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立足2011年版课程标准,对"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课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分析,深入挖掘蕴含在化学方程式计算这一技能性知识及其学习过程中的观念和方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多重表征的联系和大胆突破传统化学方程式计算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感受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意义和价值,感悟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和本质,学习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规律的同时,促进学生"物质的变化观"和"化学的价值观"等基本学科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刘松伟  刘雅莉 《化学教育》2012,33(11):37-40
以高中化学1"物质的分类"教学为例,分析了物质分类的教学价值与学生学习的困难,阐述了基于"问题账单"促进学生建构化学概念的教学整体思路,并就其中关键环节的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体会建立物质分类的必要性,以问题为线索设置认知冲突、构建教学内容主线,呈现了类别概念建立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自编的“初中生化学方程式前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探查问卷,了解初中生可能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内涵(概念、意义、“+”和“=”的含义等)和外延(化学符号的重要性、化学方程式的唯一性、化学方程式与数学方程式的关系)方面存在的前概念认识,探查学生背景信息以及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已有化学知识水平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对石家庄市某中学即将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学生的176份有效问卷和8位学生的访谈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化学方程式的前概念虽然在班级类型、数学成绩、课外书阅读类型、已有化学知识水平方面存在差异,很多已有认识与科学概念一致,但学生的认识并不全面,甚至有部分偏差认识。分析初中生化学方程式的前概念内容,建议化学方程式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角度认识化学方程式,理解不同化学符号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熟记一些简单的化学分子式、化学方程式;并能独立的书写和利用它们进行计算。”这是大纲中明确规定的任务之一。我认为首先是化学方程式,对于教育学生使其了解化学原理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着重大的意义。但初中学生对这一知识往往不能牢固地掌握,甚至感到是一件头痛的事。因此,有些学生就会因为难记而失去学化学的信  相似文献   

5.
陈红 《化学教育》2010,31(Z1):46-47
本节课内容安排在人教版5化学16 第三章第一节, 主要学习金属钠的有关性质。5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6要求学生能说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 认识钠的还原性, 并会书写钠分别与水、氧气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6.
何彩霞 《化学教育》2010,31(9):30-32
化学概念是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化学概念的教学不应只关注具体概念内涵的识记和辨析,而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教给学生科学加工的方法,使之成为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思想工具。本文以“混合物和纯净物”概念教学为例,对案例中的教学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并从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明确学生化学概念学习水平和认识发展目标、创设经历思维过程的学习活动3个方面阐述了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概念教学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胡久华 《化学教育》2006,27(9):36-38
在基础教育现行课程与新课程并存的背景下,针对本科生在进行“化学教学论”课程学习中,由于缺乏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而导致的被动学习状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讨使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而且兼顾基础教育中的现行课程与新课程,构建了以主题导向、问题与活动任务驱动、基于案例观摩与分析的“化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充分分析外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高分子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高分子化学实验为平台,课上教学与现场实践教学相结合,共同完成外专业高分子化学教学任务的新方法。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有效解决了外专业高分子化学课时少与课程教学内容多的矛盾,而且通过现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充分体会到了高分子化学的理论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做到了学与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上学习与课下学习相结合。该教研成果为高效完成外专业高分子化学教学任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元素化学知识点繁杂而分散,难教、难学是其特点.教学中设计编写了“N2、P4单质的差异”“物质的酸碱性”“物质的毒性”“物质的形状、聚集状态”等6个教学案例,从“性质与结构相互依存”这一核心化学思想出发,一一做出阐释,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去运用这一思想,自觉增强基础理论与元素化学的联系,改善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曹洪昌 《化学教育》1999,20(10):25-25
现行高级中学课本《化学》(人教版)安排了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并作了说明。但学生对该反应的条件“光照”缺乏理解,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常常把条件漏掉。  相似文献   

11.
物质的分类是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贯穿着分类方法。如何根据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对物质进行分类,促进学生化学学科基本观念如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等的初步形成,这无疑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从“物质的分类”单元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本单元内容的教学价值,从化学学科本质的角度阐述了对“物质分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科观念建构的单元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今天教师的任务,是要以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精神来教育学生,不单是传授知识,并且要掌握教学的思想性;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教育部“七年制学校和中等学校化学教学的指示信”(见化学通报1953年1月号)中关于有机化学的教学指出:“学习有机物的中心理论问题,是在于它的结构理  相似文献   

13.
一、这一章的教学法 (1)苏联中学七年级化学教学法简明指南,杜宾宁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三章“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教学法,第98页。这章的重要任务,是通过对主要几类化合物性质的研究来使学生对物质认识得更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扩大学生先前获得的关于物质的知识。具体地来说,可以丰富学生的关于物质性质的概念;丰富学生关于化学反应的概念,使学生懂得化合物分类的初步概念;巩固学生自觉地写出物质的分子式和化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14.
吴永才 《化学教育》2015,36(23):13-17
针对《化学1》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阐述了基于学科观念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过程实录以及教学反思。教学形式上求新,模仿央视2套"是真的吗"节目的环节开展讨论;教学内容上求实,联系"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在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教学方法上求变,从原理的迁移、装置的改进和仪器的选择等角度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及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和理解,以求引领学生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思维发展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化学学科教学的深层价值在于引领学生形成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物质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知识、思想和方法“三线合一”的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基础的分析,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科思想发展线索以及方法线索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创设情境素材,设计驱动性问题,促进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认知参与中主动构建知识、形成学科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俊华  王澜  王磊 《化学教育》2015,36(5):22-25
针对常规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问题和学生学习的现状,设计了基于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复习教学。以"评估菠菜补铁是真的吗"为核心任务,突出了研究元素化合物的认识角度——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以探究实验为手段,将铁元素的定性检测和定量测定相结合,用模型拆解了一个真实、复杂的生活问题。结果表明,模型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建立系统性思维,有利于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突破学生认知的障碍点,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相佃国 《化学教育》2011,32(11):13-15
化学观念是认识、学习、研究化学的基础;化学概念课教学承担着建立和形成正确化学观念的重要任务。以“化学键”教学为例,分析概念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张霄  于婧  丁邦平 《化学教育》2016,37(16):77-81
以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作为划分依据,将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划分为理论建构、物质研究、反应机理、发现与合成新物质、创造新方法5个部分。统计、分析百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成果的嬗变,得出对我国化学教学的有益启示:注重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与创新精神;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突出化学的学科价值与社会价值;注重化学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整合。  相似文献   

19.
采用让70名高一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的方法,以测查构建知识网络图对学生化学方程式学习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各项赋分进行方差分析以及知识网络图赋分与化学方程式赋分的相关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图,提高学生知识的结构化和层次化水平,会影响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条件以及复杂化学方程式生成物的书写.  相似文献   

20.
中学化学“绪言”的教学任务至于概括和扼要地介绍化学课程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和方法。通过“绪言”的介绍,为学生打开了“化学的窗”,使他们能在短期间纵观化学领域中的景色,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作准备。高中化学“绪言”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在学生已掌握的初中化学的初步知识基础上,再把化学作一介绍。具体说来,就是要指出高中化学的范围是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去学等。现行高中化学课本中,“绪言”部分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计有:科学的起源、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我们古代化学生产的成就,解放前后化学生产发展的对比,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化学生产的成就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任务,学好化学与祖国建设的关系,高中化学的范围,体系和学习方法。因此,怎样把“绪言”教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