生理和情感带来巨大的打击。一种客观量化的面瘫病情严重度评估方法对于面瘫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热像图和形式概念分析的面瘫严重度评估新方法,共收录了单侧患病的面瘫患者65例。应用红外热成像法,在1月内每隔5天采集一次面瘫患者的面部温度分布图像,将面部红外热像进行预处理,划分为左右对称的六个区域,提取并分析面部左右两侧对称区域的温差,利用形式概念分析挖掘温差与面瘫严重度的关系。结果显示:面瘫患者面部温度分布呈现双侧不对称性,面部区域的双侧温差大于0.2 ℃,而正常人体面部区域的两侧温差均小于0.2 ℃。面部区域的双测温差与面瘫严重度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508。此外,如其中一个区域的左右两侧温差大于0.2 ℃,并且全部小于0.5 ℃,则可以判定面瘫为轻中度;面部任一区域的左右两侧温差大于0.5 ℃,则可以判定面瘫为重度。这种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红外热像计算机分析方法可用于评估面瘫导致的面部热失调,有助于面瘫的临床诊断与治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了Bi_2Te_3和CoSb_3两种温差电材料设计了一种梯级分段温差电单偶,并对其建立了数学模型,导出温差电单偶的功率和效率计算公式,分析冷热端陶瓷片表面温度、温差电单偶长度以及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对分段温差电单偶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热面温度、降低冷面温度和提高热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均可以提高分段温差电单偶的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转换效率。缩短温差电单偶的长度可以增大最大输出功率,但会导致最大转换效率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第十三章电磁感应练习一电磁感应条件楞次定律一、判断题1.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变为零时,也会产上感应电流。()2.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越大,则产生的感应电流也就越大。()3.闭合回路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时,必定会产生感应电流。()4.在匀强磁场中,闭合回路...  相似文献   

15.
所采用的变温光谱差减方法是将待测试样分成两份 ,一份作为参比试样 ,恒定在某一温度 (参比温度 )下 ,另一份作为待测样品 ,选定另一待观测温度 ,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 ,用岛津UV 2 4 0型紫外 可见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扫描 ,获得紫外吸收温差光谱 (UVSDT)。选择不同的温度差 ,测得温差光谱随温差的变化。观测了C60 分子在乙醇、环己烷、正己烷、异丙醇等几种有机溶剂中吸光度随温度的变化。观测结果发现C60 溶液的吸光度变化存在显著的负温度效应。C60 的UV吸收光谱峰随试样温度升高而降低 ,UV吸收温差光谱 (U VSDT)为负峰 ,UVSDT峰强随温差增大而负向增大。说明C60 的结构对温度有较强的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与π π 电子跃迁类型密切相关。实时现场测量C60 溶液的吸光度随温度变化规律 ,对分离、纯化、分析富勒烯 ,认识C60 特性、研究以溶剂为媒介的化学反应机理 ,以及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和重现性等 ,均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替續器     
替续器(也叫做继电器)一股是指在一部分电路中的电流改变时利用它來控制另一部分电路的通或断的設备。例如第一图是一种电磁替续器的基本构造的示意图。綫圈沒有电流时,接点a接通,接点b断开。当綫卷中电流有足够强度使衡鉄被吸下时,接点b接通,接点a断开。这样,接点b所控制的电路就接通了。反过来如果用接点a,就可以使一个电路断开。  相似文献   

17.
王飞  彭岚  张全壮  刘佳 《物理学报》2015,64(14):140202-140202
双向温差驱动下的Marangoni-热毛细对流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 已有的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单向温差作用下的流动. 因此,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水平温差对双向温差驱动下的环形浅液池内Marangoni-热毛细对流的影响. 在一个给定的顶部换热条件下, 确定了不同水平温差作用下流动由轴对称稳态流动向三维非稳态流动转变的临界底部热流密度. 结果表明, 水平温差使得Marangoni-热毛细对流不稳定; 随着水平温差的持续增强, 稳态流动转变为一种规律的振荡流动, 最终变得混乱; 发现两种新的状态演化过程; 确定了水平温差和垂直温差在共同驱动流体运动时各自发挥的作用; 随着水平温差的增强, 最初出现在中间区域的最高表面温度不断向热壁移动, 在此过程中, 内壁附近的流动增强, 而外壁附近的流动减弱.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温差发电技术中发电片热端与尾气间传热温差大造成的输出功率和热电转化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通过改变尾气与温差发电片热端之间的传热结构,且在结构中充以气液相变工质的方法强化传热,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了加装相变结构前后温差发电器性能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尾气温度、流量及相变换热温差发电器的结构参数对其输出功率及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特定尺寸的相变结构可大幅提高发电器的输出功率及转化效率,但其优化效果受工质蒸发温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差分比热测量方法即差分绝热连续加热量热法.此方法的特点是在绝热的条件下连续升温,升温速率由计算机通过样品架和参考样品架上的主加热器来控制(可事先设定),样品和参考样品间的温差信号经放大后由702控温器控制样品架和参考样品架上的副加热器,使其温差在测量过程中总是保持为零.差分比热值是通过同时测量样品升温速率和副加热功率来获得的.绝热条件是计算机控制内外两层辐射屏跟踪样品温度来获得.用该方法可测量小作品的差分比热,经测试表明500mg的样品在4.2—330K的温区误差不大于1%.测量过程易于实现完全自动化.  相似文献   

20.
本根据在给定工质相变温度与热源温度最小温差点(献称Pinch-point)温差数值的前提下,通过选择工质组成,使单位传热量所引起的不可逆熵增最小,提出了一个基于最小传热熵增为目标的混合工质最佳组成的确定方法,并分析计算比较了二元混合工质和多元混合工质在减少传热熵增的不同效果,结果表明,多元混合工质比二元混合工质在减少不可逆熵增方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