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旭鸯  蔡铁权 《物理通报》2007,(11):7-13,27
教学过程是为实现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进程;其基本环节和内在逻辑结构都是动态的.教学过程设计形成的是一个“弹性化”方案,但一般应对教学顺序、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环境及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2.
基于新课程观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是将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理论、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践经验相互整合的过程.这种整合既是一般教学论的教育目标设计理论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系统演绎,又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是  相似文献   

3.
教学设计方案是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中各要素分析和设计的终结性成果.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是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之一;教学设计的涵义本身就包括了对解决问题的预想方案进行评价的要求.通过评价,可以获取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有效性、完整性、规范性、可实施性、创新性等方面的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4.
前期分析(Front—End Analysis)是美国学者哈里斯(J.Harless)于1968年提出的一项技术,旨在教学设计过程的开端就分析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避免后续工作无的放矢,浪费人力物力.在不同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中,前期分析的内容不尽相同,但一般应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和学习背景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已被广大中学物理教师熟悉和接受.但是,由于在长期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中学物理教师已经习惯于“知识本位”的教学目标,当面对新课改所提倡的这样一个“学生本位”的教学目标时,他们感到困惑和茫然,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教了.于是在教学中就出现了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教师不求甚解、流于形式地去追求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目标,以迎合新课改;一种是教师干脆放弃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目标回到传统教学目标上去,以抵制新课改.这两种现象也是新课改面临的两个新问题.这两个问题无论哪个解决不好都会影响新课改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导致新课改的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课堂引入、新课教学、课堂结尾等各个环节不容忽视,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设计是否恰当、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是评价课堂教学成败的标准.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结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恰当、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结尾,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课堂教学的结尾设计对于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物理课堂教学的结尾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探究过程在课本中或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往往是唯一性的,而且沿这条思路探究结果往往是正确的,探究过程的唯一性会带来很多的负面作用.如果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安排一些多思路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从挫折中追寻正确的道路,从失败中寻找正确的方法,这是探究性教学中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另外,通过改变教材的编写方式和编写学生学习参考书的方法,改变探究性教学的结论已知性问题,也是探究性教学中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郑志湖 《物理通报》2016,35(12):15-20
以学习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从教与学功能差异来看,以学生能动、有效的学习活动作为整个 课堂教学过程的本体性或目的性活动,从教学占用时空来看,以学生能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占据主要教学 时间和空间,从选择教与学的内容、过程、方式、路径等教学问题决策来看,依据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思维过程和知 识表征方式,确定“教什么冶 和“怎么教冶. 形成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和方法,高中物理各种课型教学设计策略和 方法及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田春凤 《物理通报》2022,(5):150-153
首先以教学设计相关理论为指导,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能力的要素包括科学性、全面性、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4个维度,以此制定教学目标分析量表;然后对包头师范学院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研究生在教学技能训练课上的46份教学设计作业进行文本分析,获得物理教育硕士教学目标设计能力的现状;最后依据发现的问题提出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教育案例,许多专家学者对其有着不同的表述,概括起来,教学案例是指把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例记叙下来并加以分析评价的文章体裁.它不仅记叙了一个教育情境故事,还包含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