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戴龙祥 《数学通报》2007,46(10):53-54
数学问题解答栏中许多数学问题的解答,给人启迪,耐人寻味,引人入胜,颇有创意.但也有个别问题,原作者给出的解答,过程曲折迂回,过度繁琐,不够自然.当然,我们换一个角度看,也许是件好事,它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去研究更简单,更自然的解题方法,因为这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贵刊读刊随笔栏目大量刊出这方面的文章也正好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黄化宇 《数学通报》2007,46(6):63-63
数学通报《数学问题解答》专栏经常提出一些颇有兴趣的数学问题,刊载一些独到的解题技巧不仅对中学师生帮助很大,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几十年来数学通报保留了这一特色栏目,越来越起到了对全国的初等数学教学促进和指导的作用.最近看到2006年第6期上《一个“数学问题”的简解》一文,为了把《数学问题解答》这个栏目办得更具特色,想提一个建议: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日发现数学通报《数学问题》栏目中的两个问题1283(2000.11期)、1287(2000.12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引起了笔者的兴趣.相似的问题预示着应有相似的解法.实际上两个问题的提供者给出的解答方法就是相同的,都是引进辅助角借助三角变换完成解答或证明,而过程繁琐,令读者望而生畏,失去阅读下去的勇气和兴趣。  相似文献   

4.
廖冬云 《数学通报》2005,44(1):50-51
近几年来,《数学通报》的“数学问题解答”栏目中时常出现一些不等式的证明和求最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大都构思新颖、解答巧妙、耐人寻味.美中不足的是证明或解答这些问题时大量的用到了新课程中已经淡化或淘汰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忽略了高中新增内容——导数的应用,使有些问题的解答显得过于繁琐,技巧性太强.其实,  相似文献   

5.
范权彪 《数学通报》2005,44(8):60-6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更为关注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所以,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6.
《问题征解》栏目一直是笔者比校喜欢和关注的一个栏目,几乎每一期的问题笔者。都会尝试去做一下,虽然最后不一定能被编者采纳,但我想对提高笔者的解题能力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杨利刚 《数学通讯》2004,(3M):30-31
有位哲人曾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对于数学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着数学的影子.只要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搜寻,用数学的头脑去分析,用数学的思维去领悟。就能真正感受到数学离我们很近,数学无处不在,真切地体会到数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物理方法巧解数学问题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学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和工具,物理中的许多问题需要用数学模型、数学方法去研究处理,同时物理问题的解决也对数学提出了新要求、新思路,增添了新的研究课题.物理不仅为数学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用武之地,也可对某些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物理方法.本文举例说明用物理方法巧解数学问题,其目的是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用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用“数学眼光”看世界余继光(浙江绍兴柯桥中学312030)探究是数学的心脏.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即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观察周围的世界(包括信息世界),提出问题,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量化,使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等.一、“用数学眼...  相似文献   

10.
问题教学与“发现”思维训练彭树德(湖北省潜江中学433100)德国数学家高斯说过“数学发现比论证更重要”.数学学习不能只停留在对数学结论的理解和应用上面,而应该想办法去探求,去发现这些结论.为培养学生这种“发现”思维能力,教师就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自...  相似文献   

11.
学生学了若干年数学,并不感受到数学的威力和存在,或者说,只感受到考场的威力和教室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教学的失败.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和新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提出要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用数学的意识”何所指?简言之,即是用数学眼光去看待和处理周围事物的意识.同一件事,如“喝茶”,用一般的文化眼光去看待它,你可能想到“茶道”或“产地”.而数学家华罗庚用他敏锐的数学眼光却提出下列问题:客人来了,要泡茶,这就要洗杯子、找茶叶、烧开水,你应该先做哪件事?从而引出运筹学概念.华先生也…  相似文献   

12.
集合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很多数学分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是历年高考题中的必备题.而集合问题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更值得我们去开发和领悟,下面举例谈谈这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数学竞赛之窗数学竞赛之窗本栏目特邀主持人熊斌冯志刚有关本栏目的稿件,请直接寄主持人熊斌老师(200062,上海华东师大数学系),或冯志刚老师(200231,上海中学).提供试题及解答请尽量注明出处.本期给出1997年波兰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解答.解...  相似文献   

14.
谈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魏良亚,钮兆玲(江苏沐阳县沐河中学223600)(江苏淮阴市教研室223000)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尤其是这样,因此,数学教学除教给学生新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数学应用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一次数学观摩课上,一个女孩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表现冷漠,不仅不予回答而且还表现出抵触情绪.儿童心理学专家张美玲老师遇到这件事后。与那个女孩进行了交谈.那个女孩说:“老师的问题,想一下就会.不过我就不愿去想”.“我就不愿去想,”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不愿去想”的事件  相似文献   

16.
数学竞赛之窗本栏目主持人熊斌冯志刚有关本栏目的稿件,请直接寄给主持人熊斌(200031,华东师大数学系).提供试题和解答请尽量注明出处.********加拿大数学公共竞赛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至今已举办29届,每届的人数逐年增多.由于人数太多,阅卷及选...  相似文献   

17.
浅谈数学模型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凤 《数学通讯》2005,(12):1-2
1数学建模与数学模型简介 “数学建模”是指根据人们的需要针对实际问题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高中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设立体现数学某些重要应用的专题课程.”那么,什么是数学模型呢?在进行科学探索和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常常这样去做:当直接解决某个实际问题有困难或很复杂时,  相似文献   

18.
一个数学问题在考查学生重点知识与方法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多方面的数学能力,我们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它,都能得到最终想要的结果,那么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好问题.2013年高考降下帷幕,全国的命题专家又命制了很多精彩的好题,本文就大纲卷两道题目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19.
数学竞赛之窗本栏目特邀主持人熊斌,叶中豪本栏的稿件,请直接寄给主持人熊斌(200062,华东师大数学系),或叶中豪(200031.上海教育出版社).提共试题,解答请尽量注明出处.这期给出的是1994年中国国家数学集训队选拔考试试题及解答.由上海市建平...  相似文献   

20.
新年寄语     
《中学生数学》2016,(1):2-2
《中学生数学》又迎来新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中,本刊又增加了一些新栏目,得到了很好的反响.我们衷心感谢读者和作者的支持与厚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