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卫锋  乐永康 《物理实验》2011,31(4):34-35,38
用光栅光谱仪测量了夫兰克-赫兹实验中Ne原子的发射光谱.光谱分析表明,橙黄色的发射光包含多条谱线,已标定的谱线都是Ne原子从第二激发态的各个子能级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的对应能级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在H~ ,H_2~ ,H_3~ 与靶原子He,Ne,Ar碰撞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大量靶激发的信息,入射离子实验室能量为50-150keV.实验利用TN-1710光学多道分析系统(OMA)测得HeⅠ,NeⅠ,NeⅡ,ArⅠ,ArⅡ的发射光谱线,本文给出了这些谱线的发射截面.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碰撞体系中存在着两种靶激发过程,HeⅠ三重态,NeⅠ,ArⅠ谱线的发射截面在H_a~ He,Ne,Ar碰撞体系中最大,在H~ He,Ne,Ar碰撞体系中最小.  相似文献   

3.
Ar~+离子和He、Ne原子碰撞过程中的激发态和发射截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r~+离子和He、Ne原子碰撞中,存在着两种激发过程;一种是电子俘获激发过程,另一种是直接激发过程。本实验用光学多道分析系统(OMA)对所产生的丰富的光谱信息进行了光学测量,得到了ArⅠ、ArⅡ、NeⅠNeⅡ和HeⅠ的发射光谱,并分别给出了上述谱线的发射截面。  相似文献   

4.
低温低压氢等离子体的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螺旋波激发氢等离子体,测得氢的Balmer线系前三条谱线的强度.利用二谱线法求电子温度Te,并由Hβ的Stark展宽得到电子密度Ne,简要分析了Te、Ne以及强度与各种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测定硅原子共振谱线精细结构相对强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光源 《物理实验》1991,11(4):149-151
原子光谱实验应主要了解谱线波长和谱线强度两个问题。前者涉及原子能级结构,后者涉及原子能级之间跃迁概率;二者紧密联系,是了解原子结构的二个方面。原理共振谱线是指从最低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的谱线。硅原子基态是[Ne]3s~23p~2[~3P],三重态的最低激发态是[Ne]3s~23p4s[~3P],共振跃迁如右图所示。当精细分裂不大时,温度对ν~4影响很小,则A可视为常数。对于L→L跃迁,精细结构强度的理论计算为经计算,获得的硅原子共振线精细结构强度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离化类Ne铕离子的双电子伴线结构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高离化态类Ne铕离子及其临近的类Na、类Mg离子的n=3→2跃迁的波长和强度详细计算的基础上,考虑了等离子体中单个谱线的展宽和谱线之间的重叠,得到了类Ne铕离子n=3→2的共振线及其类Na和类Mg离子双电子伴线的结构,并系统地分析了这些伴线对共振线波长和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气体放电光电波光谱定量分析的一般原理,测量了混合气体(He+Ne,He+Xe+Ne,He+Xe+CO,He+Xe等)不同谱线光电流特性。获得杂质与基底谱线光电压响应率比的对数与杂质浓度的对数有线性关系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理论计算了ICF等离子体中离子或原子的发射谱线线形函数,该线形主要是由Stark效应产生的.我们的研究表明该谱线线形函数的宽度随电子温度变化很缓慢,而随电子密度变化很敏感.结合局部热动平衡理论,并利用实验测量的氩(Ar)和硫(S)的α线与β线的线强比,分别估算出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为885 eV和793 eV.通过理论计算的Stark线形函数与ICF实验谱线的比较,估算出ICF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Ne=1.0×1024.  相似文献   

9.
用相对论多组态(HXR)方法,详细计算了类Ne氪离子4d-2p类Na3l4l′双电子伴线波长和强度因子,并模拟了实验光谱,解释了最新利用激光气体靶产生的0.525~0.555nm范围的氪X-Ray光谱,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好。此外,还讨论了组态相互作用对双电子伴线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提供的^20Na束流,通过^20Na→^β^ ^20Ne*→^16O α过程,测量了^20Na的衰变半衰期T1/2及衰变α粒子能谱。结果表明,除了Ed≥2.688MeV的9条较高激发能级的衰变α粒子外,实验中还观察到衰变能量Ed为0.890和1.054MeV,1.991MeV,2.424和2.457MeV的^20Ne低激发能级的3条α谱线。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针对中国联合球形托卡马克氦放电等离子体建立的碰撞辐射(CR)模型.给出CR模型计算的来自主量子数n=4激发态能级的三条谱线的强度比447.1 nm(23P—43S)/492.2 nm(21P—41D)和492.2 nm/504.8 nm(21P—41S)在电子温度Te和电子密度Ne空间内的计算结果.建立了根据谱线强度比确定Te与Ne的谱线比法.将该方法应用在氦放电等离子体诊断上,通过与微波干涉仪测量结果的对比以及CR模型与实验测量的激发态数密度的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引起诊断结果误差的因素,包括实验测量设备误差、CR模型使用的速率系数不确定度与能级选取,以及光谱测量的弦积分特性等.  相似文献   

12.
董晨钟  周效信 《物理学报》1996,45(4):556-562
在对类Ne La离子及其近邻的类Na、类Mg和类Al离子的n=3—n=2跃迁的波长和跃迁几率详细计算的基础上,考虑了等离于体中单个谱线的展宽和谱线之间的重叠.在高温条件和局部热动平衡近似下,得到了这些电离态离子同时存在时产生的具有带状分布特征的谱带的中心波长和半最大全宽度.解释了已有的实验结果,并预言了存在于更长波段上的谱带的结构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实验利用TN-1710光学多道分析系统(OMA),对H_1~ ,H_2~ ,H_3~ 和He,Ne,Ar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巴耳末系H_α,H_β,H_γ发射进行了测量,入射离子H_1~ ,H_2~ ,H_3~ 的实验室能量范围为50—150keV。本文给出H_α,H_β,H_γ谱线的发射截面。实验结果表明:在H_3~ 离子和He,Ne,Ar原子碰撞过程中,H_α的发射截面分别比H_2~ ,H_1~ 离子和He,Ne,Ar原子碰撞过程的大,也就是说,电子俘获几率,前者比后者大,而H_1~ 离子和He,Ne,Ar原子碰撞过程的最小。  相似文献   

14.
用相对论多组态(HXR)方法,详细计算了类Ne氪离子4d-2p类Na3l4l‘双电子伴线波长和强度因子,并模拟了实验光谱,解释了最新利用激光气体靶产生的0.525-0.555nm范围的氪X-Ray光谱,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好。此处,还讨论了组态相互作用对双电子伴线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观测日食时刻日-地空间发生的异常物理现象,本工作采用了观测Ne放电管光源的Ne光谱变化的方法,观测结果表明,日食对Ne光谱的强度产生影响,越接近食甚时刻,Ne光谱强度越弱。  相似文献   

16.
SOHO/SUMER太阳紫外光谱仪的N Ⅳ谱线观测到太阳南极区冕洞内存在许多小尺度结构,其空间尺度约1~几角秒,寿命尺度约1~几min。小尺度结构沿狭缝方向呈条状,视向多普勒速度可至几十km·s-1。在有的南极区冕洞区域内,小尺度结构的视向多普勒速度呈红、蓝移准周期性交错分布,持续时间长达100 min。部分小尺度结构在同一观测窗口的高温Ne ⅤⅢ谱线还可清晰显现。有的小尺度结构在Ne ⅤⅢ速度演化图的时间和位置与N Ⅳ 谱线速度图基本一致,但它们在Ne ⅤⅢ速度演化图中更延展和弥散。N Ⅳ紫外光谱显示部分小尺度结构谱线呈现非高斯形状,谱线两翼速度可达150 km·s-1,与太阳过渡区爆发事件的光谱特征相似。太阳过渡区爆发事件常出现在宁静区,SOHO/SUMER太阳紫外光谱仪的N Ⅳ谱线显示在南极区冕洞也可产生爆发事件,且具有较强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用类Ne离子L带特征线诊断等离子体特性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描述在X光激光实验中用平晶谱仪测量类Ne锗离子L带线谱,首次借助于碰撞辐射模型,用L带特征线的强度所确定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温度。并用平晶谱仪配条纹相机测量等离子体的时间特性。  相似文献   

18.
在LF-12激光装置上,将500~600J、约1.5ns脉冲宽度的Nd玻璃激光聚焦成约120μm宽、20mm长的线作用到1mm厚的锗平面靶上。在靶室内设置具有空间分辨本领的平晶谱仪(测量波长范围在0.6~0.9nm)诊断锗等离子体状态。用2p-nd(n≥4)能级跃迁的类Ne离子谱线间的相对强度比估计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在400~600eV。在实验中测到的线谱主要是类Ne GeXXⅢ离子产生的,类F GeXXⅣ离子产生的谱线次之,类Na GeXXⅡ离子产生的谱线比较弱。并且初步观察到线状等离子体轴向分布均匀性和横向离子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双电荷离子Ar~(2 )和He、Ne原子碰撞中,存在着三种碰撞激发过程,一是双电子俘获激发过程,二是单电子俘获激发过程,三是直接激发过程。实验用光学多道分析系统(OMA)对这些过程进行了光学测量,得到了ArⅠ、ArⅡ、NeⅠ、NeⅡ、HeⅠ、HeⅡ谱线的发射截面,并对这些发射截面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入射离子速度相同的情况下,Ar~(2 ) Ne碰撞体系的发射截面要比Ar(2 ) He碰撞体系的大。OMA的光谱波长范围是200—800um。入射离子Ar(2 )的能量范围是140—340keV。  相似文献   

20.
用相对论多组态 (HXR)方法 ,详细计算了类Ne氪离子 4d 2 p类Na 3l4l′双电子伴线波长和强度因子 ,并模拟了实验光谱 ,解释了最新利用激光气体靶产生的 0 .5 2 5~ 0 .5 5 5nm范围的氪X Ray光谱 ,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好。此外 ,还讨论了组态相互作用对双电子伴线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