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碱性固化剂对环氧化聚丁二烯的固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DSC法研究了LFPB、双酚A型环氧树3脂与咪唑类及胺类固化剂的热固化行为及反应活化能。结果发现,LFPB固化体系的活化能高于双酚A型环氧树脂,且后者的放热集中。同时发现与酸酐固化剂相对照,本文中使用的LFPB-固化剂体系的活化能普遍高于LEPB酸酐体系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2.
苯并E嗪热固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欣  顾宜 《高分子学报》2000,(5):612-619
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对双酚A型苯并E嗪和两种苯并E嗪模型化合物热聚合体系固化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从表观体积收缩率、密度-固化时间曲线、恒温固化收缩率以及密度-温度曲线几方面进行了研究,深入探讨了苯并E嗪在固化过程中是否发生体积膨胀,并着重讨论了不同酚核结构苯并E嗪开环聚合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苯并E嗪均呈现出宏观体积膨胀效应,但在恒温固化过程中却均呈现体积收缩,且这种体积  相似文献   

3.
用DSC研究了BPPDPS改性BMI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获得固化反应级数n=1.4,活化能E=81.24KJ/mol,以及树脂的固化工艺:140℃,1h;190℃,2h;250℃、4h。测定了不同配比固化树脂的吸水率、玻璃化温度、热氧化性和弯曲性能,当树脂配比为1。5:1时,固化树脂表现优良的耐热性,特别是在耐热性方面,230℃弯曲强度保留达82。4%,并用Friedman法推导出固化树脂的热降解  相似文献   

4.
用DSC研究了BPPDPS改性BMI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获得固化反应级数n=1.4,活化能E=81.24kJ/mol,以及树脂的固化工艺:140℃,1h;190℃,2h;250℃,4h。测定了不同配比固化树脂的吸水率、玻璃化温度、热氧化性和弯曲性能,当树脂配比为1.5:1时,固化树脂表现优良的耐热性,特别是在耐热性方面,230℃弯曲强度保留达82.4%,并用Friedman法推导出固化树脂的热降解反应活化能为290kJ/mol,遵循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5.
辐射固化涂层技术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辐射固化涂层技术的最新发展作了全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用化学滴定、粘度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苯乙烯含量对聚醚型聚氨酯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PUDGEBA/聚苯乙烯(PSt)室温同步半-IPN’s(简称SIPN’s)体系固化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述所研究的体系中,苯乙烯含量的变化对凝胶时间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随苯乙烯含量的增加,凝胶的时间明显延长。随苯乙烯含量的变化,两个组分固化反应反应速度最大值到来的时间可以相对提前或延后,甚至达到刚好同步,对上述  相似文献   

7.
酚醛/石墨导热塑料的固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动态DSC技术研究热固性酚醛/石墨导热塑料反应固化工艺过程,建立动力学方程,利用动力学方程和动力学参数进一步得到固化反应程度、固化反应温度以及固化反应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动力学参数为ln=6.78,E=46.86KJ/mol,n=0.97;该材质理论上较为合适的固化温度T=200℃,固化时间t=15min。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DSC和FTIR对2-乙基-4-甲基咪唑固化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机理和2-乙基-4-甲基咪唑固化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缩水甘油酯与脂环型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特征、动力学及其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咪唑体系的固化反应是分两步独立进行的,第一步是加成反应,第二步是催化聚合反应.缩水甘油酯与脂环型环氧树脂(TDE-85)/咪唑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也分两步进行,第一阶段反应主要是缩水甘油酯型环氧基进行的加成反应和催化聚合反应,第二阶段主要是脂环型环氧基进行的加成反应.各体系第一阶段的表现反应活化能均低于第二阶段活化能.当TDE-85型环氧树脂中引入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后,固化反应速率均较TDE-85环氧树脂单独固化时快.  相似文献   

9.
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紫外光(UV)固化粉末涂料综合了传统粉末涂料和辐射固化技术诸多优点,是涂料工业的前瞻性产品。本文介绍了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的配制,固化机理,涂装工艺及潜在应用,并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环单体的合成,聚合及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新螺环原碳酸酯单体:3,9-二(对甲氧基苄基)-1,5,7,11-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以BF3·OEt2为催化剂,实现了其阳离子聚合。聚合产物的^1H NMR、^13C NMR、IR及元素分析均表明发生了双开环聚合反应。探讨了其聚合历程。用DSC和IR跟踪环氧树脂及其与螺环单体混合后的固化反应过程,研究了固化剂、反应条件对固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六氟环氧丙烷二聚体、三聚体分别与4-环己烯-1,2-二甲醇反应合成了2种新型的双全氟烷氧基取代的环氧环己烷衍生物(EFPO1和EFPO2),其结构经FT-IR和1H NMR确证。 与常见全氟烷基型功能单体不同,此类含氟环氧化合物与环氧树脂预聚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且可改善其疏水性能。 初步考察了上述单体对环氧树脂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改性作用,结果表明,随涂料中含氟单体用量的增加,固化膜的初始水接触角线性增大;其中,EFPO2因其含较长的全氟烷氧基团而具有比EFPO1更好的疏水效果。 如加入1%EFPO2时,固化膜接触角为99°,比未添加含氟单体的固化膜大14°,而相同含量EFPO1固化膜接触角为87°。 当EFPO2含量为5%时,固化膜的疏水性能进一步提高,接触角为113°。 此外,固化膜经加热处理(110 ℃,6 h)后疏水性能明显增强,如EFPO2含量为1%~5%时,固化膜经热处理后,接触角由99°~113°提高至113°~118°,EFPO1固化膜经热处理后接触角也由87°~100°提高至99°~110°。 固化膜疏水性能的提高可能是由于经过加热处理,含氟链段向表面迁移。 由此可见,这类含氟单体可作为表面改性剂应用于涂料、油墨和离型材料。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新螺环原碳酸酯单体:3,9-二(对甲氧基苄基)-1,5,7,11-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以BF3·OEt2为催化剂,实现了其阳离子聚合.聚合产物的1HNMR、13CNMR、IR及元素分析均表明发生了双开环聚合反应.探讨了其聚合历程.用DSC和IR跟踪环氧树脂及其与螺环单体混合后的固化反应过程,研究了固化剂、反应条件对固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可固化环氧热塑性材料———环氧封端聚芳醚酮(E PEK)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型化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物理性能 化学结构 加工技术一体的综合研究.建立了描述E PEK反应加工过程的系列模型.以此为基础,借助计算机确定了加工参数.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验证了所建立的加工模型和所确定的加工参数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采用作者所建立的方法,仅需很少的实验,就可完成对加工过程各影响因素的预测分析和加工参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DSC和FTIR对2-乙基-4-甲基咪唑固化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机理和2-乙基-4-甲基咪唑固化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缩水甘油酯与脂环型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特征、动力学及其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咪唑体系的固化反应是分两步独立进行的,第一步是加成反应,第二步是催化聚合反应.缩水甘油酯与脂环型环氧树脂(TDE-85)/咪唑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也分两步进行,第一阶段反应主要是缩水甘油酯型环氧基进行的加成反应和催化聚合反应,第二阶段主要是脂环型环氧基进行的加成反应.各体系第一阶段的表现反应活化能均低于第二阶段活化能.当TDE-85型环氧树脂中引入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后,固化反应速率均较TDE-85环氧树脂单独固化时快.  相似文献   

15.
紫外固化PDLC膜的形态及电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紫外光固化法制备了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膜。以SEM方法对其形态结构进行了考察,进而测试了PDLC的电光性能,并讨论了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UV固化技术和UV固化涂料等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以BASF公司在2005年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奖的产品为实例,通过与传统产品的对比全面地介绍了绿色环保底漆的组成成分、固化机理和影响因素,最后对UV固化涂料在绿色环保车漆领域的应用展望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7.
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流变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一系列紫外光因化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合物,研究了分子量、原料配比、反应方式、含水量、溶剂等对其流变行为的影响。实验表明,控制剂聚物分子量,干燥原料,以HEA先与异氰酸酯反应的加料方式合成的树脂,流动性较好。在此基础上合成了较好流动性和光固化性能的蓖麻油紫外光固化树脂。  相似文献   

18.
介绍近年来UV/EB固化材料的发展进展,其中包括北美、欧洲、日本的发展概况和重大的新进展:(1)稀释单体和预聚体;(2)水基UV/EB固化;(3)阳离子光固化;(4)辐射固化粉末涂料;(5)复合固化体系;(6)UV固化纳米涂料;(7)光引发剂;(8)计算机直接制版.  相似文献   

19.
双酚-S环氧树脂与琥珀酸酐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双酚-S环氧树脂(BPSER)与琥珀酸酐固化反应的历程。实验结果表明,固化反应主要分两个阶段,前期由化学动力学控制,服从自催化机理。实验数据利用Kamal方程处理得到两个速率常数k、、k2及两个反应级数m、n、k1、k2的值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呈增大的趋势,总反应级数m+n在2~2.5之间,当转化率达到40%左右后,由于交联程度增加,分子量迅速增长,分子间扩散较慢,进入  相似文献   

20.
滕蔓 《化学教育》2003,24(7):6-8
本文简介感光性高分子的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发展简史、固化机理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