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将携带新辅基吡咯喹啉醌合成基因的克隆载体pRK310 经三亲本杂交,分别导入M.extorquens.AM1 及其突变体3b 和D2 中,可不同程度增加pqq 基因的拷贝数. 在基因复制水平构建了8 个工程菌,使PQQ产量提高了0.84~5.6 倍. 结果表明,结构上成簇的pqq 基因在功能上是密切相关、协调作用的,单个或部分pqq基因对PQQ合成的贡献是有限的,pqq 基因之间的比例和相互作用对PQQ 的合成量是有重要意义的.pqq 基因簇中起转录衰减作用的反向重复序列可能是pqq 基因正常转录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采用寡聚型β-淀粉样蛋白(寡聚型Aβ)建立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的可能性.实验方法为给SD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定向注射寡聚型Aβ(模型组)或生理盐水(对照组),或不做任何处理(正常组),分别在第2周和第4周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和评价记忆能力障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的定位航行试验的逃避潜伏期明显比对照组和正常组的延长(P〈0.01),空间探索试验的穿越平台次数也明显减少(P〈0.05).认为向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定向注射寡聚型Aβ可成功建立早期AD模型,并在短期内模拟AD的神经元损伤和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等行为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及其切缘组织中c-myc基因mRNA和端粒酶活性表达与手术切缘的安全性关系。方法:用RT-PCR和TRAP方法检测12例胃癌和19例肠癌标本和切缘组织中c-myc基因mRNA和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结果:(1)胃肠道恶性肿瘤组织中c-myc基因mRNA和端粒酶活性有很高的表达率。(2)肿瘤的上下切缘组织中c-myc基因mRNA和端粒酶活性表达无明显差异。(3)在中心表达阳性的肿瘤中,距中心4厘 上端粒酶均为阴性表达,而c-myc基因mRNA在距4cm处仍有小部分呈阳性表达,5cm处则呈阴性,结论:就c-myc基因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表达而言,距离肿瘤5cm可定为肿瘤的分子切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贯叶金丝桃提取物抗大鼠抑郁症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皮下利血平造模,造模前分别给大鼠口服金丝桃提取物7天,观察药物对大鼠开野实验,拮抗利血平所致的大鼠体温下降,眼睑下垂情况等实验指标.结果:开野实验中,金丝桃提取物能明显增加大鼠的修饰次数;金丝桃提取物320 mg/kg能显著拮抗利血平所致的体温下降作用和眼睑下垂作用,80 mg/kg和160 mg/kg 2个剂量组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结论:金丝桃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5.
陆英抗肝炎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从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陆英中提取分离出5种成分,经鉴定分别为乌索酸、齐墩果酸、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β-谷甾醇。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证实:含量较高的乌索酸为陆英抗肝炎的主要活性成分,对CCl4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SGPT及肝甘油三脂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脂及肝糖原含量增加,并能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临床应用乌索酸治疗病毒性肝炎121例,治愈率91.2%,明显优于同期齐墩果酸对照级的疗效(P<0.01)。  相似文献   

6.
利多卡因对四种惊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外周给药法观察了利多卡因对四种惊厥发作的影响。利多卡因静脉注射(iv)0.4,0.8,1.6mg.kg^-1可显著地和剂量相关地减弱或消除大鼠听源性惊厥。腹腔注射利多卡因也有同样效应。在AS反应阴性大鼠上,利用多卡因可对抗士的宁所诱发的AAS,但对大鼠士的宁惊厥却略有易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索大鼠青春期同伴关系对青年期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将25只出生20d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 单笼组(n=8), 成双组(n=8), 群体组(n=9), 饲养40d后, 进行糖水偏好、高架迷宫和强迫游泳实验. 结果显示: 糖水偏好实验中, 3组大鼠的糖水消耗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 高架迷宫实验中, 成双组和群养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时间较单笼组明显减少(P< 0.01); 强迫游泳实验中, 单笼组大鼠不动时间较成双组和群养组明显延长(P<0.01). 表明青春期孤独环境大鼠容易产生抑郁样行为, 而同伴和群体饲养环境由于竞争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样行为.  相似文献   

8.
探究大鼠摄食不同形态硒和复配后,肾脏、肝脏、心脏和骨骼中硒的沉积规律。大鼠连续灌胃有机硒(LSeMC),无机硒(亚硒酸钠),有机硒+VE,L-SeMC+VE+原花青素等30d后,采集其肾脏、肝脏、心脏和骨骼,经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各组织总硒含量。结果显示:添加不同形态的硒对大鼠各组织硒沉积量均有所提高;有机硒与VE联用组硒含量比单独添加有机硒或无机硒组有显著性提高(P<0.05),表明VE可促进硒在组织中的沉积;L-SeMC+VE+原花青素组大鼠组织中的硒沉积量与硒的添加量成正相关关系,但其大鼠组织中硒沉积量低于其他同等剂量硒添加组,表明原花青素可能会降低硒在组织中的沉积量。结论:添加不同形式的硒均能提高大鼠组织硒的沉积量;有机硒与VE联用能明显促进组织中硒元素的沉积;在一定范围内,硒在组织中的沉积量随含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严重烧伤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观察严重烧伤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蛋白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以探讨严重烧伤后心肌损伤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将大鼠脱毛后于92 ℃水烫18 s,造成30%Ⅲ度烫伤(烧伤组)模型;牛磺酸治疗组大鼠在烫伤后即刻腹腔注射2%牛磺酸液(200mg/kg体重),其它操作与烧伤组相同.烧伤组和牛磺酸治疗组均于伤后1、3、6、12和24 h检测.对照组于37 ℃水浴18 s,1 h后进行检测有关指标.结果显示烧伤组大鼠伤后3h血浆中cTnT含量即呈显著升高(P<0.01),心肌中GRP94 mRNA和蛋白表达于烧伤后3 h显著性升高,12 h达峰值,24 h还呈显著升高;伤后12 h心肌细胞Caspase-12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牛磺酸治疗组GRP94的表达和Caspase-12 mRNA表达量较烧伤组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果表明严重烧伤可诱导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人正常乳腺细胞株及不同乳腺癌细胞株肿瘤抑制候选基因5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相关性。运用焦磷酸测序分析4种乳腺癌细胞株和1种人类正常乳腺细胞株中TUSC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以及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和Western印迹来检测这些细胞株中TUSC5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正常人类乳腺细胞株存在TUSC5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而4种乳腺癌细胞株存在不同程度高甲基化;在4种乳腺癌细胞株中,激素受体及 HER-2表达阴性即三阴性乳腺癌细胞TUSC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较非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低;并且乳腺癌的发生可能与TUSC5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有关,乳腺癌TUSC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激素受体、HER-2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其发生的机制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紫心甘薯多糖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紫心甘薯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以不同剂量的紫心甘薯多糖200、400、800 mg.(kg.d)-1分别给予小鼠灌胃,设立对照组,连续10 d作预处理,腹腔注射0.1%的CCl410 ml.kg-1建立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酶活力、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含量,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并进一步观察肝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紫心甘薯多糖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地抑制血清中ALT、AST、LDH、TBIL的升高和TP的下降,降低肝脏中MDA的含量,提高肝组织中SOD和GSH活性,减轻CCl4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紫心甘薯多糖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低温胁迫下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Quinone,PQQ)对黄瓜幼苗子叶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并与常规的外源活性氧清除剂8-羟基喹啉(8-HQ),抗坏血酸(As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QQ能提高SOD,AsAPOD活性,增加GSH含量.缓解电解质泄漏,减缓质脂过氧化作用.PQQ可作为活性氧清除剂,调节生物体内自由基代谢平衡,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定了 N 1 9 2 3在p H6 的条件下对三价稀土离子的萃取,实验表 明 N 1 9 2 3作 为中性萃取剂配位于稀土原子,并且有较高的萃取率.分别选用三氯醋酸和硫氰酸根作为 阴离子,对 N 192 3作为萃取剂时两个体系的萃取行为、萃合物组成和配位数进行了测定和比较  相似文献   

14.
从革蓝氏阴性甲基营养菌No.2细胞提取的甲醇脱氢酶(MDH)是一种氧化还原酶,已证明其辅基是新辅基PQQ(吡咯喹啉醌),笔者在研究MDH及其辅基的理化性质过程中,发现甘氨酸(gly)对MDH影响极为特殊,随后,以此为出发点得到的试验数据,对解释目前国...  相似文献   

15.
吡咯喹啉醌含量的非酶系统测定赵永芳,徐宁(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王银善,肖华胜(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1)关键词吡咯喹啉醌,氧化还原,抗坏血酸,硝基四唑蓝中图法分类号Q554·9毗咯喷淋配(Pqrroloqui...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褐菖仔鱼在饥饿条件下的存活与生长, 对其仔鱼初次摄食率和饥饿不可逆点以及延迟投喂下仔鱼的存活及生长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16~18℃下, 仔鱼产出当日开口摄食, 4日龄仔鱼初次摄食率最高, 达(93.33±9.43)%, 饥饿不可逆点为7.2日龄; 投喂组仔鱼卵黄囊消耗较饥饿组快, 前者卵黄囊于5日龄基本耗尽, 后者维持到8日龄; 延迟投喂1~5d各组, 其10日龄仔鱼存活率在70%以上, 显著高于延迟投喂6~9d各组(P<0.05); 初产仔鱼平均全长为(4.15±0.10) mm, 饥饿3d内, 全长平均日增长量为8.3×10-2 mm?d-1, 第4天后出现负增长; 延迟投喂0~3d各组的20日龄仔鱼全长及特殊增长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但延迟4d后各投喂组, 各指标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 因此认为, 褐菖仔鱼最佳投喂时间为4日龄, 对其以后的生长、存活最有利.  相似文献   

17.
观察电针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的脑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 探讨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分子机理.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 采用夹闭颈总动脉和再通方法建立脑卒中模型. 7d后根据文献[1]方法建立PSD模型, 电针“百会”“大椎”穴, 留针20min, 1次·d-1共持续15d. 旷场试验观察其行为学表现,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脑谷氨酸类神经递质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行为学实验发现电针治疗组大鼠旷场穿线抬壁次数明显增多,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免疫组化检测发现谷氨酸及其受体NMDA/AMPA积分光密度值明显下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明电针可抑制脑卒中后抑郁大鼠脑NMDA/AMPA的表达, 这可能是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分子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7-碘-8羟基喹啉-5-磺酸。反应产物用四氯化碳萃取,有机相为红色,其吸收峰位于520nm,反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用于茶叶中痕量锰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