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国家队",是我国基础研究的核心力量和重大创新成果的摇篮,更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基地.研究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组织分布、管理结构、团队成员组成、科研、学术交流等具体行为模式特征,将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有力切入点,也将为相关科研政策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汪士 《运筹与管理》2013,22(6):243-248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面向国际科研前沿建立的国立新型科研机构和国家开放型公共研究平台,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战略技术研究和重要共性技术研究的“国家队”。依托高校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典型代表,在实践运行中实行室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是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决策领导者和科研管理者。我们以生命科学部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特征状况研究的考察样本,通过详尽调查和深入比对分析,得出关于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特征状况的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   

3.
度量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团队知识存量是研究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团队知识需求的前提,也是研究大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的基础。本文建立了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团队知识存量指标体系(16个指标),共包括三类知识存量:以物为载体、以团队成员为载体、以项目团队为载体的知识存量。然后运用粗糙集理论对指标体系进行约简,剔除了冗余指标,建立了客观的指标权重集,最后对样本团队知识存量进行了度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虚拟项目团队是网络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团队组织形式,目前,许多知识型项目团队的构架均采用这种方式.利用可拓工程方法完成了虚拟项目团队从任务确定、职责分工、人员甄选,直到项目团队构架的整个过程.方法的运用,为虚拟项目团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彭生  缪园 《运筹与管理》2012,(4):173-178
我国科研事业单位普遍面临绩效考核困境,不能满足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型团队的管理要求。胜任力模型可以有效地对知识型团队成员进行选拔、配置与管理,是团队取得高绩效的关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行为事件访谈的方法,筛选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型团队的胜任力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7个维度构建了知识型团队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团队业绩、胜任力、行为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确认其相对重要性,进一步构建了绩效评价体系。结果发现,在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型团队中,成员个人能力的提升、团队信息共享和效率以及团队管理者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团队胜任力特征,而外部支持和人际关系相对次要。胜任力指标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团队行为对团队绩效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迹距离相干度量是基于迹范数提出的量化相干的一种度量.然而,很难给出一般量子态迹距离相干度量的表达式并且找到对应的最近非相干态.通过最优化方法给出了一类d×d量子态的迹距离相干度量,并且证明了这类量子态的最近非相干态就是由该量子态去掉所有非对角元素得到的对角矩阵.  相似文献   

7.
多元分析中的许多距离度量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是不能反映多元定性数据间的实际距离.为合理反映这类数据间的实际距离,本文首先根据多维定性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距离度量方法,克服了原有距离度量的缺点.经充分论证,是一种能够合理反映多维定性数据间距离的方法.另外,由于这类数据是来自非正态总体的高维数据,因此,在其距离度量中,还引用了投影寻踪的一些思想.同时,本文还利用这种新的距离,对多维定性数据的聚类分析,提出了具体的确实可行的方法.并为其编制了一整套 FORTRAN 程序.最后,对一些实际问题,以实际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编好的软件,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王磊 《运筹与管理》2020,29(8):222-232
内隐追随是西方管理学中的一个新兴研究议题。相对于西方已有的内隐追随维度研究,以及我国学者对内隐追随结构维度的本土化研究,目前以高等学校为研究背景,以高校科研团队领导为研究对象的内隐追随结构维度的研究还较为匮乏。基于KAQ理论,在归纳高校科研团队领导者内隐追随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其结构维度的理论框架,并利用SPSS 20.0和Mplus7.4分别对高校科研团队内隐追随结构维度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后,对所开发的量表进行预测效度和增量效度的检验。结果表明,高校科研团队领导内隐追随包括原型和反原型两大维度,每个维度还包括知识、能力、素质原型与反原型六个子维度。同时,也验证了该量表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和增量效度。最后,阐述结论、研究贡献以及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展望,以供高校领导发展计划领域研究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高校科技作为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采用改进的C-D生产函数等模型,对辽宁省高校科技进步率和高校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高校科技进步率为1.46%,对辽宁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0.09%,其科研效率约为科研机构及企业科研部门效率的3倍.因此,加大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对提高科研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 ,对 1 99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借以说明多元统计分析用于高校科研评价的实用与优越性 .  相似文献   

11.
高校的品牌建设是高校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信号理论的核心构念建构了高校品牌营建的体系,并分析了高校品牌建设与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可以从加强高校领导人的政治关联、营建高校与地方政府的良好关系、选择优质客户进行交易以及积极争取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正向评价四个维度来构建高校品牌,优质的高校品牌资源将正向影响高校的产出绩效,而且高校品牌营建的四个维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需要协同推进才能实现高的产出绩效.  相似文献   

12.
To date, efforts to understand virtual teaming have been largely anecdotal and atheoretical. Therefore, drawing from the extant research in the groups domain, we attempt to ground the definition of a virtual team in well-established group-level constructs, and design a simulation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virtual team characteristics on team performance. Essentially, we argue that the virtual team is defined by three key characteristics—the virtual team context, the virtual team composition, and the virtual team structure. Using the VDT computational 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 model as our experimental platform, we simulated different virtual team models, and examined their impact on various team performance dimensions. We found that virtual team characteristic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different aspects of team performance. The virtual context team had a lower rework volume but higher coordination volume and longer project duration than the virtual composition team. Interestingly, we also found that the virtual structure team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team baseline model in all aspects of team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proposed strategie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 types of virtual team. Specifically, we propose (1) increasing the ease of communication and availability of routines in the virtual context team; (2) clarifying role expectations and fostering a team culture in the virtual composition team; and (3) implementing a lateral structure in the virtual team. Our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firms should consider situational demands, specifically tolerance for errors and coordination volume, when considering the design of virtual teams.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成果转化贡献的科研团队成员收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科研团队成员作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让其参与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有利于调动其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本文通过理论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关键绩效指标法,研究科研团队成员在成果转化阶段的贡献的关键指标、权重及量表,构建收益分配模型。研究结论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各利益相关者的激励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校车站点及线路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校新校区教师校车站点及线路安排为对象,首先针对乘车站点建立了双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其中目标函数包括乘客到达站点的距离偏差最小与所有乘客到达站点的总的距离最小两个方面;站点确定后针对车辆数最少、车辆行驶的总距离最短、各辆车的运行距离均衡及各辆车的负荷均衡这4个目标建立针对线路优化的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并给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启发式优化算法.与目前国内外研究相比较,该模型与算法更实际,更具体的给出了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15.
高校管理是一项涉及多层面、多要素变量的复杂系统,教育部建立高校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高校现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促进国家教育发展.如何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何提高评价效应已有很多研究.但,未来发展仿真研究很少,因此,进行依据评价指标建立仿真方程、建立可靠性高的仿真模型研究很有意义.本文运用逐树设撤关联数结构行为检验建模法,基于教育部高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6个流位流率对构成的流位流率系;分别应用流率历史枝、主撑枝、条件枝法构建6棵流率入树基本结构,基于历史数据建立流率历史枝变量仿真方程;基于教育部高校评价指标的内涵等式建立刻画未来发展的主撑枝变量的仿真方程,基于表函数、延迟函数等建立条件枝变量仿真方程;通过设撤关联数分别进行T1(t)、T1(t)T2(t)、…、T1(t)T2(t)T3(t)…T6(t)各入树组合的结构行为检验,提高模型的可靠性,构建了高校管理系统的系统动力学(SD)评价仿真模型.通过高校最重要人力资源教师发展规划实施调控函数的不同调控参数下分别进行全系统仿真,分别揭示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各年满足教育部评价指标的教师数、在校生数、校建面积、教学设备、专业、收支差的数据复杂定量变化结果.为典型高校未来发展提供了具普遍意义的决策依据,为基于评价指标建立仿真方程,为提高仿真模型可靠性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科研团队是国有企业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对掌握核心技术的科研团队实施股权激励成为企业增强其创新活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国有企业对科研团队股权激励政策及实践现状,在国有企业科研团队已拥有科技成果但尚未产生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以科技成果贡献为导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权值因子法等设计国有企业科研团队的科技成果贡献考核指标、权重及量表,确定科研团队在企业中可获得的股权分配比例。研究结论为国有企业科研团队实施股权激励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徐瑞华  罗帆 《运筹与管理》2021,30(10):191-198
为发现团队规范下管制员违章行为及监管策略的演化博弈规律,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安全管理者与管制员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博弈系统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建立演化博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不同情形下博弈双方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并分析模型参数变化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正的团队规范有助于系统演化至理想模式,负的团队规范会使系统陷入“不良锁定”模式和“震荡”模式;管制员行为收益、行为成本、被监查到的概率、处罚力度、监管成本等因素均对系统演化结果产生影响。鼓励班组成员对违章行为进行否定性评价、加大对管制员的处罚力度等均能够长效促进管制员主动遵章。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efficiencies for university departments concerned with the same discipline. Considering this problem highlights the issue of how to determine efficiencies when resources are shared between different activities, and a non-linear approach to this issue based up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is presented. Computational results are given for chemistry and physics departments in the United Kingd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