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剑  骆德渊 《应用光学》1997,18(4):40-45
提出用标定法测量刚体多维微位移,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集成化程度高,工业上易实现和价格便宜等优点。本文采用一个小功率激光器为光源及一种新的CMOS图像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件,通过相关分析法和数据拟合等图像处理技术,提高整套系统的精度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0t+1/2at2变形可得:s/t=v0+12at,则s/t-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斜率k=a/2,图像与纵轴的交点为v0.可用s/t-t图像巧妙解答问题,提高学生作图、用图能力;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利用s/t-t图像求出加速度可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3.
自动显微图像处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病理切片的自动检测研制了一套显微图像处理系统。该系统由三目照相生物显微镜、CCD摄像机和带图像处理卡的个人计算机组成。本文介绍显微镜的自动调焦、自动搜索及状态分析判断等系统驱动功能的原理和设计,最后给出该系统临床应用的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透镜成像问题时,选取直角坐标系,横坐标用u表示,纵坐标用v表示.在横坐标上取一点A,使0A等于物距u,在纵坐标上取一点B,使0B等于像距v,连接AB,通过AB的直线v=ku+b与Ⅰ、Ⅲ象限的角平分线的交点F(f,f)的横坐标(或纵坐标)就是焦距...  相似文献   

5.
1 问题的提出 图1、2、3分别出现在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一册(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不同位置,但不论对图象本身的描述,还是要解决的问题都将上述各图称之为位移时  相似文献   

6.
7.
利用Matlab软件,通过数学公式的推导与计算,解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相对于起点的位移大小与时间的关系问题,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微位移技术提高CCD分辨率的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春大  张岩 《光子学报》2006,35(12):1969-1974
利用微小相对移动和计算机合成技术提高CCD等数字图像传感器分辨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在这一技术的基础上,将CCD图像传感器按像元尺寸和不感光间隔尺寸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分类,提出了适应更多图像传感器类型的高分辨率图像的获取方法和算法,并给出了某些类型的CCD图像传感器通过微位移方式提高分辨率的限度.计算机模拟和实验都验证了这种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用光电计时器做简谐运动演示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薛文堂 《物理实验》2007,27(7):27-28
利用光电计时器记录弹簧振子经过已知点的运动时间,由实验数据画出振子的位移-时间图像,即得到简谐运动的图像,并应用该原理制作了演示简谐运动图像的装置.  相似文献   

10.
陈艳  金伟其  徐超  王霞  高美静  王岭雪 《光子学报》2014,38(8):2155-2159
针对存在不可控微位移的序列低分辨力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2×2不可控微扫描的高分辨力图像重构方法,采用投影法估算出低分辨力图像LR的微位移量,采用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重构算法由4帧图像重构高分辨力图像.模拟表明:该算法能精确地估计序列图像的帧间位移量并取得较好的重构效果,且算法简单有效可行,处理量小,有利于实现快速处理,在一定程度可满足同步轨道卫星、公安监视等领域对高分辨力成像处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存在不可控微位移的序列低分辨力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2×2不可控微扫描的高分辨力图像重构方法,采用投影法估算出低分辨力图像LR的微位移量,采用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重构算法由4帧图像重构高分辨力图像.模拟表明:该算法能精确地估计序列图像的帧间位移量并取得较好的重构效果,且算法简单有效可行,处理量小,有利于实现快速处理,在一定程度可满足同步轨道卫星、公安监视等领域对高分辨力成像处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李根乾  宋元鹤 《应用光学》1999,20(1):42-44,48
介绍一种在线光电式非接触测量的装置及工作原理,即由一个半导体激光器LD作测量探头的光源,面阵CMOS图像传感器在实时光电位一移测量中进行图像采集,经过处理电路得到被测物体的位移。给出实验结果并分析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3.
对“2011年高考山东卷第22题的定量求解”提出了质疑并另作解答。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基于迈克尔逊干涉条纹对比法测量微位移的实验。用He-Ne激光器、反射镜和分束镜组成的干涉光路,其中一个反射镜固定在被测物体上,通过被测物体的移动带动反射镜移动使干涉光路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干涉条纹的改变。在形成干涉条纹的位置利用线阵CCD采集干涉条纹图像,用序列图像对比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出被测物体的微位移。实验表明利用序列图像对比的方法测量微位移,方法切实可行、测量准确度高、测量的精度能够达到微米量级。  相似文献   

15.
叶枫 《物理通报》2015,34(10):62-64
: 在“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一节新课的教学导入设计时, 从现实生活引入, 启发学生思考, 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左心室心肌最为发达,心肌收缩产生的高压将动脉血泵入全身,集中体现了心脏的泵血能力.定量分析左心室收缩运动是诊断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描述左心室心肌材质的生物力学模型重建左心室位移场.该力学模型作为插值项,与心脏电影磁共振图像的观测位移场共同纳入贝叶斯估计框架,并采用有限元法求解位移场方程.实验比较了左心室射血无力组(46例)与正常组(55例)的左心室功能参数,发现两组在径向和圆周方向的位移、速度、应变和应变率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 0.001),这证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区别左心室运动正常与否.实验结果还与CVI软件测量的左心室功能参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本文方法有望辅助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研究遥感图像多光谱特征分布是设计分类算法的关键。针对土地利用/覆盖类别由多种地物组成,难以求取多元分布模型分析类别多光谱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遥感图像土地利用/覆盖多光谱特征分布空间距离分析方法,以样品均值矢量作为类别中心,用最大最小法聚类形成类别多聚类中心,计算各聚类中心与类别中心的空间距离,以距离为横坐标、聚类中心含有的像元数占样品总数的百分比为纵坐标作图,形成内类、类间空间距离分布曲线分析遥感图像土地利用/覆盖类别多光谱特征。分类实验结果与空间距离分析结论吻合,说明空间距离分析方法可行。该方法利用空间距离把多维光谱分布转化为一维距离分布,计算简单,聚类门限值易于确定,多光谱分布特征清晰,较好地解决了多光谱特征的多元分布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圆形吸收体提出了一种几何聚光比和可接收角同步提高的新型太阳能复合抛物聚光器(CPC),构建了新型CPC面形结构模型及数学解析解。对新型CPC的聚光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CPC的光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切线角相同的圆形吸收体新型CPC,随着圆形吸收体的直径增大时,面形起点的纵坐标值减小;当圆形吸收体直径和切线角分别为47 mm和5.56°时,面形起点的纵坐标为-29 mm;随着光口宽度角增大,新型CPC聚光器的几何聚光比减小,可接收角和平均光学效率随着光口宽度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光口宽度角为60°时,几何聚光比为1.16,可接收角为74.39°,平均光学效率为86.77%;新型CPC聚光器吸收体表面的能流分布较传统CPC更均匀。  相似文献   

20.
大家都知道,一个原子核是由一些质子和一些中子组成的高密物质。如果用质子数Z做纵坐标,中子数N做横坐标,那么已知的原子核大体上都分布在对角线附近,如图1所示:就是说,一个原子核内,质子数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