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丁二烯聚合镍催化剂的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通常镍系Ni(naph)_2-Al(i-Bu)_3-BF_3OEt_2和改型镍体系Ni(naph)_2-Al(i-Bu)_2(OR)-BF_3OEt_2中,助催化剂的还原能力顺序为Al(i-Bu)_3>Al(i-Bu)_2(OPhC_8H_(17))>Al(i-Bu)_2(OPhCH_3)>Al(i-Bu)_2(OPh)>Al(i-Bu)_2(OC_8H_7)在Ni(naph)_2-Al(i-Ba)_2(OC_8H_(17))-BF_3OEt_2体系中镍以Ni(Ⅰ)存在为主,其它体系中均Ni(0)和Ni(Ⅰ)共存为特点。Bd的预混能促进各体系中Ni(Ⅱ)→Ni(Ⅰ)的反应。在Ni(naph)_2-Bd-Al(i-Bu)_2(OPh)和Ni(naph)_2-Bd-Al(i-Bu)_2(OPhCH_3)体系中有Ni(0)聚集体,显铁磁性,而其它体系均显顺磁性。  相似文献   

2.
Stralow等人曾提出在盐酸-丙酮介质中,离子交换色层法进行铟与多种金属离子的分离,对Au(Ⅲ)、pt(Ⅳ)、pd(Ⅱ)、Rh(Ⅲ)等与In(Ⅲ)的离子交换色层分离也作了评价,但对Ir(Ⅲ)、Ir(Ⅳ)、Ag(Ⅰ)的分离未做定量研究。萃取分离在微量铟的分析中早有应用,本文对在盐酸和氢溴酸介质中用乙酸乙酯(EAc)从多种金属离子中定量萃取分离铟的条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3.5—5.5M HBr介质中EAc能定量萃取In(Ⅲ),并与Pt(Ⅳ)、Pd(Ⅱ)、Rh(Ⅲ)、Ir(Ⅳ)、  相似文献   

3.
徐羽梧  王颖 《应用化学》1993,10(2):13-16
以环硫丙基丁基醚的低聚物为流动载体,用整体型液膜装置研究了银(Ⅰ)在AgNO_3(水溶液)/1,2-二氯乙烷/NH_3(水溶液)体系中的迁移特性。无载体时Ag(Ⅰ)不被迁移,有载体时在适当条件下Ag(Ⅰ)可从原料液全部迁移至接收液。Ag(Ⅰ)的迁移速率与载体浓度、液膜厚度、原料液中Ag(Ⅰ)的浓度和酸度以及接收液中添加剂有关。低聚物载体对Ag(Ⅰ)有优良的迁移选择性,原料液中同时含Ag(Ⅰ)、K(Ⅰ)、Cu(Ⅱ)、Zn(Ⅱ)时,只有Ag(Ⅰ)被迁移至接收液,从而得以分离。  相似文献   

4.
对近几年国内外大气颗粒物中Cr(VI)的采样、样品贮存、Cr(III)与Cr(VI)的分离技术及Cr(VI)的检测手段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大气中Cr(VI)的在线监测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为环保、卫生等部门进行大气颗粒物中Cr(VI)的监测及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血液中某些必需微量元素与高血压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讨人全血中微量元素与高血压的关系,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了47例高血压患者和3 2例健康对照者全血中钒(V)、铬(Cr)、锰(Mn)、钴(Co)、铜(Cu)、锌(Zn)、钼(Mo)、锶(Sr)八种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高血压组患者全血中除锰元素外,其余微量元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5 )。提示这些必需微量元素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建立化妆品中13种元素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微波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铍(Be)、钛(Ti)、铬(Cr)、钴(Co)、镍(Ni)、砷(As)、硒(Se)、钼(Mo)、银(Ag)、镉(Cd)、锑(Sb)、铊(Tl)、铅(Pb)的含量。结果此法采用1.0μg/m L钪(Sc)、锗(Ge)、铟(In)、铋(Bi)作为内标元素,有效校正基体效应。其灵敏度高,各元素检出限在0.002~0.140 mg/kg之间;线性良好,线性相关关系均≥0.999;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81.6%~119%。结论此法简便、快速、准确,结果令人满意,可用于化妆品中13种金属元素的测定,是能适用于一般实验室开展化妆品中元素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盐酸介质中以磷酸三丁酯—三氯甲烷萃除金(Ⅲ)、铁(Ⅲ)。萃取剂事先用钯(Ⅱ)饱和防止钯的损失。用抗坏血酸消除残存金(Ⅲ)的干扰。用硫脲从“pd—EDTA”络合物中释放出“EDTA”,以铅(Ⅱ)滴定。共存的Pt(Ⅳ)、Cu(Ⅱ)、Zn(Ⅱ)、Fe(Ⅲ)、Al(Ⅲ)等不干扰钯的测定。此方法用于多元金基合金中钯的测定,简便、准确、容易掌握。钯含量10%~40%时,标准偏差0.03~0.13,极差0.09%~0.32%。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在高氯酸溶液中,Rh(H_2O)_6~(3+)和Ir(H_2O)_6~(3+)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行为,测得在不同酸度的高氯酸溶液中Rh(H_2O)_6~(3+)和Ir(H_2O)_6~(3+)的分配比。分别测得Rh(H_2O)_6~(3+)和Ir(H_2O)_6~(3+)在柱上的洗脱曲线和分离曲线,讨论了在高氯酸中Rh(Ⅲ)和Ir(Ⅲ)分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在X射线结晶学中,结构因子表示为 F_(hkl)=Σ j f_jexp[2πi(hx_j+ky_i+lz_j)] (1)式中h、k、l表示衍射指标,f_j表示晶胞中第j个原子的散射因子;(x_j,y_j,z_j)表示第j个原子的坐标,求和遍及晶胞中的所有原子。因为衍射线的强度I_(hkl)正比于结构因子绝对值的平方,即I_(hkl)∝|F_(hkl)|~2所以在晶体结构测定中式(1)用于衍射强度的计算。但是,由于式(1)中  相似文献   

10.
《燃料化学学报》2005,33(1):73-73
(1)文摘应包含正文的要点,一般来说,文摘应包含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方法 (所用的设备、材料)、结果和结论。写英文文摘时,不能因为某些内容不好翻译就弃掉要点。(2)文摘要尽量简短,尽可能删掉课题研究的前景信息。(3)文摘中出现的数据应该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数据。(4)不需要自己标榜自己的研究结果。(5)二次文献信息将脱离原文而独立存在,因此文摘中不能出现图表及参考文献中的数据。(6)文摘中的内容应在正文中出现,文摘不能对原文进行补充和修改。(7)文摘中的缩写名称在第一次出现时要有全称。(8)文摘的句子应尽量简短,主谓语要搭配。(9)…  相似文献   

11.
目前,直接测定As(Ⅲ)的方法,多采用氧化还原法,但硫化铜精矿氯化物浸出液中含有Fe(Ⅱ)、Cu(Ⅰ)等有影响。其它如萃取分离法及离子交换法等也有报导,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应用。本法根据在氢卤酸介质中,As(Ⅲ)的卤化物能被有机溶剂萃取,并在萃取分离少量砷及文献的基础上单独测出浸出液中高达45毫克As(Ⅲ),结果良好。As(Ⅴ)量是基于另一份浸出液中,用蒸馏法测得砷的总量中减去As(Ⅲ)量求得。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辛基(苯基)-N,N-二异丁基胺甲酰基甲基氧化膦(CMPO)-离子液体(IL)从硝酸铀酰水溶液中萃取铀(Ⅵ)的电化学行为,离子液体(IL)为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C4mimNTf2).用等摩尔系列法测得萃取过程中CMPO与U(Ⅵ)形成摩尔比为3∶1的配合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萃取液中U(Ⅵ)-CMPO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C4mimNTf2中U(Ⅵ)-CMPO配合物经过准可逆还原生成U(Ⅴ)-CMPO配合物,U(Ⅵ)/U(Ⅴ)电对的表观氧化还原电势(E(-),vs Fc/Fc+)为(-0.885±0.008)V.对萃取液进行控制电位电解,发现在铂片上有沉淀析出.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结果表明,沉积物中只含有U(Ⅵ)、U(Ⅳ)和氧,而CMPO和C4mimNTf2没有被夹带析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光透薄层电解池测定四苯基卟啉铁(FeTPP)和四苯基卟啉钴(CoTPP),在二甲亚矾(DMSO)及二氯乙烷(EtCl_2)溶液中与O_2作用时的原位光谱。实验表明在DMSO中Fe(Ⅱ)TPP可同O_2作用;在EtCl_2中Co(Ⅱ)TPP和Co(Ⅰ)TPP都可和O_2作用,但在DMSO中仅能观察到Co(Ⅰ)TPP同O_2作用。  相似文献   

14.
BaFCl:Sm晶体的光激励发光和热释发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在X射线辐照及光激励发光和热释发光过程中,BaFCl:Sm晶体中钐离子的价态变化和F色心的产生和湮灭过程。提出了如下的BaFCl:sm晶体的光激励发光和热释发光过程:在X射线辐照下,晶体中产生F色心,同时一部分Sm~(3 )俘获空穴形成Sm~(4 ),还有少量的Sm~(3 )得到电子形成Sm~(2 )。在光激励发光和热释发光过程中,从F色心中电离出来的电子与Sm~(4 )复合转变成Sm~(3 )激发态,随后发出Sm~(3 )的特征光辐射。同时在热释发光中,Sm~(2 )还可以与空穴复合,转变成Sm~(3 )的激发态,也发出Sm~(3 )的光辐射。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秸秆(CS)、左旋-半胱氨酸(L-CySH)、氢氧化钠(NaOH)、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将巯基(-SH)引入到CS中,制备出Cd(Ⅱ)吸附剂巯基丙酰化玉米秸秆(MPCS);以MPCS对水样中Cd(Ⅱ)的吸附去除率为考察对象,利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MPCS制备的影响因素,并确定MPCS的最优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当CS粒径为40目(0.45 mm)、活化剂选取0.5 mol·L-1NaOH溶液、n(EDC·HCl):n(CySH)为0.025:1、m(NHS):m(EDC·HCl)为0.75:1、反应物比例m(CS):m(CySH)为1:5、反应介质pH值为10.0、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3 h时,制备出的MPCS对水样中Cd(Ⅱ)吸附效果最好,Cd(Ⅱ)的最高去除率可达98.96%。红外分析(FTIR)、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表明,MPCS的制备中CS纤维素分子链中成功引入了巯基,吸附后的MPCS表面附着大量Cd(Ⅱ)。  相似文献   

16.
用自洽场理论(HF)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G水平上研究了HAlNH的低聚物(HAlNH)~n(n=1~6)簇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红外光谱和化学热力学性质,并比较了(HAlNH)~n和(ClAlNH)~n两种低聚物对应结构中化学键强弱,分析了引起(AlN)~n骨架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HAlNH)~n簇的基态结构为C~s(n=1),D~2~h(n=2),D~3~h(n=3),T~d(n=4),C~s(n=5)和D~3~d(n=6)对称点群。HAlNH基态结构中,Al-N键是三重键。在D~2~h(n=2)和D~3~h(n=3)结构中,所有Al-N键均为二重键。在T~d(n=4)和D~3~d(n=6)中,Al-N键为正常单键,而在C~s(n=5)结构中含有三种Al-N键:单键、双键和混合键。振动频率计算表明,结构a~f均为基态稳定结构。热力学计算给出的稳定性顺序为:f>d>e>c>b>a。  相似文献   

17.
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体酸碱强度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5.0±0.2℃及0.1mol·dm~(-3)KNO_3存在下,用pH法测定了水溶液中N-(间位取代苯基)亚氨基二乙酸(m-RPHIDA;R=CH_3,H,CH_3O,Cl, Br)与铜(Ⅱ)、镍(Ⅱ)、钴(Ⅱ)、锌(Ⅱ)的逐级生成常数,N-(间位取代苯基)亚氨基二乙酸和邻菲罗啉(或α,α′—联吡啶)与铜(Ⅱ)、镍(Ⅱ)、钴(Ⅱ)、锌(Ⅱ)三元配合物的生成常数。发现这十二个体系中二元及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体m-RPHIDA的碱性强度之间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应用△logK_M、logX值讨论了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在镍(Ⅱ)—邻菲罗啉/α,α′2-联吡啶--N-(间位取代苯基)亚氨基二乙酸三元配位体系中发现△logK_M、logX与m-RPHIDA的pK_2值之间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Zicglet-Natta型催化剂体系中,我们以烷氧基氯化钛Ti(OR)_nCl_(4-n)(全文中n=1,2,3,4)作为丙烯定向聚合的催化剂组份,发现随着取代基(—OR)数目的增加,催化活性逐渐降低。为了深入了解络合催化剂中配位体的改变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我们用EHMO方法对催化剂体系R′Ti(OR)_nCl_(4-n)-(烯烃)进行了理沦研究,得到了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徐文豪  薛智 《化学学报》1984,42(9):899-905
从芸香科植物贡甲(Acronychia oligophylebia Merr.)的根中分得了九个生物碱1~9和β-谷甾醇(10),其中吴茱萸春(1)、香草木宁(3)、原茵芋碱(4)、茵芋碱(5)和斑点弗林定(6)是已知生物碱,1,4,6三个生物碱是第一次从山油柑属植物中分得.贡甲定碱(2)和贡甲辛定碱(9)是两个新化合物.贡甲辛碱(7)和贡甲碱(8)是首次从植物中分得.用光谱方法推断了2,7,8,9的结构,由合成证明7,9的结构. 7和8具广谱抗真菌作用,但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0.
用pH 测定法研究了在高浓度电解质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系数(Y_(H+))的变化:(1)在氯化物和硝酸盐溶液中Y_(H+)随盐浓度的增高而急剧增大,在4.5摩尔CaCl_2 溶液中Y_(H+)=173,在2.75摩尔La(NO_3)_3溶液中 Y_(H+)=43,但在Li_2SO_4 溶液中 Y_(H+)随SO_4~(2-)浓度的增高而降低;(2)在相同浓度的氯化物或硝酸盐溶液中Y_(H+)大小的次序是La~(3+)>Y~(3+)>Mg~(2+)>Ca~(2+)>Li~+,在相同离子强度的溶液中,Y_(H+)大小的次序是 Li~+>Mg~(2+)>Ca~(2+)>La~(3+)>Y~(3+);(3)在同一金属的氯化物、硝酸盐和硫酸盐溶液中,Y_(H+)大小的次序是Cl~->NO_3~->SO_4~(2-);(4)酸度在10~(-1)~10~(-3)N范围内,Y_(H+)与酸度无关,而与溶液的离子强度和电解质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