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数学命题往往"无巧不成题",其中一种命题方法就是利用高等数学的初等成分或特例命题,高考、自主招生和数学竞赛常常以这种方法命题.本文主要讨论陶平生教授命制的一道数列试题,探究该题的多种解法,品味该题的命制过程与思路.1试题呈现与试题分析试题(第十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  相似文献   

2.
潘日升 《中学数学》2012,(17):79-80
高考试题是命题组(一般由10多位高中名师和大学老师、命题专家组成)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高考检验的优秀的数学教学题材.2008年重庆理科数学试卷(理)第21题是一道漂亮的试题,  相似文献   

3.
纵观 2 0 0 0年数学高考 ,笔者认为 ,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是 :开放、创新 !1 历年高考试题中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评价长期以来 ,开放性试题就一直是高考命题探索的重点和热点 .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开放性试题可以概括为两类 :一类是存在型开放性试题 ,如 1 989年理科第 2 3题 ,1 995年理科第 2 5题 ;另一类是归纳型开放性试题 ,如 1 993年文科第 2 6题 ,1 994年理科第 2 5题 ,1 998年理科第 2 5题 ,1 999年理科第 2 3题 .这两类试题都突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索能力的考查 ,要求考生不但会演绎法 ,也必须会归纳法 ,不但要掌握逻辑…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高考数学全国Ⅰ卷第21题双曲线试题考查了运动中的不变性,是常见的解析几何考题考法,保持高考试题命制的一贯风格.在本文我们尝试从参数法、弦长公式法和投影法几个不同的角度对这道试题进行了剖析.1原命题重现(2021年高考数学全国B卷第21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相似文献   

5.
研究高考试题,对感悟高考命题理念,体会高考命题思想,把握高考命题原则,揣摩高考命题意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无疑是重要的、有益的.对高考的研究应包括对试题的热点、引发的争论、教学的反思等方面.2010年高考数学四川卷文理科第(19)题,直接考查教材中最基本的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近50万考生答对第(Ⅰ)小题的仅有几百人,由此引起学生、家长、教师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引发热烈争论.本文拟对这道试题作一些粗浅分析,不当之处祈望指正.  相似文献   

6.
<正>高考试题是所有试题材料中的精品,是命题专家们智慧的结晶,命题思想指引了考生备考的方向,如果在解题训练中,对高考题进行深入探究,不但可以发挥高考真题的最大价值,也可以拓宽同学们的视野.以下结合2013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Ⅰ卷理科第17题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7.
<正>高考试题是所有试题材料中的精品,是命题专家们智慧的结晶,命题思想指引了考生备考的方向,如果在解题训练中,对高考题进行深入探究,不但可以发挥高考真题的最大价值,也可以拓宽同学们的视野.以下结合2013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Ⅰ卷理科第17题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8.
依托以往高考数学试题,通过改造变形命题方法,使旧题“旧貌换新颜”,编制出富有新意的试题,一直是高考数学命题的常用方法.本文介绍2011年高考湖北文科卷第20题的命题渊源与另解.  相似文献   

9.
翻阅2011年高考数学湖北卷理科试题,发现填空题第15题,试题表述简洁,题型设计新颖,图文并茂,背景浓厚,命题者给考生留下开阔的解题空间,不免引起了我们研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李心军  魏柏婷 《数学之友》2023,(17):92-94+97
圆锥曲线问题在高考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其面积最值问题更是热点.本文探究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甲卷理科第20题的多种解法,并在此基础上溯源试题的命题背景,分析试题对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教学的引导作用,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说题”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教研活动,是指教师在精心做题的基础上,阐述对试题解答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解题策略和推理依据,并通过归纳、概括,总结出经验性解题规律,通过“做题、想题、改题、编题、说题”等一系列活动,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研究“考试命题”三者结合起来.开展说题活动能促进教师加强对试题的研究,把握考题的命题趋势与方向,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以2016年高考浙江卷理科第17题为例,论述如何“说题”.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江西省高考自行命题的第二年,试卷在去年基础上稳中有变、变中求新,适当地调整了试卷难度,体现出稳中求进的精神.一、在知识中考能力1.考查考生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年和去年的试题考查的主干内容基本一致,但一些常规问题给出的情境和陈述方式有新的面貌.如第15题,以棱柱作载体考查棱锥侧面展开问题,打破了常规;第19题考查三角函数问题,但在形式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上均有创新;第20题中情境也不同一般,题中的三棱锥实际上是四棱锥的一半.2.注重交汇,设计新颖试题在知识网络交汇处的命题设计新颖,注重了知识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如…  相似文献   

13.
2016年高考落下了帷幕,各地试题异彩纷呈.笔者探究了2016年高考北京卷理科第19题,研究其试题背景及其命题手法,并尝试进行新题命制. 1试题呈现 题1(2016北京理-19)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31/2)/2,A(a,0),B(0,b),O(0,0),△OAB的面积为1.  相似文献   

14.
一道试题的背景研究及其推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鹄 《中学数学》2005,(10):45-46
最近,笔者研究发现,2004年湖南省高考数学第12题是一道颇具匠心的佳题.究其原因,一方面体现了在知识的交汇点处命题的创新原则;另一方面它格调清新、意境幽深,堪称命题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还可使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对解析几何这门学科的特征构建自己的本质认识和理解过程:代数运算表其外,几何性质蕴其中,为了准确把握试题内涵及导向功能以利于指导新课程要求下的数学教学,特结合这道试题作点剖析,以期同仁获得共鸣.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每一份高考试卷都凝聚了多位命题专家与高中一线顶尖教师的智慧.因此高考试题有的立意新颖,设计巧妙,令人叫绝;而有的题目貌似平淡,却暗藏玄机,领会后令人不胜遐想,2012年湖北理科第21题就是这样的好题!  相似文献   

16.
沈辉 《中学生数学》2012,(21):30+29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一批构思精巧、背景深刻、情境新颖的优秀试题,让考生又"爱"又"怕".通过对这些试题的研究发现,许多题目似曾相识,不少试题是对课本上例题、习题及以前高考试题进行改编、组合、加工和拓展的结果.其实,任何一道数学题都不可能仅仅来源于命题人的凭空想象,通常命题人都需要借助已有的素材来编制试题,如果我们平时在训练过程中,把那些好的题目进行归类集中或发散拓展,我们也能编出一些好题来.  相似文献   

17.
2009年高考数学试题(新课标地区)中,广东省理科第21题的第(Ⅱ)问和山东省理科第20题的第(Ⅱ)问,都以同一个平凡不等式为主线利用数列、曲线和函数为背景进行"精彩"包装,就这一点在同年不同地域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在高考试题之中,一个平凡不等式能够引起命题专家如此的青睐,足以让笔者感到惊叹.  相似文献   

18.
高考自2003年实行自主命题以来,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各省市均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命题思路和命题风格,各类试题均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着人才选拔的价值取向.江西高考的图形题就是以图形为命题背景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类试题.  相似文献   

19.
张惠良 《数学通报》2005,44(10):47-49
1993年的全国高考试题一改以前数学高考“以知识立意”命题思路,开始明确提出“以能力立意”,这是数学高考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高考数学命题更加注重了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设计增加了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其中的“贺卡问题”就属于这方面的一道好题。  相似文献   

20.
纵观2010年各地高考数学试题,我们从中体会到了强烈的新课改理念和创新意识.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是近几年高考命题改革的一种新趋势,其中向量与三角形的交汇已成为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以2010年辽宁省理科第8题进行探究应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