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于锋  赵英国  王勇  周晓国  刘世林 《化学学报》2007,65(10):899-905
在G3MP2B3理论水平下研究了氧负离子自由基(O)与乙烯(C2H4)的反应机理. 计算结果表明, O与C2H4经碰撞快速复合形成离子诱导偶极络合物中间体, 然后经历异构化、解离生成各种产物, 分别对应分子离子异构解离与复合电子剥离反应通道. 通过比较各个反应途径上势垒的相对高度, 发现主要产物通道为复合电子剥离通道, 相应的中性产物主要为c-C2H4O; 而分子离子解离通道的通道分支比较小, 其中生成水反应通道相应的阴离子产物主要是CH2=C. 当前的计算证实了以往实验观察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激光烧蚀Al+与乙醇团簇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激光烧蚀-分子束法对Al等离子体与乙醇团簇的反应进行了研究.飞行时间质谱测得的主要反应产物有Al+(C2H5OH)n (n=3~10)与H+(C2H5OH)n (n=1~14)团簇正离子和(C2H5OH)n(H2O)OH- (n=0~8)团簇负离子.实验发现,烧蚀产生的Al等离子体与脉冲分子束的不同位置反应,对团簇离子的类别、大小及强度分布均产生很大影响.Al等离子体与脉冲分子束的前段反应,主要产生金属-复合物团簇离子Al+(C2H5OH)n,且信号较强;Al等离子体与脉冲分子束的中段及后段反应,主要产生质子化团簇离子H+(C2H5OH)n和团簇负离子(C2H5OH)n(H2O)OH-,同时还出现强度较小的其他水合团簇离子,如H+(H2O)m(C2H5OH)n (m=1~2)等.  相似文献   

3.
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6-311++G(d,p)和高级电子相关的偶合簇法CCSD(T)/6-311++G(d,p)研究了气相离子-分子反应B2H3-+CS2B2H3S-+CS的机理.结果表明,B2H3最可能进攻CS2中碳原子形成三元环中间体,随后通过氢迁移和最终消除CS的反应步骤形成硫原子转移产物H3BBS-+CS,反应大量放热且不需要活化能.B2H3直接对CS2中硫原子进攻夺取硫原子的反应方式存在一定能垒阻碍.计算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B2H3,B3H-6和B4H7-等缺电子硼氢负离子的反应行为.  相似文献   

4.
用激光闪光光解方法研究了杜醌(DQ)在吡啶型离子液体N-丁基吡啶四氟硼酸盐([BPy][BF4])与乙腈(MeCN)组成的共混溶剂中的光化学反应机理与动力学. 实验结果表明, 离子液体[BPy][BF4]对混合体系中杜醌激发三线态(3DQ*)的瞬态吸收峰位置和吸光度大小都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在N2饱和条件下, 无论是在乙腈溶液中还是在[BPy][BF4]/MeCN混合溶液中3DQ*的衰减都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而[BPy][BF4]的存在对3DQ*与三乙胺(TEA)之间的电子转移影响显著. 随着[BPy][BF4]/MeCN 体系中离子液体比例的增加, 杜醌三线态3DQ*与TEA间的瞬态反应机理没有改变, 但它们之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速率和生成自由基的量子产额逐渐降低, 通过改变离子液体的比例可以调节该体系中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的速率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新型环保绝缘气体七氟异丁腈(C4)在高压输电应用中备受关注. 本文采用多种高精度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了C4吸附电子后形成C4-负离子的结构、 光谱、 寿命以及与CO2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 结果表明, 电子进入C≡N的π*反键轨道, 通过弯曲C—C=N形成C4-负离子, 绝热电子亲合能的最佳预测值为0.30 eV. 在 0~2 eV范围内C4-具有显著的光电子吸收峰, 亚稳态C4-负离子经约9 kJ/mol能垒断裂C—F键生成稳定的长寿命[F...(CF3)2CCN]-中间体. C4-+CO2反应存在进攻F或CN上的C和N 3种复合-解离机理, 在电气应用条件下, 以CO2进攻氰基CN途径为主, 诱发负电荷从CN向CO2转移.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20(9):1329-1333
利用苯乙炔或丙炔醇与[Mo(CO)25-C5H4R1)]2[R1=C(O)Me,C(O)OEt,C(O)Ph]的反应合成了6个新的炔烃配位的双钼化合物[Mo(CO)25-C5H4R1)]2(μ-η22-(CH=CR2)[R1=C(O)Me,R2=Ph,1;R1=C(O)OEt,R2=Ph,2;R1=C(O)Ph,R2=Ph,3;R1=C(O)Me,R2=CH2OH,4;R1=C(O)OEt,R2=CH2OH,5;R1=C(O)Ph,R2=CH2OH,6],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C/H元素分析,IR,1HNMR等表征.晶体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属单斜晶系,P21(#4)空间群,晶胞参数a=0.7671(2)um,b=0.8365(2)nm,c=1.8308(3)nm,β=98.34(1)°,V=1.1623(5)um3,Z=2,Dc=1.772g·cm-3,F(000)=616,R=0.041,Rw=0.045.  相似文献   

7.
EPR研究表明,全氟酰基过氧化物在室温下可将脂肪族仲胺氧化成相应的稳定双烷基氮氧自由基。它们与RNH2的氧化反应是单电子转移过程,生成烷基-全氟酰氧基氮氧自由基RN(O·)OCORF;当R为叔烷基时,还生成RN(O·)R、RN(O·)H、RN(O·)RF和RN(O·)RF′(RF′=RF-CF2)等4种稳定性差别很大的氮氧自由基。EPR研究结果揭示了该反应机理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MgAl-LDHs层板与无机阴离子(F-、Cl-、NO3-、CO32-、SO42-)和有机阴离子(水杨酸根离子([HO(C6H4)COO]-)、苯甲酸根离子([(C6H5)COO]-)、对二甲氨基苯甲酸根离子([p-(CH3)2N(C6H4)COO]-)、十二烷基磺酸根离子[C12H25SO3]-、己烷基磺酸根离子[C6H13SO3]-、丙烷基磺酸根离子[C3H7SO3]-)间的相互作用,获得稳定超分子几何结构及相互作用能。层板主体与客体间存在较强的超分子作用,包括主客体间静电作用和氢键等。主、客体间相互作用能数值大小顺序为CO32- > SO42- > F-> Cl-> NO3-;[p-(CH3)2N(C6H4)COO]-> [(C6H5)COO]-> [HO(C6H4)COO]-和[C12H25SO3]-> [C6H13SO3]- > [C3H7SO3]-。另外,还采用自然键轨道(NBO)计算和分析了LDHs 层板与阴离子间作用机理,从二阶微扰理论计算得到的稳定化能变化趋势与相互作用能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噻吩光解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 采用6-31G**和6-31++G**基组, 对噻吩的光解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 对照实验结果, 我们研究了五个光解通道, 包括生成C4H4+S, C2H2+C2H2S和CS+C3H4的三个闭壳层分子解离通道与生成HCS+C3H3和HS+C4H3的自由基解离通道. 各个可能的反应通道的产物碎片的具体形式得到了确认. 研究发现在基态生成C2H2+C2H2S和在最低三态生成C4H4+S的反应从能量上考虑最为有利, 而实验上观测到的主要产物C2H2+C2H2S主要是在基态上产生的.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 我们认为噻吩光解反应机理与所用激发光波长有关.  相似文献   

10.
355 nm光照下利用瞬态吸收光谱技术进行了有氧、无氧条件下二苯醚与亚硝酸体系的反应机理研究, 考察了其中瞬态物种的衰减行为, 并对其光解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 研究表明, HNO2在355 nm紫外光的照射下产生的OH自由基和二苯醚反应生成C12H10O-OH 加合物, N2条件下C12H10O-OH衰减的速率常数为(1.86±0.14)×105 s-1, 在有氧条件下, C12H10O-OH可转化为C12H10O-OHO2, 衰减的速率常数为(6.6±0.4)×106 s-1. N2条件下最终产物为苯酚、2-羟基二苯醚、4-羟基二苯醚、4-硝基二苯醚.  相似文献   

11.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的Cl–和SO42–。选择2.0 mmol/L Na2CO3–1.3 mmol/L NaHCO3混合液为淋洗液,流速为2 mL/min,在此条件下,Cl–保留时间为1.96 min,SO42–保留时间约为12.26 min,Cl–,SO42–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8,10~30 mg/L范围内与色谱参数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4和0.999 7,Cl–,SO42–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8%,105.4%,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n=6)。该法适用于土壤中Cl–和SO42–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林立  王海波  史亚利 《色谱》2013,31(3):281-285
建立了二维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碘离子、硫氰酸根离子和高氯酸根离子的方法。先采用常规阴离子色谱柱(IonPac AS16, 250 mm×4 mm)将水样中的碘离子、硫氰酸根离子和高氯酸根离子与干扰离子进行分离。样品溶液通过抑制器后,将含有碘离子、硫氰酸根离子和高氯酸根离子的淋洗液导入富集柱(MAC-200, 80 mm×0.75 mm),再通过毛细管阴离子色谱柱(IonPac AS20 Capillary, 250 mm×0.4 mm)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100 μg/L,相关系数达到0.9999,检出限为0.02~0.05 μg/L。样品中碘离子、硫氰酸根离子和高氯酸根离子的加标回收率在85.1%~100.1%之间,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1.7%~4.9%之间。该法试剂用量小,灵敏度比常规离子色谱提高30~40倍,同时去除了样液中的高浓度基体杂质,适用于水样中低含量碘离子、硫氰酸根离子和高氯酸根离子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14.
高芷芳  盛怀禹 《有机化学》1983,3(3):199-201187
本文用测定ClO_4~-离子选择性电极电势选择性系数K_(ij)~(pot)的方法,研究了七种长链季铵大阳离子与十余种有机阴离子在水、油两相中交换能力的排序。即: C_2O_4~-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Conductance behaviour of lithium, sodium and potassium acetates in 20% and 80% acetic acid-acetonitrile mixtures at 35° have been measured. The association constants were evaluated by Fuoss-Hsia equation of 20% acetic acid-acetonitrile mixtures by making use of TDC-12 Computer. Shedlovsky, Fuoss-Kraus extrapolation techniques were also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constants for these salts in both the solvent mixtures. The association constants obtained by these three method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various theories of ion pair formation i.e., Bjerrum, Fuoss, Denison-Ramsay, and Ebeling, Kraft, Yokoyama and Yamatera. Hydrodynamic radius was also calculated to understand the solvation of ions, in 20% and 80% acetic acid-acetonitrile mixtures.  相似文献   

16.
酸性溶液中铂电极表面生成的Ag(Ⅱ)能氧化溶液中的Mn(Ⅱ)为Mn(Ⅲ).甲苯氧化反应的速率对Ag(Ⅰ)与Mn(Ⅲ)皆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7.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氟、磷酸根和六氟磷酸根离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氟、磷酸根和六氟磷酸根离子在流速为0.25ml.min^-1,淋洗液为0.001mol.l^-1Na2CO3和0.005mol.L^-1NaOH溶液,在离子色谱仪上能较好地分离。氟,磷酸根和六氟磷酸根离子的检出限分别为7.29,70.5和295ng.ml^-1,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测定结果有较好的重现性,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食品和环境样品中往往同时含有硝酸根和碘离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硝酸根或碘离子时,二者相互干扰。为此建立了主、次波长分别为220.0、231.5 nm的等吸收点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硝酸根和共存的碘离子。当溶液中硝酸根的浓度在0~0.12 mmol/L的范围内,碘离子的浓度在0~0.10 mmol/L的范围内时,主、次波长下的吸光度差值A220-231.5与溶液中硝酸根的浓度 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220-231.5 = 2.9958 0.0016(R2 = 0.99994);其中A220 (NO3-) = 3.6099 0.0084(R2 = 0.99994),利用吸光度的加和性:A220 (I-) = A220 - A220 (NO3-) = 10.7394 0.0029(R2 = 0.99994),间接得到碘离子含量 。硝酸根和碘离子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0.2%,回收率分别为99.5~102%、99.9~100%。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溶液中微量硝酸根和碘离子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9.
Er3+掺杂的晶体能够产生2.7~3.0μm波段中红外激光,在激光医疗、光通讯、环境探测和光电对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基于本课题组近年来开展的Er3+激活中红外激光晶体的相关工作,本文综述了共掺稀土离子对Er3+激活晶体光谱性能的影响:包括敏化离子Cr3+、Yb3+等的敏化作用增强了Er3+的特征吸收峰;退激活离子Pr3+、Ho3+等的退激活效应抑制了自终态瓶颈效应;以及共掺Nd3+所起的敏化和退激活双重作用,并对中红外激光的研究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Er~(3 ),Ho~(3 )和Tm~(3 )在硫氧化钆中的余辉发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放射性长余辉磷光粉作为美化和清洁光源在发光陶瓷、交通安全标志、紧急突发事件的照明设施、工艺美术涂料等众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引起人们的重视.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的稀土长余辉磷光体的激活离子主要有铕离子(Eu3+和Eu2+[1-4]、三价铈离子(Ce3+)[5]、三价铽离子(Tb3+)[6]、三价镨离子(Pr3+)[7]、三价钐离子(Sm3+)[8].Ho3+,Er3+,Tm3+等稀土离子作为红外上转换发光材料的激活离子[9~12],而关于它们的长余辉发光的报道极少.最近,雷炳富等在Tm3+离子[13]激活的硫氧化钇体系中发现了长余辉发光.在此,我们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Er3+,Ho3+和Tm3+掺杂的硫氧化钆长余辉磷光粉,观察到该体系中迄今未见文献报道的Er3+,Ho3+和Tm3+离子的长余辉发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