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测量了液晶的富立叶变换拉曼光谱,对所有拉曼模进行了指认。发现其相变序和侧向烷基链有关。讨论了铁电近晶C*相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液晶的付立叶变换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磊  尹真 《光散射学报》1997,9(2):113-114
测量了液晶的富立叶变换拉曼光谱,对所有拉曼模进行了指认。发现其相变序和侧向烷基链有关。讨论了铁电近晶C相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系列取代铁卟啉化合物,研究了拉曼光谱及红外光谱.对二价铁卟啉RTPPFe(Ⅱ)和三价铁卟啉RTPPFeCl(Ⅲ)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价铁卟啉在常温下是不稳定的,通常在其轴向位置上吸附氧分子而形成铁卟啉的超氧化物RTPPFe-O2,其稳定的立体构型为end-on式结构.采用量化软件对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模拟,得出了其分子结构参数,并结合化合物的红外及拉曼光谱,研究了分子结构对波谱位移的影响.不同结构的二价铁卟啉RTPPFe-O2拉曼及红外吸收峰的位置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位移,其位移情况与分子的扭曲程度有关.即RTPPFe-O2的Fe-O2特征拉曼吸收峰以及红外特征吸收峰(Fe-O)的位置随着Fe-O-O角的增大而向高波数移动.  相似文献   

4.
快速准确识别不明危险液体在公共安全领域需求明显。拉曼光谱技术因具有快速、灵敏、可非接触式检测等优点,成为近年来此领域的研究热点。以沙林、梭曼、塔崩、维埃克斯、芥子气等化学毒剂,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丁酯、甲基膦酸二甲酯、甲基膦酸二异丙酯等化学毒剂模拟剂,亚磷酸二甲酯、亚磷酸三甲酯、亚磷酸三乙酯、甲基膦酰氯乙酯、甲基膦酰二氯、甲基膦酰二氟、氯沙林、二乙胺基磷酰氯、2-二乙胺基乙硫醇、硫二甘醇、异丙醇、频呐基醇、甲基膦酸、甲基膦酸异丙酯、甲基膦酸频呐基酯等化学毒剂前体、中间产物、水解产物以及有毒工业化学品如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苯甲醚、氯代苯、乙酸乙酯、乙酸乙烯酯、乙酸苄酯、甲醇、乙醇、乙腈、丙酮、1,1,1-三氯乙烷、正己烷、正丁醇、四氯化碳等和汽油、水等42种危险液体和常见溶剂为研究对象,使用配备785 nm激光器的便携式拉曼光谱仪,针对上述化合物建立了拉曼光谱检测方法,获得了高信噪比的散射光谱数据,对谱图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DA)、二次判别分析(QDA)、k近邻(kNN)、朴素贝叶斯(NB)模型、分类决策树(CT)、支持向量机(SVM)6种模式识别算法对上述拉曼光谱数据进行识别归类。研究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线性判别分析模型具有100%的识别准确率,考虑到实际使用过程中非标准谱图、仪器条件以及外界环境改变等因素会对支持向量机识别结果产生影响,将线性判别分析模型确定为危险液体的快速识别方法。全部测试过程在1~2 min内即可完成且不损耗样品,成功实现水和危险品汽油与其他有毒液体的区分。该研究揭示了具有指纹谱特征的拉曼光谱结合模式识别算法可用于化合物的快速筛查,为及时发现通关夹带,保证物流安全以及化学恐怖事件应急处置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DTE-甲亚胺叶立德盐(DTE:二噻吩乙烯基)与C60在甲苯中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被用于合成新型的哑铃型富勒烯化合物1.为了与1作比较,还同时合成了单加成物2.并通过HF-3/21G方法计算确定了这两种化合物分子的几何结构,同时在室温下测定了化合物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证明了化合物内给体和受体间光诱导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28种芬太尼类物质的红外和拉曼光谱,研究了芬太尼类物质的振动光谱特征,考察了红外和拉曼光谱对芬太尼类物质的区分能力。整体上看,芬太尼类物质的红外和拉曼光谱表现出不同的光谱特征,具有互补性。在红外光谱中,不同盐型芬太尼类物质在3200~2 000 cm-1区间差异显著,碱型化合物在2 972~2 952 cm-1存在强的吸收峰,盐酸盐化合物在2 600~2 320 cm-1存在中等强度的多重吸收峰,枸橼酸盐化合物在3 100~2 800 cm-1存在中等偏弱的宽吸收峰。在红外光谱中,芬太尼类物质在1 750~1 630 cm-1存在由C═O键伸缩振动引起的强吸收峰,在710~680 cm-1存在由苯环面外弯曲振动引起的强的单峰或双峰。在拉曼光谱中,28种芬太尼类物质均在1 001~1 002 cm-1处有强的拉曼峰,该峰是由苯环上C-H键的面内弯曲振动引起的。含烷基、苯基、四氢呋喃基取代化合物的拉曼光谱中,1 000 cm-1左右位置的峰为基峰,其他峰的强度均低于基峰强度的30%;含氟、呋喃、硫代等取代基化合物的拉曼光谱中,除1 000 cm-1左右位置的峰外还有其他高强度的峰。红外光谱可用于区分所有芬太尼类物质,对绝大多数化合物区分度高,对个别结构相差一个甲基的芬太尼结构类似物的区分度较弱,但通过指纹区的特征吸收峰,也可实现区分。当不存在荧光干扰时,拉曼光谱可用于区分所有的芬太尼类物质,对绝大多数化合物区分度高,对部分结构相差一个甲基或不同位置甲基取代的芬太尼结构类似物的区分度较弱,但通过指纹区的特征峰,也可实现区分。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均具有无需样品前处理、测试速度快、检测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便携式设备可用于现场快速检验。拉曼光谱仪测定某些样品时会受到荧光干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拉曼光谱相比,红外光谱无荧光干扰、谱图一致性高、商业谱库更加完备,是现场快速定性分析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前期共振拉曼光谱法(Pre-resonance Raman Spectroscopy,以下简称PRRS)检测在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硝基化合物的能力。鉴于硝基芳烃在环境科学与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选择了若干对位取代硝基苯衍生物及多环芳烃硝基化合物,它们都以硝基苯为其基本结构。首先测定这些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其最大吸收波长在260—400nm范围。根据前文,用488.0nmAr~+激光作拉曼激发源,这些化合物都可能产生前期共振拉曼效应,从而可以用来进行微量分析。利用共振拉曼效应进行微量分析,经常遇到试样所产生的萤光背景干扰问题。这种背景往往超过拉曼光谱强度,成为拉曼光谱测定中的主要干扰。基干拉曼效应和萤光效应激发态寿命之不同而发展起来的克服萤光干扰的脉冲技术,由于价格昂贵,技术复杂,对于一般光谱实验室来说,目前还不能普遍实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拉曼光谱研究的先驱者——吴大猷先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在《光散射学报》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之际,吴大猷先生高兴地为它题写了刊名。这不仅表达了一位中国拉曼光谱研究先驱者对《光散射学报》的祝贺和支持,也是对所有从事光散射研究工作的炎黄子孙的厚爱和鼓励。1934—36年间在德、法留学的郑华炽先生(Hua—Chih Cheng)曾相继在德、法杂志上发表四篇有关拉曼光谱研究的论文。至于在中国实验室中测量拉曼光谱并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
拉曼光谱技术在爆炸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杰  李明  张静  高静 《光散射学报》2013,25(4):367-374
随着恐怖活动的蔓延,对爆炸物的检测和溯源变得越来越重要。拉曼光谱能够提供化合物的指纹图谱,是对物质定性分析的有力工具,具有无损、快速、准确度高等优点,近年来在爆炸物检测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空间偏移拉曼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等拉曼光谱技术在爆炸物检测方面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绞股蓝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和拉曼光谱法直接、快速地测定了中草药绞股蓝样品 ,并对所测样品的红外、拉曼光谱图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红外光谱图中各吸收峰位置与拉曼光谱图中各散射特征峰位置相对应 ,其关系互补。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法 ,对中草药绞股蓝的成份研究和特征波谱的鉴别 ,能为合理利用绞股蓝资源和寻找绞股蓝新的有效成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RS)是一种散射光谱,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响应速度快、灵敏性高以及原位无损检测等特点。由于拉曼信号具有指纹图谱特性和不受水分信息干扰的优势,其在生物体信息检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拉曼光谱成像技术是拉曼光谱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其可以同时获取研究对象的空间及光谱信息;显微拉曼光谱技术不仅可以进行分子结构的检测,还能够实现生物组织微区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分析。目前,应用拉曼光谱进行农作物生理信息的检测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并重点介绍了拉曼光谱技术在农作物的生殖与营养器官(种子,花朵,果实和根,茎,叶)中生理信息检测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最后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拉曼光谱在农作物生理信息检测中的局限,并对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1,3-二甲基尿嘧啶(DMU)的激光拉曼光谱,并且利用量子化学方法B3PW91/6-31G计算了DMU分子的拉曼光谱。对计算和实验的光谱进行比照以及对DMU分子进行的振动分析结果表明,和尿嘧啶比较而言,利用DMU分子作为生物碱基的模型化合物用于拉曼研究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以DMU和1,3-二甲基尿嘧啶的环丁烷二聚体(DMUD)为模型化合物,研究它们的拉曼光谱和振动动力学,期望获得的信息能够有助于对DNA和RNA的碱基的紫外光损伤的拉曼光谱分析,并且能够对相应类似体系的拉曼光谱的变化从理论和试验上给出有益的信息。同时该研究也是对已有的关于1,3-二甲基尿嘧啶的拉曼光谱研究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甲磺酸多拉司琼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药物,属于肿瘤化放治疗的辅助药物,本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激光拉曼光谱仪进行光谱检测,对甲磺酸多拉司琼的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的差异进行分析,对其分子振动光谱与结构特征相关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为药物合成及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简要阐述了拉曼光谱技术的工作原理、仪器的组成及特点,介绍了拉曼光谱技术在含铀物质结构分析、铀及其化合物的在线研究以及铀溶液化学中的应用概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光导纤维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综述了光导纤维拉曼光谱法的研究近况,主要介绍其实验技术及其应用于化学中常规拉曼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近红外富里叶变换拉曼光谱等领域的工作,讨论了该领域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通过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Raman(共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黄芩苷包合物,对拉曼光谱法作为一种新的验证包合物形成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黄芩苷包合物,共焦拉曼光谱仪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分别测定并获得p-环糊精、黄芩苷、黄芩苷与β-环糊精物理混合物及黄芩苷包合物四种固体粉末的拉曼图谱和红外...  相似文献   

17.
几种饱和脂肪酸及其盐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饱和脂肪酸及其盐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们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有关此类物质拉曼光谱特征的研究尚属少见。为了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拉曼光谱特征,对乙酸、硬脂酸及乙酸钙、乙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镁进行了拉曼光谱研究。从指认这6种物质拉曼光谱的特征峰拉曼位移出发,对它们的相应谱峰进行比对与分析,探讨了阳离子的引入对饱和脂肪酸及其盐的拉曼光谱的影响,找出了它们拉曼光谱的差异。比较不同阳离子形成的饱和脂肪酸盐的特征峰拉曼位移的差别,从折合质量和核外电子构型角度解释了造成差异的原因。同时发现了长碳链可以减弱不同阳离子对饱和脂肪酸盐拉曼光谱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化学增强理论,选取了银、镍和铁等过渡金属离子与甲基膦酸(MPA)分子进行络合,采用拉曼光谱技术对水相中微量的甲基膦酸进行检测。结果表示,银离子对于水相中甲基膦酸的拉曼增强效果最佳;并且添加银离子后并不影响其定性检测;进一步的条件优化实验表明,随着银离子添加量的增加,增强效果会先增大后减小,当CMPA∶CAg+=1∶1时增强效果达到最佳,检测下限为20pg。  相似文献   

19.
空间外差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新型拉曼光谱探测技术,具有光通量大、高分辨率、无移动部件等技术优势,非常适用于行星探测任务中,对行星表面的矿物及有机物进行分析,探寻可能存在的生命标志物。作者将这一技术运用于远程拉曼光谱探测中,对远程空间外差拉曼光谱仪的光谱分辨率、光谱范围及信噪比等主要特性进行了分析与实验验证。文章对远程空间外差拉曼光谱探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述,设计搭建了一套实验平台,并进行了定标,验证了其性能参数。在此基础上,获取了10 m处部分无机固体样品、有机样品及天然矿物的拉曼散射信号,对系统信噪比进行了估计。由于装调精度不高、光学器件缺陷等原因,系统远非理想。但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大部分样品的主要拉曼散射峰,系统信噪比优于5,基本可以满足清楚分辨典型拉曼谱峰的要求,依然可以证明这一技术的可行性。空间外差拉曼光谱技术可以弥补色散型光栅光谱仪与傅里叶变换型光栅光谱仪的主要技术缺陷,在行星表面物质探测与分析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作者对于这一技术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空间外差拉曼光谱技术在远程探测方面的潜力,可为远程空间外差拉曼光谱仪的工程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孙丽  薛庆斌 《光散射学报》1999,11(4):301-304
测定了系列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拉曼光谱,分析了光谱与结构变化的规律。讨论了由于不同基团的共轭效应、诱导效应,以及分子内、分子间相互作用等,对拉曼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