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低温等离子体研究进展(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南 《物理》2006,35(2):130-139
低温等离子体物理与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等离子体中发现的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如磁场重联、尘埃等离子体等,使人们对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掀起了新的热潮.在应用方面,几乎所有理工类实验室都有涉及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实验装置,这使得在我国低温等离子体应用方面的研究非常普及,包括微电子工业中的等离子体工艺,各种坚硬、耐腐蚀、耐摩擦材料的制备,纳米材料的制备,聚合物以及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等等.随着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低温等离子体的诊断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文章简要地介绍了近几年来低温等离子体研究在我国的发展,介绍了一些有关低温等离子体的热点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太赫兹波在非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输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太赫兹波在非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得到了非磁化等离子体中太赫兹波传输特性随太赫兹波频率、等离子体密度、碰撞频率和厚度的变化规律.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随着太赫兹波频率增加,反射率曲线出现周期性振荡,振荡周期为0.03THz.随着太赫兹波频率增加,振荡幅度增加:随着等离子体密度增加,振荡幅度减小;随着等离子体碰撞频率增加,振荡幅度增加.反射率曲线出现振荡的原因是电磁波在z=0和z=-d界面处的多次反射所致.以激波管为实验平台进行了0.22THz太赫兹波在等离子体中传输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符合较好.理论和实验结果均表明,采用太赫兹来实现地面与飞行器之间的通信互联是解决黑障问题的可选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超短超强激光-等离子体中自生磁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自生磁场的产生以及提出的各种产生机制和诊断方法;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超短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自生磁场的理论、数字模拟以及实验研究的状况;重点阐述了超短超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自生磁场对谐波发射影响的理论以及根据该理论完成的实验测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自生磁场的产生以及提出的各种产生机制和诊断方法;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超短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自生磁场的理论、数字模拟以及实验研究的状况;重点阐述了超短超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自生磁场对谐波发射影响的理论以及根据该理论完成的实验测定。  相似文献   

5.
李玉同  徐妙华  张杰 《物理》2007,36(1):39-45
近几年来,由于高功率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超强激光脉冲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高能离子束的研究得到了极大推动.实验和理论模拟均发现,在超强激光脉冲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可以产生高亮度、小尺寸、方向性好的高能质子束和高能重离子束.这种基于超强激光的高能离子源在先进离子束成像技术、惯性约束聚变混合“快点火”、新型台面离子加速器以及医疗等方面都有很诱人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介绍了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高能离子束(尤其是质子束)的加速机制、高能离子束特性、常用测量方法及其潜在应用,并对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林尊琪 《物理》1991,20(9):542-547
激光核聚变实验技术的进步对研究领域的迅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惯性约束聚变最基本的概念出发简单评述这一领域实验物理诊断研究工作的特点和主要进展.也穿插介绍了我们近年来在等离子体实验技术发展方面所做的一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管小伟  吴昊  戴道锌 《中国光学》2014,7(2):181-195
总结并展望了硅基混合表面等离子体纳米光波导及集成器件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首先介绍了几种硅基混合表面等离子体纳米光波导结构,其尺寸可小至100 nm以下,而传播长度达100μm量级;其次介绍了基于硅基混合表面等离子体纳米光波导的功分器、偏振分束器和谐振器等集成器件,其尺寸为亚微米量级;最后探讨了硅基混合表面等离子体纳米光波导与硅纳米线光波导的耦合及对其进行增益补偿。  相似文献   

8.
激光等离子体辐射不透明度的细致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奉涛  曾交龙  袁建民 《物理》2005,34(11):820-826
细致谱线模型是等离子体辐射不透明度精确计算的理论方法,涉及到很多原子物理过程,需要计算大量的、精确的原子参数.在高温、稠密等离子体环境下,谱线展宽、组态相互作用、电离能下降等效应与不透明度的准确计算密切相关.文章重点介绍了目前作者在辐射不透明度细致谱线模型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情况,并且与国内外典型的实验和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了超细粉末的有关概念,叙述了超细粉末在陶瓷材料、磁记录材料和催化剂材料方面的应用.介绍了用无极放电产生无污染的等离子体,用等离子体作为高效率的工作物质来合成超细粉末的方法.简要地解释了用等离子体法合成超细粉末的有关机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等离子体微波辐射作为新兴高功率微波源,因其具有频带宽、相干和可调谐等优点,因而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等离子体微波辐射理论和实验研究现状,包括电子束与等离子体互作用、等离子体局部扰动、三波互作用等.  相似文献   

11.
第一讲台面型电子加速器——激光尾波场加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民  盛政明  马燕云  张杰 《物理》2006,35(12):1016-1027
近年来,随着超短超强激光脉冲技术的发展,利用超短超强激光在等离子体中激发出的高强度尾波场来实现电子加速的方案也取得了巨大进展.相对于传统的射频腔加速器,这种新型的加速器由于以等离子体为介质,可以突破传统加速器中加速梯度小于100MV/m的限制,其加速梯度可以达到100GV/m.电子在这样的加速场下,在厘米量级的距离内就可以获得GeV的能量.随着台面型超短超强激光器的发展,新一代实用化的台面型电子加速器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得以实现.文章将从理论和实验上对激光尾波场加速中的尾波激发、电子注入、距离延长三个方面加以介绍,同时给出国内在这些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内容简介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年报》主要介绍了本院2005年度在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的理论、实验、工程和民品开发等方面的进展和科研成果,以及一系列科研活动,包括参加的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在国内外正式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题录以及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等。  相似文献   

13.
等离子体中电磁波传输特性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灵  赵青  罗先刚  马平  刘述章  黄成  邢晓俊  张春艳  陈旭霖 《物理学报》2012,61(15):155203-155203
本文对35 GHz和96 GHz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 得到了电磁波衰减随等离子体密度、碰撞频率和电磁波频率的变化规律. 等离子体密度增加一个数量级时, 电磁波衰减增加一个数量级; 随着等离子体碰撞频率的增加, 电磁波衰减先增加后减小; 随着电磁波频率的增加, 衰减下降. 以激波管为实验平台进行了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传输特性的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吻合较好. 理论和实验结果均表明, 提高电磁波频率是解决黑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研究了等离子体发生器随毛细管的几何尺寸和 PFN网络的初始充电电压等参数变化的放电规律, 结果将有助于改进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设计和提高放电的效能。  相似文献   

15.
直流等离子体弧温度测量与模拟计算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其鋆  何煜  郭文康  须平  臧德鸿 《物理学报》1999,48(9):1691-1700
介绍在等离子体弧符合局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计算自由燃烧弧的温度、速度和电势场分布的方法.把计算结果与用电荷耦合器件技术的光谱法等离子体温度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驱动等离子体电极电光开关脉冲发生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介绍用电缆脉冲成形、场畸变开关控制脉冲输出的等离子体电极电光开关驱动脉冲发生器的实验.着重阐述了场畸变开关工作参数对输出脉冲的影响.以及输出脉冲破形的改善.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曾交龙  高城  袁建民 《物理》2007,36(7):537-542
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集成电路不断小型化,因而开发下一代光刻光源以满足小型化的要求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目前工业界确定的下一代光刻光源是波长为13.5nm的极端远紫外(EUV)光源,它能够把光刻技术扩展到32nm以下的特征尺寸,氙和锑材料的等离子体光源被认为是这种光源的最佳候选者。文章在介绍EUV光刻原理和EUV光源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目前研究得最多、技术最成熟的激光产生的和气体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EUV光源,对EUV光源的初步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着重对氙和锑材料产生的等离子体发射性质和吸收性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与讨论。目前的理论研究进展表明,统计物理模型还不能很好地预测氙和锑等离子体的发射与吸收光谱,因此迫切需要发展细致能级物理模型,以得到更为精确的等离子体光学性质参数,并用于指导实验设计。提高EUV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8.
魏合林  刘祖黎 《物理学报》1995,44(8):1237-1243
对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CVD)过程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条件和等离子体参数在PCVD过程中相互关联,等离子体参数直接影响PCVD过程,在此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二元动力学模型,假设PCVD过程是由等离子体参数决定,考虑了活性粒子与反应单体的扩散与对流.计算中使用了实际测量的电子参数.理论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HL-2A等离子体密度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从密度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几方面,论述了等离子体密度反馈系统在HL-2A装置上的实现。实验证明,该系统实现了维持稳定可靠的密度波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直流非转移弧等离子体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运用相似理论,研究了该等离子体炬的电热特性与运行参数,比如气体流量、弧功率的关系,并将计算值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利用获得的公式来对炬进行结构改进和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