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常温常湿条件下Au/MeO~x催化剂上CO氧化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桂英  张文祥  蒋大振  吴通好 《化学学报》2000,58(12):1557-1562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u/MeO~x催化剂(Me=Al,Co,Cr,Cu,Fe,Mn,Ni,Zn)。在常温常湿条件下,考察了不同氧化物负载的金基催化剂的CO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物种类对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有较大的影响。Cu,Mn,Cr等氧化物负载的金基催化剂的活性较差,而Zn,Fe,Co,Ni,Al等金属氧化物负载的金基催化剂可将CO完全氧化,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相同反应条件下,CO完全转化时的稳定性顺序为Au/ZnO>Au/α-Fe~2O~3>Au/Co~3O~4>Au/γ-Al~2O~3≈Au/NiO。还发现水对Au/MnO~x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有负作用,而对180℃焙烧制备的Au/ZnO-180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有明显的湿度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引言     
梁鑫淼 《色谱》2008,26(2):129-129
中药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临床使用经验。随着民众对药品有效性和安全性认识的加深,中药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药质量控制也随之成为保障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和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中药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物质基础研究的局限性,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成为中药质量控制的关键。随着中药物质基础、药理活性研究的深入和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对复杂体系分析能力的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认识到中药药效是多靶点、多成分的协同作用特点后,多指标成分定量成为中药含量测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着重于从整体上进行质量控制的指纹图谱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并已被国外认可,成为建立国际性中药质量标准的技术纽带。各种色谱、光谱技术在指纹图谱中的运用及利用现代分离和检测技术获取海量数据,使人们对于中药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海量数据的化学计量学分析更成为鉴别中药真伪、优劣的科学依据。
中药质量控制是一个不断认识和深入的过程,新问题、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新课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将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更为丰富的科学依据,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也必然随着中药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而发展,并为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巨大贡献。由于色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刊特别邀请了部分具有突出贡献的色谱专家、学者撰写了相关学术论文,在本期编辑出版了“中药质量控制”专栏。希望通过这些专栏文章所介绍的工作及思想,广集思路,不断创新,为进一步提高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水平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自《标准化法》颁布以来,我国标准化工作为确保食品安全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行的食品标准体系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和不足,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大都与食品标准存在的问题有关。标准化的宗  相似文献   

4.
对于甲烷氧化偶联Na-W-Mn/SiO~2催化剂中组分效应的研究表明,单独担载Mn的催化剂非常活泼,具有很强的烃类氧化能力并导致深度氧化产物CO~x的形成;而Na的加入能抑制其活性并对提高催化剂的C~2选择性起了关键作用,对催化剂电子结构及不同金属中心分子轨道的研究揭示了Na-Mn协同作用的机制。催化剂中Na的存在将产生自由电子,处于体相的Mn将在-3eV附近产生空的能带。处于催化剂表面的Mn,无论以分散形式存在或是以氧化物团簇存在,其LUMO能级都很低,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加入Na以后,由Na产生的自由电子将处在体相Mn产生的空带或占据表面Mn-O中心的低LUMO轨道,其结果,一方面使Na的加入并不使催化剂呈现强的碱性而居致CO~2中毒;另一方面Mn-O中心接受电子后将抑制其强氧化能力保证了催化剂的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CXN天然沸石的研究2: 吸附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  邱瑾  龙英才 《化学学报》2000,58(8):988-991
采用N~2,NH~3,CO~2,乙烯,丙烯,水,甲醇,乙醇,丙醇等作为吸附剂,研究了由我国CXN天然沸石改性制得的H-STI和Na-STI沸石的吸附性质,H-STI和Na-STI沸石的BET表面积及微孔孔体积约为420m^2/g和0.20m^3/g。根据NH~3和CO~2在H-STI沸石上的吸附等温线计算得到它们的吸附热分别为44.8和26.5kJ/mol。乙烯,丙烯,甲醇,乙醇,丙醇等在Na-STI沸石上的吸附等温线表明该沸石对有机分子的吸附具有链长选择性。在低分压下水相对于甲醇的吸附量表明沸石具有一定的疏水性质。  相似文献   

6.
提供了用于鉴定能够在完整的细胞中产生想要的生物学反应的物质的高通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提供具有培养表面的容器,将不同的包含单一物质的不同混合物放人选择的容器中,将所述单一物质混合物固定在所述培养表面上。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被固定的物质与完整的细胞接触,以及获取表示被接触细胞中想要的生物学反应的数据。所述方法也包括使用获得数据的统计模建来确定哪种单一物质的混合物和/或这些混合物中的哪种单一物质对在被接触的细胞中产生想要的生物学反应有效。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制取乙醇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由于其原料来源广泛及环保效益良好而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之一.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乙醇主要包括水解和发酵两个转化过程.本文介绍了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原理及工艺过程,同时讨论了各工艺过程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分析了过程的经济性,最后介绍了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展望了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8.
对取自贵州西部毕节地区,晚二叠世11个可采煤层的13个样品的稀土元素进行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研究发现:海洋来源对稀土元素的富集作用极其微弱;来自植物成因的物质来源小于1%;稀土元素的物质来源主要受陆源影响和控制。煤层与玄武岩稀土元素的∑REE,LREE,HREE,以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有相似性。∑REE值最高的M12煤层形成于龙潭晚期,而这一时期玄武岩喷发集中于包括毕节地区的贵州西部。认为毕节晚二叠世煤层的稀土元素属于陆源成因沉积,峨眉山玄武岩是煤层稀土元素的主要物质来源和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
CO加氢合成C2含氧化合物Rh-Sm-V-Li/SiO2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加压下的CO加氢反应和程序升温还原(TPR),吸附氢的程序升温脱附(H2-TPD),以及H2和CO吸附等技术,研究了Rh-Sm-V-Li/SiO2催化剂上Sm,V和Li促进剂对合成二碳含氧化合物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Sm和V加入到Rh/SiO2中使催化剂的活性和生成二碳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显著提高,催化剂上的Sm3+不易被还原,Sm的加入起着提高Rh分散度的作用,使催化剂上H2和CO吸附量提高,并促进乙酸和乙醛的生成;催化剂上的高价钒离子容易还原成低价钒离子,并迁移覆盖金属Rh的表面,使催化剂上H2和CO吸附量降低.低价钒具有良好的贮氢能力,使催化剂的加氢能力显著提高,促进乙醇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屈孟男  袁明娟  何姣  薛萌辉  何金梅 《化学进展》2018,30(12):1874-1886
近年来,超浸润材料由于自身所具备的各种新颖及优异的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领域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制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逐渐深入,现有的单一型的超浸润材料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各项需求。在此基础上,可响应于外部刺激的超浸润材料,即智能响应型超浸润材料应运而生。本文首先介绍了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基础理论,然后根据外部刺激的不同,综述了温度响应型、光响应型、pH响应型和电势响应型等智能响应型超浸润材料的研究与进展,以及从微纳米尺度上揭示表面粗糙度对于达到超浸润转换的重要性,并且对各自的润湿性转换机理与性能进行了总结归纳。最后指出了智能响应型材料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化学作为理科的中心学科与此二者均有紧密的联系。伴随着各种交叉学科的诞生与发展,将信息科学技术整合有机化学方法并用于认知生物大分子进而解决生命科学问题也是大势所趋,而在生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基础教学中引入相关内容也具有前瞻性与必要性。国外化学本科的基础教育也切合时宜地以一个生物信息学的最常用软件PyMOL为例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在了解反应中的有机化学机理的基础上,学习酶的三维结构,并探究酶催化该反应的原因。此设计结合了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结构生物学等多学科,可以加深学生对多肽与蛋白质的高级结构的认识,并为今后的生物化学学习与研究打下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这对于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做出开创性研究极为重要。对国内生物有机化学实验的设计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Some problems of the teaching of third-year analytical chemistry at Saratov State University are discussed. It is shown that teaching the course after studying organic and physical chemistry, mathematics, physic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oftware programming makes it possible to exclude ancillary topics from other disciplines and to form a higher level course.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most popular methods for combined quantum mechanical/molecular mechanical (QM/MM) calculations, including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re is a special emphasis on very general link-atom methods and various ways to treat the charge near the boundary. Mechanical and electric embedding are contrasted. We consider methods applicable to gas-phase organic chemistry, liquid-phase organic and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biochemistry, and solid-state chemistry. Then we review some recent tests of QM/MM methods and summarize what we learn about QM/MM from these studies. We also discuss some available software. Finally, we present a few comments about future directions of research in this exciting area, where we focus on more intimate blends of QM with MM. Contribution to the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Electronic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Conference  相似文献   

14.
A mass spectrum simulation system was developed. The simulated spectrum for a given target structure is computed based on the cleavage knowledge and statistical rules established and stocked in pivot databases: cleavage rule knowledge, function groups, small fragments and fragment-intensity relationships. These databases were constructed from correlation chart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arge population of organic mass spectra using data mining techniques. Since 1980, several systems were proposed for mass spectrum simulation, but in present there is no any commercial software available. This shows the complexity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such system. The reported mass spectral simulation system in this paper could be the first general software for organic chemistry use  相似文献   

15.
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是培养类比思维的重要阵地之一。基于类比思维的内涵以及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类比思维的培养和实践体会,希望提高学生有机化学学习效率,以及培养大学生解决新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The potential of a package of quantum-chemical software programs for exploring physicochemical problems pertaining to polyatomic organic molecules is highlighted. The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pectral, luminescent, and phot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olecules are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ment of target-oriented models for studying the problems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molecules is emphasized.  相似文献   

17.
吴毓林  陈耀全 《化学进展》1994,6(4):294-300
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有机化学将面临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材料科学越来越多的挑战。本文回顾了在分子识别指导下的有机分子的设计、合成和组装这个新领域的诞生和发展,认为这个领域将成为新世纪有机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的发展和应用不仅使得有机化学可能较好地面对新挑战,同时能推动有机合成化学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分子化学》教学中有机化学知识的有效利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子化学和有机化学紧密相连,后者是学习前者的基础.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有效利用有机化学知识解释聚合物的一些概念,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高分子化学知识.本文根据教学实践,介绍了几点利用有机化学知识帮助解释高分子化学中的概念或反应的实例,并对教材中存在的疑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学生看来,有机化学是一门复杂、难学的课程。然而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将会有助于学生克服望而生畏的心理,培养热爱有机化学的科研工作者。如何教呢?基于有机化学教学研讨会的感悟,结合自身的有机化学教学体会,详细阐述了青年教师对有机化学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有机化学涉及的有机反应类型繁多,反应机理复杂,理论性强,难以理解和掌握。而大学有机化学的教学模式基本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积极性。融入科研的有机化学教学法的尝试,可以破解有机化学授课的困惑,调动了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及精准掌握。科研渗透的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实现理论联系科研、实际生产,能够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