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余元庆等同志新编的高中代数第二册第12页习题22第5题的(3)小题:“等差数列的第2项与第4项的和是16,第1项与第5项的积是28,求它的第3项”.兹提出个人不成熟的意见. (一)照原题仅求第3项,则“第1项与第5项的积是28”可删去.因为从(1)设第2项为(a-(?)),第3项为a,第4项为(a+d),可得(a-d)+(a+d)=16,所以a=8.(2)设第2项为x,第3项为y,第4项为(16-x),可得y-x=(16-x)  相似文献   

2.
它们分别称为Γ_(?) 的第 i 行 ,第 j 列,第 p 条左对角线与第 q 条右对角线.形象地,第 p 条左对角线是从棋盘左下角数起的第 p 条从左上方到右下方的斜线;而第 q 条右对角线是从棋盘左上角数起的第 q 条与左对角线正交的斜线.对Γ_(?) 的任一子集 X,记  相似文献   

3.
99年安徽省中考试题保持了历年的特点,有新意、不落俗套;传统题目减少,应用性问题增多;死搬硬套减少,思维品质提高.第8题和第9题好似缺乏条件,造成思维障碍,其实需要转化,整体的思想方法来解决.第15题考应用问题模式的识别,第23题考应用问题的解决,第16题考相似矩形,力图将常规问题变换角度考.第10题方程和不等式,第11题数形结合不等式,第18题圆与三角比,第22题代数求值与三角函数相联系.争取基础知识综合考.第14题考查方法,第17题考查概念,第19题考查字母运算,第25和26题考查方法及数值…  相似文献   

4.
初中代数第二册第180页第2(5)题和第四册第208页第9(4)题,是分别计算  相似文献   

5.
2007年高考湖南卷(理)第15题为: 将杨辉三角中的奇数换成1,偶数换成0,得到如图1所示的0—1三角数表,从上往下数,第1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1行,第2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3行,…,第n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___________行;第61行中1的个数是: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6.
2005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题,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适度下调了难度,淡化解题的模式化和证明的机械化,深化了试题的针对性、探索性和应用性.一、立足基础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是否全面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覆盖了初中数学的大部分核心内容,例如第1题、第3题、第5题、第8题、第9题等对基本概念、定理、公式进行了考查.又如第2题、第7题、第10题、第11题、第13题、第16题等对基本解题方法的考查,也较为基础,计算难度不大,学生应该掌握.二、突出思想方法,重视培养能力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初中数学学习中需要培养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毛厅 《数学之友》2022,(4):90-91
通过对2021年全国理科三卷第20题第1问的探究,发现该题分别来自于人教A版选修21第73页习题2.4第6题和第81页复习参考题B组第3题,启发在习题教学中注重课本习题和以往高考题联系,关注问题本质,从而得出一般性结论.  相似文献   

8.
智慧窗     
<正>1计算第2016个数已知:a_1=2518,a_2=5182,第2个数加1被第1个数除得第3个数,第3个数加1被第2个数除得第4个数,…,按此规律往下算,则第2016个数等于多少?(安徽省淮南市第三中学(232007)王秉春)2巧填数字将图中3×3的方格中的7个方格中填入不同的数字,使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3个数之和都相等,问图中左上角的数字应是多少?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的毕业(升学)试题历来有着其独特风格,其主要表现为:一是试题立足于教材.多数的试题是从教材的例、习题改编或组合拓展而成.不仅多数的客观性试题是直接源引于教材中的例、习题或稍加改编,就是主观性试题也多数如此.例如:第35题出自代数(三)P109课例,第36题由几何(三)P99习题第3题改编,第41题由代数(三)P49练习第5题改编,第42题由几何(三)P144例4改编,第43题由代数(三)P132第2题改编,第44题由几何(三)P214第8题、P130第2题组合拓展.这种作法可以发挥考试对教…  相似文献   

10.
坚持改革 不断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伯驺 《大学数学》2003,19(1):61-64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高等数学>第五版已于今年7月出版了,这套书从第一版开始到第四版,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国内影响最大的高等数学教材.第五版对第四版作了较大的修订,在第五版发行开始之际,利用这次研讨会的机会对第五版的编写情况、修订第四版的指导思想向全国广大同仁们作一次全面的介绍和汇报,对于大家了解与使用第五版教材,听取同仁们对新版教材的意见,我想这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借鉴报酬激励的梯度效应,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信息不对称条件第四方物流外包时对第三方物流的激励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方物流获得高业绩的可能性越小即任务挑战性越强,第四方物流应该给予其的激励越多;激励梯度使激励契约与任务属性、第三方物流能力与效益以及第四方物流付出的代价密切关联;激励梯度的存在不影响第四方物流努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数学》2012年第2(下)期刊载了郑泉水老师的文章:"有趣的‘方中排圆’问题",文中提出的问题是:在一个边长为10cm×10cm的正方形中,排列直径为1cm的小圆,使所有的小圆都相切,问最多能排列多少个?郑老师给出的结论是:最多能排106个,共排11排,其中第1-3排每排排10个,第4排9个,第5排10个,第6排9个,第7排10个,第8排9个,第9排10个,第10排9个,第11排10个.笔者读了此文深受启发,同时也产生了对  相似文献   

13.
漫画趣题     
第一题有三个口袋,第一个口袋里装有99个白球和100个黑球,第二个口袋里装的都是黑球,第三个口袋是空口袋.每次从第一个口袋里摸出两个球,如果两个球是同色的就把它们放入第三个口袋里,同时从第二个口袋里取出一个黑球放入第一个口袋里;如果取出的两个球的颜色不同,就把白球放回第一个口袋里,把黑球放入第三个口袋.若一共操作197次(指从第一个口袋里取了197次),这时第一个口袋里还有多少个球?它们各是什么颜色的?  相似文献   

14.
勘误     
正2014年第34卷第2期第7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0271021应为11371072.第124页作者袁欣桐应为袁新桐.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15.
赵山龙 《中学数学》2012,(18):58-59
我们知道,中考压轴题一般都以函数背景,又多以二次函数居多,但近年来也有一些地区(如2012年江苏泰州第28题,201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第25题,2012年四川德阳第21题,2012年河北第22题,2012年福建泉州第23题,2012年广东茂名第24题,2011年江苏南通第28题等)使用反比例函数为载体设计压  相似文献   

16.
<正>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热点之一.2019年高考浙江高考数学试题中,第7题、第9题、第10题、第16题、第17题、第21题、第22题表面上看,似乎与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没有多大关系,事实上,它们与三个"一元二次"问题脱不了干系.1重构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图象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等奖陶 华 (河南省南阳二师 ,南阳市第一实验高中4 74 35 0 ) :第 35题 (2 0 0 1年第 17期P2 9) ;吴和贵 (安徽省望江县第二中学 2 4 6 2 0 0 ) :第 2 5题(2 0 0 1年第 3期P3 0 ) .二等奖饶显国 (四川省资中县二中 6 4 12 0 0 ) :第 2 7题(2 0 0 1年第 7期P3 3 ) ;赵春祥 (河北省乐亭县第二中学 0 6 36 0 0 ) :第 4 1题(2 0 0 1年第 19期P2 7) ;余继光 (浙江绍兴柯桥中学 312 0 30 ) :第 4 7题(2 0 0 1年第 2 3期P18) ;程国柱 (河南省上蔡高级中学 4 6 380 0 ) :第 4 5题(2 0 0 1年第 2 3期P18) .三等奖程国柱 (河南上蔡高级中学 4…  相似文献   

18.
人教A版必修3(第3版)第三章概率第134页B组第1题如下:某人有4把钥匙,其中2把能打开门.现随机地取1把钥匙试着开门,不能开门的就扔掉,问第2次才能把门打开的概率是多少?如果试过的钥匙不扔  相似文献   

19.
《数学进展》2004,33(2):256-256
学术会议名称时间地点承办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第五届全国生物数学年会5月温州温州师范学院陆征一0577-86680920第七届全国泛函分析学术会议5月上海复旦大学黄昭波021一65643046第四届全国现代科学计算研讨会,第七届西北地区计算数学年会和第七届全国青年计算数学研讨会8月新疆西安交通大学侯延仁029一82669531第六届全国.有限元学术会议10月济南山东大学袁益让0531一8364732秦九韶学术研讨会4月湖州湖州师范学院韩祥林0572一2373067第三届小波分析及其应用国际学术会议5月重庆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李建平023一68756359动力系统与第八届泛函微…  相似文献   

20.
例题讲解169.n个不同的实数组成一个递增序列写在第1行.将此序列的各项重排后写在第1行的下面,使各项依次对齐,作为第2行.再将这两行的各项分别相加,得到的n个和数写下作为第3行.结果发现第3行的数也排成了递增的序列.求证:第1行与第2行的序列完全一致.证明 设第1行为a1<a2<…<am<am+1<…<an,第2行为b1,b2,…,bn,它是a1,…,an的重排,则第3行为a1+b1<a2+b2<…<an+bn.若a1≠b1,则有a1=bm(2≤m≤n).于是对每个i:1≤i≤m-1,a1+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