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白杰  李永冲 《广州化学》2017,42(5):69-73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保障,关系到学生和老师的切身利益。本文从化学实验室安全建设和管理方面阐述了当前实验室在安全方面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在实验室安全建设的硬件、软件和制度建设与管理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一些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2.
郭生梅  蔡琥 《化学教育》2020,41(14):110-113
结合我国大学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现状,介绍了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经验,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准入、安全意识养成、安全巡查、试剂存放、危险品操作、废弃物处理以及实验室布局等方面。为国内高校的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元共治方法论,以我国高校实验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在传统模式基础上从高校实验室安全组织架构体系、责任层级体系、安全制度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安全培训与宣传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应急处理流程体系、第三方介入服务体系8个方面,构建了新型8LS多元共治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其模型图,旨在完善其理论体系研究,以期对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对“工业制硝酸”的实验室模拟进行实验创新设计,利用定制的长柄U形玻璃管、气球以及MCH陶瓷加热棒等器材设计了实验室生产硝酸的一体化实验装置。该装置反应高效、安全环保,优化了实验教学体系,有利于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兰景凤  马宏 《大学化学》2019,34(1):64-71
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高校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形成有效的闭环,减少化学教学及研究活动对环境的危害,通过对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动态监控,初步掌握各实验室教学及科研工作产生的危险废弃物的情况,从而给出安全环保的合理化建议,促进高校实验室亟待解决的环境保护和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6.
蒋卫华  曹剑瑜  朱晔 《化学教育》2015,36(20):25-29
论述了高校化学实验室实施安全教育必要性和意义,介绍了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课时分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等,指出了化学实验室实施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践表明, 化学实验室通过实施安全教育,能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事故的安全防范能力,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  相似文献   

7.
《分析化学》2014,(1):87
本书针对高校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着重从化学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和安全意识建立角度,从实验室安全的一般知识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易燃、易爆、有毒或有污染的物质及相关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给出废弃物的处理原则与方法;推荐紧急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并探讨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与信息安全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种类繁多,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刻不容缓。利用三维可视化、网络通信、多媒体、人机交互等技术,构建了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该系统把化学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涉及到的“典型事故案例”“隐患排查”“事故急救与逃生”等内容制作成可交互的虚拟仿真实验,为学生提供了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学习如何解决火灾、药品灼伤、气瓶泄漏、触电等安全事故。这种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演练实操的不安全和高成本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安全教育的目的,推进了三全育人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高校对实验室安全问题日益重视,但多数高校并未为本科生设置专门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从"以人为本"角度讨论了为本科生开设专业的实验室安全课程的必要性;针对本科新生的认知特点和当前高等教育出现的教学新方式方法,对本科生化学实验室安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结合当下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工作管理中的难题,以仿真体验为特色,建设了集安全虚拟仿真学习、安全考试考核、安全准入认证、安全管理功能的实验室安全准入平台。探索了实验室安全准入平台的学习流程和运行管理机制。结果表明,实验室安全准入平台的实施增强了安全教育的趣味性,提升了安全培训效果,可以建立多元化标准化的安全教育体系,实现共享性、动态化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1.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不确定度、M_(cp)值计算或重复性试验判断仪器设备配备的合理性,开展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验和检验,建立标志和技术档案等管理,使仪器设备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2.
微流控芯片细胞实验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建华  刘婷姣  林炳承 《色谱》2009,27(5):655-661
以作者所在课题组近年开展的研究工作为基础,阐述了微流控芯片细胞实验室的平台特征,并从细胞个体、群体和多细胞生命体研究等三个方面概述微流控芯片细胞实验室的应用对象特征,显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周炎 《化学教育》2018,39(18):41-45
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存在较多问题,集中表现在数据处理不当、论文逻辑不清、书写格式混乱、写作不规范等方面,而这些方面的改进都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以“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实验报告书写改革为例,通过对实验报告进行分层次的3种不同模式的改革方式,使学生加深了对于实验课程的认识,提高了科技论文写作的水平。此项改革的进一步推广有助于学生在大学4年的学习中逐步提升科技写作能力,从而能够书写出清晰、规范、科学、严谨的优秀毕业论文,同时也为他们未来的深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写作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在化学实验室自动化管理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亦军 《化学通报》2001,64(8):520-523
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在化学实验室自动化管理方面的应用动态,包括国内外在实验室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LIMS)、实验室化学药品与材料管理系统(MIS)和实验室设备维护与校正管理系统(IMCS)的最新进展,以及上述计算机系统在实验室自动化管理方面的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提出了开设地方医学院校化学开放实验室,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创新能力为主线、自主学习、多元化评价体系”为核心的开放实验室教学观念。探讨了医学类院校采取开放实验室的意义,并利用开放实验室的教学经验对实验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以期提高高校的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The separation experiment project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had been used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ince the spring of 2015.A patented spiral wound diffusion dialysis membrane module was used to design a set of teaching instrument.Parts of an onging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research contents were applied in teaching.The chemic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teaching contents were continuously enriched by following the forefro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些基层质监部门检验室有机废液的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鼓励实验室利用现有条件自行处理部分废液。介绍了几种绿色化学方法在有机废液特别是非食用物质标准物质废液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Recent research on microfluidic paper‐based analytical devices (μPADs) has shown that paper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the fabrication of low‐cost diagnostic devices for healthcare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pplications. Herei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 was introduced for the first time into μPADs that were based on screen‐printed paper‐electrodes. To further perform high‐specificity, high‐performance, and high‐sensitivity ECL on μPADs for point‐of‐care testing (POCT), ECL immunoassay capabilities were introduced into a wax‐patterned 3D paper‐based ECL device,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SEM, contact‐angle measurement,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With the aid of a home‐made device‐holder, the ECL reaction was triggered at room temperature. By using a typical tris(bipyridine)ruthenium–tri‐n‐propylamine ECL system, this paper‐based ECL 3D immunodevice was applied to the diagnosis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s in real clinical serum samples. This contribution further expands the number of sensitive and specific detection modes of μPA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