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1.像几何学一样,理性力学必须建立在显然正确的公理上;2.力学的进一步事实由数学证明给出。”1743年达朗贝尔的这两句话点出了理性力学的核心。牛顿的“自然哲学”(1687)是理性力学的第一部著作。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他总结出力学运动三定律。从这些简单的公理出发,物体(质点)力学运动的全部主要性质便由演绎得出。理性力学的另一个先驱者J·伯努利从事变形体力学的研究。他用四种方法推导出沿长度受任意载荷的弦的平衡方程(1691—1704)。通过实验他发现,伸长和张力并不满足胡克所提示的线性关系;他一直认为线性关系不能作为物性的一般原理。他首先得到杆的弯曲理论,当杆为直线时,就变成“elastica”的微分方程(1694)。1788年拉格朗日发展了分析力学,其中许多内容是符合达朗贝尔的框架的。   相似文献   

2.
????? 《力学与实践》1980,2(1):77-77
中国力学学会于一九七九年八月一日至十九日在兰州举办了第一次理性力学讲学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代表共四十九名.这次会议由"理性力学与力学中数学方法"专业组负责并委托兰州大学具体筹办.会议主要有两个内容:(1)钱伟 ...  相似文献   

3.
?????? 《力学与实践》1992,14(6):61-61
<正> 经典力学指的是牛顿力学和狭义相对论力学.本文介绍它们的公理体系(牛顿三定律和爱因斯坦的两个公设)存在的不足和克服的方法,并且着重于牛顿力学.1.一个历史悬案牛顿是第一个使力学公理化的科学家.他的三个运动定律构成了牛顿力学的公理系统.但这个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力学学会于一九七九年八月一日至十九日在兰州举办了第一次理性力学讲学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代表共四十九名.这次会议由“理性力学与力学中数学方法”专业组负责并委托兰州大学具体筹办.会议主要有两个内容:(1)钱伟  相似文献   

5.
??????????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单介绍了理性力学的目的、特点、学科内容、同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发 展过程等;介绍了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方法专业(组)委员会的发展沿革;并围绕专业(组)委 员会的活动情况详细叙述了理性力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以此来说明钱伟长先生在推动理 性力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与理性力学在中国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孙茂  冯西桥  赵红平 《力学进展》2009,39(1):119-120
由中国力学学会、北京国际力学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oretical and Appfied Mechanics in Beijing.BICTAM)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力学学会承办的"2008年生物材料与动物运动的力学与仿生国际研讨会"(Intemational Workshop on Mechanics and Biomjmetics of Biomaterials & Animal Locomotion,IWMBAC-2008)于2008年12月9~11日在海南三亚召开.  相似文献   

7.
2010年7月30日,突然从电视传来钱伟长先生逝世的噩耗,惊诧之余,不禁万分悲痛! 钱伟长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独具匠心的教育家和精力异常充沛的社会活动家,他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力学学会四位缔造者之一.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一、第二届副理事长,是"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直属专业组(后改为专业委员会)的组长.他的离去,无疑地对力学一重大损失和震撼.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组召开的"分叉、突变、稳定性"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1日至5日在武汉华中工学院举行.来自全国21个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5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李灏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工业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湖北省数学学会理事长李国平教授;华中工学院副院长刘颖教授在会上讲了话.  相似文献   

9.
小问题     
<正>《小问题》栏欢迎来稿出题(请自拟题目或注明题目来源),题目及解答请寄《力学与实践》编辑部,采用后将致薄酬.2017-1自由刚体的一般运动在哪些条件下可以当作刚体平面运动?提示:综合考虑运动学条件、受力条件、质量与惯量的条件等.(2017年1月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动力学与控制"课期末考试的简答题,李俊峰、马曙光供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与力学中数学方法专业组,一九七九年八月在兰州大学举办的第一次理性力学讲学讨论会上,共同商定组织翻译由美国普林斯登大学A.C.Eringen 教授主编的《连续统物理》卷1至卷4,共分十七册.争取在今明两年来陆续出版,以利于推进我国理性力学的发展.今得江苏科技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丛书》即将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原主编A.C.Eringen教授曾在一九八○年夏亲自来我国讲学(微极场论和非局部场论),并亲自撰就中译本版序,为《丛书》在我国翻译出版给予了热情支持.《丛书》分册目录和中译本序如下:第一分册张量分析:第二分册群论:第三分册不变量理论:第四分册泛函分...  相似文献   

11.
这一期的<力学与实践>收入不少关于体育运动中力学问题的文章.力学谈的是机械运动的规律.体育运动的"运动"和力学中的"运动"是一回事吗?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力学学会、周培源基金委员会主办,河海大学、江苏省力学学会承办,南京外国语学校、扬州大学协办的"2009年海峡两岸力学交流暨中学生力学夏令营"定丁2009年7月12日~19日在南京进行.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有: 1.海峡两岸力学科普交流(力学教育及科普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力学与实践》1983,5(1):62-63
《小问题》栏欢迎来稿出题,题目(附解答)请寄北京大学力学系《小问题》组,采用者将致薄酬。37.自由运动的"魔方"有几个自由度?(复旦大学数学系陈 ...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四十多年前遇到并解决的三个与固体力学和结构力学相关的机械强度与振动的问题谈起。当时在分析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时,思考并领悟到如何从结构的构形与几何约束、结构承受的外载的性质和结构材料的秉性与行为着眼,实质上就是从以牛顿力学体系的外载(F)、质点质量(m)和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即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表现的力学运动的几何量)的运动行为作为三个最基本的视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拓广后给出可变形固体力学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而刻画出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固体力学的基本框架及其框架内每个不同构元的联系与演进,并以图1,2,3表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这一框架下的分析方法近些年已经扩展到更广泛的科技疆域,并在与其他学科的交缘的过程中揭示新的交缘变量的演化方程。人们还期望进入更小和更大尺度时空,研究更广泛的物质包括信息的生成与传递、有生命物质的运动和各种"极端"的力学环境条件下的力学现象,这些新的疆域将是明天的力学工作者耕耘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5.
这是本刊上期所载《理性连续统力学国外发展概况》(以下简称“概况”)的继续,它将部分国外有关资料汇总分析,希望据此具体说明理性力学的作用和看出其大体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经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研究决定,"第八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HMMVIII)暨中国力学大会力学史与方法论分会场"将于2017年8月13—16日举办的全国力学学术大会期间(分会场时间为15日或16日,待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承办,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7.
 在理论力学课程中关于点的合成运动的教学,可采用跟踪"牵连点" 的方式来推导(加) 速度合成定理. 即让某瞬时的牵连点与动点从空间位置上"分离",从定系和动系的原点,同时向动点和牵连点各引出两条矢径,跟踪牵连点任意时刻的运动. 然后将以上引出的四条矢径所满足的基本关系式对时间求导,即得到任意时刻的(加) 速度关系式. 再将牵连点的条件代入该(加) 速度关系式,可导出(加) 速度合成定理. 该推导方法概念明确、清晰,各物理量间具有较好的"可辨识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8.
戴石 《力学与实践》1979,1(4):75-76
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组主办的"奇异摄动理论讨论会",于1979年5月12-24日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三十多个科学研究和教学单位的代表58名。会上,交流了报告30篇,研究探讨了奇异摄动理论基础及其在力学中的应用,提出了贯彻力学学科规划的建议,拟订了专业组...  相似文献   

19.
1981年4月27日至5月2日,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组在合肥召开了全国首次非线性波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是在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钱伟长教授的大力倡导下召开的,由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承办,该系副主任朱兆祥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代表共72  相似文献   

20.
天体力学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太阳系内天体(包括人造天体)的力学运动(恒星运动是星系动力学研究的内容),也是一般力学的内容之一。它是在人们长期观测实践得到的天体视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数学和力学的成果建立起来的,又反过来促进了数学和力学的发展,并在导航、大地测量、天文历书编算,以及星际航行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天体力学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685)到十九世纪初,是经典天体力学时期。主要研究对象是大行星和月球。研究方法主要是经典分析方法,即由分析动力学原理列出天体的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