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高温镍基合金中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文兵  姚金玉 《分析试验室》1995,14(2):64-67,75
本文用1mg/mL镍和0.2mg/mL钯作混合基体改进剂,提高了测定铋的灰化温度和抗干扰能力,且灵敏度几乎不变。可不经分离样品基体,直接用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高温镍基合金中铋。方法特征量为18pg,检出限为0.081μg/g。对含0.3-0.7μg/g铋的镍基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0%-5.9%,回收率在85%-119%之间。  相似文献   

2.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贵金属钯和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在对羟基苯基荧光酮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烷基甲胺存在下,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微量和锇的新方法,在pH=7.6~8.0的磷酸盐介质中,钯和锇的对羟基苯基荧光酮-CTMAB配合物吸收光谱相互重叠,选择测定钯配合物的波长对为580.5nm与530.5nm,测定锇配合物的波长对为553.5nm与604.5nm,钯含量在0~7.0μg/10mL范围内,锇含量在0~9.0μg/mL范围内,与ΔA值呈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在乙醇-水载流体系中钯的流动注射光度法。二硫代乙二酰胺为显色剂,在波长420nm处检测,测定钯的线性范围为2.0~12.0μg/mL,进样频率达240次/h。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适合于各种催化剂、合金和王水不溶渣中微量和较高含量钯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与水混溶有机溶剂体系中流动注射光度测定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在乙醇-水载流体系中钯的流动注射光度法。二硫代乙二酰胺为显色剂,在波长420nm处检测,测定钯的在线性范围为2.0~12.0μg/mL,进样频率达240次/h。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适合于各催化剂、合金和王水不溶渣中微量和较高含量钯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甲基红,次磷酸钠,钯(Ⅱ),碲(Ⅳ)之间的催化反应,建立了一种测定超痕量碲(Ⅳ)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1.2×10^-11g/mLTe(Ⅳ)测定范围为0.001~0.1μg/25mLTe(Ⅳ),用于测定生物样品中的痕量Te(Ⅳ)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催化褪色反应动力学法测定痕量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弱酸和α,α′-联吡啶介质中,Pd(Ⅱ)强烈催化氧化氢氧化中性红褪色反应,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Pd(Ⅱ)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71mg.ml^-1,线性范围为0~0.6μg/25ml,可用于矿样中钯的测定。g  相似文献   

7.
在pH6.1~6.7的磷酸盐介质中,钯(Ⅱ)与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于室温下反应,生成水溶性和稳定性皆佳的紫色三元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00nm,对比度为70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9.48×10 ̄4L.mol ̄(-1)’cm ̄(-1),桑德尔灵敏度为1.12×10 ̄(-3)μg.cm ̄(-2),钯含量在0~7.0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据此提出了一个灵敏、简便分光光度法测定钯的新方法,用于合成试样和贵金属合金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石蜡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蜡为固体萃取剂,系统地探讨了钯-丁二酮肟(DMG) 显色体系在石蜡相最佳显色条件及光度特性。钯的浓度在0~80 m g/50 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 0.9997。方法检出限为1.75×10- 5g/L。该法选择性好,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钯的测定,灵敏度比液相光度法高。应用于分子筛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钯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基于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4.75)中,痕量钯(Ⅱ)催化次磷酸钠还原孔雀绿褪色的反应,研究了反应的最优化条件和动力学参数,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痕量钯的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新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2。273×10^-7g/L,线性范围0.1 ̄0.8μg/25mL,方法应用于模拟合金试样的测定,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酸性介质中钯(Ⅱ)对Ⅴ(Ⅴ)-Mn(Ⅱ)-Tween-20-DAmHM体系显色反应有阻抑作 用,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测定钯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并研究了该阻抑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方法 的线性范围为20~240μg Pd(Ⅱ)/L,检测限为8.4×10-9gPd(Ⅱ)/mL。该体系灵敏度高,稳 定性好,用于石钯渣和钯催化剂中把(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在PH6.1-6.7的磷酸盐介质中,钯(Ⅱ)与二溴羟基苯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于室温下反应,生成水溶性和稳定性皆佳的紫色三元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00nm,对比度为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48 ×10^4L.mol^-1cm^-1,桑德尔灵敏度为1.12×10^-3μg.cm^-2,钯含量在0.7.0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据此了一个灵敏、简便分光光度法测定钯的瓣方法,用于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1,4-双肼酞嗪(DHPH)与钯的配合显色反应,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氯代十六烷吡啶存在下,在0.1~0.2mol/LHCl溶液中,试剂与钯形成1:1的稳定的亲黄绿色配合物,最大吸收峰在40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10^4。钯量在0~50μg/25mL范围内股从比尔定律,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已用于催化剂中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1,4-双肼酞嗪(DHPH)与钯的配合显色反应,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在0.1~0.2mol/LHCl溶液中,试剂与钯形成1:1的稳定的黄绿色配合物,最大吸收峰在40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10 ̄4,钯量在0~50μg/25mL范围内股从比尔定律,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已用于催化剂中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刘彬  张光 《分析试验室》1996,15(5):27-29
用新合成的偶氮试剂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研究了光度法测定钯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0.45-1.2mol/L盐酸介质中,钯与试剂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1nm处,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9.4×10^4L.mol^-1.cm^-1,配合成的组成为Pd:5-NO2-PADMA=1:2,钯浓度在0-10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方法是目前测定钯的高灵敏  相似文献   

15.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志琪  郑行望 《分析化学》1995,23(11):1326-1328
在磷酸-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中,以钯(Ⅱ)催化次磷酸钠还原罗丹明B褪色为指示反应,建立了痕量钯的动力学光度分析新方法。在金(Ⅱ)的存在下,检测下限达5×10^-11g/mL钯(Ⅲ),方法应用于模拟合金样和含钯分子筛中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用新合成的偶氮试剂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NO_2-PADMA)研究了光度法测定他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0.45~1.2mol/L盐酸介质中,钯与试剂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1nm处,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9.4×10 ̄4L·mol ̄(-1)·cm ̄(-1),配合成的组成为Pd:5-NO_2-PADMA=1:2,钯浓度在0~10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方法是目前测定钯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体系之一。用于含钯分子筛及二次合金管理样-88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报道以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简称为3,5-diCl-PADMA)为显色剂,应用双峰双波长光度法测定钯的新方法及其钯配合物的质子化行为1.2mol/L的硫酸介质中,钯与试剂形成稳定的1:1绿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为621nm,负峰为434nm,正,负峰吸光度绝对值之和与钯浓度线性相关,钯浓度在,每10mL0~12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高达1.44  相似文献   

18.
双噻唑偶氮试剂BDTADAB与钯显色反应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新的双噻唑偶氟试剂2,6-二偶氮(4,4′-(双间苯二胺)-苯骈(1,2-d,4,5-d)二噻唑(BDTADAB)与钯的显色反应,在5.8mol/L硫酸介质中,钯与试剂生成的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04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4.2×10^4L.mol^-1.cm^-1钯在0~16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常见金属离子及铂,金等贵金属离子均不干扰钯的测定,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选择性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含氨介质中铬(Ⅲ,Ⅵ)-α,α-联吡啶-亚硝酸钠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痕量铬的方法。测定铬的范围为0.004-0.028μg/mL和0.04-0.28μg/mL,检测下限为2.0×10^-^3μg/mL,用以测定生物样品中痕量铬,变异系数为9.8%。  相似文献   

20.
钯(Ⅱ)—组氨酸络合物极谱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用极谱法研究了Pd(Ⅱ)-组氨酸络合物波的形成条件和性质,用线性法和连续变化法确定了Pd(Ⅱ)与组氨酸的络合物比为1:2,络合物的稳定常数β为3.47×10^19。测定钯的线性范围为0.02~0.7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