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29 ℃和0~1.0 GPa压力下丙三醇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氧化锆压腔在0~1.0 GPa和29 ℃条件下对液态丙三醇进行了拉曼光谱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丙三醇的拉曼位移在2 800~3 000 cm-1范围内的CH和CH2的伸缩振动谱峰随着压力的增大均连续向高波数位移,其拉曼位移与压力的关系可以表示为:ν(CH)=0.009 2P+2 886.67和ν(CH2)=0.009 4P+2 948.53。另一方面处理实验结果时发现,在0~1.0 GPa下丙三醇的ν(CH2)拉曼位移可以进行压力标定,给出了以丙三醇作为压力标定计时的压力标定方程:P=106.4ν-3.14×105。  相似文献   

2.
以硝酸铕、2-(4-氟代苯甲酰基)苯甲酸(HL)、1,10-菲咯啉(Phen)和三苯基氧膦(TPPO)合成了EuL3(H2O)6,EuL3Phen(H2O)4和EuL3(TPPO)(H2O)5三种固态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配合物进行了组分确定和结构表征。IR表明,2-(4-氟代苯甲酰基)苯甲酸与Eu3+形成配合物后,位于1 692 cm-1处羧基的νCO峰消失,2 500~3 200 cm-1处羧基的νO—H峰也消失,出现了羧酸盐特有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νas(CO-2))和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νs(CO-2)),且Δν(νas(CO-2)-νs(CO-2))与钠盐的Δν相近,说明羧酸根与Eu3+以对称双齿桥式配位。在1H NMR中,形成配合物后第一配体苯环上的质子峰变为宽峰且移向高场,Phen和TPPO中质子化学位移移向低场。室温下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激发光谱表明配合物EuL3(H2O)6,EuL3Phen(H2O)4和EuL3(TPPO)(H2O)5的最佳激发波长分别为353.0,355.0和357.0 nm;发射光谱均显示Eu3+离子的特征发射光谱,且表明Phen对Eu3+离子的荧光发射有明显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3.
常温高压下碳酸根离子的拉曼谱峰标定压力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准静水压的条件下,利用碳化硅压腔和显微拉曼光谱原位测量技术,在0~1.7 GPa压力范围测定22 ℃高压下三种不同的H2O-Na2CO3体系(1.5,2.0,2.5 mol·L-1)中CO2-3的对称伸缩振动ν1 066拉曼谱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碳酸根的ν1 066峰的拉曼位移随着压力的增大而线性增加。三种浓度下ν1 066峰的拉曼位移与压力的拟合直线彼此接近,斜率误差小于1%,偏差小于系统误差,因此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碳酸根浓度对ν1 066峰随压力变化的行为不存在影响。经过数据拟合得到公式:p/MPa=174.13 Δν1 066/cm-1—59.03(Δν1 066=ν1 0661 0660,ν1 0660为体系零压时碳酸根离子ν1 066峰的拉曼位移)。此公式可以用于常温下在含有纯碳酸钠体系中的压力标定。  相似文献   

4.
利用金刚石对顶砧在常压至12.85 GPa条件下对β-胡萝卜素进行了原位高压拉曼光谱测量,讨论了β-胡萝卜素分子特征峰频率随压力的变化规律及其π-电子离域受压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的各特征峰均向高波数移动,其主要的三个特征峰的拉曼频率与压力的关系为:ν1(CC)=4.74P+1 511.4, ν2(C—C)=2.55P+1 157.6和ν3(CH3)=2.25P+1 011.3,β-胡萝卜素的ν12和频峰在5.38 GPa的压力条件下发生劈裂。对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随压力增大β-胡萝卜素分子的β环扭转变化使其π-电子离域程度变弱, 导致β-胡萝卜素分子主链上的碳碳双键比碳碳单键更容易压缩。  相似文献   

5.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以CH4/H2为源料气体的电子助进化学气相沉积(EACVD)金刚石中的氢原子(Hα, Hβ, Hγ)、碳原子C(2p3s2p2∶λ=165.7 nm)以及CH(A2Δ→X2Πλ=420~440 nm)的光发射过程进行了模拟,气体温度随空间的变化采用温度梯度变化,研究了不同反应室气压及衬底温度下的光发射谱特性。结果表明,不同衬底温度下各谱线强度均随气压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当气压较低时,谱线强度随衬底温度的增大而减少,而气压较高时,谱线强度随衬底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板-板式电极结构在大气压氮气中成功地获得了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大面积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利用发射光谱技术测量了N2(C3ΠuB3Πg)和N2+(B2Σ+uX2Σ+g 0-0 391.4 nm)的发射光谱,并研究了应用电压和驱动频率对N2(C3ΠuB3Πg)和N2+(B2Σ+uX2Σ+g 0-0 391.4 nm)发射光谱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应用电压小于6 kV时,N2(C3ΠuB3Πg)和N2+(B2Σ+uX2Σ+ g0-0 391.4 nm)的发射光谱强度随应用电压增大变化较小,进一步升高应用电压时,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强度陡然增强。本文还讨论了激发态N+2(B2Σ+u)离子在纯N2和He+N2混合气体中介质阻挡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下的主要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U型管声致发光装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新型的声致发光装置—直管圆锥泡声致发光装置,详细地介绍了此装置的结构和实验操作步骤,利用此装置得到了超强的发光脉冲。测量得到了乙二醇溶液中圆锥泡声致发光的发光脉冲,结果显示脉冲半宽度大约为80 μs左右,远远高于其他声致发光形式所产生的脉冲宽度,这主要是由于圆锥泡可以获得远远高于超声声致发光中气泡所能得到的能量。发光光谱为一从紫外光至可见光波长范围的连续谱,上面叠加C2d3Πgd3Πu的跃迁形成的五个序列谱带,分别对应于Δν=-2,Δν=-1,Δν=0,Δν=1和Δν=2;同时叠加有CN的B2Σ+→X 2Σ+跃迁形成的3个序列谱带和CH的A2Δ→X 2Π 跃迁谱带。特别是实验中测量得到了斯旺带光谱序列谱带清晰的振动结构。最后,通过与理论模拟得到的斯旺带光谱相对强度的比较,估算得到了C2分子的振动温度大约为(4 200±200) K。  相似文献   

8.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以CH4/H2为源料气体的电子助进化学气相沉积(EACVD)金刚石中的氢原子(Hα,Hβ,Hγ)、碳原子C(2p3s→2p2λ=165.7 nm)以及CH(A2ΔX2Π:λ=420~440 nm)的发射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不同CH4浓度下各发射谱线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不同CH4浓度下各发射谱线在反应空间的大部分区域内均随距灯丝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当到达基片表面附近时有所减弱。随着CH4浓度的增加,H谱线强度减弱,CH与C谱线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9.
多相脉冲放电体系中羟基自由基的光谱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针-板电极形式的气液混合脉冲放电系统,在其中加入玻璃珠负载的TiO2膜光催化剂形成了一个气-液-固多相脉冲放电体系,研究中利用脉冲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紫外光效应诱导其中的TiO2的光催化作用,通过对放电体系中羟基自由基(·OH)的光谱诊断考察TiO2光催化作用与脉冲流光放电的协同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本脉冲放电体系中产生的·OH在306 nm(A2Σ+→X2Π跃迁)、309 nm(A2Σ+(ν′=0)→X2Π(ν″=0)跃迁)和313 nm(A2Σ+(ν′=1)→X2Π(ν″=1)跃迁)处均产生发射光谱,其中313 nm处的·OH的光谱强度最强;脉冲放电协同TiO2光催化作用系统中·OH的发射光谱强度较单独的脉冲放电体系强,同时,条件实验(不同鼓气种类和水溶液初始pH值)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氩气作为鼓气源时,多相反应体系中313 nm处·OH的发射光谱强度比以空气和氧气作为鼓气源时的强度高,酸性溶液中313 nm处·OH的发射光谱强度比中性和碱性溶液中高。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构造解析势能函数的新方法,由此得到了一种既适用于中性双原子分子又适用于带电双原子分子离子的解析势能函数。本文用八种基本类型的双原子分子——同核中性基态双原子分子Na2-X1Σ+g,同核中性激发态双原子分子C2-A1Πu,同核带电基态双原子分子离子He+2-X2Σ+u,同核带电激发态双原子分子离子N+2-B2Σ+u,异核中性基态双原子分子NaLi-X1Σ+g,异核中性激发态双原子分子BH-B1Σ+,异核带电基态双原子分子离子(BC)--X3Π,异核带电激发态双原子分子离子(CS)+-A2Π等共21个算例对势能函数进行了验证并与RKR (Rydberg-Klein-Rees)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与RKR数据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发射光谱法对金属管内形成的稳定氩氮直流辉光等离子体进行了诊断。通过对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谱线的研究确定了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成分;根据氩原子的玻尔兹曼曲线斜率法计算了等离子体中的电子激发温度;采用氮分子第二正带系跃迁(C3ΠuB3Πg)的发射谱线计算了等离子体中的氮分子振动温度;研究了电子激发温度和氮分子振动温度随压强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20 Pa下产生的Ar60%+N240%直流辉光等离子体中,活性成分主要是Ar原子、Ar离子、N2的第二正带系跃迁(C3ΠuB3Πg)和N+2的第一负带系跃迁(B2Π+uX2Σ+g);电子激发温度约为(15 270±250)K;氮分子(C3Πu)振动温度约为(3 290±100)K;随着压强的增加电子激发温度、分子振动温度逐渐降低。文章的研究结果对细长金属管内表面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甲醇交流放电产物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浓度调制光谱技术测量甲醇交流放电分解产物的发射光谱,在300~700 nm之间主要观测到激发态CO分子的B 1Σ+—A1Π Angstrōm跃迁带、激发态CH分子430 nm附近的A 2ΔX 2Π跃迁带系和390 nm附近的B 2Σ-—X 2Π跃迁带系以及CHO(329.82 nm),CH2O(369.8 nm),CH3O(347.8 nm),H(巴末耳线系)的发射谱线。通过光谱强度分析得到,CO激发态B 1Σ+的振动温度达1 638 K,CH激发态A 2Δ的振动和转动温度分别为4 200和1 100 K。改变放电电压和样品气压,测量CO,CH和H的发射光谱强度的变化关系,发现增加放电电压或减少样品气压,CO(B 1Σ+)和H(656 nm) 的发射光谱强度比CH(A 2Δ)发射光谱强度增加得快,从而进一步讨论了甲醇交流放电解离通道和产氢机制。  相似文献   

13.
297 K和0.13~1 GPa压力下菱镁矿的拉曼光谱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297 K,130 MPa<P<967 MPa下用拉曼光谱对菱镁矿1 094 cm-1峰随压力变化关系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增大,1 094 cm-1峰往高波数方向移动,其波峰位置与压力关系为:ν(cm-1)=0.007 44×P(MPa)+1 093.3。在T=297 K,130 MPa<P<967 MPa时,菱镁矿可用作地质压力计。压力与菱镁矿1 094 cm-1峰偏移量关系为:P(MPa)=125.8×(Δνp)1 094+124.7,(1 094 cm-1<νp<1 101 cm-1)。在实验的压力范围内未观察到菱镁矿的相变和有机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利用碳化硅压腔结合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常温0.1~2GPa压力下文石的拉曼光谱特征,并得出文石拉曼位移与压力之间的关系:ν153(cm-1)=0.0035p(MPa)+154.0,ν206=0.0060p+206.3,ν704=0.0021p+704.2,ν1085=0.0035p+1085.3。在实验的压力范围内,未观察到文石的相变。另外,与其他碳酸盐矿物(菱镁矿、白云石)类似,0~2GPa压力下文石的对称伸缩振动拉曼位移随压力变化的dν1025/dp值大于超高压条件下的dν1025/dp值,表明碳酸盐矿物[CO3]基团中C—O键的可压缩性和压力有关,其可压缩性在0.1~2GPa时较大,压力升高可压缩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CdTe量子点的光谱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相CdTe量子点的共振散射光谱、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量子点粒径(d)的增大,CdTe量子点的荧光峰(λF)发生红移,吸收峰也发生红移,且吸收峰(λA)的峰形变宽、吸光度(A)降低,λ与ln(d)均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其函数关系为λA =126.74 ln(d)+395.92和λF=155.01 ln(d) +415.5。共振散射光谱研究表明, 共振散射波长λR与CdTe量子点粒径(3.8~8.6 nm)的对数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λR=148.37 ln(d)+418.08, 相关系数为0.995 2,而且同一粒径的CdTe量子点,共振散射强度与CdTe量子点的浓度也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粒径为3.8 nm的CdTe量子点在波长597 nm处的线性范围,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分别为:22.5~180.0 μmol·L-1;I597 nm=0.572 1c+5.884,0.997 5。共振散射光谱法作为检测CdTe量子点粒径的一种新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及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绿松石的激光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安徽地区绿松石进行了激光拉曼光谱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绿松石中H2O,OH-及PO3-4的基团振动是导致其激光拉曼光谱形成的主要原因。3 510~3 440 cm-1的谱峰是由ν(OH)伸缩振动所致,其中ν(OH)振动导致的强拉曼特征谱峰在3 470 cm-1附近,ν(H2O)伸缩振动致拉曼谱峰位于3 290~3 070 cm-1附近的较为宽缓的弱谱峰处;由ν3(PO4)伸缩振动致强拉曼特征谱峰在1 200~1 030 cm-1之间,其中ν3(PO4)振动导致的强拉曼特征谱峰在1 039 cm-1附近,ν4(PO4)弯曲振动位于650~540 cm-1范围,ν2(PO4)的弯曲振动谱峰位于500~410 cm-1处;不同产地、不同结晶类型的绿松石表现出的拉曼谱峰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翡翠贻贝珍珠层的XRD和FTIR光谱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翡翠贻贝贝壳的珍珠层、棱柱层进行了XRD和FTIR光谱检测,对文石的ν1,ν2ν4三个内振动模式的频率进行了分析。文石的ν1ν4带在所有的样品中不存在频率位移现象,与洞穴文石的相关谱带的频率一致;ν2带频率却存在较大差异,珍珠层、棱柱层的ν2带存在频率位移,初步推测生物合成文石与热效应有关,内部储存有过剩的能量,可作为研究生物矿化机理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生物成因文石的FTIR光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3种文石质软体动物贝壳的内外壳层进行了较系统的FTIR光谱测量,并重点对文石的ν1,ν2及ν43个内振动模式的频率与贝壳壳层位置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文石的ν1,ν4带在所有的样品中未存在频率位移现象,且与合成文石的相关谱带的频率一致,但ν2带频率与贝壳壳层的位置有密切关系。在同一生物种类贝壳中,所有样品内壳层文石的ν2带频率均大于外壳层。随贝壳种类的不同,内外壳层ν2带频率位移的范围为0.5~4.5 cm-1。关于文石质贝壳内外壳层红外光谱中ν2带存在频率位移的现象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天然文石质陶瓷-三角帆蚌贝壳的FTIR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角帆蚌贝壳珍珠层及韧带经粉末XRD分析证实均由文石组成。对珍珠层及韧带的FTIR光谱进行了测量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文石的ν2,ν3带显示了较大的变化,相对韧带而言,珍珠层文石的ν2带频率蓝移6.5 cm-1,而ν3带却红移22.7 cm-1;(2)珍珠层文石的ν2,ν3带半高宽分别比韧带文石宽1倍左右。相比之下,珍珠层及韧带文石的ν1,ν4带的特征基本没有发生变化。文石红外光谱的这种各向异性的变化可能是由文石的粒径效应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碳纤维在电化学处理中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拉曼光谱研究了电化学改性处理过程中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表面微结构变化,分析了不同处理时间下碳纤维的一级拉曼光谱特性。结果表明: 碳纤维的一级拉曼光谱可以拟合为4个峰,即D(D1),G,D2D3,表征碳纤维表面微结构变化的拉曼参数主要有D线和G线的积分面积比R(ID/IG),D2线与G线的积分面积比ID3/IG,D3线与G线比ID3/IG以及所有无序结构积分面积总和与G线积分面积的比值IDS/IG。电化学处理后,碳纤维表面无序度增大,D线和G线交叠度减小,R增大,ID3/IG增大,ID2/IG减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IDS/IG不断增大,它与R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且可以更全面表征碳纤维表面结构有序性的变化。因此,利用激光拉曼光谱可以研究电化学改性处理过程中碳纤维表面的微结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