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同时采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系统处理,并且利用Ori-gin软件作图并进行拟合,简单形象地展现了数据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分析总结了弦振动形成驻波的规律,并且对实验仪器进行了一定的测评.  相似文献   

2.
徐小慧  张安  江友谊  郝秦霞 《光子学报》2007,36(11):2157-2162
设计了一种用于雷达一维像识别的粒子群分类算法.新算法首先对数据样本预处理,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训练数据进行分类规则的提取,根据提取得到的规则对雷达一维像进行分类识别.基于Bayes定理和随机状态转移过程对新算法的收敛性进行分析.通过对三种飞机缩比模型的实测数据的识别实验,验证了新算法对实测数据和加噪数据均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干涉光谱数据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涉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类同时具有成像、光谱测量功能的新型信息获取技术,由于干涉光谱成像仪获取的数据是目标的干涉数据,是一种中间数据,不能为用户直接所用,必须通过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处理才能得到高质量的光谱数据,最终为用户所用.文章将干涉光谱数据处理技术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大类,首先介绍了通用型干涉光谱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然后针对干涉光谱成像技术的分类,介绍了不同类型干涉光谱数据的提取方式,对近些年来国内外专用型干涉光谱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介绍.最后,对干涉光谱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碳酸二甲酯黏度和密度的实验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振动弦黏度/密度计对碳酸二甲酯的黏度与密度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的温度范围为283~353 K,压力范围为0.1~20 MPa.实验系统黏度和密度测量的不确定度分别为±2%和±0.2%.利用得到的实验数据,分别拟合了碳酸二甲酯黏度和密度的关联方程.黏度实验数据与方程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47%,最大绝对偏差为2.06%;密度实验数据与方程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04%,最大绝对偏差为0.14%.最后将实验数据与文献数据进行了比较.为碳酸二甲酯作为替代燃料等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大气激光通信信道测量系统,利用此系统在不同气象条件下进行了近地视距实验测量并采集了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实验数据,详细分析讨论了所得实验数据并进行了误差分析.同时实验中获得了大量数据,为进一步完善大气激光信道模型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非成像高光谱数据的特点为树种的精细识别提供了可能.非成像高光谱数据的多波段特性,使得利用数据间的微小差异来进行树种的识别分类研究成为可能.该文利用光谱相关匹配(Spectral correlation matching,SCM)方法来对树种进行识别分类,分别采用均值平滑法、中值平滑法、小波包变换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及识别分类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数据平滑预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噪声,提高叶片高光谱数据的树种分类的精度.小波分析能有效的去除光谱中的噪声信息,保留光谱中的有效信息.在小波包变换的基础上,经过中值滤波数据预处理之后的分类精度高于均值滤波数据预处理后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7.
微波后向散射数据改进农作物光谱分类精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实验区环境星多光谱数据与Envisat ASAR VV极化数据进行融合.讨论了VV极化微波后向散射数据用于改善多光谱遥感数据农作物分类的精度,并比较了不同分类方法的分类精度.结果表明,两种数据之间的融合充分利用了环境星数据的光谱信息和VV极化数据对于地物结构敏感的特征,不但增强了不同地物之间的光谱差异,而且提高了作...  相似文献   

8.
武浩  朱拓  孔艳  陈卫  杨建磊 《中国物理 B》2010,19(4):2396-2400
对嗜酸乳杆菌、变异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这三种菌的荧光光谱进行研究,发现在紫外光的激励下,益生菌溶液发出荧光.在最佳激发波长290 nm的激励下,荧光峰值在300—650 nm范围内.采用小波变换对测得的150组光谱数据进行压缩,压缩后每组数据由原来的1341个点减少为168个点,既保留了原图谱的特征,又提高了神经网络的处理速度.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对压缩后的数据进行研究,对每种菌的40组实验数据进行训练,在此基础上对30组未知数据进行识别.结果表明经过训练之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能够准确预测未知菌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测试了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并利用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绘图和数据拟合,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表明Origin软件为大学物理实验提供了一种简便、适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杨昆  刘新新  李晓苇 《物理学报》2013,62(14):147802-147802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T)是核医学领域最先进的临床检查影像技术. PET技术是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的最佳手段之一.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设备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 把原始数据转换成正弦图形式的数据才能用于图像重建. 平行束断层重建和扇形束图像重建是图像重建的两种方法, 分别对应平行束和扇形束形式的数据处理方法. 对原始数据的操作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原始数据的完整性. 现今, 正电子发射断层设备在重建过程中普遍采用平行束重建的方法. 平行束的数据分离会对PET数据进行插值操作, 扇形束的数据分离不会对PET数据进行插值操作. 本文通过对比平行束图像重建和扇形束图像重建结果, 研究了数据插值对PET图像重建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数据插值 图像重建 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11.
国强  彭龙 《光学学报》2021,41(22):56-63
高光谱遥感数据具有详细的地物光谱与空间信息.针对高光谱数据空间信息在以往分类方法中未得到充分利用而导致鲁棒性与分类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超像素分割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超像素分割与模糊聚类对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区域分割,再使用三维卷积神经网络对得到的区域分割结果与高光谱数据形成的空-谱联合数据进行训练与分类.通过对空间区域进行划分融合,所提方法提升空间信息在分类中的作用,减小"同物异谱"现象对分类的影响,同时引入三维卷积神经网络对空-谱联合数据进行训练与分类,提升了高光谱分类精度.所提方法在Pavia University和Salinas数据集的总体准确率为97.53%和98.48%,与各对照实验相比,具有更为良好的分类效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武浩  朱拓  孔艳  陈卫  杨建磊 《物理学报》2010,59(4):2396-2400
对嗜酸乳杆菌、变异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这三种菌的荧光光谱进行研究,发现在紫外光的激励下,益生菌溶液发出荧光.在最佳激发波长290 nm的激励下,荧光峰值在300—650 nm范围内.采用小波变换对测得的150组光谱数据进行压缩,压缩后每组数据由原来的1341个点减少为168个点,既保留了原图谱的特征,又提高了神经网络的处理速度.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对压缩后的数据进行研究,对每种菌的40组实验数据进行训练,在此基础上对30组未知数据进行识别.结果表明经过训练之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能够准确预测未知菌种. 关键词: 荧光光谱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数据压缩  相似文献   

13.
在验证PN结伏安特性实验中用Matlab软件求经验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验证PN结伏安关系特性实验的实验原理,对实验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给出了每一步处理的数据和最后结果数据、曲线,提供源代码.  相似文献   

14.
齐晓庆  高春清  辛璟清  张戈 《物理学报》2012,61(17):174204-174204
本文研究了利用激光光束的轨道角动量进行8位数据信息传输的技术. 建立了一套利用光束轨道角动量进行8位数据信息传输的系统, 在信息调制部分采用可选通控制的光源阵列和相位调制屏实现光束轨道角动量态的编码复用, 在信息解调部分采用二元振幅光栅进行轨道角动量态检测,实现了无误码的数据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15.
娄月申  郭文军 《物理学报》2022,(10):163-172
采用贝叶斯深度神经网络对液滴模型进行优化改进,并运用KL (Kullback-Leibler)散度与变分推断的方法使得模型便于实现.以最新的原子核数据(AME2020)中2457个有精确值的原子核(Z≥8和N≥8)作为总数据集,随机选取其中80%的数据为训练集用于模型训练,通过预测余下的20%进行模型验证.最终两个数据集的误差均方根(RMS)基本相等,而且全部数据的RMS从2.9894 Me V降到0.5695 Me V,下降了80%,呈现出较好的结果.此模型进行了输入参数上的改进(区域限定策略),使得未知核(Z=118—126)可以被限定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从而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为了验证这一性质,对实验数据(Z=100—117)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也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最后使用该方案对未知元素Z=118—126进行了预测,为以后寻找新元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像移大小的可靠预估,建立了一种对从扰振源到成像像移的传递函数进行估算的数值分析方法.首先利用Kistler微扰振测力平台对飞轮扰振进行测量,获得了各向扰振的高精度实测数据.将飞轮安装在高仿真度的整星样机中进行试验,获得了受飞轮微振动影响的图像像移数据.利用飞轮扰振数据和像移数据中的谐波数据建立并求解了一系列以传递函数为待求变量的线性方程组.最后利用所得传递函数对相同批次不同飞轮产品扰振所致像移进行预估.对比预估值和该飞轮实测像移值发现:预估结果和实测结果中谐波特性一致.相对于实测值,预估值在典型响应处误差不高于10%,大部分预估值的绝对误差不超过0.1个像素,所得传递函数可较好的对成像像移进行预估.相较于传统理论建模方法,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更快的分析速度.  相似文献   

17.
《大学物理实验数据检验及存储系统》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ASP设计了网上交互式物理实验数据检验与存储系统.学生可以利用本系统自行检验实验数据含仪器读数的正确性;实验数据提交到数据库中存储,以备事后进行数据处理及教师批改实验报告之用.  相似文献   

18.
张棋  马积瑞  范金燕  张杰 《物理学报》2022,(13):287-298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自2010年投入使用以来,已经进行了约1030发次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实验.在经历了最初7年多的艰难探索之后,自2017年以来,激光聚变反应输出能量接连突破55 kJ和170 kJ,特别是在2021年8月的实验中, NIF研究团队获得了1.35MJ聚变输出能量的结果,已经接近实现靶点火(target ignition)的门槛. NIF实验数据具有极高的分析价值,近些年来NIF研究团队已经将这些数据用于进一步实验的优化设计、预测产额、矫正模拟等目的.由于NIF实验数据库中大量数据未被公开,我国科研工作者只能从少量已公开数据中了解其实验历程,无法深入分析各阶段NIF实验及各时间节点NIF团队对下一阶段实验设计思路的来源.本文根据NIF实验数据的特点,采用预测平均匹配方法和信赖域方法对NIF实验缺失数据进行了数据还原研究,并且对还原数据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利用还原数据,本文分析了过去十年间不同阶段NIF实验的不同侧重点以及设计思路,并且利用机器学习方法预测了未来NIF实验中的热斑压强.这些结果为我国科研工作者持续跟进并深入理解最新NIF实验结果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也可...  相似文献   

19.
ADS中子源散裂靶物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蒙卡程序DCM CEM对ADS标准散裂中子靶进行了计算研究.计算了在0.1~1.6GeV的质子轰击下,标准Pb靶发生散裂反应产生的泄漏中子产额及分布、中子能谱以及靶内能量沉积分布.计算结果与文献理论数据、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梁金福  陈伟中  邵纬航  周超  杜联芳  金利芳 《物理学报》2013,62(8):84708-084708
运用长距离显微成像系统与锁相积分拍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拍到了单个造影剂微泡在两种不同频率和不同声压下的周期性振动图像. 根据这些图像得到了微泡直径的实验数据, 并分别用Hoff模型和Rayleigh-Plesset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 并对数据进行了频谱分析. 结果表明:Hoff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结果优于Rayleigh-Plesset模型的拟合结果; 二次谐波的相对强度随着声压幅度的升高而增大. 关键词: 包膜微泡 锁相积分拍摄方法 频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