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二海 《数学大王》2007,(33):28-29
金老师,期中考试让人感觉好恐怖哦! 学习要靠平时积累,不能靠临时抱佛脚,考试做题要掌握方法和技巧,今天我要告诉你的就是关于审题应该注意的几点. 一、注意"一字之差" 例1 小刚从家到公园去,行了全程的2/5,距终点还有90米.小刚家到公园有多少米? 例2 小刚从家到公园去,行了全程的2/5,距中点还有90米.小刚家到公园有多少米?  相似文献   

2.
<正>在解数学题时,学生通常是概念、定理背得滚瓜烂熟,章节训练题做得得心应手,然而在综合考试时却常出现“懂而不会”的现象.究其原因,其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在解题时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进而感觉无从下手,故很难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也就无法成功解决问题.那么,如何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阐述,供参考!1 常用解题策略1.1 回归定义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石,是数学解题的关键.然学生应用概念解题时却显得格外生疏,  相似文献   

3.
<正>探索图形规律的题目富含学习功能,其探究策略所蕴含的类比、转化、模型等数学思想方法,有益于改善同学们的学习方式.对于这类题目,很多同学们感觉难度大,无从下手,有时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最终还是找不到正确的结果.如何能在探究时做到如鱼得水、手到擒来呢?本文结合2017各地中考题,来分析如何从观察每个已知特例入手,分析它们的特  相似文献   

4.
楚先雷 《中学数学》2022,(23):55-56
<正>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课上学得很轻松,概念、定理、公式背得滚瓜烂熟,课内的练习题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然而课下练习或考试时处理一些综合性问题却常常感觉无从下手,要么找不到解题的思路,要么因运算或思路受阻而造成解题中断,不仅解题效率无法提升,解题的准确率也难以保证.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解题障碍呢?在解题中又应该如何突破呢?笔者分析了出现障碍的原因,并以一道解析几何题为例,探析了几点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经常参加听课,往往有种感觉:授课教师为了表现自己高超的教学艺术,常对教学过程及每一问题都一一作了精心设计安排,让学生都掉进了教师精心设计的"圈套".无疑,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成了学习的旁观者,课堂民主成了假民主,主体参与成了虚假的被动配合,独立思考成了"牵引着赶路"在2007年4月宁波数学高级研修班上,有幸也参加了此会议,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校长的报告中有一句话:老师,上课时不要表现得太聪明,才能让学生显得更聪明.让我感慨不已:在新课程积极创导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中,老师是否可以抛弃一些虚假的"聪明",放下一点架子,在上课中表现得"愚钝"一些,参与到课堂学生的学习讨论之中呢?  相似文献   

6.
骄傲的"x"     
"x"这个符号很神秘,长得也很特别,与众不同.在数学王国里你需要几它就会给你几.因为它的这项特异功能,很多数字朋友都很崇拜它,"x"自己也觉得自己的本领最大,于是,它就越来越骄傲了. 有一天,"1"、"2"、"3"、"4"等几个数字在一起比大小."x"突然出现在它们面前,斜着眼睛说:"你们不要再比啦!你们谁也不是我的对手!""1"听了,生气地说:"你怎么能和我们比呢?你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还敢来这里和我们比赛.  相似文献   

7.
[问题背景]每年数学高考试题都会出现一些"创新题",这些题目,从形式上跳出已学知识的旧框架,在试卷中临时定义新背景、新知识,对于这类问题,大多考生有雾里看花的感觉,往往在考试中感到很大的阻力.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学生的各科中,最头疼的就是学习数学.过去总觉得数学学科没意思!太枯燥、太单调、太抽象,与实际的现实生活没有多大联系,学习时总是提不起兴趣,根本体会不到学数学的乐趣,甚至认为学数学"无用".而现在的学生不但不反感,还喜欢上了数学学科.学生如此大的反差!让我好奇?作为一名普通  相似文献   

9.
台大数学系黄武雄教授曾经讲过一个"父亲的脚后跟"的故事:小时候父亲常带他入城,每次他都跟在父亲后面,眼睛一刻不停地盯住前面那双破旧的布鞋,一路不停地赶.就这样跟着父亲来回走了二三十趟,每次都能顺利地回到家.可有一次,天色已晚,突然发现父亲已经"失踪"了,眼前呈现的只是父亲那双不停晃动的布鞋,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相似文献   

10.
正大家还记得去年我向你们介绍过的卢声怡老师的数学趣味故事集《论数——孔子和弟子们的数学课》吗?现在,"论数"来到《数学大王》啦!这本书用子卢(孔子的一个学生)的视角,讲述了古代孔子办学教学生们学数学的趣味故事。来,我们一起来看故事吧!这些都是新的故事,而不是书上的故事哦!天底下的孩子,对于老师上门家访总感觉怕怕的。这也难怪,许多时候,只要家访的老师一走,家长就会把门一关,再把脸一翻,然后端出一盘"竹笋炒肉片"来,把孩子好好招待一顿。一次、两次、三次,孩子们就摸出了规律(你从这里可以看出,学习"找规律"是多么有用了吧?),老师家访不是好事,大家要趁早"逾墙而走"。  相似文献   

11.
3.14走丢了     
<正>3.14走丢了!这个消息成了数学城里的爆炸性新闻!爸爸3和妈妈0.14一边哭一边贴"寻人启事",数字们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猜测着3.14的去向.0一边摇头一边叹着气说:"我看算了,数学城这么大,3.14这么小个数,随便躲在哪里,我们都找不到,没什么希望了……"0还没说完,旁边有人"哇——"地哭了出来,原来0.14正好走到人群外,听到了 0的话,本来就忧心忡忡的她似乎一下子崩溃了."+"大婶是个热心肠,她瞪了一眼0,拉住0.14不停地安慰.  相似文献   

12.
"哈!又是教学课!""唉!又讲应用题!""应用题,六难题!若是有绝招对付应用题,那我们的世界该多么美好啊!"…… 老歪老师走进教室日时候,很多同学依然在议论纷纷.同学们很喜欢听老歪老师风趣幽默的数学课,但是应用题真是折磨人.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儿童的生活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但数学毕竟是抽象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的。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在珠心算教学中放飞数学  相似文献   

14.
<正>总体上讲,立体几何中的问题不外乎为证明和计算两种,而计算常常包含"找→证→算"三个步骤,集证明、计算于一身!况且,计算能力也是高考必须考查的重要能力,因此倍受命题者的青睐.角、距离是立体几何计算中的两大问题,也是大多同学感觉棘手的问题.在现行立体几何教材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常常有常规方法和向量法两种.由于常规方法先入为主,因而学生较容易想到由此入手,但有时整得头昏脑胀,无功而返.这是思维定式  相似文献   

15.
<正>高中数学中多变量最值、范围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考、竞赛的热点问题,这类问题由于变量多且变量之间存在纷繁复杂的约束关系,处理起来往往是顾此失彼,学生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而束手无策.如果我们能恰当地运用一些"消元"的思想和策略,这不仅给我们解题带来了柳暗花明的效果,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大有裨益!下面结合一些例题,阐述数学解题中几种"消元"的策略,供同学们  相似文献   

16.
阮征 《数学大王》2022,(2):12-13
画廊的玄机 这幅画是不是让你感觉进入了好几个空间?这就是画家埃舍尔的"秘密武器"——拓扑学.埃舍尔运用了拓扑学的技巧——几何图形或空间在连续改变形状后还能保持不变的性质,将二维空间变成了三维空间,使画作形成了一个无限嵌套的迷宫.这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有一些场景"穿帮"跑到这幅画里来了,是不是很有趣?  相似文献   

17.
幽你一默     
正贝卡听故事贝卡:我要听故事!乔乔:你要听长的还是短的?贝卡:长的。乔乔:有一只蚊子,嗡嗡嗡嗡……贝卡:我要听短的!乔乔:啪,死了。山东省青岛市一地浪花稀有动物乔乔:你知道南非有什么稀有动物吗?贝卡:有北极熊。乔乔:贝卡,在非洲是找不到北极熊的。贝卡:所以才说它是稀有动物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东关小学门昕乐  相似文献   

18.
人皆有"七情六欲",而"欲"又有"善、恶"之分.高中生最迫切的欲望就是"升学",应该说这是一种"善欲",但其功利色彩太强.能否有功利色彩较弱的"善欲"呢?有!那就是本文将要论述的,数学课堂须激发的学生的"四种欲望":求知欲、探索欲、创新欲、表现欲.  相似文献   

19.
"双线"条件的一次函数应用题在近年来的中考中屡见不鲜.解答它们,要认真观察"双线",把其中一些特殊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找出来.这样,容易确定"双线"中的直线,或折线中的线段和射线对应的一次函数关系式.现仅以2010年的中考题为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效提高学业成绩的保障,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制约着广大学生的学习效率.现列举24种当代中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愿广大学生、家长对照参考,矫正不足,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水平.1.学习、生活、作息不规律,无计划.2.学习用品乱堆乱放,用时又找不到.3.审题不清,随意下笔.4.课堂上不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