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一种新的生物传感器的固定化方法。利用β-环糊精聚合物与亚甲基蓝间的超分子作用及β-CDP与戊二醛间的缩聚作用,将介体和酶代同固定在电极上,制成的过氧化氢传感器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充分的电子流动性,对1.0μmol/L ̄1.1mmol/LH2O2呈线性响应,检出限为0.5μmol/L。  相似文献   

2.
张光  张林林 《分析化学》1997,25(1):79-81
报道以5-(5-硝基-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NO2-PADAT_作为测定钌的分光光度法。在40%乙醇存在下PH4.0-6.5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5-NO2-PADAT与Ru(Ⅱ)形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无机酸作用下,可转变为另一型人有较高吸收特性的络合物,适宜酸度范围分别为0.12-2.0mol/LHCl,0.12-1.2mol/LHClO4,0.12-1.0mol/L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化学方法将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二磺酸黄盐(DPS)的Cu(Ⅱ)络阴离子掺入聚吡咯(PPy)薄膜内,制成PPy/(DPS)2CuH2O2传感器,该传感器对H2O2的电还原过程有明显催化作用,催伦电流和H2O2浓度在5.0×10^-6~1.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性关系,用于模拟样品中H2O2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青藤碱和黄芩甙的极谱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邹洪  袁倬斌 《分析化学》1997,25(5):551-554
用单扫示小极谱法研究了青藤碱和黄芩甙的电化学行为,青藤碱在0.1mol/L Na2B4O7中有两个还原峰,峰P1和P2的电位分别为-1.45V和-1.67V,峰P1的峰电流与浓度在0.06-1.8mg/L和2.0-34.6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2mg/L,在0.05mol/L棕檬酸钠+0.2mol/L HCl底液中,黄芩甙于-1.14V(P30和-1.32V(P4)处产生两还原峰  相似文献   

5.
脱氧核糖核酸变性和损伤的吸附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宗鹏  卢莠芬 《分析化学》1996,24(4):463-466
本文用汞电极(HMDE)二次导数阴极吸附伏安(SD-AdCSV)和碳电极(GCE、CPE)导数循环伏安(FD-CV)法研究了核酸受热、紫外线、超声波和丝裂霉素C(MMC)作用下的变性作用。在0.1mol/L(K2HPO4+KH2PO4)-0.1mol.L NaCl(pH7.0)底液中,吸附的单股(ss-)和双螺旋(ds-)DNA分别在HMDE上得到特征还原峰P3和P2,和在碳电极上得到氧化峰A。物  相似文献   

6.
用HPLC/ECD法测定血小板5-HT,运用 WatersμBondapak C柱,3,4二羟基苄胺(DH-BA)作内标,以 0.07 mol/L乙酸钠缓冲液+乙腈为流动相(20+1),每1L缓冲液含 0.05 mol/L柠檬酸、2.5 mmol/L庚烷磺酸钠、0.1mmol/L Na_2EDTA,流速0.8 mL/min。DHBA和 5-HT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4和11.5 min,线性范围为0.025~1mg/L(r= 0.9997)。5-HT日内 RSD低于1.87%,日间RSD低于8.54%,方法回收率为100.4%±2.3%。提示本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临床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7.
二溴苯羟基荧光酮荧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个锆-二溴苯羟基荧光酮(DBHPF)-乳化剂OP荧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锆的新体系,在0.5~1.2mol/L的HCl介质中,锆与DBHPF生成组化比为1:4的红色荧光性络合物,荧光强度与锆(Ⅳ)的浓度在0~100μg/L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μg/L。灵敏度高,高选择性好,用于瓷釉等样品中ZrO2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铅于旋转银盘电极上欠电位沉积的计时库仑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计时库仑法研究了Pb2+于旋转Ag盘电极(Ag-RDE)上的欠电位沉积(UPD)性质。实验证明,支持电解质(0.01mol/L HNO3+0.01 mol/L NaCI)中Cl-离子的存在有利于取得稳态条件下UPD Pb的电量值。其氧化过程电量(Qa),代表Pb2+吸附单层被定量转化为UPD Pb单层的量,Qa的平均值为393.3μC/cm2,相应于2×10-9mol/cm2Pb2+表面复盖量。  相似文献   

9.
葡萄糖脱氢酶微型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习玲玲  施清照 《分析化学》1998,26(9):1093-1096
以甲苯胺兰(TB)修饰碳糊微电极为基体,将葡萄糖脱氢酶(GDH)用丝素蛋白膜固定于修饰微电极表面制成了生物传感器,在pH7.0的NaOH-NaH2PO4缓冲溶液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浓度为1.04×10^-3mol/L的条件下,其响应电流与葡萄糖浓度在1.0×10^-4~3.2×10^-3mol/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响应时间为20s;检测限为4.0×10^-5mol/L。该传感器  相似文献   

10.
单扫描极谱法连续测定人发中的微量元素锌铁锰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提出在0.15mol/L乙二胺-7.5×10^-3mol/L三乙醇胺-2.5×10^-2mol/L硫氰酸钾底液中单扫描极谱法测定锌、铁、锰,续加硫酸(0.3mol/L)测定铜的方法,峰电位分别为-1.42V,-1.63V,-1.71V,-0.48V(vs.SCE),线性范围:0.05~1.4μg/mLMn,0.04~1μg/mLCu,最低检出浓度.03,0.05,0.02,0.04μg/mLM  相似文献   

11.
在0.004mol/L HCl-1×10^-3mol/L SCN^--5×10^-5mol/L磷酸三丁酯(TBP)溶液中,Cu^2+可在-0.42V(vs.SCE)产生灵敏的极谱波,波高较无TBP存在时增加近3倍,二阶导数峰电流与0.005 ̄4.0mg/L Cu^2+呈线性关系。研究了极谱波性质及增敏机理,表明该极谱波为配合物吸附波,TBP起协同吸附作用。本法已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杨志 《分析化学》1998,26(5):542-544
在金电极上,用电化学方法将单缺位Dawson型磷钨杂多酸盐a2-K10P2W17O6115H2O的阴离子(P2W17)掺杂到聚吡咯(PPy)薄膜中,制成PPy/P2W17/Au的H2O2传感器。研究了它对 H2O2电还原过程的催化机理.其 ipe与 CH2O2在 6.0× 10-5~8. 8×10-4 mol/L和8.8×10-4~6.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4.0×10-5mol/L。用于模拟水样中H2O2的测定,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3.
柚皮革甙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洪 《分析科学学报》1998,14(2):114-117
用单扫示波极谱法,柚皮甙在0.1mol/LKH2PO4中(PH=4.60)有一灵敏的二阶 导数峰,峰电位为-1.43C,峰电流与浓度在0.1-2.8mg/L和3.0-42mg/L范围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C5烃中双环戊二烯过氧化物的分光光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国  马兰萍 《分析化学》1996,24(3):356-359
本报道了C5烃中双环戊二烯过氧化物(PDCPD)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在HOC2H4OCH3-H2O介质中,PDCPD与KI反应生成I3^-而I3^-与PDCPD的量成正比,在λmax=352nm处可进行PDCPD的光度测定,测定下限为3.2×10^-5mol/L,SD=0.34,RSD=1.40%。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显色剂2-(2-噻唑偶氮)-5-[(N,N-二羧甲基)氨基]苯磺酸(简称TADCABS)与金(II)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0.3mol/LH3PO4介质中,TADCABS与金形成稳定的深红色的3∶1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575nm,金浓度在0~5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75为1.45×104L·mol-1·cm-1,方法用于测定阳极泥及含硫金矿中微量金,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王升富  杜丹  邹其超 《分析化学》2002,30(2):178-182
制备了磷钼杂多酸-L-半胱氨酸自组装超分子膜电极(P2Mo18-L-Cys/Au)。采用水平衰减全反射(ATR-FTIR)光谱表征了膜的组成。研究了该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发现它在1.0 mol/L H2SO4溶液中,于0.0~0.7V(vs.SCE)间CV扫描出现两对稳定、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其中峰电位分别为Em1=0.334 V,Em2=0.188V,对应着P2Mo18O_(62)~(6-)的两步2电子-2质子反应;计时库仑法计算了薄膜内的电子传递系数D为5.01 × 10~(-8)cm2·s~(-1)。该膜电极对酸性溶液中的NO_2~-有明显的电催化还原作用,初步探讨了电催化机理。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其还原峰电流与NO_2~-的浓度在2.0 ×10~(-6)~2.0 × 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3,检测限5.0×10~(-7)mol/L。该电极用于模拟水样中NO_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在0.2mol/LNaOH-0.04mol/LH3PO4-0.02mol/L(NH4)2SO4-0.04mol/LCH3COOH溶液中,精氨酸(Arg)在苯甲醛存在下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实验证明电活性物质为α-苯亚甲基精氨酸,其电极反应机理是分子内α->C=N基团被还原为亚胺。用该吸附波可在1×10(-3)~2×10(-6)mol/L范围内分析蛋白质中的Arg。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TritonX-100存在下,在PH8.0的乙醇介质中,用5-Br-PADAP作为显色剂,应用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血清中的铜,锌。本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Cu^2+-5-Br-PADAP的ε为8.50*10^4L.mol^-1.cm^-1,Zn^2+-5-Br-PADAP的ε为9.65*10^4L.mol^-1.cm^-1。铜线性范围为0-0.45mg.L^-1,锌线性范围为0-0.40mg.  相似文献   

19.
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在极谱和伏安分析中的应用已有一些报道。陈林林等曾经研究过Ti(Ⅳ)-5-Br-PADAP络合物在稀H2SO4-H2C2O4溶液中的极谱行为,但灵敏度不高(1.0×10-7mol/L)。我们发现,在pH4.1左右的HAc-NaAc底液中,Ti(Ⅳ)-5-Br-PADAP-NaClO3体系产生一灵敏的极谱吸附催化波,二次导数峰电位在-0.86V(vs.SCE)左右,波形良好,波高稳定,检测限可达4×10-10mol/L。1 实验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较了Mo(Ⅵ)-1-(2-吡啶基偶氮)-2-萘酚(PAN)与Mo(Ⅵ)-4(2-吡啶基偶氮)间苯二酚(PAR)的极谱性质,讨论它们在作为吸附波试剂时的优缺点,以求得在选择络合剂时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本文还报道了Mo(Ⅵ)-PAN-KBrO3吸附催化波体系,最佳实验条件,0.1mol/LHAc--NaAc,pH=4.6,0.01mol/LKBrO3,2.5×10-5mol/LPAN.峰电位为-0.71V(vs.SCE),检出限1×10-9mol/L,线性范围0~6×10-7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