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化钐对冷束缚应激大鼠血清激素的影响及其抗应激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氯化钐对冷束缚应激大鼠血清激素的影响及其抗应激作用。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血清GH、FSH、LH、TSH、T_3、T_4和皮质醇浓度,并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胃粘膜和脑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及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应激反应中,氯化钐具有明显的提高血清GH和TSH值(p<0.01),显著降低血清FSH、T_4和皮质醇值(p<0.01),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泌和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皮质醇是一种重要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诊断标志物,为保证检测结果具有溯源性、可比性和准确性,研制了血清中皮质醇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对血清样品进行分离、过滤、混匀、分装,进行均匀性检验、稳定性考察和定值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串联质谱(UPLC–ID–MS/MS)法进行定值,混合健康男性血清和健康女性血清中皮质醇的定值结果分别为107.63 ng/g(U=1.44 ng/g,k=2),92.24 ng/g(U=1.68 ng/g,k=2)。采用CCQM–K63a比对样品对定值方法进行验证,测量结果在该比对参考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研制的皮质醇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Ni(Ⅳ)-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皮质醇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测定皮质醇的线性范围为0.5~50ng·mL-1,检出限为0.05ng·mL-1。对20ng·mL-1的皮质醇标准溶液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6%。应用所建立方法测定了注射液和人体尿液中的皮质醇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人头发中的皮质醇是反映现代人长期精神压力累积的主要临床标记物.建立了一种人发皮质醇的超高灵敏检测方法.方法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分析和双层纸芯片.纸芯片的第一层用于滤除人发提取液中的头发残渣(样品前处理),第二层用于实施竞争性免疫反应和拉曼检测.固定在纸表面的皮质醇抗原和游离的头发皮质醇竞争结合能产生拉曼信号的皮质醇单克隆抗体,通过检测结合在纸表面的皮质醇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拉曼信号进行游离头发皮质醇的定量.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上,皮质醇抗体的拉曼信号经过优化,方法的检测限可以达到1 pg/mL,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8.38%(n=6).进行了两例实际样品检测,液质检测结果分别为0.771和0.153 ng/mL,本方法检测结果分别为0.63和0.247 ng/mL,两种方案的结果在一个数量级,证明了方法的实用性.利用此方法,一块芯片可以同时测定48个样品,专属性和准确性很好,特别适合于人群精神压力的普查.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同时测定人血清中皮质酮和皮质醇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血清经正己烷除脂净化、叔丁基甲醚提取后,以乙腈-0.1%甲酸溶液(含0.01 mol/L甲酸铵)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用Agilent E-clipse Plus-C18色谱柱(150 mm×2.1 mm,3.5μm)分离,正离子模式下进行串联质谱检测。皮质酮和皮质醇浓度在0.5~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7、0.999 4。皮质酮和皮质醇分别在5.0、25.0、75.0 ng/mL和0.5、2.5、10.0 ng/mL 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6.6%~102.7%,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7.1%,检出限分别为0.1 ng/mL和0.05 ng/mL。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定性定量准确,适用于同时测定血清中的内皮质酮和皮质醇。  相似文献   

6.
许丹科  袁倚盛 《色谱》1990,8(2):123-124
皮质醇(F)和皮质酮(B)是人体内的两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测定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可以为研究糖皮质激素与人体的各种代谢及组织器官功能的关系提供必备的数据。以前测定血清中皮质醇、皮质酮常采用放射免疫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等。本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显示出快速、简便和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纳米技术的蓬勃发展,纳米材料已被广泛用于化妆品、医药卫生、国防科技等领域.由于纳米材料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在其生产、加工、运输以及应用的过程中增加了人类的暴露风险及潜在的健康危害.研究显示,纳米材料能够在动物、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对生物体造成毒性损害,而活性氧的生成和氧化应激的产生则是这种毒性损害的重要机制.内质网作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储存Ca~(2+)的重要场所,对细胞内稳态的变化十分敏感,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及细胞内Ca~(2+)平衡的紊乱都会诱发内质网应激,继而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导致细胞凋亡.本文对纳米材料与内质网应激及相关细胞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海洋鱼类血清游离皮质醇液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清样品中加入地塞米松作为定量内标,用氯仿提取,氮气吹干,V(甲醇):V(水)=1:3混合溶液定容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游离皮质醇进行分析。采用电喷雾电离源负离子模式,分别取m/z407.2和437.2作为皮质醇和内标的定量目标离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皮质醇与内标在BEHC18色谱柱上得到良好的分离,方法在0~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仪器检出限为1.64pg。方法平均回收率达到93.3%~98.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对采自浙江宁波几批大黄鱼(Preudosciaena Crocea)和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血清进行测定,游离皮质醇含量在2.11~75.84μg/L范围内。与三重四极质谱仪(Q-Q-Q-MS)进行比较,仪器检测灵敏度要优于三重四极质谱仪;在0~20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不及三重四极质谱仪的分析结果,但在0~200μg/L浓度范围内相关性相近。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应激对体内微量元素代谢的影响和机制,预先给予大鼠不同水平的铜3周后,采用冷束缚法使大鼠产生应激,测定了血清铜、锌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高铜给予没有对清洁级大鼠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血清铜、锌及铜锌比值变化不明显,但适量的铜给予能显著提高血清中SOD活性和GSH含量;冷应激处理后大鼠血清中Cu水平下降,Zn水平升高,同时SOD消耗降低,而GSH含量显著升高。表明冷应激可使大鼠体内铜锌代谢及SOD活性和GSH含量发生变化,适量的铜给予在应激状况下才发挥出积极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基于纳米纤维固相萃取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HPLC-Flu)法测定头发中的皮质醇水平.以新型纳米纤维萃取柱(PFSPE)提取头发样本浸出液,用100 μL乙醇洗脱,再加入230μL浓H2SO4反应2 min,反应物加水混合后用PFSPE柱提取,最后用50 μL甲醇直接洗脱后注入色谱体系进行分析.此方法的检出限为0.05 ng/g( S/N=3),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低于6.8%和8.9%,平均方法回收率为88.9%.本方法提取过程简便、快速、环保,而且可以准确测定头发样本中的皮质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